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松
摘要:化學學科有五大核心素養(yǎng),其中“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素養(yǎng)要求學生能運用化學實驗進行探究,勤于實踐,善于合作,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然而,高中化學實驗的學習不僅難度大,而且設計和操作過程相對復雜,能力要求高,學生對此往往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隨著信息技術手段的進步,微課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和青睞。微課主題突出、結構清晰,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生動形象,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他們理解相關知識,以提高高中化學學習效率。本文結合教學實際,探討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資源的有效利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 微課? 實驗教學
化學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課程,不但所涉及的知識點眾多,而且一些知識點在理解方面存在難度,特別是化學實驗的設計與分析更是難倒不少學生,此外,高中學生的興趣愛好也不同。以上特點決定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難以適應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需要?;A教育改革的推進和教育技術的發(fā)展,讓微課、翻轉課堂等走進化學課堂。微課具有生動形象、結構清晰、層次感強的特點,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化學實驗水平。
一、微課在高中教學中的應用概述
微課的特點是教學用時較短,教學內容較少,采用微視頻的方式輔助教學,時間是5~8分鐘。微課主要是針對重點、難點、實驗等教學內容開展的教學活動。微課的類型可分為核心知識講授型、典型試題分析型、實驗型等。近幾年來,微課以其靈活、便捷的強大優(yōu)勢,為廣大一線教師所青睞。
一般來說,微視頻的制作均由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完成教師能夠根據(jù)以往教學中學生的疑問制作視頻,知識的呈現(xiàn)形式靈活多樣,并很容易加入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此外,微課視頻傳播和擴散速度比較快,可以滿足眾多學生的自學需求。
實際情況中,大多數(shù)學校選派的往往是具有扎實教學功底和信息技術操作嫻熟的教師。他們教學經(jīng)驗豐富,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接受情況和學習能力來制作出有針對性的微課視頻,能夠提高微課的教學和學習效果。同時,以短視頻形式呈現(xiàn)的微課,學生可以根據(jù)需要反復觀看,增強學習針對性,大幅度提升學習效率。
二、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與微課融合的策略
將微課應用于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之中好處顯而易見,但在具體的微課視頻制作中,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尊重學生差異,突破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難點
許多化學知識都是通過化學實驗來分析和講解的,知識與實驗的結合可以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我們在學習離子鍵的形成過程時就做了鈉和氯氣反應的實驗,把實驗和原子結構知識結合在一起,來講解離子鍵的形成過程?;瘜W實驗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們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以及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化學物質的許多化學性質,如氯水的漂白性、苯酚的顯色反應等都是通過化學實驗獲得的。由于高中化學實驗設計和操作難度大,實驗課堂沒有其他輔助直接留給學生,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無法保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順利完成。畢竟,不同層次的學生所處的認知層次各有差異,我們不可能提出同樣的學習要求,所以教師在運用微課開展實驗教學的時候,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于時間較長的、操作復雜的實驗,教師可以事先錄好微課,根據(jù)學生和教學的需要,穿插在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以彌補時間上的不足。
在《“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現(xiàn)象”再探究》教學中,我考慮到學生已經(jīng)基本上掌握了氧化鈉與水反應能夠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的原理,并知道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在探究酚酞變紅后又褪色的因素時,我事先在實驗室中錄好“溫度對溶液褪色的影響”“氧氣對溶液褪色的影響”“過氧化氫對溶液褪色的影響”以及“氫氧化鈉濃度對溶液褪色的影響”四個微視頻。通過微視頻提高學生的實驗分析能力,也讓學生掌握了知識探究方法。
(二)注重過程引導,把握實驗細節(jié)
微課設計往往將主題知識點和輔助知識點相結合,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其中的細節(jié),準確把握微課重點。因此,微課必須和教師的演示實驗相結合,讓學生親身感受實驗過程,更準確地把握重難點。利用微課視頻時我們要指導學生細致觀察實驗儀器,觀察藥品的選擇、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及由其得出的實驗結論。
學生學習化學知識點時我們要有考核,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因此,利用微課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時,我們應該設計一些問題。下面我還是以《“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現(xiàn)象”再探究》教學為例,學生看了四個視頻之后,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四個實驗的現(xiàn)象分別是什么?對比實驗現(xiàn)象,我們可以得出哪些結論?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探索能力。
(三)突破時空界限,培養(yǎng)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高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所占有的比重非常大,在高考試卷中分數(shù)占比也較大。學生實驗既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但是,多數(shù)實驗耗時較長,短時間的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甚至無明顯現(xiàn)象,這種實驗要在課堂上完成就很難。這時,多數(shù)教師會采取傳統(tǒng)的講授型課堂模式。學生對這樣的實驗課提不起興趣,所以教學效果很差。如果引入微課,就能夠有效改變傳統(tǒng)實驗教學帶來的不利局面。例如,進行“金屬腐蝕實驗”教學時,我們可以先把班級學生分組,讓學生根據(jù)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要求學生觀察鐵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銹蝕情況,并且要求他們用自己的智能手機(僅限實驗使用)拍照記錄每天的實驗現(xiàn)象,然后整理成微視頻。在上金屬腐蝕這節(jié)課時,我們在多媒體上播放微視頻,讓學生描述實驗現(xiàn)象并歸納實驗結論,提高他們觀察和分析實驗的能力。
三、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實驗課中,微課的使用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傳統(tǒng)教學手段,而且促使教師在教學方式方法上做出改變??梢哉f,合理恰當?shù)厥褂梦⒄n既能提高課堂效率,又能轉換傳統(tǒng)課堂模式,讓學生多方位學習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和實驗探究的能力,有利于高中化學,特別是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現(xiàn)在仍然有許多教師不重視實驗課的實際操作,錄視頻又覺得太麻煩,應對高考實驗題還是讓學生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導致學生遇到對知識遷移能力和理論應用能力要求較高的開放性實驗題的時候,就很難輕松應對。所以,新時代的教師要能快速接受新事物,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曉姣,楊智英,嚴永旺.基于首要教學原理的化學實驗微課設計[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8(06):3538.
[2]熊枝金.高中化學實驗微型課程開發(fā)的策略及初步實踐[J].化學教學,2014(5):1013.
[3]陳美慧,陳燕.高中化學教師微課教學能力提升需求的調查研究[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9(05):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