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子
大魚、野木匠、村唐,三人因為一把椅子結(jié)緣,一起離開城市,帶著家人在郊區(qū)30千米以外的地方建了一個工作室——魚村。離開了熱鬧的都市,他們發(fā)現(xiàn)得到的大都是好處,出門不堵車,空氣好了,拍攝的照片也是漂亮的原生態(tài)。
三個人平時找舊房子布景、攝影,算是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空余時間外出走走,尋找一些靈感。旅行,讓他們走過更多未知的路程,而郊區(qū)安靜的生活,也讓他們發(fā)現(xiàn)更多的美景美物。在沒有太多物質(zhì)的地方,他們喜歡靠著雙手制作家具,靠著DIY把家變成最理想的模樣。
“剛搬來這個郊區(qū)屋子的時候,其實家里像樣的物件很少,但如今從桌子到板凳,很多都是我們自己動手增添的,這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
有一次,野木匠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把椅子,感覺坐起來很舒服,結(jié)構(gòu)也挺簡單,于是就仿制了一把,完美地解決了夏天沙發(fā)太熱、凳子又沒法躺的問題。
制作過程也比較易學(xué),先是把舊床架截斷成需要的長度,做成木條。然后刨光、打孔、倒棱、磨角,把木條的尖銳部分都弄圓滑,最后組裝起來,一張高顏值的椅子就完成了。
三人還把椅子帶去了沙灘,簡直就是“葛優(yōu)躺”的標(biāo)配。
野木匠說,幾件小工具,一小塊木料,些許瑣碎時間,哪怕做的是極小的物件,家人收獲的卻是溫暖。所謂禮物,不在乎是多么昂貴,不需要特定的時間,也許一聲問候、一個擁抱,任何一個小舉動都是喚醒愛的小鬧鐘。所以這次野木匠花了一周的時間,給家人一人做了一把木勺。
除了勺子,家里很多的瓶瓶罐罐、小物件,野木匠也打算給它們一個集中的角落。于是選用厚3厘米、寬20厘米、長200厘米的毛料,制作出了一個文藝范的置物架。做好的隔板上擺放了很多有意義的物件,咖啡杯、畫框、小植物、書本等,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歡這個置物架,有了它,家的樣子也越發(fā)動人。
廚房是個神奇的場所,它總有一股凝聚力,能把家人聚集在一起。野木匠平時最喜歡待的地方就是廚房,好吃的食物總能喚醒記憶。平時家里人都愛吃川菜,所以菜里總會放姜、蒜,但經(jīng)常翻個底朝天都找不到,所以野木匠意識到廚房可能還差個香料盒,那就直接做一個。
香料盒的主要材料是一塊松木板,中間用了隔板,方便材料分類,底部還專門設(shè)置了通風(fēng),以防發(fā)霉,除了放姜、蒜,當(dāng)然也還可以放其他的小食材。做好的香料盒樣子高級清新,這樣的極簡木質(zhì)感,太讓人著迷。
在三個人的家中,母雞也是很好的伙伴,但平時下雨母雞為保護雞蛋沒地方躲雨,所以這次野木匠決定借鑒國外的單獨孵化室設(shè)計,搭建一間雞舍給母雞。
“搭建雞舍時,我們遇上了麻煩,雞舍區(qū)域有一顆高達10米的樟樹,已被白蟻嗜空,如果不砍掉,也許一陣臺風(fēng)就能吹倒?!?/p>
于是三人為了安全著想,用鋸子、斧頭,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又找了一根長過10米的麻繩,站在高處,使勁朝反方向拉動,總算把樹弄倒了。
一清除危險就開始造雞舍,先是鏟土,然后鋪上厚磚,框出雞舍的位置。對于搭建雞舍的主要材料,三人一致同意選用家中常備的層板,方便耐用,至于框架就使用防腐木,不易爛掉。
另外,想到以前孵出的蛋有許多雞屎,清潔的時候有少許麻煩,所以三人就計劃著做一個清潔槽,方便每日打理。再在清潔槽里放一些木屑,不僅可以吸走臭味,還可以隨時保證雞舍的干燥性。
現(xiàn)在母雞們很喜歡自己的新屋,除了習(xí)慣在雞舍里面孵蛋,也會在雞舍門口曬太陽,生活美滋滋。
花園圍欄的工具并不復(fù)雜,主要就是自攻螺絲、白油漆加上一些防腐木,配合鋸子、電鉆等。因為建造之前,花園是一堆不太肥的黃土,三人就用鴨糞、木屑、塘泥,改善了現(xiàn)有的土壤,種下了新的爬藤植物來填滿花園的墻壁。建造后的圍欄,讓原本生搬硬套的工作室多了一絲情意。清新自然,像是宮崎駿電影里的某個鏡頭,也讓三人的心境越發(fā)自由。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在這個“快”時代里,人們都習(xí)慣了快車、快餐、快遞來操作自己的生活。但有時候,我們也不妨告訴自己慢下來,讓靈魂跟上身體的步伐,去享受一下大自然的“野趣”。
現(xiàn)在魚村的生活很簡單,早起早睡,大魚、村唐努力拍攝,野木匠努力打雜,認真對待工作,不貪心、不懶散、不放棄。他們生活里的樂趣,所見即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