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瓊玉 賈智
【摘要】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微課技術迅速進入廣大師生的視野并引起大家的關注。微課以其“微”“活”“多元”等方面的特點促進了教學改革。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利用微課的優(yōu)勢,通過各種策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在實踐中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一實踐策略,對學生和老師而言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微課;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4?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3-0088-02
【本文著錄格式】馮瓊玉,賈智.利用微課提升初中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探究[J].課外語文,2021,20(03):88-89.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進入教育領域,微課以其主題突出、教學容量小、形式生動有趣、交互性強等優(yōu)勢受到了大家的重視,并逐漸以其獨有的特點促進著教學改革。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微課的先進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各種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從而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一、微課特點分析
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進入教育領域,已被證明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形式。它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知識總結、現(xiàn)象解說等;也可以是傳授教學經驗方法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一般來說,微課就是使用多媒體技術,在短時間內,就一個知識目標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視頻。
微課獨特的優(yōu)勢能夠提升教學效率,滿足當前教育發(fā)展的需要。簡單來說,其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微
“微”是微課的靈魂。相較于一節(jié)常規(guī)時間內的課堂教學,一節(jié)微課的視頻時間短,利用微課,可以在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時段內,讓學生迅速掌握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且教師可以在短時間之內,使學生合理認知教學內容,思路清晰地理清本節(jié)教學知識要點,幫助學生完成學習。
(二)活
在傳統(tǒng)常規(guī)課堂教學中,學生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在課堂中進行學習,個人有疑問時,也只能通過課堂提問或課后咨詢得以解惑,學習的靈活性不強。但微課學習者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只要打開移動終端設備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情況進行自主選擇學習。在遇到困惑或需要思考時,學習者還可以隨時暫停微課教學或反復播放某一片段內容,以便加深理解。所以相較于常規(guī)課堂教學,微課教學更靈活。
(三)多元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教學方式的應用,具有多元化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優(yōu)勢將語文學科中用到的文本、聲音、視頻、圖片等以微課的形式給學生呈現(xiàn),這種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易于學生的接受和吸收。另外,常規(guī)課堂的教學設計往往注重于一篇課文的完整性,而微課設計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知識總結、現(xiàn)象解說等,這種個性化、碎片化的多元化學習更是體現(xiàn)了常規(guī)課堂教學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
通過以上對微課特點分析,其在語文教學領域的獨特優(yōu)勢不言而喻。將微課應用于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初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各種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利用微課提升初中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策略
(一)轉變學生觀念,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課堂學習總是教師領著學生在走,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學習總是過于被動,甚至會讓學生有一種學習是給老師在學的這種心理。利用微課,將學生要解決的學習任務先以微課的形式布置下去。在進行開放課程探究學習前,可以借用微課,通過制作相應微課的方式讓學生先自主學習,自我發(fā)現(xiàn),遇到困惑的地方能夠主動搜索相關學習資源,這種方式讓學習變得更為自主和靈活。另外在之后正式的課堂學習中,學生就會主動思考,會將自己的疑惑處在課堂中得以解決。最后將重點知識再次以錄制微課視頻的形式進行布置,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鞏固,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準確和深入。如在網課期間,為了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在學習《桃花源記》這篇文言文時,筆者通過錄制微課的方式對課文進行范讀,再將文中涉及的背景知識、作者知識、重點實詞、重點句的翻譯、課文理解等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錄制于微課中,難點會給予一定的提示,然后讓學生自主學習解決這些問題。在第二天的網課教學中,主要以解決學生的疑惑為主。緊接著,當天的作業(yè)會將本篇涉及的知識點再次以微課的形式進行鞏固。這樣在微課——課堂教學——微課這樣的循環(huán)過程當中,教師與學生有不同方式的交流,就會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這種方式的交流,更是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長時期地進行,必然會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每個孩子在集體中都不是獨立的個體,個人的行為會影響集體的發(fā)展。以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且可以督促部分不夠自覺的學生約束自己的行為。因此要重視在微課學習中發(fā)揮小組的力量,通過小組合力來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筆者在教學“起承轉合謀全篇”這節(jié)作文課時,先播放微課視頻讓學生自主學習“起承轉合”常見的幾種情況和寫作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完成一篇相關的作文。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小組互批作文,再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習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修改。
通過這樣的方式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改變了過去單一從老師身上吸收知識的習慣,轉而通過小組合作多渠道、多方面去吸收知識,在參與和互動中實現(xiàn)資源共享,碰撞思想的火花,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難點重復學習,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因為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接收能力不同,課堂所學知識并不能保證所有的學生在固定的時間內能夠把課堂知識點全部消化。如果要兼顧部分接受能力較差的同學,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或許就會完不成;如果按照正常的教學進度走,這部分接受能力較差的同學沒有搞懂的知識點就會越積越多,長此以往,學困生會增多,且會讓這部分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學習上會越來越被動。在這種矛盾下,如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微課便是最好的解決方式。教師可以將一節(jié)課中的重難點錄制成微課,學習者只要打開移動終端設備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主掌握節(jié)奏快慢,已經掌握的知識可以快進跳過,對沒有弄明白的知識點可以反復觀看,進行重復學習。
例如在講解基礎知識時錄制了“高頻病句”的微課,復習文言文知識時錄制了“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微課,學習寫作指導課時用了“反復點題扣中心 突出立意”的微課。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結束后利用移動終端設備反復觀看學習,解決課堂疑難。或結合微課對所學知識再次進行探究、提疑、深化,以此鞏固所學知識。
三、利用微課提升初中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一)學生層面
微課在教學領域的運用,豐富了教學方式,且其自身的“微小”“靈活有趣”“多元化”“碎片化教學”等特點,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在時間、容量、地點等方面給學生學習帶來的一些不便。使學生能夠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內,只要打開移動終端設備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主地學習。微課技術的運用,極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更主動、更積極地去探尋知識,對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教師層面
從教師的角度而言,微課在教學中的運用,有效解決了學生對一些疑難知識點掌握粗淺、處理不細的問題,從而大幅度提升了課堂效率,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讓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研究中,其研究成果再次運用于教學,讓學生可以收獲更多。這樣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不僅是提升了老師的教學能力,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更會讓學生在學習中受益。
目前,將微課技術運用于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在實踐中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研究尚在起始階段,筆者認為還需將微課的研究與設計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fā)展,讓它可以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以更深層次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外,需要清醒認識的是微課技術雖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任何事情過猶不及,它還是無法代替常規(guī)課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能完全依賴微課掌控課堂。歸根結底,還需要教師自己多讀書、多思考,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在合理利用微課優(yōu)質資源的同時,要充分發(fā)揮教師本人的引導作用,讓語文學習變得輕松有趣。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
[2]劉萍.微課讓孩子成為主角[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
附? ? 注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課題名稱《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利用微課提高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9】GHB0413。
作者簡介:馮瓊玉,女,1981年生,甘肅蘭州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