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
為貫徹習總書記關于“傳統(tǒng)藝術要從文化生態(tài)的源頭出發(fā),從娃娃抓起,從新生代抓起,加強學校戲曲通識教育,強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以戲曲藝術作為載體的教育活動”的重要指示,我園決定將當?shù)氐膽蚯幕宵h落子引入幼兒園的課程之中。
上黨落子是流傳于山西上黨地區(qū)的地方劇種,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該劇簡樸動人、自然親切,激切高昂之中不失悠揚婉轉,深受群眾喜愛,歷經百年的戲曲傳承,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價值。
基于幼兒興趣和身心發(fā)展的需要,教師對上黨落子中富含教育價值的內容進行了挑選。例如:戲曲體驗活動中,結合幼兒認知發(fā)展水平,在上黨落子戲曲表演的基礎上,降低動作難度,凸顯基本步伐、基本動作的模仿學習,引入蘭花掌、虎口掌、弓箭步、山膀按掌、矮子步、圓場步、定睛亮相等戲曲動作;戶外游戲、區(qū)域活動中,投放盾牌、馬鞭、水袖、稠扇、令旗、八角手絹等深受幼兒喜愛的戲曲道具;集體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了解上黨落子戲曲中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比如《程嬰救孤》中程嬰的敢做敢為、《穆桂英掛帥》中穆桂英的愛國精神,體會中國古人好學、上進、勇敢、孝親的積極品質和善良心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在戲曲教育課程的開展實施中,教師以相關的戲曲元素為背景,營造出濃郁的戲曲氛圍,充分體現(xiàn)戲曲活動的特點,通過直接的視覺沖擊,吸引幼兒去探索,讓幼兒在環(huán)境的耳濡目染中獲得對上黨落子最直觀的體驗。
公共區(qū)域中,教師與幼兒一起精心設計了“戲曲小天地”,投放了幼兒自己制作的臉譜、服飾、頭飾等道具。這是一處充滿著戲曲韻味的游戲區(qū)域,幼兒在這里互相欣賞、自主交流,進行著裝體驗和戲曲表演。
班級環(huán)創(chuàng)中,教師分別設置了符合本班幼兒發(fā)展需要的戲曲主題墻和戲曲活動區(qū)。小班教師設計了“戲曲衣帽間”,投放臉譜、服飾等各種戲曲手工藝品和玩教具;中班張貼了幼兒裝飾的生、旦、凈、丑人物畫像,擺放著幼兒制作的各種戲曲道具;大班則擺放著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的盔頭、戲服、官靴等戲曲行頭和刀、槍、劍、把等戲曲道具。
從公共區(qū)域大環(huán)境到班級特色小環(huán)境,將戲曲主題情景化,展現(xiàn)幼兒觀察、制作、收集的過程,促進幼兒感悟與實踐、分享與交流,為幼兒營造更多的機會去觸摸觀察、臨摹操作、感受體驗,使幼兒能夠長久深入地與戲曲元素進行互動,讓戲曲文化融入課程實踐的教學內容“活”起來。
1.主題活動,促進上黨落子多方位融入幼兒園課程
我園以“上黨落子”為主題,按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要求,結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戲曲教學活動、區(qū)域活動、戶外游戲活動。例如在藝術教學活動中,教師從認識樂器、體驗唱腔、動作表演和美工制作等方面帶領幼兒感受戲曲的獨特韻味。一起認識上黨落子中的傳統(tǒng)樂器,了解“八音”,嘗試學習戲曲中的“唱腔”,模仿戲曲動作,制作戲曲臉譜和服飾等,在欣賞和體驗中,幼兒感受著戲曲深厚的底蘊和獨特的魅力。區(qū)域活動中,教師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區(qū)域,幼兒喜歡戲曲頭飾,教師就引導幼兒認識不同行當、不同角色的頭飾,在美工區(qū)投放廢舊布料、彩繩、彩珠、鐵絲等,供幼兒進行頭飾制作;幼兒喜歡戲曲道具,教師就在表演區(qū)投放刀、槍、劍、把等道具,引導幼兒認識、了解這些不同道具的特點,并學會使用。戶外活動中,教師將戲曲元素融入體操活動,將戲曲道具運用到游戲中,將戲曲唱腔引入到歌謠里,通過多方位的戲曲活動構建起我園的戲曲課程。
2.分層教學,促進上黨落子多層次融入幼兒園課程
小、中、大班幼兒的認知及動作發(fā)展能力不同,教師根據(jù)幼兒不同階段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以游戲的形式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地開展分層教學。比如,在美工活動中,小班幼兒通過“多彩的臉譜”活動欣賞了各種各樣的臉譜,在認認、畫畫、做做中,深入感受這些臉譜的裝飾美、色彩美、造型美,中班幼兒在“戲曲服飾我設計”活動中運用多種材料,選取“生旦凈丑”不同行當?shù)膽蚍M行裝飾。大班幼兒則在設計戲服時不僅了解了生、旦、凈、丑四大行當?shù)南嚓P知識,還熟悉了戲曲服飾不同部位的專有名稱,如:靠肚、對披、鬢花等,在認識服飾的基礎上,他們又對戲曲服飾進行裝飾和加工,在這一過程中,幼兒不斷加深著對上黨落子的認識和了解。
3.節(jié)日展示,促進上黨落子多渠道融入幼兒園課程
我園以節(jié)日為切入點開展戲曲主題活動,在“戲曲進校園 經典共傳承”專場觀摩活動中,邀請潞城戲迷俱樂部成員走進幼兒園,準備、化妝、服裝穿脫、上臺表演、卸妝,幼兒和家長通過臺前幕后的全過程感受到了上黨落子的無限魅力。
“新年祝福”開幕式中,教師們將上黨落子戲曲和體操相結合進行表演;“慶六一文藝節(jié)目展演”活動中,幼兒表演了《戲曲聯(lián)唱》和《智取威虎山》的選段,親身體驗到唱念做打的戲曲功夫,體會到戲曲唱腔的別樣韻味。
上黨落子融入幼兒園課程,不僅增進了幼兒對戲曲文化的了解,激發(fā)了幼兒對傳統(tǒng)文化和民俗藝術的興趣,還推動了本土戲曲文化的傳承,促進了地方民俗文化的發(fā)展。上黨落子走進幼兒園課程,走進每個幼兒心里,也走進了每個家庭。今后,我園還將繼續(xù)立足于自身和當?shù)匚幕Y源,不斷完善地方戲曲課程,傳承家鄉(xiāng)戲曲文化!
(注: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幼教專項課題“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實踐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編號:YJ—2018018)
(責任編輯:牛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