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田
有個段子,說孩子見到媽媽,千言萬語道不盡。見到爸爸,只有一句話:“爸,我媽呢?”雖是笑談,卻也折射了部分家庭的生活現(xiàn)實。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水潤萬物而無聲。
母愛如空氣,雖是生命的剛需,卻往往被人視作天經(jīng)地義理所當然,易為人無視。電影《你好,李煥英》上映半個月票房達45億,石破天驚。某種程度上,它喚醒了人們內(nèi)心深處潛藏的母愛記憶,重溫母愛,令人歡笑,催人淚下,發(fā)人深思。
電影中母親的愛里,有溫暖,有信任,有寬容,有豁達,有成全,更飽含無私的自我犧牲。被請到學校的母親,從來沒有責怪孩子,只幫她輕輕拭去淚水,給她溫暖的擁抱;孩子犯錯時,母親總是大度地包容,因為她知道,孩子有顆金子般單純的心。
大雪紛飛的路上,母親遞給遠行的女兒一袋熱氣騰騰的包子。為了省錢,待女兒坐的長途汽車開動后,母親自己卻退了車票,冒著風雪獨自在嚴冬中走回家。母親風雪中的背影,讓人熱淚潸然。母親是平凡的,卻又無比偉大。因為母親身上,散發(fā)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勵著孩子成長向前。無論孩子在外面遭遇了怎樣的傷痛,只要回到母親懷里,就永遠會被疼愛被溫暖。電影中簡簡單單的一句“媽知道”,多少母愛蘊含其中。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母親與孩子的相處模式,極大地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從小一直被母親疼愛的孩子,往往自信陽光果敢,喜歡社交,容易對外界散發(fā)出善意;而被母親漠視或無視的孩子,容易自卑抑郁膽小或叛逆,喜歡獨處,對外界充滿疑惑和不信任;而被母親反復無常對待的孩子,往往也喜怒無常,容易沖動失控。所以,每個成功孩子的背后,往往有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沐浴在母愛光輝中的孩子,是身心健康的幸福孩子。
世界上最早創(chuàng)辦兒童之家的蒙臺梭利博士,是一位富有人道主義精神并深懷母愛的偉大女性,曾三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我國著名婦產(chǎn)科專家林巧稚女士,親手接生了一萬多名嬰兒,終身未婚的她,雖沒有自己的親生孩子,卻被譽為“中國媽媽”。
在我們成長的幼兒園和小學階段,遇到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女教師。她們大多已為人母,美麗的形象,親切的笑容,和藹的語言,耐心的態(tài)度,認真的精神,豐富的學識,無不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印象。
師生情,慈母心。母愛一直在,不曾遠離。
責任編輯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