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娟 朱慧 沈晴
摘要:55%吡酰·異丙隆懸浮劑(SC)在小麥播后苗前使用,對雜草有較好的封閉效果,對小麥安全。2019年秋播期間,在天氣干旱的情況下,單用55%吡?!ぎ惐腋?1次封閉,無法控制小麥全生育期雜草危害;但是,如果先封閉處理再在春季莖葉處理,除草效果則顯著上升。4月上旬調查顯示,55%吡?!ぎ惐腋?次封閉處理對單子葉草的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分別為56.91%和74.05%;55%吡?!ぎ惐C封閉處理結合5%唑啉草酯乳油莖葉處理的防效分別為79.57%和89.93%,與大面積生產中使用的除草劑2次處理防效相當。
關鍵詞:除草劑;小麥田;雜草;防除技術
中圖分類號:S451.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935X(2021)04-0056-05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Different Herbicides for Weed Control in Wheat Field
FAN Mei-juan1,ZHU Hui1,SHEN Qing2
(1.Zhangjiagang Station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Plant Quarantine,Zhangjiagang 215600,China;
2.Suzhou Station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Plant Quarantine,Suzhou 215000,China)
Abstract:Diflufenican·isoproturon 55% SC effectively controlled weeds and was selectivity to wheat when applied after sowing and before crop seedling emergence. The formulated mixture applied alone once in pre-emergence did not provide season-long control under the drought condition during autumn sowing in 2019. But weed control efficac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diflufenican·isoproturon 55% SC in pre-emergence was supplemented by a foliar treatment in spring. In the first ten days of April,monocotyledonous-weed control based on plant density and fresh weight provided by diflufenican·isoproturon 55% SC applied once in pre-emeergence was 56.9% and 74.05%,respectively. When the pre-emergence treatment was supplemented by a foliar application of pinoxaden 5% EC control increase to 79.57% and 89.93%,respectively,which was equivalent to the control obtained with herbicided used in large-scale production.
Key words:herbicide;wheat fields;weed;control 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21-04-20
基金項目:江蘇省蘇州市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編號:SNG2018101)。
作者簡介:范美娟(1968—),女,江蘇張家港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作物病蟲草害的監(jiān)測與推廣工作。E-mail:987836989@qq.com。
通信作者:沈 晴,碩士,高級農藝師,從事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和綠色防控工作。E-mail:99253027@qq.com。
小麥是江蘇省張家港市的重要糧食作物之一,2019年種植面積16.09萬畝(1畝≈667 m2),以揚麥16號和鎮(zhèn)麥12號為主。長期以來,小麥生產一直偏重追求產量,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小麥面粉制品的品質要求也逐年提高[1-4],小麥生產在保證糧食安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來麥田雜草蔓延迅速,嚴重影響了小麥的生長,加強麥田雜草防治已成為提高小麥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方面[5-7]。江蘇省張家港市麥田雜草發(fā)生普遍,表現(xiàn)出自然出草量大、密度高、出草時間長、危害重等特點。麥田雜草不僅與小麥爭奪水分、養(yǎng)料、光照、生存空間,而且還傳播小麥病害,嚴重影響小麥生長發(fā)育[8]。麥田化學除草是一項省工、省時、成本低、效果好的增產措施,可以較好地控制雜草危害,促進糧食增產[9]。
55%吡?!ぎ惐腋⊿C)是安道麥輝豐(江蘇)有限公司提供的麥田除草劑,由吡氟酰草胺和異丙隆2種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有機結合,通過抑制雜草類胡蘿卜素生物合成及光合作用電子傳遞而起作用,具有殺草譜廣、使用窗口寬、持效期長、對小麥安全等優(yōu)點[10-15]。為明確55%吡酰·異丙隆SC等藥劑在本地防除小麥田雜草的使用技術與防除效果,掌握最佳施藥時間、施藥環(huán)境等配套技術,筆者于2019年開展了55%吡?!ぎ惐C等對小麥田雜草使用技術研究,與本地常用除草技術作比較,并對小麥安全性進行評估。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田基本情況
試驗地點位于江蘇省張家港市常陰沙現(xiàn)代農業(yè)示范園區(qū)常南社區(qū)(31°50′31″N、120°46′06″E),小麥品種為鎮(zhèn)麥12號,播種量為 13 kg/667 m2,試驗田塊分別于2019年11月10日和16日播種。秋播期間氣溫偏暖,自2019年10月1日后一直沒有降水,麥田干旱嚴重。
1.2 供試藥劑
55%吡?!ぎ惐C[安道麥輝豐(江蘇)有限公司],50%苯磺·異丙隆可濕性粉劑(WP,昆山鼎烽農藥有限公司),50%吡氟酰草胺WP[安道麥輝豐(江蘇)有限公司],47%異隆·丙·氯吡WP(江蘇省農用激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33%氟噻·吡?!み籗C[拜耳(中國)有限公司],5%唑啉草酯乳油[EC,先正達(蘇州)作物保護有限公司]。
1.3 處理及設計
1.3.1 封閉處理及設計 小麥于2019年11月10日播種,分別于播后4 d(11月14日)和 25 d (12月5日)進行封閉處理,由于田間干旱,11月14日用藥田塊先用20 kg/667 m2水進行噴霧后再施藥,其他處理直接施藥,所有處理均不進行莖葉處理(表1)。
1.3.2 封閉加莖葉處理設計 小麥于2019年11月16日播種,播后3 d(11月19日)用藥封閉,2020年2月4日用5%唑啉草酯100 mL/667 m2進行春季莖葉處理(表2)。
所有處理不設重復,處理藥劑、用藥量、用藥時間、用水量、示范面積見表1、表2,處理都是用東風井關3WP-500B(JKB22C-S5TXB)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傘形噴嘴,噴幅11 500 mm,噴霧高度范圍660~1 660 mm)兌水進行均勻噴霧。
1.4 試驗調查
藥后觀察各處理對小麥的安全性。多點隨機調查雜草防效,每個處理調查3個點,每個點調查1 m2;2020年4月3日所有處理隨機取樣, 分種類調查雜草株數(shù)并稱重,分別計算株防效和鮮重防效。記錄用藥時的天氣情況及試驗期間特殊的天氣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天氣情況對施藥的影響
小麥播種后天氣無雨干旱,2019年11月14日用藥當天晴到多云,東南風3級,氣溫為7~18 ℃;2019年11月19日用藥當天多云到晴,偏北風3~4級,氣溫為5~12 ℃??傮w來說,2019年小麥秋播期間天氣干旱溫暖,干旱的天氣條件不利于封閉處理的藥效發(fā)揮。
2.2 對小麥的安全性
吡?!ぎ惐ξ闯雒绲男←溸M行封閉處理,對小麥是安全的;對已出苗的小麥(1葉1心期)使用后會有零星麥葉葉尖發(fā)白,但后期會有所恢復。其他藥劑施藥后未出現(xiàn)異常。
2.3 對雜草的防效
2.3.1 封閉處理
2.3.1.1 封閉效果 2020年1月14日調查發(fā)現(xiàn),播后4 d用藥,藥后61 d,55%吡?!ぎ惐√幚砗瘫究齐s草、闊葉雜草株防效分別為88.16%、90.77%;播后25 d用藥,藥后40 d,33%氟噻·吡?!み?50%苯磺·異丙隆處理對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株防效分別為85.16%、95.28%;47%異隆·丙·氯吡+50%吡氟酰草胺處理對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株防效分別為93.35%、100.00%(表3)。吡?!ぎ惐≡谛←湶ズ竺缜斑M行封閉處理,與本地常用封閉處理相比,都具有很好的封閉除草效果,各用藥處理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2.3.1.2 最終效果 2020年4月3日調查禾本科雜草的株防效和鮮重防效,結果見表4。藥后139 d,55%吡?!ぎ惐》謩e為56.91%和74.05%;藥后118 d,33%氟噻·吡?!み?50%苯磺·異丙隆分別為70.52%和79.50%,47%異隆·丙·氯吡+50%吡氟酰草胺分別為73.81%和62.84%;3個用藥處理間防效差異不顯著。小麥整個生長季只用除草劑封閉1次,到4月時調查防效不理想,與1月相比除草效果下降明顯。由于田間闊葉雜草數(shù)量太少,會影響最終效果,故不作分析。
2.3.2 封閉加莖葉處理
2.3.2.1 封閉效果 2020年1月14日調查結果見表5。藥后56 d,55%吡?!ぎ惐》謩e為84.38%、65.79%;50%苯磺·異丙隆+50%吡氟酰草胺分別為59.10%、96.09%;47%異隆·丙·氯吡+50%吡氟酰草胺分別為58.32%、96.09%;33%氟噻·吡?!み环謩e為70.56%和85.34%。55%吡?!ぎ惐瘫究齐s草防效顯著高于其他3種封閉處理,對闊葉雜草防效顯著低于其他3種處理。
2.3.2.2 最終效果 2020年4月3日調查結果見表6。藥后134 d,55%吡酰·異丙隆+5%唑啉草酯對禾本科雜草的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分別為79.57%和89.93%,對闊葉雜草的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分別為69.91%和83.04%。55%吡?!ぎ惐?5%唑啉草酯處理對禾本科雜草的防效與其他處理差異不顯著;對闊葉雜草的株防效,顯著低于50%苯磺·異丙隆+50%吡氟酰草胺+5%唑啉草酯處理防效,與47%異隆·丙·氯吡+50%吡氟酰草胺+5%唑啉草酯、33%氟噻·吡?!み?唑啉草酯處理防效相當,差異不顯著。
3 小結
在小麥播后苗前施用55%吡酰·異丙隆 200 mL/667 m2 封閉處理后2個月左右對禾本科雜草的防效在84.38%~88.16%之間,對闊葉雜草的防效在65.79%~90.77%之間,且不同田塊之間有所差異。
在小麥整個生長季只用55%吡酰·異丙隆進行1次封閉處理,到4月上旬對禾本科雜草的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分別為56.91%和74.05%;吡?!ぎ惐》忾]處理結合唑啉草酯莖葉處理,對禾本科雜草的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分別為79.57%和89.93%。在2019年秋播期間天氣干旱情況下,單用55%吡?!ぎ惐?次封閉,對雜草的最終防效相對較差,無法長期控制麥田雜草危害;先在秋季用吡?!ぎ惐》忾],再在春季用唑啉草酯進行莖葉處理,除草效果則顯著上升。
由此可見,麥田雜草防除要重視小麥播后苗前的封閉處理,隨著春季溫度的回升,麥田雜草也開始萌發(fā)和生長[16],在封閉處理的基礎上,再視草情進行1次莖葉處理是十分必要的。雜草防除宜早不宜遲,且最遲不能推遲到拔節(jié)期,因為在拔節(jié)期后用藥會對小麥后期產量有影響,同時由于雜草多且其葉齡大,會增加防除難度[17]。
參考文獻:
[1]茍逸楓.中國小麥期現(xiàn)貨價格波動溢出效應研究[D]. 天津:天津商業(yè)大學,2020.
[2]光風柱.提高小麥種植效益關鍵技術[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6):32-33.
[3]楊春霞.小麥產量與若干品質性狀的相關研究[J]. 耕作與栽培,2001(3):11-12.
[4]徐 堃.中國小麥生產潛力和貿易選擇[J]. 經濟研究參考,2014(26):32-40.
[5]王雅麗,李 蘭,梁春玲,等. 陜西省冬小麥田雜草種類及演替特點[J]. 雜草學報,2020,38(3):7-12.
[6]宋一武.磁縣麥田雜草發(fā)生蔓延原因及防治對策[J]. 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3(2):26-27.
[7]李 琦,劉亦學,于金萍,等. 40%砜吡草唑懸浮劑防除冬小麥田一年生雜草效果與安全性[J]. 雜草學報,2020,38(3):73-77.
[8]王育楠,李 玉,李玉蘭.麥田雜草防除措施[J]. 南陽農業(yè)科技,2002(5):12.
[9]孫本棟,羅巨方,孫本義.冬季麥田化學除草技術[J]. 麥類文摘(種業(yè)導報),2007(10):30.
[10]張 建,李建華.55%吡氟酰草胺·異丙隆懸浮劑防除小麥田一年生雜草田間藥效試驗初報[J]. 農家科技(下旬刊),2017(8):170-171.
[11]須兆龍,朱青青,陸建國,等. 幾種藥劑防除小麥田雜草試驗簡報[J]. 上海農業(yè)科技,2020(1):129-130.
[12]殷文格,董二甲,王友好,等. 幾種封閉除草劑對麥田雜草防除效果的比較試驗[J]. 基層農技推廣,2019,7(6):34-36.
[13]蒲 頗,龔雪芹,張亞平,等. 55%吡?!ぎ惐腋┓莱←溙镆荒晟s草效果[J]. 植物醫(yī)生,2018,31(8):60-64.
[14]范美娟,朱 慧,王開峰,等. 55%吡?!ぎ惐C對冬小麥田雜草的防除技術初探[J]. 上海農業(yè)科技,2020(4):139-141.
[15]馮林劍,盧良峰,張佰玲,等. 55%吡氟酰草胺-異丙隆懸浮劑和55%普草克防除冬小麥田間雜草效果[J]. 河南農業(yè)科學,2006,35(9):76-77.
[16]賀振營,孫雪孌.春季麥田雜草防治技術[J]. 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20(5):35.
[17]賀建峰.麥田雜草的發(fā)生與防治[J]. 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9(5):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