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
摘要:教材編寫正在求新求變,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當下,在中學生的生活中,影視作品占有重要地位,而部分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在知識傳播、價值觀引導等方面均具有較高價值。因此,教師可以嘗試開發(fā)和利用影視作品中的語文課程資源。
關鍵詞:影視作品? 語文課程資源? 開發(fā)和利用? 策略
教材編寫正在求新求變,這意味著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當下,在中學生的生活體驗中,影視作品占有重要地位,而部分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在知識傳播、價值觀引導等方面均具有較高的價值?;谶@樣的思考,本文從開發(fā)和利用影視作品中的語文課程資源出發(fā),探究影視作品中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策略。
一、影視作品中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
(一)以新課標為準則,篩選經典影視作品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為滿足普通高中語文課程多樣化的需要,教師必須增強課程資源意識。語文課程資源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紙質文本,也可以是多媒體資源。這為開發(fā)影視作品中的語文課程資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和操作導向。影視作品本身就是多媒體資源,教師可以從中發(fā)掘文本、圖片、視頻等素材,這些素材均可以使語文課堂變得生動。
在篩選影視作品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影視作品的作者、臺詞、主題、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等方面是否經得住考驗。例如,基于史實的歷史劇、基于經典名著的連續(xù)劇、基于大量實證資料的紀錄片,以及近現(xiàn)代珍貴的影視資料等,就值得全面深入挖掘和利用。
(二)聚焦語文知識,挖掘影視作品的教學價值
在開發(fā)影視作品中的語文課程資源時,教師務必以語文課程知識體系為參考和歸屬。教師應當解構影視作品的主題、人物、情節(jié)、語言、結構,從中提取屬于語文課程方面的素材。
其中,最直接的素材當屬臺詞和解說詞,它們來源于原著或文案,具備特有的語言風格,也必然會用到藝術手法。將臺詞和解說詞作為文本素材,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和朗誦技巧。例如,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怒斥群臣的片段,臺詞寫得酣暢淋漓,情感極為充沛,語氣靈活多變,事實和道理兼?zhèn)?,結構清晰明了,語言風格雅俗共賞,堪稱即興發(fā)言稿的典范,既可以作為例文,又可以作為朗誦或配音的生動案例。有些取材新穎、主題深刻的紀錄片,還能成為開闊學生寫作視野的最佳媒介,如紀錄片《人間世》《舌尖上的中國》等都是不錯的素材。
(三)圍繞教學需求,多角度提取教學素材
將影視作品引入語文課堂的根本目的是輔助語文教學。因此,教師在提取影視文學作品中的教學素材時,務必要以課堂教學的需要為準。在口語表達方面,學生可以通過收看新聞、觀看辯論或演講比賽等方式鍛煉口才,學習播音主持知識;在書面表達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各類稿件、文案,開闊寫作視野,實現(xiàn)書面表達能力的全面提高。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從根本上改變了對語文課程的看法,形成了高度的課程認同感,逐步向“大語文”方向靠攏,全面提升了語文素養(yǎng)。
二、影視作品中語文課程資源的利用
(一)聚焦核心素養(yǎng),深化、細化跨媒介學習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審美情趣、信息意識、技術應用都將成為學生必備的素質。這些新的概念,必將成為語文課程的新目標和新內容,因此跨媒介學習必然成為首選。目前,多媒體投影儀基本普及,這決定了影視資源是跨媒介學習的最佳選擇。
教師在開展跨媒介教學時,應當在強調不同媒介之間溝通互聯(lián)的基礎上,以語言文字運用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意識,著力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備課時,教師應做好影視作品的篩選工作;在上課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影視作品渲染課堂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布置作業(yè)時,教師應要求學生細細品評影視作品,從而夯實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全面提升教學效果
相比單一的文本,影視資源更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影視媒體具有更生動、豐富、直觀的特點,其包含大量的語言、畫面和聲音符號信息,兼?zhèn)溲哉Z系統(tǒng)和意象系統(tǒng)的優(yōu)勢。因此,在課堂上引入影視資源能避免學生大腦疲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認知水平,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極佳選擇。
影視藝術集眾多藝術形式于一身,音樂、舞蹈、建筑、繪畫、美術等均可融入影視作品中。例如,教師在講授《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時,可以播放有關納粹暴行的影視資料,并推薦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給學生。教師將影視資源引入語文課堂,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目標及學情的情境,既能豐富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方法,又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課堂趣味性,最終提高教學效率。
(三)注重開放與拓展,搭建全新學習平臺
語文課程具有開放性,故而語文學習也不應該限制于課本。基于這樣的觀點,教師應積極搭建語文學習新平臺,如校本課程、興趣講座、學生社團、微信公眾號等都可以成為學習平臺。
新的學習平臺要有新的內容,新的內容必然取材于生活,放眼于世界。在這些平臺上,教師絕不能一板一眼地講課,而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時代為參考,構建全新的學習內容。影視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既能為教師提供足夠的參考資料,又能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最終將語文學習帶到更加廣闊的天地。
(四)遵循教學邏輯,避開資源整合誤區(qū)
開發(fā)并利用影視作品中的語文課程資源,其本質是以語文專業(yè)知識體系為核心,以影視作品中的知識信息為輔助工具,探求二者的互通與整合,最終實現(xiàn)語文教學方式的變革和教學效果的提升。從實踐和運用的角度來講,影視作品中的語文課程資源,應當是影視作品內容與語文教學內容的統(tǒng)一。換言之,無論是單一的文本媒介教學,還是多元化的跨媒介教學,其教學邏輯是一致的。
總之,時代在進步,語文課程必然要與時俱進。高速發(fā)展的社會締造出越來越多的媒介,這些媒介給語文課程帶來了挑戰(zhàn),也帶來了機遇。語文教育只有將自己的傳統(tǒng)優(yōu)勢與信息技術融合起來,使語文教育資源聯(lián)網上線,才能增強語文教學的時代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獨特優(yōu)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影視作品就會成為連接時代與課程、教師與學生、知識與生活的最佳媒介。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