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曉義
(廈門市中醫(yī)院影像科 福建 廈門 361009)
腸梗阻作為外科常見的急癥之一,占急腹癥患者病因的15%,可導致病人全身性病理生理改變,嚴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而“痛、嘔、脹、閉”,就是腸梗阻的四個典型癥狀[1]?!巴础倍酁殛嚢l(fā)性絞痛,且反復發(fā)作。當患者腹痛發(fā)作時,會感覺有氣體下竄到某個位置,時而劇烈疼痛,時而減緩。部分患者在腹痛時會感覺有腸型蠕動。急性機械性腸梗阻患者腹痛時能聽見腸鳴音亢進,有的患者自己也能聽見?!皣I”是指腸梗阻患者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嘔吐癥狀,甚至就算不喝水、不吃飯也會發(fā)生嘔吐現象。因梗阻平面不同,嘔吐的頻率也不同[2]?!懊洝笔侵改c梗阻的患者,隨著病情發(fā)展會出現明顯的腹脹癥狀。腹脹的程度與腸梗阻發(fā)病的部位有很大聯系,梗阻平面越低,腹脹越明顯?!伴]”是指肛門停止排便和排氣。腸內容物的正常流動受阻時即發(fā)生腸梗阻,會導致阻塞近端腸擴張和腸腔內液體滯留。若梗阻為不完全性,病人肛門會有少量排氣,排便。關于梗阻的原因和病變腸管的血供情況 更需要了解,且盡早診斷治療至關重要[3]。我院選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入院接受治療的56例腸梗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間收治的腸梗阻患者共56例,將其隨機分組,隨機分為多層螺旋CT檢測組和X線平片檢測組,多層螺旋CT檢測組2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占比約為64.29%,女性患者10例,占比約為35.71%;患者平均(32.26±1.27)歲;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組為X線平片檢測組,X線平片檢測組2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占比約為67.86%,女性患者9例,占比約為32.14%;患者平均(33.41±1.26)歲;對比兩組患者腸梗阻類型的檢測準確率。所有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X線平片檢測組 X線檢查可以看出是否有腸梗阻存在,如果有腸梗阻,應了解梗阻的部位,進而分析梗阻原因,X線檢測可以分為立位檢查和臥位檢查,立位檢查,可見到階梯樣、長短不一氣液平面。梗阻以上腸管積氣、積液與腸管擴張。臥位檢查,可見到脹氣腸襻的分布情況,小腸居中央,結腸占據腹部外周。高位空腸梗阻時,胃內出現大量的氣體和液體。低位小腸梗阻,則液平面較多。完全性梗阻時,結腸內無氣體或僅有少量氣體。
1.2.2 CT檢測組 使用西門子品牌的多層螺旋CT機進行檢測,掃描范圍要連續(xù)掃描道患者的恥骨聯合水平,注意機層間隔要設置為5 mm,腸梗阻患者一般來說都屬于急診,腹部劇烈疼痛,因此,不采取口服造影劑的方式,采取注射碘海醇造影的方式,注射碘海醇的流速要控制在每秒3 mL,總共注射100 mL,掃描延遲時間設置為60 s,掃描后對圖像進行處理,將重建的影響通過連續(xù)放映的方式進行觀察,仔細觀察患者腸道的走向,擴張情況,通過上述幾方面的觀察來判斷患者腸梗阻的位置,進而確定腸梗阻原因。
觀察兩組腸梗阻患者腸梗阻類型檢測結果。詳細記錄相關數據并比較。
本組實驗涉及到的數據信息統(tǒng)一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用(%)表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性水平均為:P<0.05。
干預完成后,多層螺旋CT組腸梗阻類型的監(jiān)測準確率顯著高于X線平片檢測組(P<0.05),見表1。
表1 多層螺旋CT檢測組和X線平片檢測組腸梗阻類型對比[n(%)]
腸梗阻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引起腸梗阻的原因包括有腫瘤、巨大糞石、腸套疊、疝嵌頓等。既往做過腹部或盆腔手術,尤其是有疤痕體質的人,是機械性小腸梗阻最常見的患病人群[4]。如:接受過闌尾切除術、婦科手術、既往粘連松解術、腹部創(chuàng)傷探查術,尤其是脾臟切除術后的病人,還有既往惡性腫瘤切除術后的患者,容易發(fā)生粘連性腸梗阻[5]。臨床診療中常常遇到急性腹痛的患者,需要鑒別是否存在腸梗阻。除了典型的“痛、嘔、脹、閉”臨床表現,往往需要影像檢查來輔助鑒別診斷。腸梗阻患者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腸管擴張。一般來說,小腸管徑大于3 cm、大腸大于5~6 cm為擴張,擴張的范圍和程度也有助于腸梗阻病情的判斷[6]。但是,由于腸管管徑變化大,有時候單純管徑擴張未必有意義,還是需要結合臨床和其他影像特征;二是存在梗阻點。機械性腸梗阻或部分絞窄性腸梗阻沿著擴張的腸管可以找到梗阻點;表現為管腔狹窄、腸腔堵塞、腸管受壓或腸壁病變;梗阻點的近側腸管擴張,遠端腸管癟陷;如果沒有梗阻點,可能為麻痹性腸梗阻;三是腸道內容物異常。通常梗阻近側內容物增多,如果是不完全腸梗阻,以積液、積氣為主,完全性腸梗阻可能會出現積糞等干性內容物;而梗阻遠側內容物則會減少,完全性腸梗阻甚至出現腸管完全癟陷,無腸氣和內容物;明確腸梗阻后,接下來還需要結合圖像作出定位、定性的診斷。這就需要借助影像開展進一步的判斷。腸梗阻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引起腸梗阻的原因包括有腫瘤、巨大糞石、腸套疊、疝嵌頓等,當出現腸梗阻時,X線平片可以觀察到以下征象:一是梗阻近端腸管顯著擴張,小腸內徑多>3 cm,結腸內徑多>5 cm,腸腔內充盈大量液體。立位或坐位縱行掃查時可見氣-液平面。二是梗阻近端腸管蠕動頻繁、亢進伴腸內液體往復流動。梗阻局部蠕動減弱或消失。麻痹性腸梗阻腸蠕動亦減弱或消失。三是腸壁改變:腸袢縱斷面黏膜皺襞清晰,可伴有水腫增厚,表現為“琴鍵”征或“魚刺”征。腸袢完全扭轉可形成“咖啡豆”征。隨著MDCT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多層、薄層軸位及多平面重建(MPR)圖像將更準確地顯示對腸梗阻病因的判斷及病變細節(jié),并且MDCT在病變血供情況和腸系膜血管的顯示上都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對腸梗阻的診斷準確度。機械性小腸梗阻的臨床表現往往取決于梗阻的部位和病因。有的人可表現為惡心、嘔吐和腹痛的急性癥狀,或是間歇性梗阻癥狀(發(fā)作間期無癥狀),再或是長期餐后不適和腹部膨隆。而近端小腸梗阻患者的嘔吐十分嚴重,遠端小腸梗阻患者以腹脹為主[7]。腸梗阻如果不及時解除,過度的腸擴張或絞窄,以及腸組織血流受損,可導致缺血、壞死和穿孔等嚴重的并發(fā)癥,可危及病人生命。
本次研究中,參照組接受X線平片檢測,研究組接受多層螺旋CT檢測,結果顯示,對比干預后的檢測準確率情況,多層螺旋CT檢測組改善效果比較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多層螺旋CT檢測效果顯著,有學者選取腸梗阻患者進行研究,分別實施多層螺旋CT檢測和X線平片檢測,結果可見,多層螺旋CT檢測效果較好,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針對腸梗阻患者采取多層螺旋CT檢測,患者檢測準確度顯著提高,臨床效果顯著,適于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