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琛, 劉玉含, 王建君, 徐小艷, 楊金花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人民醫(yī)院/鄭州人民醫(yī)院 1 病理科, 2 檢驗科, 河南 鄭州450000)
肺癌屬于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 近年來其患病率呈增長趨勢, 病死率已明顯高于肝癌和胃癌[1]。 肺癌發(fā)病隱匿, 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發(fā)生轉(zhuǎn)移, 或已處于晚期, 失去最佳手術時機,肺癌患者5 年生存率不足10%[2]。 腫瘤標志物在不同器官分布性質(zhì)不同, 是在腫瘤細胞發(fā)展過程中生成的特異性產(chǎn)物, 血清腫瘤標志物對腫瘤篩查、 診斷和治療有重要意義[3-4]。 本研究分析肺癌診斷中腫瘤標志物檢測的應用價值,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肺部疾病患者作為研究組, 按組織病理學結(jié)果分為A 組(57 例, 肺良性病變) 與B 組 (43 例, 肺癌)。 A 組中, 男性32 例, 女性25 例; 年齡31 ~77 歲, 平均年齡 (54.6 ± 10.7)歲; 平均BMI (22.1 ± 2.8) kg/m2; 疾病類型: 肺炎29 例, 肺氣腫6 例, 支氣管擴張13 例, 支氣管哮喘9 例。 B 組中, 男性26 例, 女性17 例; 年齡32 ~78 歲, 平均年齡 (55.0 ± 10.5)歲; 平均BMI (21.9 ± 2.7) kg/m2; 肺癌分期: Ⅰ期11 例, Ⅱ期14 例, Ⅲ期12 例, Ⅳ期6 例; 病理分型: 小細胞癌17 例,腺癌14 例, 鱗狀細胞癌12 例。 另選取同期70 名體檢健康者作為對照組, 男性40 例, 女性30 例; 年齡31 ~78 歲, 平均年齡 (54.9 ± 10.8) 歲; 平均BMI (22.1 ± 2.8) kg/m2。 三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集三組研究對象肘靜脈血5 mL, 4 000 r/min 離心5 min, 取血清置于冰箱中待測, 使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檢測五種腫瘤標志物, 包括血清腫瘤相關抗原125 (CA125)、 胃泌素釋放肽前體 (Pro-GRP)、 鐵蛋白 (SF)、 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 (SCC-Ag)、 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NSE), 使用對應的檢測試劑, 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五種腫瘤標志物指標正常參考值: CA125<31 IU/mL, Pro-GRP <21.7 pg/mL, SF<150 μg/L,SCC-Ag<1.5 μg/L, NSE<15 ng/mL。 超過正常參考值即為陽性。五種腫瘤標志物水平由專業(yè)的醫(yī)學人員記錄。
1.3 觀察指標比較三組的五種腫瘤標志物水平、 血清腫瘤標志物在不同類型肺癌中的水平, 分析腫瘤標志物單項檢測及聯(lián)合檢測的準確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 18.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以± s 表示, 采用t 檢驗; 計數(shù)資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五種腫瘤標志物水平A 組和B 組的CA125、 Pro-GRP、SF、 SCC-Ag、 NSE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1。
表1 三組的五種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 ± s)
表1 三組的五種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 ± s)
組別 n CA125(U/mL)Pro-GRP(pg/mL)SF(μg/L)SCC-Ag(μg/L)NSE(ng/mL)B 組 43 45.0±7.9 29.2±6.1 192.4±49.1 1.8±0.3 16.1±3.1 A 組 57 35.2±6.2 19.6±3.4 149.3±37.9 1.3±0.2 11.1±2.0對照組 70 27.2±4.6 14.1±2.1 136.1±34.2 1.1±0.2 9.0±2.2 F 15.771 18.602 12.236 13.692 12.554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 血清腫瘤標志物在不同類型肺癌中的水平B 組中, 小細胞肺癌、 腺癌、 鱗癌的SF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腺癌、 鱗癌的CA125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小細胞肺癌的Pro-GRP、 NSE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鱗癌的SCC-Ag 水平高于對照組 (P <0.05)。見表2。
表2 血清腫瘤標志物在不同類型肺癌中的水平比較 ( ± s)
表2 血清腫瘤標志物在不同類型肺癌中的水平比較 ( ± s)
組別 病理類型NSE(ng/mL)B 組n CA125(U/mL)Pro-GRP(pg/mL)SF(μg/L)SCC-Ag(μg/L)小細胞肺癌17 28.9±5.4 53.3±9.1 198.3±57.0 1.3±0.2 18.4±3.1 14 44.4±5.9 16.9±3.6 195.4±52.1 1.3±0.3 12.1±2.6腺癌鱗癌 12 47.4±5.1 17.4±4.9 183.3±46.2 2.7±0.4 11.9±2.1對照組F P 70 27.2±4.6 14.1±2.1 136.1±34.2 1.1±0.2 9.0±2.2 15.792 18.982 13.879 15.237 14.881<0.05 <0.05 <0.05 <0.05 <0.05
2.3 腫瘤標志物單項檢測及聯(lián)合檢測的準確性分析CA125、Pro-GRP、 SCC-Ag、 NSE 單項檢測準確性均為88.0%; SF 單項檢測準確性為87.0%; CA125、 Pro-GRP、 SF、 SCC-Ag、 NSE聯(lián)合檢測準確性為96.0%; 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的準確性高于腫瘤標志物單項檢測 (P <0.05)。
隨著醫(yī)學水平的不斷進步, 出現(xiàn)了大量腫瘤標志物。 與細胞學檢查、 病理診斷、 影像學檢查等方法相比, 檢測腫瘤標志物成為診斷腫瘤的一個重要手段[5]。 腫瘤標志物存在于血液及體液中, 其種類包括癌基因產(chǎn)物、 激素、 酶、 蛋白質(zhì), 是機體出現(xiàn)新的物質(zhì)進入到體液中, 或是由腫瘤細胞分泌或脫落到細胞外的物質(zhì)[6]。 通常單一腫瘤標志物無法全面反映腫瘤的特性, 對惡性腫瘤采用多種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 能夠有效鑒別惡性腫瘤[7], 降輕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
腫瘤標志物的來源及分布特點與肺癌類型密切相關, 不同腫瘤標志物對不同類型肺癌的診斷具有特異性。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A 組和B 組的CA125、 Pro-GRP、 SF、 SCC-Ag、 NSE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 (P <0.05), 表明在臨床診斷肺部疾病中可通過檢測五種腫瘤標志物進行鑒別。 五種腫瘤標志物臨床診斷中,CA125、 Pro-GRP、 SCC-Ag、 NSE 單項檢測準確性均為88.0%,SF 單項檢測準確性為87.0%; 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的準確性為96.0%, 高于腫瘤標志物單項檢測 (P <0.05), 表明腫瘤標志物單項檢測具有一定的診斷意義, 但臨床醫(yī)師應結(jié)合更多腫瘤標志物進行聯(lián)合檢測, 以確保診斷準確性, 降低漏診率。
綜上所述, 早期肺癌診斷中腫瘤標志物的檢測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肺癌的腫瘤標志物可作為臨床治療肺癌的新靶點,多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用于診斷肺癌具有更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