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睿
【摘? 要】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游戲教學意義重大。教師應提升游戲運用意識,優(yōu)化游戲教學設計,更新教育資源,創(chuàng)新游戲教學模式。本文將立足于幼兒的實際情況,深入分析游戲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策略,希望能為幼兒教育的發(fā)展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游戲;幼兒園教育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5-0168-02
【Abstract】Game teach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game use, optimize game teaching design, upd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innovate game teaching models.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ldren, this article will deeply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strategies of games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hoping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Keywords】Games;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pplication
幼兒園教育隸屬于啟蒙教育范疇,在教學活動中,應考慮到教育對象的特征以及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制訂針對性教育方案,同時要考慮到啟蒙教育在開發(fā)幼兒情感、智力、體能上的作用,優(yōu)化教學活動設計,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主要載體,讓幼兒能夠有一定的運動量,滿足其好動的特性,同時又能夠讓幼兒在課堂中收獲知識,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可以說,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游戲的運用與融合,實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不過,當前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予以重視,及時解決。
一、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價值分析
(一)有助于幼兒體質的增強
幼兒園教育階段,是幼兒體格發(fā)育的關鍵時期,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能夠讓幼兒保持一定的運動量,訓練其平衡能力、協(xié)調能力,鍛煉幼兒的大動作能力,培養(yǎng)動作協(xié)調能力,有助于幼兒體質的增強。游戲中包含著大量具有競技性、技巧性的體育游戲,涉及跑步、跳遠、爬行、攀登、投擲等運行項目,這些游戲的開展形式,能夠促進機體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推動幼兒身體健康成長。除了體育游戲外,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常引進繪畫、剪紙、拼圖、折紙等藝術游戲,這些游戲鍛煉了幼兒手指、手腕的靈活性,可促進其精細動作發(fā)展,激發(fā)幼兒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僅有助于其體格開發(fā),還有助于幼兒的智力開發(fā)。
(二)有助于幼兒情感的發(fā)展
對于幼兒而言,游戲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方式,也是一種社交方式,在游戲活動中,幼兒之間的交流增加,情感加深。同時,在游戲活動中,他們學會了合作、謙讓、分享、互相尊重等美好品德,這就是游戲的情感教育效能。游戲活動還給了幼兒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經過游戲,幼兒能夠深刻認識到,過于自我會給他人造成困擾,適度謙讓,學會分享,才能夠拉近與同學之間的距離,這樣看來,游戲在教學中的確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三)有助于幼兒認知能力的提升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導入游戲,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讓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到豐富的知識。對于幼兒而言,游戲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教師告訴其游戲的規(guī)則和方式,幼兒面對這個新的活動,需要自己開動腦筋去思考,最后展開實踐,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實踐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二、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游戲運用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學中游戲元素利用并不充分
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幼兒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家長陷入了“拼孩”的泥淖,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家長希望幼兒園教育能夠提前讓孩子學習小學知識,這導致幼兒園教育存在提前教育過度教育乃至強制性教育的現象,幼兒學習任務繁重,游戲教學因為教學重點不夠明晰而被逐步放棄。雖然說,部分幼兒園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仍然采取游戲教學法,但是游戲逐漸成了輔導的工具,以及導入了大量知識點的載體,整體來說,游戲元素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二)游戲教學模式過于落后
學前教育蓬勃發(fā)展,但是教育理念及教育資源更新速度卻比較慢,以游戲教學為例,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仍然采用“丟手絹”“老鷹捉小雞”等傳統(tǒng)游戲,游戲方法單一,一成不變,套路老舊,且游戲沒有很好地與教育相融合,僅僅作為課余活動及活躍課堂氣氛的工具,無法發(fā)揮應有的價值。其實,游戲教學應用于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對于教師而言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受到教師教學素質的影響,游戲只是單純的游戲,其情感、智力、體格開發(fā)職能并未得到顯現。
三、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策略分析
(一)提升游戲運用意識,優(yōu)化游戲教學設計
幼兒園是教育啟蒙階段,教師是幼兒學習與成長道路上的啟蒙老師,身兼重任,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必須深入了解幼兒生長發(fā)育的相關知識,基于幼兒特征,展開教學活動,以提升幼兒教育的有效性。對于幼兒來說,游戲就是天性,雖然說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下,大部分幼兒都是在幼兒園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但并不意味著其游戲權利被剝奪,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到游戲對于幼兒成長的重要意義,重視游戲在教學活動中的價值,提升游戲運用意識,基于幼兒體格發(fā)育、情感開發(fā)、智力開發(fā)需求,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借助于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價值理念,提升其道德修養(yǎng),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推動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在游戲活動中,教師應該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基礎上,鼓勵幼兒自主發(fā)揮,釋放自己的天性,尊重幼兒個體的差異性,讓每個幼兒都能夠有所得,有所成長,借助于游戲,開啟幼兒新世界的大門,助力幼兒成長。
(二)更新教育資源,創(chuàng)新游戲教學模式
社會在發(fā)展,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和生活模式也在發(fā)生改變,要想不斷發(fā)展,必須持續(xù)創(chuàng)新。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傳統(tǒng)游戲固然有其存在的價值,但是不可一味固守成規(guī),教師應該根據當前學前教育目標、教學需求,更新教育資源,豐富游戲形式,創(chuàng)新游戲教學模式,以充分發(fā)揮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游戲的應用,應遵循時機適當、時間適宜的原則,應始終貫穿于幼兒園教育過程中,比如說,在學習到水果的相關詞匯時,可以引進“蘿卜蹲”的游戲,將幼兒劃分為“蘋果”“葡萄”“荔枝”“香蕉”“菠蘿”“火龍果”等多個組別,由教師指揮,發(fā)出“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火龍果蹲”等指令,為了區(qū)分不同群體,同時也是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可以提前為幼兒制作不同水果樣式的頭牌,讓幼兒佩戴,如若是英語課,可以將詞匯轉換為英文,游戲形式不變,這樣既能豐富游戲形式,同時也能達到教育的目的。為了提升游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育資源,引進多種形式的游戲,采取室內游戲加室外游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比如說室內游戲,可以引進繪圖、剪紙、折紙、制作表演服的手工類游戲,鍛煉幼兒的精細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引進角色扮演、講故事等口語游戲,鍛煉幼兒的語言能量與社交能力;引進猜燈謎、腦筋急轉彎等文字游戲,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引進游戲,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刺激幼兒大腦、體格發(fā)育,豐富其情感體驗,拉近師生關系,開發(fā)出幼兒隱藏的天賦。在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游戲意識,認識到游戲是一種教學工具和引導工具,學會適時、適當應用游戲,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寬泛的成長環(huán)境,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化發(fā)展,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學習理念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后續(xù)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莊弼,莫增煜,鄧偉.構建戶外功能性體育活動場地發(fā)展幼兒“三維動作”能力——通過體育器材發(fā)展幼兒平衡能力[J].中國學校體育,2020(04).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