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揭題: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導師。不同于白話文的淺顯易懂,文言文講究言文分離、行文簡練,特殊的句式讀起來晦澀拗口,學生不易讀懂,陌生的詞匯難解其意,學生不知所謂。基于此,教師首先要善于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學文言文。
師:(板書“知音”)同學們,“知音”是什么意思?
生:了解音樂。
生:對自己非常了解的人。
師: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知音?!爸簟币辉~出自一首曲子,你們聽。(播放古琴名曲《高山流水》)聽完這首曲子,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們談感受)
師:這首著名的古琴曲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這首曲子的背后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ǔ鍪竟适聝热荩?/p>
師:成語“高山流水”就是從這個故事中衍生的。人們也常用“高山流水覓知音”來形容伯牙與鍾子期的情誼。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齊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當然,除了講述故事,教師也可以通過關聯(lián)知識、播放音樂或視頻、出示圖片、做游戲等方式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從而導入文言文的教學,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打開學習的思維“閥門”,架設出樂學文言文的高架橋。
2.順句:通過自讀準確斷句。由于文言文句式的特殊性,學生要在自讀的基礎上學會斷句,將句子讀通順。第一遍自讀,學生需掃清字詞障礙;第二遍朗讀的過程中,要通過準確斷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掌握課文的梗概。從中學生會對文言文“言簡意賅”的特點有一個初步的體會。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注意自讀要求。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出示自讀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師:讀完了嗎?誰來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師:(板書:“湯”)這個字怎么讀?
生:shāng,讀第一聲。
師:你預習得很充分,“湯湯”表示水勢浩大、水流很急的樣子。
師:(板書“少”)他剛剛讀成第四聲,對嗎?
生:應該讀第三聲,表示“過了一會兒,不久”的意思。
師:難讀的字詞同學們都能讀準嗎?(指名讀“善哉、巍巍乎、湯湯乎、少選之間”)
師:給課文斷句,然后將句子通順地讀出來。(巡視,適時講解; 出示課文斷句。)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辨R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文言文中的字音與字義都是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在自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借助文下注釋等,將重要的字音標記在字或詞的正上方,這樣學生在自讀和復習的時候,就容易一目了然。
3.啟智:借助注釋明晰文意。很多學生認為文言文不易學好,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讀不懂。文言文中很多句式比較特殊,很多文字古今異義,如果不了解語法的結構,不知曉文字的意思,句子就讀不通,因而很難理解文意。上下文之間若“斷了鏈接”,則難以準確把握文章的大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往往不得其法?;诖?,教師要在文言文教學前,給學生布置提前預習的任務,讓學生通過文后注釋掃清生僻字,認識古今異義及語氣助詞等在文中的具體意思,用筆標注在書上,字“順”則文“通”。若學生還有不理解的字詞句,可借助其他工具書或上網(wǎng)查詢資料找尋答案,亦可在校與同學及老師共同商討。
師:讀過課文后,有哪些地方是你不理解的,請?zhí)岢鰜?。(學生答略)
師:看來文言文的學習并非易事。我們需要掃清字詞的障礙,才能讀懂課文的意思。老師把剛剛你們提出的問題集合起來,誰來做小老師教教大家?
生:“志”是情志的意思;“乎”是語氣助詞。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查了《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生:“少選”是極短的樣子;“太山”是指東岳泰山。
師:你也是查工具書的嗎?
生:我是結合課文下方的注釋并在網(wǎng)上查找到相關資料的。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思?!睂τ谖难晕闹械牡寡b句式、使動用法、意動用法、通假字、古今異義等,即便是六年級的學生,也難以全部熟練掌握。所以,學生需要借助工具書和課文下方的注釋及生活中的經(jīng)驗,理解關鍵字詞的意思,從而把握句子的含義。
4.悟情:理解文章體悟情感。字通文順之后,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了全面的感知。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及讓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自由說一說對課文的理解。學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見解,同伴亦抒發(fā)自己的感想,由此相互之間容易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從而完成由閱讀、悅讀到越讀的轉變。
師:鍾子期死后,伯牙會回到怎樣的音樂生活中?
生:琴聲無人欣賞,感到痛苦與煎熬。
師:鍾子期和伯牙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生:他們的情誼非常深厚;遇到一個了解自己的人很不容易。
師:你身邊有沒有非常了解你的好朋友呢?請你介紹一下。(學生談論自己與朋友間發(fā)生的事情。)
師:現(xiàn)在,請你說一說,學完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生:人的一生中能遇到非常了解自己的人是很難得的。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好朋友,他們是我們的知己,我們要讓友誼地久天長。
師:你很會讀書,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悟課文的情感。千百年來,許多文人墨客也寫下了許多關于友情的名言佳句,我們一起讀一讀。(出示相關詩句)
閱讀教學中,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感受,學生總是有話可說。在談論中領悟文章蘊含的深邃道理,讓文言文的學習落地生根,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以閱讀為主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積淀。
1.讀順文言文,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加強對文本的整體感知。檢查預習的效果前,教師先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在此基礎上,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為后面掃清字詞障礙、進一步讀懂文言文做鋪墊。文言文文體的特殊性決定了把課文讀通順是學習及理解課文的必要前提,只有把課文讀通讀順,才能朝“學會文言文”邁進一大步。
2.讀懂文言文,在合作探究的譯讀中加深對文言文的深入理解。教材的文言文篇目下方都有重點詞語的注釋。在掃清文言文字詞障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到這些注釋,將注釋的意思代入句子進行理解。若學生還有疑惑,則可以引導他們聯(lián)系上下文,在具體的語境中去感受其所指。接著,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各抒己見,在不一樣的思維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師選派出代表在全班面前匯報學習成果,如遇有誤的地方,教師及時點撥指正。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找到問題并解答,既開動了腦筋也取長補短,相信這樣得來的答案印象會更深刻,從而加深對文言文的深入理解。
3.讀透文言文,在美讀誦韻的延讀中積淀對文言文的升華感悟。《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古詩文閱讀的評價要求指出:“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查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疾樗麄兡芊駪{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該考查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要關注學生是否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要做到在自己的理解上想著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抑揚頓挫地讀文言文,注意朗讀時的徐疾與停頓,做到與文本間的強聯(lián)結。在此過程中,學生可內化對課文的理解,感受人物特點或文本精髓。此外,教師還可以圍繞文言文中的主人公事跡對學生進行拓展延伸訓練,有關于主人公的故事及評價教師可以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課后“延讀”中積淀對文言文的體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