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鵬程
在我曾經所帶的班級,你可以經常聽見這樣的對話:“今天我們要背哪句經典名言?”“最近你讀的是哪本好書?”“昨晚你閱讀經典名著了嗎?”
走進班級,每個富有詩意的早晨,你都能聽見朗朗的讀書聲:滿腹經綸的小誦讀管理員微笑著站在講臺前,童謠、古詩、經典文言文……一篇篇、一首首吟誦。
每個熱鬧的午后,你都能看見一個個腦袋沉浸在一方方寧靜的空間里,名著、寓言、散文、童話、科普書籍……上至天文地理、立身處世,下到草木蟲魚、人情物理……情的萌動,語的呢喃,靈的呼喚,盡在書籍的芬芳中。
每個歸家的瞬間,我們的家校聯系本上都會無一例外地寫上:今天閱讀至少20分鐘(中高年級閱讀保底時間是30分鐘)。
讀經典已經成為我的孩子們的一日“三餐”,成為他們需要的精神食糧。
為什么讀經典?因為經典是中國的文化之源、精神之根、生命之魂。從《千字文》到《弟子規(guī)》,從《笠翁對韻》到《唐詩三百首》,從《論語》到《古文觀止》,從《大學》《中庸》到《孟子》《老子》《莊子》,從經典詩文到經典圖書……經典燭照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走出蒙昧,向著文明和美好一步步邁進?!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苯浀涫菤v史的長河,在這里你會了解古人為人處世的道理,你會領悟先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高尚情懷,你會繼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經典是璀璨的星空,經典里有諸如孔子、顏回、孟子、司馬遷、陶淵明、蘇軾、老子、莊子、孫子等一個個高貴的靈魂。王崧舟老師說,讀經典,就是以誦讀的方式傾聽他們的呼吸,與他們的靈魂對話,和這些靈魂相知、相親、相伴、相隨,最終以此為鏡去發(fā)現自己、照亮自己的靈魂。
為什么讀經典?因為“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最是書香能致遠。你看,每天清晨,當金色的陽光灑滿校園,教室的黑板上已經在最為醒目的位置寫下一日誦讀內容。淡泊悠遠的古箏雅韻裊裊,聲聲回蕩,孩子們端坐在課桌前,運丹田之氣,吐中和之音,放聲誦讀,意趣盎然。從一句到兩句,從最朗朗上口的童詩到晦澀難懂的文言,學生通過眼之觀、口之言、耳之聞、心之想,“天下為公”的理念,“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風骨,“先天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則,猶如一粒粒種子播撒在學生生命的土壤里,悄悄成長。從這個意義上說,讀經典就是在學生的黃金記憶時間段,將所讀經典變成終生的記憶,最終成為素養(yǎng)能量的原始積累?!罢b讀為本,不求甚解,一朝頓悟,受用終生?!边@個過程是無聲的,但又是有力的,民族文化的氣息將伴隨孩子走過人生。
讀經典是種子工程。童蒙養(yǎng)正,經典圖書不僅為人生引路,還培養(yǎng)兒童“好讀、樂讀”的良好習慣?!靶『锏脑捳嬗幸馑迹@世界上還有叫馬虎國的嗎?”這是孩子們在剛入學時的某個中午,我用錄音機給他們播放的第一個經典童話故事——《馬虎國》。我還清楚地記得,那天,教室里那些可愛的坐不住的“小猴子”不見了,一個個漲紅著笑臉聽得津津有味。以后每個午后的入學時間,我都會抽出至少10分鐘播放三個故事。這也是我為孩子們開辟的第一個經典讀書園地——故事園地。開始的時候,是聽錄音磁帶。后來,磁帶里的故事播放完了,就由我親自講。再后來,在調動起孩子們聽故事的興趣后,就由孩子們自己準備故事來講了,誰看的故事多、誰講得繪聲繪色,就請誰上臺講給大家聽。于是,一個個活潑的身影回歸到沉靜的書籍中。隨著孩子們閱讀興趣的被點燃,我班的經典讀書園地內容越來越豐富:古典名著園地、科學園地、葉圣陶童話園地……與經典誦讀相關聯的各類活動也開展了起來:制訂閱讀計劃表,建立個人讀書庫,開設好書交換站,寫閱讀札記……
讀經典,需要氛圍,需要督促,需要分享。家庭是孩子溫馨的港灣。我鼓勵家長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倡導交流讀書體會,共同分享閱讀感受,體驗在經典閱讀中的成長。我希望我的孩子們上完六年小學后,能讀完一百本經典圖書,背誦一百首名人名篇,留下一百篇優(yōu)秀日記,學會一項終身受益的特長,養(yǎng)成一種做人做事的良好習慣。六年時間過去,事實上孩子們已經遠遠超額完成了以上“任務”,他們從容地行走在人生的大道上,留下一路燦爛的光芒。
讀經典,是為健全的人生打底色。我也篤信:“安靜的空間里綻放出的思維火花最燦爛,亦如焰火的升空,會讓黑暗變得奪目光彩。”
(作者單位:湖北荊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責任編輯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