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良
摘要:作文寫作能力是衡量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標準。然而我國目前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特別是農村地區(qū)學生,家長對于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不足,地方教育資源有限,進而影響農村地區(qū)初中語文教學實效。增質減負的實行,提高了學校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筆者經過實踐研究發(fā)現(xiàn),微型作文是高效利用教育資源,讓學生學以致用的有效方式。據(jù)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微型作文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增質減負;農村初中;微型作文;實踐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增質減負要求學校對課堂教學方法調整優(yōu)化,使教育高質高效。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培養(yǎng)的,因此有必要采取恰當有效的策略,利用好有限的農村教育資源,激發(fā)學生在作文寫作方面的主觀能動性。筆者經過實踐研究發(fā)現(xiàn),微型作文這種方式可以更有效率地提高初中生寫作水平。據(jù)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中的一些認識,淺談微型作文應用的策略。
一、現(xiàn)階段初中生寫作水平現(xiàn)狀
(一)農村初中生寫作水平現(xiàn)狀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并總結,農村初中生在寫作過程中亟待克服三大難點。不清楚寫什么,學生通常不能明確寫作方向,對于主題的理解欠深刻;不知道怎么寫:大部分學生掌握的詞匯量不夠豐富和書面化,學生不能恰當表達出來或者表達千篇一律,甚至有的學生寫作中摻雜方言詞匯與網(wǎng)絡化表達方式;寫作缺乏層次:在寫作中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題、突出重點,寫成了流水賬。
(二)傳統(tǒng)寫作教學弊端
受傳統(tǒng)成績導向理念影響,許多教師認為提高寫作水平不能立竿見影提高成績,所以對微型作文重視程度不足,并且教學方式較為陳舊單一。
增效減負的實行,更考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要求教師高質量高效率,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單靠布置學生寫作文的訓練方式,在課堂上通過微型作文激發(fā)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指導學生寫作的技巧,提高學生對于寫作的主觀能動性。
二、微型作文實踐策略
微型作文對于學生而言難度較低,有利于樹立起學生寫作的信心,克服畏難心理;對于教師而言,微型寫作用時短,很好的響應國家政策,能夠較為靈活地穿插在日常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閱讀教學中可以應用微型作文來以寫促學,通過讓學生課堂隨筆記錄感悟來提高注意力、加深理解。筆者結合教學,總結在減負要求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微型作文的有效實踐策略如下。
(一)結合日常,培養(yǎng)興趣
作文在課堂中應用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實踐證明,學生對于日常話題更有寫作的欲望,所以從學生的身邊事出發(fā),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
例如,在以最難忘的一件事為題的寫作教學中,學生對此類接近性高的主題更容易言之有物。相比于較為長篇的作文,短篇幅更容易幫助學生理清事情發(fā)展的脈絡,使學生的思維集中于重要情節(jié)上,并且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寫完微型作文后,學生對于同主題的長作文的構思更迅速,行文結構更清晰。學生在微型作文寫作中獲得了成就感,在一定程度消解了對于寫作文的抵觸情緒,引起興趣。
(二)仿寫經典,學習技巧
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學生水平等情況,在課堂上靈活設置微型作文練習。例如可以通過仿寫經典來學習寫作中的技巧與方法,使學生學以致用。
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筆者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所應用的情景交融手法,并在課上設置文中經典景物描寫片段的仿寫。通過仿寫這種形式作文的練習,使學生更深刻的學習體會景物描寫的經典修辭和角度。
(三)開發(fā)話題,引導延伸思考
將微型作文融入語文教學中,教師更應該深入挖掘利用好課本內容,不僅做到技法上的仿寫,還可以引導學生跳出課本,充分發(fā)揮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把具象話題延伸到抽象主題寫作上,達到進階的教學目標。
以高爾基的《海燕》為例,海燕、海鷗等意象代表了面對挫折的不同態(tài)度,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勇敢搏擊風浪的形象。筆者引導學生認識到海燕代表著無畏的革命者,而暴風雨代表著挫折,從而把微型作文的主題擬定到如何面對挫折,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對主題微型作文的把握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兩者互為啟發(fā),既引導了學生形成面對挫折時應該具備的心態(tài),又訓練了學生的文筆。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微型作文這種教學方式非常契合增質減負要求下的教育,既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又寓教于樂。對于農村初中的語文教育,微型作文應與教育資源相結合,基于教材并從教材延伸,首先結合日常話題培養(yǎng)寫作水平,進一步通過教材上的課文學習并仿寫微型作文以學習寫作技巧,然后通過課文話題的引申,啟發(fā)學生對于較為抽象主題的微型作文寫作,運用策略分階段、分梯度地培養(yǎng)學生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曉龍.讓“微型作文”走進語文課堂[J].甘肅教育,2019(21):161.
[2]陳秀華.微型作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作用[J].第二課堂(D),2021(07):13-14.
[3]何芬.拓展農村小學生寫作空間的策略[J].全國優(yōu)秀作文選(寫作與閱讀教學研究),2020(0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