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煒
偉大的事業(yè),必由一群忠于職守、披荊斬棘、勇于創(chuàng)新的人來完成。偉大的脫貧攻堅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亙古未有之奇跡。這是一場由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的全民戰(zhàn)爭,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點贊“每個人都了不起”,中國扶貧雜志社全體就是這“了不起”當中的一支突擊隊、輕騎兵,在脫貧攻堅戰(zhàn)場上奮勇當先,全力以赴貢獻出一份特殊的“媒體力量”,并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十年磨一劍,打造中國扶貧第一刊
《中國扶貧》雜志的前身是《中國扶貧與就業(yè)》,創(chuàng)辦于2004年。為聚焦服務中國扶貧開發(fā)事業(yè),2008年更名為《中國扶貧》,成為全國扶貧系統唯一面向全國公開發(fā)行的權威專業(yè)刊物。它不是一本商業(yè)雜志,經濟效益曾一度慘淡,但對貧困村的牽掛,對貧困群眾的深情,對共同富裕的執(zhí)著追求,讓雜志社員工在社長曹金龍同志帶領下于困境中一路堅守,使這本致力于扶貧宣傳的半月刊迎來了大發(fā)展、大跨越的新征程。
《中國扶貧》雜志由國務院扶貧辦主管,雜志社深知使命特殊,責任重大,始終堅持“送政策、送經驗、送信息、送點子”的辦刊宗旨,努力做好貧困地區(qū)的好媒體、駐村干部的好幫手、貧困群眾的好朋友,不斷提升辦刊質量,雜志品牌效應和影響力日新月異,在全心全意服務脫貧攻堅的同時,自身得到長足成長和進步。
“四送”宗旨確立后,關鍵在執(zhí)行。作為一本緊緊圍繞扶貧工作發(fā)聲的時政類雜志,《中國扶貧》雜志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覺性。自2016年開始,特設“習語扶貧”(后改為“核心·習語”)欄目,每期開篇刊發(fā)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并以“權威發(fā)布”欄目及時傳達黨中央脫貧攻堅最新決策部署,幫助廣大扶貧干部明辨正確的工作方向。2015年以來,雜志累計刊發(fā)省部級領導同志文章93篇,其中本刊記者專訪文章18篇,在全國范圍內起到了很好的輿論引導作用;相繼總結井岡山精神、蘭考精神、紅旗渠精神、右玉精神、西疇精神在脫貧攻堅中的新實踐新成效新經驗,刊發(fā)山東、河南、云南、四川、貴州、甘肅、寧夏、海南等100多地系列專題報道,以及黃文秀、李保國、毛相林、黃詩燕等一大批脫貧攻堅先進人物事跡,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攻堅“國考”、扶貧領域作風建設、激發(fā)內生動力、扶智扶志、深度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貧困縣脫貧摘帽等脫貧攻堅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策劃推出專題報道。圍繞黨建扶貧、產業(yè)扶貧、就業(yè)扶貧、交通扶貧、教育扶貧、醫(yī)療扶貧、電商扶貧等扶貧具體工作集中報道;圍繞駐村幫扶、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社會扶貧等精準扶貧有效機制深入挖掘、報道;為切實幫助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積極刊發(fā)特色種養(yǎng)殖脫貧致富的技術信息稿件140多篇,幫助廣大基層合作社和貧困戶選對產業(yè)選準方法,找到脫貧致富門路?!吨袊鲐殹冯s志宣傳報道工作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使好的典型、經驗、模式起到了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受到貧困地區(qū)干部群眾普遍好評,一些貧困村干部群眾把雜志刊登的文章復印照做,視若“金點子”。
對“四送”宗旨的忠實踐行有力促進了脫貧攻堅進程、提升了雜志的影響力,該雜志社貧困地區(qū)訂閱量直線上升,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扶貧第一刊。
歲月見證堅守,文字見證忠誠。翻開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一本本雜志,每期80個頁碼的一篇篇文章、一幅幅照片、一張張圖表,精細記錄著中國脫貧攻堅的歷史進程,也記錄著這支團隊的迅速成長。
為更好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要干好,也要講好”的重要指示,《中國扶貧》雜志還主動擔當,創(chuàng)新宣傳渠道,擴大脫貧攻堅國際國內影響。編撰的圖書《中國脫貧在行動》被翻譯成英、俄、西班牙、阿拉伯文等九種文字發(fā)行全球,讓世界看到中國智慧、中國力量。編寫《脫貧攻堅60個典型案例》及報告文學集《中國脫貧攻堅群英譜》入選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即中宣部重大選題)。撰寫《新中國70年創(chuàng)造人類減貧奇跡》,連續(xù)刊登于《求是》;聯合攝制扶貧題材電影《遲來的告白》《天地之間》分別獲山西省、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
利劍出鞘,小媒體四兩撥千斤發(fā)揮大作用
為推動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促進基層扶貧過程扎實、扶貧結果真實,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創(chuàng)新啟動脫貧攻堅督查暗訪工作。受國務院扶貧辦委托,中國扶貧雜志社從2017年開始連續(xù)四年承擔扶貧領域作風問題暗訪和脫貧攻堅暗訪這一光榮而艱巨的重任,雜志社發(fā)揚所長、主動擔當,通過成立暗訪調研組,創(chuàng)新開展脫貧攻堅暗訪調研工作,為黨中央、國務院掌握戰(zhàn)情、制定政策、開展脫貧攻堅督戰(zhàn)約談工作提供參考,成為助推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的一支“利劍”,在全國媒體中趟出了“專業(yè)扶貧+新聞視角+暗訪調研”的獨特路徑。
2017年,中國扶貧雜志社編輯記者不足15人,這樣一支小團隊,要在準時出版一本時效性強,政治、政策水平要求高的半月刊的同時承擔好這樣一項重任,對雜志社來說,困難和挑戰(zhàn)非同尋常。
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中國扶貧雜志社發(fā)揚脫貧攻堅精神,以忠誠肩負重托,以創(chuàng)新迎接挑戰(zhàn)。在國務院扶貧辦的指導下,中國扶貧雜志社研究制定了相關制度,明確了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工作范圍及實施依據,堅持問題導向,敢于較真碰硬,嚴格按照“四不一到底”扎實開展暗訪工作?!八牟弧保词虑安淮蛘泻?、事中不準陪同、事后不接受接待、全程不接受說情;“一到底”,即對暗訪調研發(fā)現的問題扭住不放、跟蹤到底。
為圓滿完成暗訪工作,中國扶貧雜志社抽調精兵強將,將現有采編力量進行精準分配,成立了靈活機動的暗訪調研組。兩份工作、一套人馬,編輯記者兩人一組,既當新聞人,又做扶貧人,一邊搞暗訪,一邊按期出版雜志,雙線作戰(zhàn),超常運轉。
為提高暗訪質量,中國扶貧雜志社邀請國務院扶貧辦領導、相關業(yè)務司負責同志、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授課指導,持續(xù)提升暗訪業(yè)務技巧,讓能力與任務相匹配。
為確保暗訪工作不跑風漏氣、取得實效,雜志社人員到暗訪地區(qū)自行租車,自駕進村。編輯記者紛紛考取駕照,既當駕駛員,又作暗訪員,踏上了山高水遠的暗訪行程。
新使命,新常態(tài)。中國扶貧雜志社暗訪調研組深入到一個個貧困村,如同一把利劍,向著作風不實、工作薄弱、甚至違法亂紀“亮劍”。
雜志社員工或于崇山峻嶺間,或在茫茫戈壁上,風雨無阻,風餐露宿。白天深入群眾摸實情、聽真話;傍晚與鄉(xiāng)、村干部交換意見,由點及面、去偽存真;深夜回到旅店,關起門來分析情況,追本溯源。
四年來,中國扶貧雜志社暗訪調研組交上了這樣一份成績單:共深入489個縣的1728個村,走訪了6759戶農戶(包括貧困戶、已脫貧戶和非貧困戶),提出意見建議700多條,成為全國范圍內對國家脫貧攻堅暗訪調研工作發(fā)揮作用最為突出的媒體。
四年來,中國扶貧雜志社暗訪調研組敏銳、深入地為基層發(fā)現問題、總結經驗,發(fā)揮了以點帶面、以點激面的“利劍效應”和“鯰魚效應”,倒逼基層工作完善、作風改善、效能提升,在促進脫貧攻堅各項政策落地落實落細、密切干群關系方面發(fā)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四年來,中國扶貧雜志社暗訪調研組提交了近百份報告,為脫貧攻堅扎實推進起到了“千里眼”“順風耳”督戰(zhàn)隊的特殊作用,暗訪成果為國務院扶貧辦對地方開展脫貧攻堅約談提供了確鑿依據,為脫貧攻堅政策體系自我完善提供了決策參考。報告還多次得到中央領導批示,并促進相關扶貧經驗在全國迅速推廣。
四年來,專業(yè)、敏銳、吃苦、較真,成為暗訪調研組的群體職業(yè)特征。他們的腳步走到哪里,威懾力便發(fā)揮至哪里,令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者膽寒、止步、轉變。
四年來,暗訪調研已成為中國扶貧雜志社的響亮品牌。暗訪調研工作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huán)緊著一環(huán)擰,馳而不息、持續(xù)用力,一桿子插到基層,倒逼各地干部不斷把工作往實里做、往細里做、往深里做,促推扶貧干部工作狀態(tài)和精神面貌發(fā)生了很大改變,扶貧措施更加有針對性,扶貧成效更加真實。
拓展服務,全力加油助攻脫貧攻堅
時代呼喚激情,偉業(yè)需要擔當。為助力全面小康征程,中國扶貧雜志社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努力拓展服務領域,讓自己成為扶貧戰(zhàn)線能征善戰(zhàn)、靈活機動的突擊隊、特戰(zhàn)隊和小分隊。
助力消費扶貧。雜志社在定期采購貧困縣農產品的同時,還積極幫助貧困地區(qū)推介扶貧產品,助力消費扶貧。2017年以來,持續(xù)幫助重慶奉節(jié)縣打造重點扶貧產業(yè)臍橙品牌,幫助其品牌價值達到182,82億元,位居中國臍橙品牌價值第一名。帶動35萬果農增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006戶、28460人,2020年已脫貧戶戶均年增收24900元。2020年,雜志社聯合有關部門共同策劃舉辦了“《中國扶貧》走進貴州·宣傳促消費扶貧助力黔貨出山”系列活動,帶動銷售扶貧產品共計1366萬元,組織19家央企2020年協議采購貴州省扶貧產品總額達1.35億元,現場簽單2000萬元。
協助編好信息簡報。雜志社安排專人協助國務院扶貧辦做好信息簡報的編輯工作。2015年以來,累計編發(fā)《扶貧信息》834期、《扶貧簡報》412期,大量信息簡報被各地轉發(fā)交流學習參考。其中40余篇信息簡報得到中央領導同志批示,為中央領導了解脫貧攻堅情況、完善頂層設計提供了決策參考。
承擔起國務院扶貧官網的運營維護,使這一扶貧權威網站更具影響力;同時精心培植“中國扶貧”微信公眾號,使該公眾號社會影響力日益增大,成為宣講中國扶貧故事的重要媒體平臺。
中國扶貧雜志社始終立足服務國家扶貧工作大局,堅持銳意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扶貧媒體的使命與擔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做出了積極貢獻。正如原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劉永富在給中國扶貧雜志社的2018年年度總結上批示中高度評價:“幫了大忙,出了大力,發(fā)揮了作用,形成了品牌。望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p>
小團隊,大使命。服務大局,銳意創(chuàng)新,排除萬難,不辱使命,有一份熱,發(fā)一分光,只要能為脫貧攻堅多做貢獻,不分份內份外,不計榮辱得失。這就是中國扶貧雜志社的忠誠與擔當。
作者系中國扶貧雜志社總編輯
【編輯:左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