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導語】
新材料作文的供料,大致有“故事類”“言論類”“新聞報道類”“文藝類”“圖畫類”這么幾種。其中的“故事類”又包括“生活故事”“寓言故事”這樣一些小類??v觀近些年高考作文,“生活故事類”是占有重要席位的,我們應當高度重視。
【技法指導】
“生活故事類”新材料作文一般有以下特點:①材料講述的故事相對完整,故事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往往齊備;②材料對故事沒有一個明顯的觀點句,一般講述完故事的結(jié)尾就結(jié)束了;③材料中通常有多個人物。該類作文題審題的重點在于讀懂故事,明確故事內(nèi)涵,從內(nèi)涵出發(fā)精準地確定立意。具體應注意如下兩點:
一、弄清題意,把握指向
面對“生活故事類”新材料作文題,務(wù)必通讀供料,全面理解,整體把握,準確領(lǐng)會“故事”內(nèi)涵——盡管角度可以自選,但立意必須在材料所涉及的范圍之內(nèi)。事實上,命題人在選擇“故事”材料時,總是有所預設(shè)的,命題人的意圖與傾向是審題時一定要“審”出來的。例如下面這段材料:
一個游客去波羅的海海濱度假,找到一處房屋,打算同房東——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簽下租房合同。老人勸他不妨先試住幾天,看究竟合適不合適,再作決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滿意。到第五天,待要簽合同時,卻發(fā)生了一點意外:一個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電話告訴了老人,老人說:“不要緊,你又不是故意的,我過來簽合同時再拿一個來?!庇慰桶阉椴AШ臀堇锏钠渌驋吡?。不久,老人來了,進屋后就問:“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說,已裝進垃圾袋,放到門外了。老人趕緊出門,打開垃圾袋看過后,臉色凝重地對游客說:“對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給你了。”
然后,老人仔細地將玻璃碎片一一撿了出來,放入另一個垃圾袋,寫上:“玻璃碎片,危險!”
材料主體是“游客”與“老人”處理玻璃碎片方式有別,其深層含意則指向“方式”背后為人處世的不同態(tài)度與理念。具體說來,游客是“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掃了”,“裝進垃圾袋,放到門外”;而老人是一“進屋”“就問:‘玻璃碎片呢?”,然后“趕緊出門,打開垃圾袋看過后”,“仔細地將玻璃碎片一一撿了出來,放入另一個垃圾袋,寫上:‘玻璃碎片,危險!”,甚至因?qū)Ψ教幹盟槠划?,而“臉色凝重”地表示“我不再把房子租給你了”。這樣一組對比,顯然是材料關(guān)鍵所在,也是考生審題立意時應瞄準的核心。據(jù)此,最佳立意當確定為“心中應有他人”“做一個有公德意識和責任感的公民”“讓原則銘記心中,將關(guān)愛化作行動”等(也可深入探討此種“差距”背后的原因)。當然,老人身上這種“利他”精神,還有其他表現(xiàn),如“勸他不妨先試住幾天……再作決定”,比如“不要緊,你又不是故意的……”的安慰等,處處透露出為他人著想以及寬以待人的品德。試辨析幾種立意:
1.由老人“看究竟合適不合適,再作決定”的勸告出發(fā),認為這種提議體現(xiàn)了為他人考慮的人文情懷,也表現(xiàn)出一種關(guān)愛從點滴開始的素養(yǎng),更蘊含了消費時代的道德價值觀念,進而闡發(fā)成篇——符合題意。
2.由老人“你又不是故意的,我過來簽合同時再拿一個來”這一寬慰性的話語出發(fā),認為這樣做不僅撫慰了游客的心,也展示了自身的善良品性,指出這個世界上善良的情懷會讓人永遠銘記——符合題意,但不算最佳立意,因其未能扣住“對碎玻璃的處置”問題。
3.由“待要簽合同時,卻發(fā)生了一點意外”生發(fā)開來,就著“意外”做文章,比如提出“因微小的不經(jīng)意的錯誤而引發(fā)失敗的例子不計其數(shù)”“犯下錯誤后應妥善處理”等——貌似有依據(jù),實則偏離了題目整體意蘊。
4.由“老人仔細地將玻璃碎片一一撿了出來……”寫“細節(jié)體現(xiàn)素養(yǎng)(教養(yǎng))”——符合題意,但對“素養(yǎng)(教養(yǎng))”不能泛化,具體論述時還應緊密地貼合材料(假如從“游客”出發(fā),寫“細節(jié)決定成敗”,相當勉強;寫“在實現(xiàn)夢想的道路上,請重視細節(jié)的力量”,也不夠妥當)。
二、要對材料進行合理的因果分析
因果聯(lián)系是事件內(nèi)部的必然聯(lián)系,不管什么現(xiàn)象,其產(chǎn)生、變化和發(fā)展,都是內(nèi)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人類社會中的任何現(xiàn)象都有其產(chǎn)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結(jié)果,因此分析故事中的因果聯(lián)系,探明引出某種結(jié)果的原因,不失為快速尋找、選擇寫作角度的有效方法。一般來說,材料中存在幾個引出結(jié)果的原因,往往就有幾個下筆角度。例如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題是:
傾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diào),我由此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而更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
這段話可以啟發(fā)人們?nèi)绾稳フJ識事物。請寫一篇文章,談?wù)勀銓ι鲜霾牧系乃伎己透形?。要求:?)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材料中的“由此”“從而”,提醒我們這里存在兩組因果關(guān)系:因為“傾聽不同”(體現(xiàn)“開放”的態(tài)度),“接觸異域音調(diào)”(指向“開放”的過程、方式),所以“有了更深刻的感受”——這是第一組因果關(guān)系;同時,因為“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所以“更有意識地去尋找”——這是第二組因果關(guān)系。由此出發(fā),可將題意轉(zhuǎn)化為“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確立論題時要注意“中國味”的內(nèi)涵豐富,選材面廣:可寫音樂,也可寫本民族的美食、繪畫、書法、建筑、文學、曲藝、民俗乃至體育運動等,從文化特色到人格個性以及生活特性,都可以為“味”所涵蓋。當然,不宜泛談“中國味”,而要緊扣“有意識地去尋找”,突出展現(xiàn)認識上的轉(zhuǎn)變與情感上的深化。
事實上,這里還有著第三組因果關(guān)系——因為上面“這段話”蘊含著科學認識事物的道理,所以確定立意時,完全可以從“中國味”中掙脫出來,由認識的對象、視角、方法、價值等多方面展開自主性思考(如認識哪些事物、事物有哪些價值以及如何認識等,均在可寫之列)。具體說來,材料中一系列動詞給出了“如何去認識”的答案:首先是“傾聽”,即“細心聽取”;其次是“接觸”,即“接近并發(fā)生交往”,通過接近、交往與對比,了解、理解事物;再次是“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由于相互往來,進一步深刻“感受”事物;最后才“有意識地去尋找”,“尋找”是主動的行為,“有意識”更說明了這一點,目的性、積極性更為明顯。認識“音樂”是這樣,認識其他事物也是如此:需要一個過程,需要用心體悟與比較鑒別、反觀內(nèi)視,還要有主動性。
【誤區(qū)警示】
1.不明材料感情傾向,褒貶不分。對主要人物的感情傾向,材料中一定會用一些關(guān)鍵詞,或明示或暗示,或貶或褒或中立,考生必須在其感情基調(diào)的基礎(chǔ)上立意行文。
2.找錯主人公,立意較偏。試題材料一般由多人或多物構(gòu)成,考生必須找準哪些人或事是材料核心,切不可將“配角”當成“主角”。
3.認識機械,立意較淺。此類材料作文有時是借此喻彼,把深奧的道理借簡單的故事體現(xiàn)出來,所以必須聯(lián)系人生與社會,寫出材料的現(xiàn)實意義,切不可就事論事。
【自主演練】
題目1永遠難忘的一課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羅斯·佩羅是全球最大計算機服務(wù)公司EDS的創(chuàng)辦者。佩羅小時候,恰逢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在小佩羅的記憶里,流浪漢敲門向他們索要食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他感到很奇怪,怎么有那么多人剛巧就敲了他家的門呢?終于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了敲門的秘密:原來他家屋外的籬笆上被刻上了一個標記,那是流浪漢們的暗語,代表這家人好說話。佩羅立刻跑去跟媽媽說了。而媽媽似乎早已知道這件事,只是平靜地告訴他,做人一定要做有擔當?shù)娜耍┥嵋彩侨松囊徊糠?。這成為佩羅永遠難忘的一課。后來佩羅回憶自己之所以能得到許多人不可企及的東西,就是因為周圍人的心靈和精神是他耳濡目染的力量源泉;相對而言,書本上的知識反倒顯得不是那么重要。
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寫作提示】
材料核心句為“就是因為周圍人的心靈和精神是他耳濡目染的力量源泉”,而非“做人一定要做有擔當?shù)娜?,施舍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其中的“書本上的知識反倒顯得不是那么重要”,并不是說書本上的知識可以不學,而是說我們生命中最偉大的老師往往不是那些拿著教鞭的人,而是我們的父母、朋友、親戚……總而言之,是我們周圍的人。不同于職業(yè)教師的機械灌輸,他們對我們施以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更能滲透到我們的靈魂里。同時要記得,自己也是偉大老師中的一員:一方面,你是自己的老師,你用自己的想法指導著自己的人生;另一方面,你也是你周圍人的老師,你用自己的行為舉止影響著這個世界。我與他(或她)彼此學習,共同進步;我們的進步過程也在推動著世界進步。
題目2果戈理焚毀劇本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果戈理在自己的作品發(fā)表前,有先請別人提意見的習慣。有一次,他寫好一個劇本,把當時最有名的詩人茹科夫斯基請來。一吃完午飯,他就開始朗讀自己的新作。年邁的茹科夫斯基有睡午覺的習慣,聽著聽著,不覺打起盹來。過了一會兒,詩人睜開眼睛時,果戈理對他說:“你看,我希望聽到你的意見,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評。”說著,就把劇本投入了火中。
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立意辨析】
請你辨別下列幾種作文立意,將它們歸為三類。
1.嚴格要求出精品。
2.直面自身的缺陷。
3.要敢于“推倒重來”。
4.影響的力量是巨大的(老詩人影響了果戈理)。
5.對自己創(chuàng)造的成果應取審慎態(tài)度。
6.相信自己。
7.別被表象迷惑了雙眼,要去了解真相。
8.別讓習慣(針對“有先請別人提意見的習慣”而言)成為一種破壞。
9.學會尊重他人(老詩人沒有尊重果戈理)。
10.勿急,徐圖之。
11.虛心是自我完善的重要條件。
12.別讓誤解限制了自己的發(fā)展。
優(yōu)等立意:
中等立意:
劣等立意:
提示:
優(yōu)等立意有:5、7、8。(說明:最佳立意可表述為“嚴格要求自己、善于聽取意見固然可取,但相關(guān)行動不能莽撞”“了解真相之后再行動,不能憑主觀臆斷行事”。)
中等立意有:1、2、3、12。(說明:12的“限制了自己的發(fā)展”不夠貼切。若寫“嚴格要求出精品”等,摘引供料時應強調(diào)“聽著聽著,不覺打起盹來”意味著作品確實不夠優(yōu)秀。)
劣等立意有:4、6、9、10、11。(說明:像10,寫著寫著就可能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