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玥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廣東廣州 51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主要患病人群為老年人,氣道對有毒顆粒、氣體等刺激物具有高反應性,導致長期慢性炎癥,進而造成病情進行性發(fā)展[1]。近年來,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也不斷上升,對其生存質(zhì)量造成影響[2]。該病病程長且易復發(fā),治愈難度較大,并且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對于老年患者來講,該病是一種身心疾病,不僅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還會降低其日常生活能力,進而很多老年患者會認為自己成為了他人的負擔,這種情況會導致其出現(xiàn)自責、焦慮等不良情緒,甚至會加快患者病情惡化速度[3]。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治療方式緩解氣道炎癥,控制病情發(fā)展。有研究表明,治療的同時配合相應的護理措施,能更好地減輕患者功能障礙,改善肺功能。近年來,常規(guī)護理在臨床應用已經(jīng)較為廣泛,能取得一定的護理效果,但是整體效果不佳,僅能對患者疾病進行護理,護理內(nèi)容不夠深入,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當前,人們對中醫(yī)的認可度在不斷提高,對于疾病來講,不僅中醫(yī)治療,中醫(yī)護理也引起了廣泛關(guān)注[4]。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身存在較多特點,常規(guī)護理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喘證中醫(yī)護理方案應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護理中,在改善患者病情方面具有積極作用,能促進患者身體康復[5]。該研究方便選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該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8例,觀察喘證中醫(yī)護理方案應用效果。
方便選取該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8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觀察組),各44例。對照組男27例,女17例;年齡62~76歲,平均(69.75±3.85)歲;病程2~10年,平均(6.23±1.75)年;高血壓20例,糖尿病24例。觀察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61~77歲,平均(69.47±3.27)歲;病程2~11年,平均(6.57±1.29)年;高血壓19例,糖尿病25例。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患者均知情同意;該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無認知能力障礙。
排除標準: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精神疾病。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給予患者用藥指導,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等,分別為:①心理護理:患者易出現(xiàn)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護士應積極溝通,以疏導不良情緒;②吸氣護理:對患者缺氧狀態(tài)予以改善,徹底清除痰液,確保呼吸道通暢;③氣道護理:在霧化吸入器中添加生理鹽水、糜蛋白酶、地塞米松以及慶大霉素混合液,讓患者吸氣后呼氣。
觀察組給予喘證中醫(yī)護理方案,①病房溫濕度調(diào)整合適,患者出病房后保證空氣無灰塵,并且根據(jù)天氣情況增減衣物,提高患者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外染風邪而加重病情。②患者飲食為一般為高維生素食物,嚴格控制動物內(nèi)臟、肥肉等的食用,原因為這類食物助于生痰,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颊咭膊荒苓M食影響肺氣宣降的食物,如地瓜等。③給予患者情志護理,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注意了解患者心理變化,以情勝情、順情解郁,最終達到調(diào)暢情志的效果。④選穴百會、太沖、合谷,進行穴位按摩,每穴2~5 min,1~2次/d。⑤進行耳穴貼壓,選擇神門、擇肺、皮質(zhì)下等穴位,隔1 d 1次。護理人員需根據(jù)患者面色、舌象、脈象等對其病情變化進行判斷,進而采取相應的處理方案。⑥呼吸功能鍛煉: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的情況下,可進行深呼吸、腹式呼吸等,并且在病房中適當活動,進而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進行腹式呼吸、縮唇呼吸和全身呼吸操鍛煉,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病情輕者可每日散步或打太極拳等。病情重者可在床上翻身、活動等,自我按摩印堂、迎香、合谷、內(nèi)關(guān)、足三里、三陰交、涌泉等穴位,以促進氣血運行,增強體質(zhì)。根據(jù)患者病情情況選擇合適的呼吸功能鍛煉方式,能提高患者依從性,積極配合進行呼吸功能鍛煉。
FEV1、FVC、FEV1/FVC;護理滿意度:總分100分,評分高即護理滿意度高;病情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病評估測試問卷(CAT),評分低即病情程度好;依從性:總分100分,完全依從(90~100)、部分依從(60~89)、不依從(0~59),評分高即依從性好。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s)
對照組(n=44)觀察組(n=44)t值P值組別1.72±0.35 1.70±0.34 0.272 0.786 2.16±0.75 2.42±0.37 2.062 0.042 2.38±0.58 2.41±0.45 0.271 0.787 2.70±0.47 3.48±0.58 6.931<0.001 66.54±8.75 66.35±8.53 0.103 0.918 71.45±4.36 78.46±5.26 6.806<0.001 FEV1(L)干預前 干預后FVC(L)干預前 干預后FEV1/FVC(%)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兩組患者肺功能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FEV1(2.42±0.37)L,FVC(3.48±0.58)L,FEV1/FVC(78.46±5.26)%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92.16±2.18)分,干預后CAT評分(10.62±2.38)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干預前后CAT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干預前后CAT評分對比[(±s),分]
組別 護理滿意度對照組(n=44)觀察組(n=44)t值P值82.38±3.84 92.16±2.18 14.692<0.001 31.85±3.37 30.71±3.14 1.642 0.104 22.18±3.82 10.62±2.38 17.037<0.001 CAT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觀察組患者依從性(95.45%)高于對照組(79.5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依從性對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存在一系列呼吸道癥狀,如慢性咳嗽、咳痰等,這些癥狀均會在短期內(nèi)加重,并且波動范圍較大。該病病情發(fā)展慢且治療周期長,對于患者來講,有效改善肺部功能是臨床重點[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慢性支氣管炎,必須進行及時的治療,否則會導致肺心病等,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響[7]。當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沒有確切的治療方法,要求在治療的同時還應配合相應的護理措施[8]。中醫(yī)學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喘病,中醫(yī)護理將中醫(yī)理論體系作為基礎(chǔ),認真觀察患者病情,在準確辯證的基礎(chǔ)上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9]。
喘證中醫(yī)護理強調(diào)整體性,能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將其應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了解疾病原因、患者體質(zhì)狀況、外界環(huán)境影響等,全面、準確地了解疾病,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避免患者與可能引起氣喘的因素接觸,進而防止疾病發(fā)作[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久治不愈,久而久之,患者出現(xiàn)出現(xiàn)不良情緒,需積極采取情志護理,能避免患者出現(xiàn)消極情緒,舒暢情志,以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進而促進病情康復。進行穴位按摩,刺激患者穴位,有利于其肺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膳食合理性,通過有效的調(diào)養(yǎng),獲取身體所需營養(yǎng),促進身體康復[11]。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的情況下進行適當鍛煉與活動,能有效改善肺功能[12]。可見,喘證中醫(yī)護理重視周圍患者的改善,調(diào)動患者主觀能動性,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減少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對患者病情具有持續(xù)的積極影響。該研究結(jié)果中,干預前兩組肺功能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FEV1(2.42±0.37)L,FVC(3.48±0.58)L,FEV1/FVC(78.46±5.26)%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92.16±2.18)分,CAT評分(10.62±2.38)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依從性95.45%高于對照組79.55%(P<0.05)??梢姶C中醫(yī)護理方案應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研究[12]對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研究,對照組、觀察組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喘證中醫(yī)護理,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干預后觀察組FEV1(2.27±0.47)L,FVC(3.63±0.26)L,FEV1/FVC(78.17±5.63)%,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結(jié)果相似。
綜上所述,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應用喘證中醫(yī)護理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標及病情,提高護理滿意度及依從性,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