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五四運動時,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
——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出 處】
出自1919年《北京全體學界通告》,本意是表達中國人民尤其是中國青年捍衛(wèi)國土、捍衛(wèi)尊嚴的決心。
【啟 悟】
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中華兒女的家國心、民族魂,浸潤在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里,鐫刻在于謙“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的堅貞風骨里,回蕩在江姐“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的錚錚誓言里。每每民族危急、國家苦難,都有丹心如鐵捍衛(wèi)家國,都有丹心如光撥云見日。
青山留忠骨,烈士留正氣。從照亮暗夜的星星之火,到矢志復興的大國砥柱,為什么一代代共產(chǎn)黨人將生死置之度外,甘愿為黨和人民獻出生命?“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后一滴血”,這是陳樹湘的答案;“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這是吉鴻昌的答案;“為著共產(chǎn)主義犧牲,為著蘇維埃流血,那是我們十分情愿的啊!”,這是方志敏的答案;“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是陳祥榕的答案……透過長征將士,人們驚嘆于“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走近抗戰(zhàn)軍民,人們感佩于“一寸山河一寸血”;品讀革命故事,人們更深刻理解,為什么中國“一定有一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
毛澤東同志曾說:“從古以來,中國沒有一個集團,像共產(chǎn)黨一樣,不惜犧牲一切,犧牲多少人,干這樣的大事?!币话倌陙恚袊伯a(chǎn)黨人以身許國的精神血脈已內(nèi)化為我們黨的基因圖譜,外顯為燭照當下引航未來的磅礴偉力。以愛國主義為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我們才能不斷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