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璐,劉潤寧,袁紅霞,李彥黎△
重慶市第五人民醫(yī)院:1.檢驗科;2.兒童預防保健科,重慶 400062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兒童期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的疾病之一。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數(shù)據(jù),5歲以下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病毒,最常見的就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IVs)、甲型流感病毒(IFVA)和乙型流感病毒(IFVB)。原發(fā)性的病毒感染可繼發(fā)細菌感染,這就導致病情演變的復雜性和預后轉(zhuǎn)歸的多樣性,所以越早發(fā)現(xiàn)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越重要,為后續(xù)的病情評估和治療提供依據(jù)。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2017-2019年在本院兒科就診的呼吸道感染患兒的標本,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兒科就診的呼吸道感染患兒3 980例,其中男2 289例,女1 691例;春季973例,夏季876例,秋季948例,冬季1 183例;按年齡分為嬰兒組(≤1歲),幼兒組(>1~3歲),學齡前兒童組(>3~6歲)和學齡兒童組(>6歲)。
1.2儀器與試劑 Olympus BX53熒光顯微鏡,西班牙VIR-CELL公司的熒光免疫分析試劑盒,可檢測9種病原體的IgM,9種病原體分別為肺炎支原體(MP)、肺炎衣原體(CPn)、RSV、嗜肺軍團1型(LP1)、Q熱立克次體(QFR)、PIVs、IFVA、IFVB和腺病毒(ADV)。
1.3方法
1.3.1檢測方法 抽取所有患兒靜脈血4 mL,2 h內(nèi)分離血清,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IFA)進行檢測,試驗操作嚴格按照試劑說明進行,每一次試驗都設立陽性和陰性對照,以確認試驗和試劑盒的有效性。
1.3.2結(jié)果判斷 陽性:RSV、IFVA、IFVB、PIVs、ADV的整個包被孔中有1%~15%細胞的細胞核、胞質(zhì)或包膜出現(xiàn)蘋果綠色熒光,LP1、MP、QFR中所有的菌體出現(xiàn)蘋果綠色熒光,CPn出現(xiàn)細胞外圍蘋果綠色熒光;陰性:LP1、CP、QFR、MP、ADV、INFA、INFB、RSV、PIVs細胞呈現(xiàn)紅色。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4.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若不滿足χ2檢驗條件,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病原體檢出情況 2017-2019年共檢測3 980例患兒標本,檢出2 095例,檢出率為52.64%,以MP為主,共1 265例,檢出率為31.78%,其后依次為IFVB 857例(21.53%)、PIVs 499例(12.54%)、RSV 212例(5.33%)、ADV 79例(1.98%)、IFVA 50例(1.26%)、LP1 21例(0.53%)、CPn 6例(0.15%)、QFR 1例(0.03%),所有感染中發(fā)生合并感染的有787例(19.77%)。
2.2病原體流行情況 MP在2017年2-5、10-12月,2018年1、5、10-12月,以及2019年(11月除外)都是檢出率最高的病原體;PIVs在2017年6-9月,2018年8月檢出率最高;IFVB在2018年2-4、6月,以及2019年11月檢出率最高。
2.3病原體與季節(jié)的關系 從表1可以看出,在四季中春季和夏季總檢出率最高,夏季和秋季合并感染率最高,MP、IFVB、PIVs在四季的檢出率均居前3位。MP、PIVs、RSV、IFVA、IFVB檢出率以及合并感染率和總檢出率在不同季節(jié)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9種病原體在四季的檢出率[n(%)]
2.4病原體與性別的關系 從表2可以看出女性中MP、PIVs、IFVB的陽性率,以及總檢出率和合并感染率均高于男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9種病原體在不同性別患兒的檢出率[n(%)]
2.5病原體與年齡的關系 MP、PIVs、RSV、ADV、IFVB檢出率,以及總檢出率和合并感染率在不同年齡段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嬰兒組中檢出率最高的為MP、RSV和IFVB,其他3個年齡組檢出率較高的為MP、PIVs和IFVB,見表3。
表3 9種病原體在不同年齡患兒的檢出率[n(%)]
2.69種病原體單獨感染和合并感染情況 9種病原體中最易發(fā)生合并感染的是IFVB,占IFVB感染的66.7%;其次為PIVs,占PIVs感染的63.1%;第三是MP,占MP感染的47.8%。見表4。
表4 9種病原體單獨感染和合并感染情況[n(%)]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很多,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引起[1-2],下呼吸道感染由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細菌等病原體引起,對于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對明確感染的病原體及時治療,避免抗菌藥物的濫用。呼吸道病原體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區(qū)的流行特點都具有一定差異性,所以需要定期及不定期地分析呼吸道感染病原體的流行病學特征來指導疾病的預防或治療。
本院CPn檢出率為0.15%,低于國外報道的4%~28%[3]和國內(nèi)報道的1.38%~23.81%[4]。LP1檢出率為0.53%,低于吳雨露等[5]報道的7.4%;PIVs檢出率為12.54%,高于蘇若伊等[6]、WANG等[7]報道的檢出率。在馬達加斯加熱帶鄉(xiāng)村地區(qū)RSV檢出率最高[8],而本院檢出最高的為MP,這與南京地區(qū)CHEN等[9]的研究相似。除IFVA外,本院各病原體檢出率均高于北京地區(qū)[10]。
本研究中MP是檢出率最高的病原體,高峰期在夏季,其次為春季;南京地區(qū)MP感染的高峰期在秋季,其次為夏季[9];亳州地區(qū)MP感染的高峰期在冬季,其次為秋季[11]。在不同年齡中,幼兒組和學齡前兒童組的MP檢出率高于嬰兒組和學齡期兒童組。陽性率排第二位的IFVB的發(fā)病季節(jié)性、不同年齡組的發(fā)病特點與MP相同。IFVB和MP均通過飛沫在人群中傳播,特別在封閉空間中,所以MP與IFVB的混合感染最多。隨著兒童的活動能力逐漸增加,活動范圍變大,脫離家庭單一活動環(huán)境,從母體攜帶的先天免疫球蛋白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降低,而此年齡階段的兒童自身免疫系統(tǒng)尚不成熟,國內(nèi)在3歲左右開始上幼兒園,與嬰兒寬敞的住房條件相比,學齡前兒童由于在人口相對擁擠的空間生活或?qū)W習,所以MP、IFVB容易在幼兒和學齡前兒童中傳播。在診斷和治療時要注意MP、IFVB感染的年齡、季節(jié)和易混合感染的特點。
本研究顯示,RSV的流行特征與MP、IFVB不同,檢出率在夏季最低,春季和冬季較高。這又與深圳稍有不同,深圳秋季最低,春季和夏季較高,可能與一個地區(qū)的氣候和人口因素有關[12]。RSV在嬰幼兒組中檢出率高于其他3個年齡組,與BRADLEY等[13]的研究相同。對重慶2009-2011年兒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特征的分析顯示,RSV是重慶地區(qū)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首位[14],流行季節(jié)與本研究一致,而本院RSV在病毒感染中排第3位,可能因為2017-2019年的流感流行影響了病毒的分布模式,導致RSV感染率比例相對較低。
本研究雖然只包含了9種病原體,但覆蓋了5歲以下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其結(jié)果有助于了解最近3年于本院就診的呼吸道感染患兒在不同年齡、性別和季節(jié)中9種病原體的分布情況,有助于臨床醫(yī)生在疾病初期判斷病原體類型,有助于制訂針對每種呼吸道病原體在其特定流行季節(jié)的有效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