趙凱寧
摘要:習作講評,重在“以說促寫”“說寫結(jié)合”。然而,從口頭語言到書面語言的轉(zhuǎn)化過程中,還要經(jīng)歷內(nèi)部思維語言,這是寫的“核心處理器”。想讓學生習作提檔升級,應(yīng)重視學生習作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習作講評,要“評”在學生思維的拔節(jié)處。具體而言,分組“評”素材,活躍思維;分類“評”范文,點撥思維;分層“評”修改,提升思維。
關(guān)鍵詞:習作講評;思維;《生活萬花筒》
統(tǒng)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生活萬花筒》提出了三個教學要求,其中第三個要求是“寫完后,讀給同學聽,請同學說說這件事是否寫清楚了,再參考同學的意見修改”。如何落實?是讀讀學生范文,還是相互點評一些老生常談的寫作知識?筆者以為,想讓學生習作提檔升級,習作講評中,教師應(yīng)重視提升學生習作的思維能力,“評”在思維拔節(jié)處。
一、教學過程
(一)交流習作素材
師 這個周末,我認真欣賞了同學們的作文,大家講述了很多好故事,讓我感受到生活真是一個萬花筒。聽這些故事,可以積累習作素材。想知道同伴們都寫了哪些有意思的事嗎?先在小組內(nèi)快速瀏覽交流,看看別人寫了些什么,誰的故事最有趣?
(小組交流。)
生我超喜歡《看電影也麻煩》。我看3D電影時也有相同的苦惱。為了看清楚畫面,我必須戴著自己的近視眼鏡,外面再戴一副3D眼鏡。兩副眼鏡全壓在鼻梁上又重又滑,好難受!
師哈哈, 我也戴眼鏡,感同身受。
生我喜歡《家庭“表演劇”》。這篇文章光是題目就那么吸引人。爸爸和女兒待在房間里,演了一場有聲有色的“話劇”。這父女倆真是一對兒“戲精”!
師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是天底下最親近的感情。這種感情不一定總是相敬如賓,有時候表現(xiàn)為嬉嬉鬧鬧、哭哭笑笑……我也跟你們一樣,對這些話題很感興趣,批改你們的作文真是一種享受。老師看了全班同學的故事,深深感受到大家的思路開闊,給你們點贊!我們一起看看大家寫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出示作文題目:《捉蚊趣事》《開水種樹》《家庭風波》《養(yǎng)魚的故事》《溫暖的老師》《回憶·溫暖》《爸爸戒煙記》《爺爺戒酒》《一件煩心事》《蟻的戰(zhàn)斗》《鋼琴考級》《養(yǎng)蠶風波》《信不信由你》《看電影也麻煩》《試飛無人機》《收養(yǎng)小貓》《捉黃鱔》《烤肉趣事兒》《“鬼來了”》《教室里的掌聲》《洗碗風波》……)
師這么多題目,哪些是你感興趣的?
(二)賞析片段佳作
師我們的生活猶如萬花筒,它五彩斑斕,它充滿變化,總能帶給我們新鮮感,帶給我們美的感受。有同學講述了生活中好玩有趣的故事,這叫生活趣事類;有同學捕捉到生活中細小的溫暖,帶給我們獨特的美好,這叫獨特體驗類;當然,生活中也不免會有小傷感,有同學能用溫情的語言記錄下來,這些小傷感不久便會成為他的財富,這叫真情流露類。
(分類展示學生作文。)
師生活中總是快樂占大多數(shù),讓我們先來欣賞“生活趣事類”吧!賞析《決戰(zhàn)床頭》片段,說說哪些地方讓你感到很好玩。
(出示學生習作片段:“經(jīng)過幾輪交戰(zhàn),我只打死了三只蚊子。這樣的結(jié)果使我很不滿意。于是,我關(guān)上燈,去大臥室求助爸媽。誰知,那里更狼狽:房間早已是一片燈火通明,墻上幾只蚊子的黑色尸體清晰可見,還有幾只在空中飛舞。爸爸面紅耳赤,努力睜大布滿血絲的眼睛,正揮舞著電蚊拍奮力戰(zhàn)斗。媽媽困倦極了,一副下一秒就要睡著的樣子。我搖搖頭,無奈地轉(zhuǎn)回了自己臥室?!保?/p>
生真沒想到一只小小的蚊子,竟然鬧得一家人都睡不著覺。半夜爬起來打蚊子,可仍然打不著。最好笑的,是媽媽“下一秒就要睡著的樣子”。別說,我也有過這樣的“遭遇”,當時覺得很生氣、很懊惱,現(xiàn)在想來真是有趣。
師這就是文字的力量!當你遇見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情,想要把它變成自己財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寫下來。比如,這位同學把夜晚推開大臥室的門,迷迷糊糊中看到的一幕寫下來,令人感到樂趣無窮??梢姡氚押猛娴氖虑閷懬宄?,我們要好好地——看!
(板書:看。)
師再來看看生活中的小傷感。這天,一位同學管理早讀,他很是煩心,為什么呢?一起看看,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他很煩惱?
(出示學生習作片段——小C、小D和小E正興高采烈地談?wù)摾怖膊俚娜な??!奥犝f了嗎?××同學退隊了,太好了,他討厭死了!”“對啊,上次……”“真是大喜事呀!”“哦,今天還有個大新聞……”我忍無可忍,大喊一聲:“安靜!去早讀!”可他們非但不聽,還反抗:“我們說話,關(guān)你什么事兒?”“就是,別人說話,你怎么不管!”……我氣得無話可說,只好恨恨地把他們的名字記了下來。)
生寫得太真實了!我當值日班長時,就聽見教室的角落有窸窸窣窣的說話聲,可我還真找不出究竟是誰在說悄悄話,真是惱人?。?/p>
師當好一名班干部是多么不容易??!如果說,第一個片段是通過仔細地“看”把故事寫清楚的,那么,這個片段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呢?
(學生回答“聽”,教師板書:聽。)
師接下來,我想隆重地向大家介紹一篇讓我看了想掉眼淚的故事《回憶·溫暖》。
(出示學生習作,見下頁圖1。)
師她的故事,哪些地方感動了你?
生當我聽到“隨后房門一甩,把媽媽關(guān)在門外。媽媽像心碎了一樣,不再作聲!”這段話時,就想起自己也對媽媽做過類似的事情。媽媽那么愛我,可我越大越不懂事,還這樣氣媽媽,我覺得很對不起她。
師是啊,她僅僅只是在翻看相冊嗎?
生她邊看邊回憶,心中滿是想法。
師所以,我們該如何寫清楚故事?
天陰沉沉的,我的心情也是如此??荚嚊]考好,只能在房間里默默哭泣……
“嘭——”房門開了,站在門口的是怒火中燒的媽媽。她一進門就大喊:“又沒考好,你叫我怎么辦?單詞都能錯,你真厲害啊!審題了嗎?閱讀理解又不難……”一句句話如小刀一般扎我的心。我沒有回嘴,只好帶著哭腔大喊:“別吵了,我知道錯了還不行嗎?”隨后房門一甩,把媽媽關(guān)在門外。媽媽像心碎了一樣,不再作聲。
我氣不打一處來,心中無限委屈,順手翻開了那本厚厚的相冊。
第一頁,便是個小女孩。她笑著,笑得那樣燦爛,那樣甜美。小女孩的媽媽那樣年輕,濃密烏黑的頭發(fā),撲閃撲閃的大眼睛。沒錯,那便是我和媽媽,回想起那時的情景,真是“流連忘返”。
那時是初夏,媽媽帶著我去公園。陽光明媚,藍天襯得白云更加柔軟、雪白。綠樹如蔭,花兒競相開放,五彩斑斕。湖面平靜,宛如一面圓鏡。我穿著碎花裙,活潑可愛,在草地上跳舞、游戲。媽媽在一旁笑著,十分舒心?;叵肽菚r,好似夢境。
看著兒時的自己,我破涕為笑。那張相片如一縷陽光照耀我的心田。我像是吃了世界上最甜的糖果,心中甜甜的、暖暖的。媽媽的微笑,像是心靈的創(chuàng)可貼,安撫著我受傷的心靈。即使考試失利,也無妨,因為我有一個愛我的媽媽。
翻著翻著,我的心里像打翻了調(diào)料瓶,內(nèi)疚、辛酸、快樂、幸?!氲竭@兒,我打定了主意,輕輕推開了房門,和媽媽說了聲:“對不起,媽媽,我下次會努力的?!眿寢尩难劭魸駶櫫恕?/p>
一切,又回到了相冊中的美好。
生多想。
(教師板書:想。)
(三)明確修改方向
師這篇文章是很好的習作素材,但我覺得寫得還不夠清楚。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感覺?再讀一讀另一個習作片段——《老爸戒煙記》。
(出示學生習作片段:“晚上,老爸悠閑地拿出一根香煙,用打火機點燃,然后深深地抽了一口。過了一會兒,老爸的臉開始變紅,最后,他實在忍不住了,開始拼命地喝水,整整喝了六大杯!從此以后,老爸再也不想抽煙了,而且看到香煙就會想起這次“難忘”的經(jīng)歷?!?)
師你們還有哪些地方不清楚,想要問問他的?他說清楚了,我們也就看得明白、過癮了。
生老爸拿出了一根香煙,會是怎樣的“悠閑”樣兒呢?我很想知道。
生老爸抽了香煙后為什么會有這些奇怪的反應(yīng)呢?我很想知道。
生經(jīng)歷這次“戒煙教訓”后,家人是怎么教育老爸的,他又是如何承認錯誤的呢?我很想知道。
師同學們,由一個片段的修改,你們能否學會觸類旁通?你準備怎么修改你的文章?
(學生交流,相機點評。)
師緊緊握住生活這個萬花筒,我們就可以看到許多美好的故事,把這些故事用筆記錄下來,用心細細琢磨,將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收獲!
二、教學思考
習作講評,重在“以說促寫”“說寫結(jié)合”。然而,從口頭語言到書面語言的轉(zhuǎn)化過程中,還要經(jīng)歷內(nèi)部思維語言,這是寫的“核心處理器”。小學生只有經(jīng)過長期言語實踐后,才能實現(xiàn)“說”與“寫”的無縫對接。因此,習作評講更要求教師在學生表達的關(guān)鍵處——“思維”上做好疏理、拓展、指導(dǎo)。
(一)分組“評”素材,活躍思維
對話是彼此交流時外顯的思維,習作就是以書面文字的形式來對話。對話是學生與生俱來的本能,是生活中的自然需要。我們常??吹?,學生課下與同伴眉飛色舞地交流,上習作課時卻一言不發(fā)。這是因為教師只知道提習作要求,講作文知識、重挖掘方法,卻忽略激發(fā)學生的交流欲望?!耙粋€人讀完眾人點評”是習作講評課最常見教學組織方式,這種線性流程必然導(dǎo)致絕大多數(shù)學生漠然旁聽,不加思考。教師要站在學生立場,順應(yīng)學生的心理,適時地把話題一挑,并敢于放手讓學生交流對話。例如,本課中,教師先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快速瀏覽習作,再把關(guān)注范圍擴展到全班,從組內(nèi)到全班的交流,使學生的思維自然而然地被“挑”起來:別人的故事都是什么樣的啊?他能比我寫得更好玩、有趣嗎?哪個同學的故事會讓我特別感興趣???……
教師層面,素材要“評”起來,首先應(yīng)做到“勤批閱”。在批閱中掌握第一手資料,記錄學生習作情況:優(yōu)秀的是哪幾篇?優(yōu)秀在哪兒?不足的是哪幾篇?有哪些共性的問題?有進步的學生又是哪幾位?等等??傊?,既要總結(jié)優(yōu)點,又要歸納存在的問題,使習作講評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做到“細分析”,為習作講評定好“點”。明確習作講評的重點——評如何寫。之后,再呈現(xiàn)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習作講評課便成功了大半。
(二)分類“評”范文,點撥思維
“文章之妙,存乎一心?!睂τ诹曌髦R或技巧的掌握,光靠教師講授和學生單純記憶,收效甚微。這節(jié)課,教師緊扣“生活萬花筒”的主題,篩選具有典型意義的范文,分類加以呈現(xiàn)。首先,從內(nèi)容上,有的好玩有趣,有的略帶傷感,內(nèi)容涵蓋喜怒哀樂多種情感類型。其次,從表達方法上,有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包含幾種觀察事情的角度。從一篇篇散點式的泛泛了解,到分類后的重點關(guān)注,學生的思維就不會“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是哪兒”,而是能緊扣關(guān)鍵點加以點評,品悟出“多角度敘事”的寫作技巧。這樣的分類“評”范文,真正起到了點撥學生習作思維的功用。
分類選取范文時,教師可參考這樣幾個原則:第一,明確“示范性典型”。習作評講應(yīng)著重鼓勵學生的進步,所挑選的評講范文,必須具有示范作用。第二,明確“針對性典型”。習作講評固然應(yīng)著重鼓勵,但對學生習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必須提出來。第三,“對比性典型”。教師必須慎重選擇,認真分析比較,根據(jù)每次習作的重點要求,選擇能說明問題的典型例子才行。如此,讓事實說話,具體生動地說明該這么寫、不該那么寫,使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
(三)分層“評”修改,提升思維
課尾,教師選取一段學生寫得不夠清楚的習作片段,請全班學生幫助小作者修改,最終升格習作。教師引導(dǎo)學生分層次地講評值得修改之處:你覺得什么地方不夠過癮?你還有哪些需要了解的?你覺得哪些地方還不清楚?你還有哪些問題想要問他?……一系列問題,等著小作者回答,等他回答出來了,自然就知道如何“改清楚”,思維也會隨之得以提升。
教師沒有只盯著具體的習作方法,所有的應(yīng)答語言都緊扣“清楚”二字,努力激發(fā)學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直到學生將細節(jié)具體化。如此,他們方能悟得所謂“講清楚故事”一定是在事情發(fā)展過程中,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各個層面的事物都交代清楚了,讓讀者明白,才叫“寫清楚”。需要強調(diào)的是,高年級的習作講評課,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學會自主修改。通常,課上要留出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閱讀自己的習作,對照習作要求,分層次自評、自改,如所選素材是否妥當、所寫句子是否完整、語言修辭是否形象到位等,并增補完善。通過自評、自改,加之他評、互改,每個學生都能夠認識并領(lǐng)會習作的方法。
僅悟得習作知識、方法,尚不能轉(zhuǎn)化為習作能力,唯有實踐才能化知識為能力。通過指向思維拔節(jié)的習作講評,在實戰(zhàn)中升格,學生的進步變得實實在在、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