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憲章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課堂教學實踐中師生成長狀況的一種自主省察實踐,應是浸潤教學相長的“桃花潭”??删唧w實踐中一些教師要么視其為一種負擔,習慣駐足于蜻蜓點水、草草應付的“小溪畔”;要么只注重課堂教學效果的思考,忽視對與之相關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進行深入探究;要么認為反思就是想一想課堂表現(xiàn),寫一寫自己的想法,根本不考慮如何指導、糾正、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實踐,如此“淺淺的反思”又怎會滋生出實際價值呢?
用好教學反思這片“桃花潭”,深度剖析實際問題,深刻反省自身得失,深入探討優(yōu)化舉措,才會有效優(yōu)化、提升、創(chuàng)新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切實提升課堂教學實踐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全面把握學情,反復對比診斷,精致因材施教,教前反思應是一片契合教學相長的“溫潤桃花潭”。一是對照以往教學,取舍體驗情境,深思“融合之潭”。著眼于“最大限度適合教學相長”這一目標,細化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二是挖掘課堂資源,預設探究情節(jié),深挖“自主之潭”。從學生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特有的認知起點著眼,緊扣因材施教需要,研討教學情境的變化軌跡、意外情形的處置方式,前置調(diào)整預案和相機應對手段,保證最大限度保持學生探究興趣。
相機捕捉細節(jié),因勢激勵感染,精彩生成資源,教時反思應是一片愉悅教學相長的“渲染桃花潭”。一是反思啟發(fā)效果,優(yōu)化風趣細節(jié),深潛“感染潭”。隨著教學活動的深入,執(zhí)教者必須積極運用即時呈現(xiàn)的生成資源;二是反思互動表現(xiàn),精致探究過程,深諳“愉悅之潭”。教師應在課堂上用心感受教學活動狀況,相機對教學情境、對話方式、活動細節(jié)進行針對性調(diào)整,讓教學過程更具吸引力;三是反思激勵成效,捕捉正向資源,深探“情趣之潭”。執(zhí)教者須冷靜面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平緩階段,用活課堂上的突發(fā)事件,正確引導、巧妙處置,抓住其中新意,激活學生求知熱情,讓即時展開的自主探究新行動格外受歡迎。
全面審視課堂,理性剖析得失,精細揚長補短,教后反思應是一片優(yōu)化教學相長的“自省桃花潭”。一是深查“問題桃花潭”,剖析教學相長。執(zhí)教者及時剖析問題根源、看清自身差距、找到有效舉措,才會不斷提高自己課堂實效;二是深究“警示桃花潭”,優(yōu)化教學相長。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小疏忽”和“微遺漏”狀況,督促執(zhí)教者嚴謹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優(yōu)化每一種互動方式,努力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減輕學生不必要的負擔;三是深入“自信桃花潭”,引領教學相長。珍視課堂上各種思維碰撞的小火花,課后及時開展自主分析與理性思考,努力在以后課堂上讓情感交流、思維溝通變得更自信、更和諧。如此反思不斷積累,一定會凝聚成“自信深潭”,有效助力課堂上的教學相長。
教學反思應是一片浸潤教學相長的“桃花潭”。執(zhí)教者只有保持反思實踐的“潭水深度”,從課堂細節(jié)中挖掘出助力教學相長的“借鑒深潭”“啟示深潭”“共鳴深潭”才能在教學中成就真正的教學相長。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qū)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王? ?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