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啟揚
照片上這四位女孩,是西南民族大學2020 年新入學的大學生,她們分別是土家族、回族、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當時她們正準備去排練一個民族舞蹈,臉上洋溢著她們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成員的那份美麗和自豪。
最左邊的土家族女孩兒叫謝紅,是湖北省宜昌市民宗委精準扶貧聯(lián)系點、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zhèn)茶園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謝永清的女兒。正是2020年9 月一場跨越100 公里、持續(xù)48 小時的接力助學,讓她順利入學,也在她心中播下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種子,促使她一進學校就成了學跳民族舞蹈的積極分子、增進各民族學生團結(jié)互助的優(yōu)秀學生。
接力助學的故事發(fā)生在2020 年9 月3 日那天上午,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zhèn)茶園村村委會。
“向主任您好!我是來為小女兒謝紅考上大學進行報備登記的?!?/p>
“哦,恭喜您??!謝紅是我們村今年唯一的一類大學新生呢!”
“感謝您關(guān)心?。∥疫@小女兒和他姐姐一樣爭氣,考上了西南民族大學?,F(xiàn)在兩個大學生倒是光榮啊,就是籌起學費來頭疼。”
對話的一位是村婦聯(lián)主任向海燕,另一位是謝紅的爸爸謝永清。
“您沒申請什么助學金嗎?”向海燕關(guān)切地問。
“沒有呢,我大女兒上大學時已麻煩市民宗委和村里幫忙落實助學金了,小女兒的事,就沒好意思再開口了?!敝x永清說。
“這是市民宗委派來駐村的冉書記,您的困難看看書記能不能幫上忙?!毕蚝Q嘞蛑x永清介紹了在一旁查閱一戶一檔資料的宜昌市直部門駐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zhèn)茶園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冉龍升。
“冉書記好!”謝永清一邊打著招呼,一邊遞上資料。
冉龍升接過謝紅的有關(guān)資料,翻看那深紅色的入學通知書,感受著謝永清心中的榮耀,也從他眼里讀出了因為小女兒學費不足而產(chǎn)生的焦急和期待。想起自己在讀大學時接受資助的經(jīng)歷,雖然那時每月也就幾十塊錢的資助,但那份溫暖一直持續(xù)至今。
是的,多一份幫助,多一份溫暖!
謝紅(左一)與她的少數(shù)民族姐妹們
冉龍升(左)了解謝紅家庭情況
冉龍升當即撥通了宜昌市民宗委民族科和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民宗局的電話,了解各類助學資助條件,介紹貧困大學生謝紅的基本情況,對謝紅的接力助學就此開始。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民宗局確認將謝紅納入有關(guān)助學范圍,是在第二天下午,此時謝紅還在家里焦急地等消息,而提交申報資料的有效時間已不足半天了。時間緊急!冉龍升迅速通知謝紅做好出發(fā)去長陽的準備,并安排向海燕主任一邊電話連線謝紅代填有關(guān)申請資料,一邊多方求援去長陽的車輛。
接過下一棒的是一位好心村民,他當晚專程開車將謝紅送到長陽縣城。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民宗局局長李靖安排專人負責,當天晚上接待謝紅,對其申請資料進行了初審。具體負責的楊茂華股長、也就是謝紅親切稱呼的“楊阿姨”,看到這個社會閱歷尚淺的準大學生一個人來到縣城,又熱心幫助安排食宿,讓謝紅安全住下來后才放心回家。
謝紅入學后不久,就專程打電話向冉龍升書記表示感謝,她成功申請到了“湖北希望工程知音同行助學基金”5000 元助學金。
2021 年,在對謝紅進行電話回訪后,冉龍升書記才知道,這次接力助學的意義,遠不是一筆獎學金那么簡單。
謝紅在電話中動情地說起當時她從村里到長陽一路受助的經(jīng)歷,真正體會到了民宗部門就是專門服務(wù)幫助少數(shù)民族同胞的部門。她還饒有興趣地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嵌入式”等專業(yè)詞匯,說起她在大學校園里學習和生活的“民族風”:她的室友都是來自祖國邊疆的少數(shù)民族,雖然在文化、習俗、生活習慣等方面存在差異,但她們相互之間從沒有產(chǎn)生過矛盾,而是團結(jié)互助、共同進步,相處融洽。她和室友們都加入了民族舞蹈小分隊,經(jīng)常圍成一圈載歌載舞,2020 年底還在學校文藝晚會上進行了表演。她的民族理論政策專業(yè)課成績還不錯,多次參加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jié)主題活動。
一次受助,影響一生?!白鳛橐粋€土家族女兒,是民宗局的叔叔阿姨和那么多人對我的接力幫扶,幫我圓了大學夢,讓我明白不論是哪個民族,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中華民族一家親嘛!我們心中永遠裝著祖國,只有我們相互團結(jié)、相互幫助,祖國這個大家庭才能繁榮昌盛!”當冉龍升問起她成為民族團結(jié)優(yōu)秀學生的緣由,謝紅十分堅定地回答說。
是的,曾經(jīng)的助學已成過去,而那顆促進各民族兄弟姐妹互幫互助之心正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