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美艷,李莉
附件扭轉是指卵巢、輸卵管或二者一起伴隨著周圍的血管全部或部分旋轉,導致流向附件的血液受阻。附件扭轉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在婦科急診中排第5位。發(fā)病年齡可以從兒童期到絕經后的任何一個時期,但兒童期、青春期相對更為多見。在青春期患病的平均年齡為12歲。本研究對扭轉后“變黑”的卵巢實施了保守性手術,探討保留卵巢的功能及安全性?,F報道如下。
回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因附件扭轉在山西醫(yī)科大學和山西博愛醫(yī)院住院的患者135例,將其中青春期患者47例作為研究對象,發(fā)生明顯缺血者36例,未發(fā)生明顯缺血者11例。年齡10~18歲,未初潮者12例,已初潮者35例。均未婚。腹痛至就診時間8~50 h。其中2例術前已知盆腔包塊存在3年,7例得知包塊存在數月(分別為1~9個月),1例曾于3年前因卵巢腫瘤扭轉行右附件切除術。
所有患者均有腹痛。VAS評分:輕度10例,中度28例,重度9例。月經前15例。7例體溫升高至38.0℃左右。直腸-腹部指診有38例可及盆腔包塊。所有患者均行盆腔彩超檢查,提示囊實性(不均質)包塊25例,囊性(無回聲)包塊17例,卵巢稍增大5例。33例CDFI可見血流信號。腫瘤標記物:CA199高于正常值的有8例,CA125輕度升高5例。家長簽手術同意書。
1.2.1 術中所見 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鏡下手術,子宮發(fā)育和年齡相符。右附件所見:缺如2例;扭轉29例,其中18例合并卵巢腫瘤,6例合并輸卵管系膜內囊腫,5例正常卵巢稍大。左附件所見:扭轉18例,其中合并卵巢腫瘤14例,輸卵管系膜囊腫4例。子宮直腸窩內可見6 cm腫物,與周圍組織緊密粘連。在扭轉的47個卵巢中,黑色13例,紫黑色17例,紫紅色6例,灰白色11例。扭轉1周到3周。輸卵管增粗顏色變化同卵巢。
1.2.2 術中處理 均采取卵巢復位術和卵巢囊腫剝除術,同時行患側輸卵管切除術12例。術中首先將扭轉的卵巢復位,觀察附件色澤恢復的情況,術中等待時間20~90 min。合并有腫瘤的同時行腫瘤剝除術,剝除過程中卵巢組織與腫瘤界限不清,組織脆,易出血,囊腫均破裂。26例進行了卵巢縫合。子宮直腸窩內腫瘤分離后剝除。術后生理鹽水充分沖洗盆腔。
1.2.3 術后病理 病理檢查結果提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25例(53.19%),卵巢漿液性囊腺瘤5例(10.64%),卵巢粘液性囊腺瘤2例(4.26%),卵巢冠囊腫10例(21.28%),卵巢濾泡囊腫1例(2.13%),卵巢黃體囊腫4例(8.51%)。子宮直腸窩腫瘤為成熟性畸胎瘤伴鈣化。腫瘤伴有出血10例,標本中含有卵巢壞死組織5例。未發(fā)現惡性腫瘤。
術后2個月以后,由同一名不知情的醫(yī)生,在卵巢隨機的一個橫斷面上計數竇卵泡數,計數直徑2~9 mm的竇卵泡。卵巢的體積,在三個維度上來描述,即最大長度(a)cm,前后徑(b)cm和橫徑(c)cm,用(a×b×c×0.5)cm3表示。術后3~6個月復查。
術后住院時間為3~5天。7例術后第1~2天體溫升高,最高38℃。持續(xù)2~3天開始下降。術后第3天復查血細胞分析,白細胞均降至正常范圍。術前CA199異常患者,病理報告結果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術后復查CA199結果在正常范圍。已初潮者,月經均正常。術后均未出現血栓栓塞及腹膜炎。
隨訪時間距手術時間為3~6個月。在36例明顯缺血患者中,有30例接受了隨訪。超聲下有3例未觀察到卵巢組織,4例觀察到微卵泡,19例觀察到竇卵泡,數目為3至18個不等,4例觀察到優(yōu)勢卵泡。11例無明顯缺血患者中,有10例患者接受了隨訪。超聲下有2例觀察到微卵泡,6例觀察到竇卵泡,數目為8至15個不等,2例觀察到優(yōu)勢卵泡。超聲下測量患側卵巢體積,計算值波動于4.7~13.2 cm3,正常側卵巢體積波動于5.0~12.8 cm3。多普勒血流信號均可見。
附件扭轉后,既往標準的治療方法是行輸卵管卵巢切除術。手術時應在扭轉蒂部的遠端鉗夾,將腫瘤和扭轉的瘤蒂一并切除。以防栓塞脫落進入血循環(huán),導致其它臟器栓塞[1]。如果卵巢呈缺血狀態(tài),保留的卵巢也無功能,反而可能導致感染、腹膜炎、盆腔粘連,還有可能留下惡性腫瘤,故不主張恢復扭轉的卵巢。在2018版婦產科教科書中,對扭轉的附件建議盡快手術,但未談及手術方式[2]。由于卵巢扭轉在兒童期和生育年齡更為多見,特別是有正常卵巢扭轉。隨著對卵巢重要性認識的增強,人們對切除卵巢更為慎重。
卵巢扭轉發(fā)病率在20歲以下的女性約為4.9/10萬,平均年齡12歲[3]。多項研究發(fā)現,正常卵巢扭轉的發(fā)病率占附件扭轉的22%~50%之間[4-5],發(fā)生的原因與子宮相對較小,而輸卵管或卵巢韌帶相對較長有關[6],在腹壓改變或劇烈運動時發(fā)生扭轉。其次卵巢腫瘤或輸卵管系膜內腫瘤,由于重量或體積的變化,也可造成扭轉。在我們的病例組中,有5例正常卵巢扭轉,低于文獻報道。
多項研究已經證明,在手術期間發(fā)現黑藍色卵巢不是壞死的證據,并且仍然可能恢復[7-9]。在本組病例中,36個卵巢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壞死改變,可能與腹痛至就診時間較長有關。所有卵巢均復位后剝除腫瘤,保留了卵巢。其中一例患者在15歲時已行右附件切除,3年后左附件再次扭轉,呈紫色,卵巢稍大,復位后予以保留。另有一例患者手術中見到右附件缺如,左附件扭轉,約7 cm,呈黑紫色。子宮直腸窩有一腫物,約6 cm,質硬,與周圍組織致密粘連。將左附件復位后,等待90 min,缺血狀態(tài)漸改善,剝除卵巢腫物及子宮直腸窩腫物。術后再詳細詢問病史,患者未曾有急腹痛,僅有下腹不適,考慮右附件缺如是由于卵巢慢性、部分性扭轉,導致卵巢缺血壞死,發(fā)生“自斷離”所致[10]。
卵巢明顯變黑缺血者術后有30例接受了隨訪,隨訪時間距手術時間為3~6個月。有3例未觀察到卵巢,其余均可看到各級卵泡,保留的卵巢90%有功能。特別是僅有一側卵巢的2例患者,復位后保留卵巢,月經均正常,說明保守成功。其余已初潮者,月經正常。說明手術時卵巢的外觀不是判斷卵巢組織活力的可靠標志。
由于擔心腹膜炎、血栓栓塞和惡性腫瘤,對扭轉后的卵巢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是卵巢切除術。大量的研究表明,血栓栓塞或惡性腫瘤的風險極小[11-12]。本組患者復位后保留卵巢者,無腹痛,無血栓栓塞及感染發(fā)生。
盡管均采取了保留卵巢的手術,但仍有3例卵巢未顯示。有文獻報道,如果局部缺血不明顯,并且囊腫或腫瘤的邊界清楚,可以同時剝除腫瘤[13]。如果扭轉的卵巢明顯缺血,正常組織與腫瘤的邊界變得難以識別,則僅進行囊腫的抽吸以保留脆弱的卵巢組織。待卵巢恢復正常后,再次手術,以保留剩余脆弱的卵巢及功能。本組中未顯示的卵巢可能與卵巢組織缺血時間長、組織脆,腫瘤剝除后剝離面出血多,剩余的卵巢在止血時再一次受到損傷有關。
綜上,青少年女性發(fā)生急腹痛應注意附件扭轉,包括正常卵巢和卵巢腫瘤。術前多采用超聲進行輔助診斷,超聲多普勒血流的判斷不能作為評估卵巢活力的依據。卵巢發(fā)“黑”,并不意味著沒有活力。即使外觀看卵巢已壞死,仍可通過解除扭轉來保留卵巢功能。復位卵巢可以重獲活力。保留卵巢的手術方式是安全的,臨床一旦懷疑附件扭轉,應盡早手術。術后隨訪提示是安全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內分泌功能和未來的生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