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玉兵
摘 要: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在教育中的投資逐年增大,對教育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近幾年國學文化興起,語文這一學科也越來越受重視,學生的語文素質也得到了相應提高,僅停留在課本上的教學已無法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語文閱讀向課外拓展延伸成了必然趨勢。課外閱讀將學生帶入了更加廣闊的語文海洋,其能讓學生以全新的視角去審視世界萬物,這符合新課標對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要求。因此,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并有效開展課外閱讀,促進學生長遠發(fā)展。
關鍵詞:拓展;語文;課外閱讀;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3-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76
教材中的文學作品,都是精心挑選的文學經(jīng)典,他們具有代表性,非常值得學生學習。但是學期課時安排有限,課本能容納的篇幅也有限,無法滿足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需求。新課標背景下,教師開始對課堂教學的方法和內(nèi)容進行調整,課外閱讀如一股清流進入了語文教學中,逐漸成了語文課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課外閱讀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課外閱讀如何能與教學有效相連,還需要進一步摸索和研究。
一、課上拓展文學材料,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是語言和文學、文化的簡稱,其實從我們咿咿學語開始就開始了語文學習,那時候語文作文語言是我們溝通交流的工具。學校是我們正式開始語文學習的地方,在這里學生能接觸到專業(yè)的語文教育,聽、說、讀、寫、譯、編都是語文的基本能力?;灸芰Y合文學閱讀,讓我們學習語言的同時也在學習文化。語言也是我國特有的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其包含多個分支、體系,是我國文化發(fā)展的活歷史。近幾年電子科學技術越來越先進,其逐漸進入了學生的生活,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到了一定的影響。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先把學生的興趣引導到語文課堂上。
語文課堂上教師所講授的都是中國文學的經(jīng)典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有代表性,優(yōu)點眾多,大多背后都蘊含著歷史背景和歷史故事,這些作品的作者身后也有無數(shù)有趣的故事,傳統(tǒng)課本中的經(jīng)典作品有的相對比較復雜,學生自己是無法獨立完全理解的,需要通過老師的講解,多次的閱讀,逐漸在腦中升華發(fā)酵,才能體會作品的獨特之處,所以用課本中的文學作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采取一些直接的方式來引起學生的關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普及文學作品的歷史背景,寫作年代特征、作者的文學地位、作者的一些趣事等。這些內(nèi)容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那些作品,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文學作品的一些興趣。興趣永遠是自主學習的第一動力,是伴隨學生一生的老師,其能讓學生自主地去閱讀、理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建立閱讀課,為學生閱讀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閱讀是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閱讀能力得到提高,語文素養(yǎng)才可以得到提高。語文閱讀能力不僅可以應用于生活,對學生相關學科的學習也很重要,學生時代是學習語言文化的關鍵時期,其決定著學生一生語文素養(yǎng)水平的高低,也為學生以后文學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礎。閱讀很重要,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閱讀。閱讀的方式其實很多,不同的閱讀方式可以作用于不同的環(huán)境。傳統(tǒng)教學中的閱讀大都是教師領讀、學生泛讀,回到家中學生一個人悶頭閱讀。這種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下,學生自己的閱讀基礎和自控能力是主要因素,學生在家的閱讀時間多少,閱讀質量高低,教師不好把控,所以教師應該改良現(xiàn)有的閱讀模式。
現(xiàn)在很多學校教育中已經(jīng)開設專門的語文閱讀課,教師每周空出固定的課時,帶領學生一起進行課外閱讀。這種在校內(nèi)集體閱讀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質量。在學校設置專門的閱讀課,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所閱讀的書籍,了解學生閱讀能力,也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健康的書籍。集體閱讀課也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氣氛,大家都閱讀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在專屬的閱讀課上,學生可以互相交流閱讀的文學書籍,拓寬學生閱讀的范圍,進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學校設置專門的語文閱讀課是很重要的,其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獲得閱讀信息,提高閱讀能力,進而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三、培養(yǎng)學生從閱讀中獲得信息的能力
閱讀過程就是學生提取文字中信息的過程,其是語文素養(yǎng)的一項基本能力,是學習和生活的一項基本能力。一個人閱讀能力的高低,決定著其從文字中獲得信息的多少,也決定著其對文字信息的理解程度。所以閱讀是學生的一項重要的能力,教師一定要重點培養(yǎng)。對于教材內(nèi)的文學作品,教師在課堂上要幫助學生分析它的表達手法,掌握它的文體特點,理解它的情感內(nèi)容,這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從閱讀中獲得信息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閱讀信息的能力,再通過課外讀物的閱讀來鍛煉自己閱讀的能力,獲得作者信息和情感表達內(nèi)容,這就形成了課內(nèi)課外相呼應的教學模式。
課外閱讀是課內(nèi)閱讀的延伸,就像鞏固練習一樣,增強了課內(nèi)學習的效果。課外閱讀將自己的文學特點傳遞給了學生,豐富了學生的認知范圍。學生獨立閱讀課外內(nèi)容,也會產(chǎn)生自己的文學感受,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課上的閱讀,學生獲得的是教師所傳遞給他們的閱讀信息和文學感悟。課下的閱讀收獲來源于學生自己,真正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提升作用。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其對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有提升作用,對學生語文寫作、閱讀能力提升都有顯著作用。
四、以教材為出發(fā)點,為學生選取課外閱讀書籍
我國文化具有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所產(chǎn)生的文學作品數(shù)量眾多,這些文學作品各有千秋,但并不是都適合學生閱讀。學生課外閱讀內(nèi)容選擇很重要,作品既要符合學生現(xiàn)階段的認知水平,又要與教材內(nèi)容有一定的聯(lián)系,這樣的課外閱讀書籍,既能成為課內(nèi)閱讀的延伸,又能讓課內(nèi)和課外閱讀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這才符合當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閱讀選擇標準。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籍,可以自主選擇或教師推薦,目前主要采用教師推薦的方式。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正在發(fā)展,還不能選出適合自己的文學作品進行課外閱讀,所以教師為學生選定課外閱讀書籍是比較科學的方法。教師在為學生選定課外閱讀書籍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以教材內(nèi)容作為出發(fā)點,為學生選取合適的課外閱讀材料。同一個作者的作品,同樣文學地位的作品,都是教師選定的目標。第二,要注意到學生之間語文基礎的差異。學生的語文能力存在差異,教師為學生選擇課外閱讀書籍時,要根據(jù)學生個人的狀況,選擇適合于學生認知能力的書籍。第三,注意對比學習。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中的那些經(jīng)典文章,選擇同樣題材的一些中外作品作為學生課外閱讀的資料,同樣題材的作品內(nèi)容有相似之處,方便學生理解,但是中外文化存在差異,能讓學生感覺到不同文化的表達方式存在不同。
課外閱讀,不是教師把書籍和學生放在一起,就可以放任不管,教師要時時掌控學生閱讀能力的情況。在課外閱讀過程中,選取高質量的閱讀內(nèi)容,能夠幫助學生明確閱讀方向,提高文學素養(yǎng),能夠為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打下基礎。而不適合的閱讀內(nèi)容,會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產(chǎn)生較嚴重的影響,是不利于學生成長發(fā)展的。所以教師在選擇閱讀書籍時,一定要滿足學生個人的成長發(fā)展需求。
五、組織學生分享閱讀感受,增強文學交流
不同的人閱讀同一篇文章產(chǎn)生的閱讀感受不同,欣賞作品的角度也都是從自身的視角出發(fā)的。學生在閱讀時也只能獲得自己的文學感悟,對或者錯,全面或者偏激都無從而知,這種狀況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容易造成阻礙。要想在閱讀后讓學生獲得最大的提升,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把自己所體會到的文學感受說出來,學生在分享出自己內(nèi)心感受的同時,也同樣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把自己從閱讀中所學習到的語文知識情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這才符合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式。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表達自己感受的空間,教師可以專門組織閱讀分享課,讓學生在分享課上暢所欲言,把自己在課外閱讀中的真實感想說出來。相同的作品,不同的讀者,一定會產(chǎn)生不同的閱讀感受和見解。學生可以相互品味同學的閱讀感受,也可以放平心態(tài),積極吸納他人的觀點,在閱讀討論中獲得自身能力的提高。語文本就是交流的工具,讓學生在交流中提高文學素養(yǎng),可以一舉多得。
六、為學生的閱讀成績做出激勵的評價
學生的閱讀感受也可以給教師更多的教學啟發(fā),從而形成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huán)。教師通過吸納學生的閱讀感受,可以深入地了解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生的文學鑒賞層面。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所了解到的學生閱讀成績,給學生積極的評價,鼓勵他們自己閱讀,在閱讀中收獲更多的感受。教師激勵的評價,會給學生更大的動力,有利于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還可以評選出一些閱讀標兵,如“書香少年”“閱讀之星”等,讓他們起到表率作用,烘托班級的閱讀氣氛。教師還可以為每個學生建立閱讀表格,記錄學生的課外閱讀內(nèi)容,綜合評價學生的閱讀能力,觀察學生閱讀能力的變化情況,可以根據(jù)學生在閱讀中所產(chǎn)生的各項問題,及時更改,進而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教師可以通過規(guī)范化閱讀活動,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七、結語
總而言之,課外閱讀就像是世界之窗,讓學生的世界攝入了七彩的陽光。讓學生在家中,就可以看到世界萬物,眼界得到開拓,讓學生在當今社會品味古往今來的大家之作,品味不同的文學味道。少年時期是學生吸收知識的“黃金時期”,豐富的閱讀量有助于學生未來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吧倌陱妱t國強”,教師必須重視課外閱讀,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做到課內(nèi)課外相結合,這也是提高語文課堂實效性的有力手段。
參考文獻:
[1]王紅梅.探究如何有效開展語文課外閱讀教學[J].漢字文化,2019(15).
[2]石蘭芳. 拓展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策略[J]. 漢字文化, 2019(22).
[3]李春瑋.開展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2).
[責任編輯 薛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