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上海圣約翰大學圖書館中文捐贈藏書芻議

      2021-04-14 22:12:25丁嘉暉
      卷宗 2021年17期
      關鍵詞:西文藏書書籍

      丁嘉暉

      (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上海 200062)

      1879年,上海蘇州河岸的培雅、廣恩兩書院合并成為圣約翰書院,由施約瑟任校長兼國文部主任。1888年卜舫濟出任校長后,調整學科體系,設立大學課程,積極開展英語運動,并于1905年成功注冊立案,正式取得大學地位。約大為近現(xiàn)代中國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素有“東方哈佛”之稱。而圖書館作為知識的核心,是一所大學育才的重要場所,其創(chuàng)設也成為大學發(fā)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1 上海圣約翰大學圖書館的創(chuàng)建初期及其館藏情況

      約大圖書館發(fā)軔于1894年,此時中學校舍落成,辟二層樓西北角為藏書室,藏書以施約瑟所藏中文書籍及文惠廉宅內所藏英文書籍合并而成,由專人掌管,始具圖書館雛形。1904年遷入由羅氏兄弟捐筑的思顏堂西南隅,并以羅氏藏書室命名。1911年遷至新購兆豐花園中校長辦公室內。1914年適逢卜舫濟校長掌校25周年紀念,校中教職員新舊同學和卜校長友人捐建紀念室作圖書館之用,次年落成,自此圖書館始占一舍,藏書規(guī)模、室內設施、專職人員、管理制度都日趨完善。

      約大圖書館自創(chuàng)建后,除了一定比例的購書經費,其館藏書籍也得到國內外社會各界人士和機構的慷慨捐贈。在其中學校舍時期,圣約翰書院創(chuàng)辦人之一的顏永京捐書尤著。至思顏堂時期,兩江學務處總理以江楚編譯書局暨江南制造局出版之書籍見贈,上海商務印書館時惠佳書,孟嘉德(Rev.A.S.Mann)亦以家藏書籍惠贈,這幾項共計千余冊。此外,甲辰級畢業(yè)生捐書資六十元,卜校長以此購入《世界史》一部供學生作參考之用,顏永京之子顏惠慶教授贈最新《英國百科全書》一部,中文部校友劉氏贈《李文忠公全集》一百本,皆添輝不少。校長居宅時期,校友會為紀念卜舫濟擔任校長25周年時,除了捐款建造圖書館,還捐出珍貴的圖書。時任外交官的校友施肇基先生捐贈了價值1000元的書籍[1]。紀念室時期,圖書館在1919年于卡內基社注冊后,凡其社出版圖書都獲得贈送。此時,還收到曾在約大短期執(zhí)教過的已故武昌文華大學校長翟雅各(James Jackson)的藏書[2]。

      約大圖書館館藏素來以西文為主,黃維廉先生1932年11月撰寫的《圣約翰大學羅氏圖書館概況》中有《歷年增添書數(shù)對比表》,盡管與黃氏其他文章的統(tǒng)計有出入,但基本能反映約大重視西文的程度。最早有中西書數(shù)對比的1909年顯示,西文(2800冊)是中文(1090冊)的2.5倍之多。中文藏書并非一直處于劣勢,在1911年和1924年曾超越過西文,但都在第二年便被西文藏書超越,一直到1930年代局面才有所改觀[3]。

      毫無疑問,約大圖書館西文數(shù)量多的原因在于,約大為西方人創(chuàng)設,必然重視西文文獻,且校園內重視英文的風氣促使讀者需要閱讀更多的西文書籍,加之西方個人或機構的捐贈,都使得約大圖書館館藏勢必以西文為主。根據(jù)《大陸報》(The China Press)的一些編目記載,當時獲得的西文圖書內容大致以歷史、社會學、哲學、英文文學、自然科學為主。這些豐富的西文藏書為讀者提供了了解西方世界的渠道,促進了西方科學知識在中國的傳播。

      2 中文藏書劇增的表現(xiàn)和原因

      1920年起,黃維廉先生掌理約大圖書館,因館中中文書籍過少,特征求校中教職員為之介紹,這才增添了不少中文書籍。時嘉業(yè)堂主人劉翰怡因其同鄉(xiāng)約大國文系教員蔡正華介紹,即以家藏大批珍本見贈。同時又購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部叢刊》,一時中文文獻大增[4]。《四部叢刊》初編自1919年創(chuàng)議開編,1923年年初出齊,共收書300余種,計2100冊。據(jù)黃氏《歷年增添書數(shù)比較表》來看,1917年至1921年中文書籍數(shù)量一直徘徊在5500至6000冊之間,1922年才增加了約1000冊,而1923年增加了2500冊左右,極有可能是在這一年《四部叢刊》初編出齊后購入了全套書籍。

      正如上文所述,1930年代中文藏書量少的局面開始扭轉,1931年已經大于2萬冊,超西文書籍近1千冊,1932年底仍能保持這一勢頭。而最為人稱道的則是1933年經校友宋子文的斡旋,獲得盛宣懷愚齋圖書館藏書66607冊,至此奠定了中文藏書量遠大于西文的規(guī)模,再無改變。

      約大圖書館館藏規(guī)模的改變,有著更為久遠的原因。1920年代起,中國民族主義高漲,1922年發(fā)生了收回教育主權的運動。而1928年,由當時的大學院頒布的《私立學校條例》規(guī)定西方人所辦的大學必須向政府注冊立案,并且不得以一些特定的科目為必修課[5]。這些都使西方人所辦的學校直接受到沖擊,約大重視英語等內容的教育模式也理所當然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反對,是故抱怨國人國語不如英語、要求增加中文藏書的事情也就隨之而出。

      當然,這些也可以看成是西方人創(chuàng)辦的大學在教學方面取得一些成功的反證。約大此時就久負盛名,以其優(yōu)厚的待遇匯聚了一批中外籍名師,在經濟、法律、工商、醫(yī)學界等培養(yǎng)了眾多人才,諸如顧維鈞、顏福慶、陶行知、林語堂、鄒韜奮等人。因約大聞名遐邇,許多社會名流不惜花高昂的學費也要將自己的子女送入約大讀書,期待他日都能成為各行各業(yè)的翹楚。1929年冬,約大舉行五十周年校慶紀念,校方邀請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和著名校友來參加這一盛禮,并授予一些文化名人名譽博士的頭銜,許多名人、校友也紛紛捐款建設校園。其中,與圖書有關的是岑有常先生捐贈了二十四史一部[6]。在校慶的同時,特設圖書館展覽會,供人觀覽。1930年秋,約大圖書館征求書籍,學生家屬及熱心人士嘉惠良多[7]。校慶所見與熱心贈書一事應有聯(lián)系,社會名流在1929年見到的約大藏書已頗具規(guī)模,中文為16320冊、西文為18149冊。他們愿意貢獻財力和所藏書籍來為學校的建設添磚加瓦,同時也更愿意讓他們的名聲永垂青史。

      因此,在1930年后,有一批各行各業(yè)的知名人士紛紛捐書,其規(guī)模之大、人數(shù)之多,使圖書館館長黃維廉先生在1932年撰寫的《圣約翰大學羅氏圖書館概況》中特地作為附錄記錄下來,其中詳細記載56位人物在1930年至1932年底所捐的4017冊中文書籍。有些研究者的統(tǒng)計似有疏漏,且并未深入考察這些捐贈者的身份和所捐書籍[8]。以下筆者將根據(jù)這份史料以及略加過目的已流入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館藏的約大圖書,對約大圖書館中文藏書捐贈者進行分析歸納。

      3 中文藏書的捐贈者

      筆者主要依靠CNKI工具書和上海圖書館人名規(guī)范庫來獲得這些捐贈者的信息,有些人物生平似已失載,僅能從全國報刊索引和申報庫中獲得片紙只字的記錄,對這些人的考證還通過他們所捐的書籍得到一些印證,彌補了約大圖書館藏書史中的一部分內容。這56個人物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與約大相關的人,比如約大教員、校友及其家屬,從這些人群中獲得捐贈可謂是近水樓臺。教員有國文系王欣夫、黃天白、蔡正華、周子美諸先生。校友諸如早年肄業(yè)于約大的愛國實業(yè)家劉鴻生,曾任信通和通用汽車公司工程師的史久榮,以及在約大建筑系畢業(yè)的鄭孝胥之孫鄭隤敱。另外一些校友在畢業(yè)后曾在約大執(zhí)教過,如滬杭甬鐵路管理局局長郭承恩、著名文學理論家兼編輯的劉麟生。劉麟生之父廬江籍詩人劉錫之,及其廬江劉氏家族的收藏家劉十枝、劉惠之兄弟都有捐贈。早年畢業(yè)于約大醫(yī)學科的俞鳳賓,在1930年英年早逝后由其妻徐鳳倩將俞氏所輯《太昆先哲遺書》捐贈給約大。另外,1927年約大文學士畢業(yè)的高麓,其父為閩中高氏家族的高子勛,似歷任過鄞縣大令、上海稅務總公所所長,捐贈最夥,尤其是法政方面的書籍。

      與圖書事業(yè)相關的人,大體有藏書家、書商、刻書家、學者,有些兼有多項身份。藏書家有專嗜宋元版書籍的寶禮堂主人潘明訓、尤有志于鄉(xiāng)邦文獻收藏的潘圣一、曾在海外和上海都有藏書處的張伯岸、嘉業(yè)堂主人劉翰怡、武昌藏書家徐行可、南社中的藏書家高吹萬及其外甥古文學家姚石子。書商有中國書店經理金頌清、蟫隱廬主人羅子經、蘇州百雙樓書肆鄒百耐??虝壹八痰臅汹w學南所刻《峭帆樓叢書》、徐積余所刻《積學齋叢書》、扶經堂書局主人劉咸焌所刻《槐軒全書》。而此處的學者指的是從事圖書相關的研究,如曾在嘉業(yè)堂編目的周子美、版本目錄學大家王欣夫、著名圖書館學者暨藏書家之后的蔣復璁。

      熱衷于慈善事業(yè)的人。他們經常在公益和救災方面慷慨捐助經費物資。曾任職于江海關的李丹霞為中國救濟婦孺總會、上海籌募陜?yōu)呐R時急振會都捐贈過資金。印光的弟子曹崧喬在蘇州創(chuàng)辦隱貧會,專門救濟失業(yè)民眾。郭輔庭是旅滬潮陽巨商兼慈善家郭子彬的次子,曾斥巨資精刻精印有關世道倫理的書籍,分送諸方,又為南方大學建筑校舍募捐資金。

      民族資本家。這部分人群多數(shù)經商致富,具有社會責任感。如中國火柴大王和毛紡業(yè)大王劉鴻生、曾任華商紗廠聯(lián)合會會長和上海總商會會長的聶云臺、著名潮商家族中人的郭輔庭和鄭贊廷、泰昌木器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樂振葆、盛宣懷賬房兼南洋兄弟煙草公司董事會總監(jiān)的楊季忻、為溫州文化教育事業(yè)做出巨大貢獻的實業(yè)家黃溯初、經營絲廠生意的無錫張哲菴等人,他們在發(fā)家致富的同時也不忘回饋社會。

      其他社會名流。如書畫收藏家狄平子、民主主義教育家黃任之、教育家兼出版家的高夢旦、寧波許氏買辦家族第三代傳人金融家許葆初、滬寧滬杭鐵路經理蒯孝先、上海知縣沈韞石、革命家兼國學大師沈祖綿、文史專家瞿兌之、以搜集左宗棠資料和人物年譜為癖好的學人秦翰才、報人翻譯家楊歷樵、林則徐侄孫詞人林子有、蘇州縉紳彭子嘉等等。

      據(jù)統(tǒng)計,捐贈書籍按數(shù)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高子勛(1028冊)、郭承恩(377冊)、潘明訓(304冊),其中潘明訓所贈有兩部宋版書、五部元版書,如宋刻《萬寶詩山》和《春秋經傳集解》、元刻《聯(lián)新事備詩學大成》等,異常珍貴。另外,所捐之書某種程度上反應了捐書者的閱讀興趣,如從政的沈韞石就捐贈了《上??h續(xù)志》《寶山縣續(xù)志》《江山縣志》等方志,工科背景的郭承恩捐贈了《化學工藝》《化學分原》等化工方面的書籍,詩人高吹萬則捐贈了《天放樓詩集》《詩源辯體》等,這些書都和捐贈者的社會文化身份相匹配。

      在所捐書籍中,還可以發(fā)現(xiàn)有四成以上的人會將自己或是家族中人的著作進行捐贈。捐出自己著作的有高夢旦《十三月新歷法》、周子美《莊氏史案考》、楊歷樵譯著《日美太平洋大戰(zhàn)》、林子有所輯《閩詞征》等。捐贈家族中人的有熊埴影印并捐贈了其祖父《禮記授讀》的手稿,鄭贊廷捐贈了潮商鄭堯臣所輯的《龍溪精舍叢書》,金龢薰捐贈了南潯金家中著名書畫家金拱北、刻竹家金東溪、金西厓三兄弟的遺澤和刻竹拓片,鄭隤敱捐出其祖父鄭孝胥的《鄭書濟眾亭記》、瞿兌之捐出其父瞿鴻禨《瞿文慎公文稿》等等,不一而足。他們都希望自己及家族的著作能夠在一個更為安全可靠的地方得以保存,并且能為更多的人知曉、閱讀、傳誦?!鞍?一三”事變后,高吹萬、姚石子、劉翰怡等私家藏書處先后遭劫,而捐贈者給約大圖書館的書,很多都得以保留下來,至今大部分列架于華東師大古籍部。

      因此,可以看到約大為了獲得圖書的捐贈,動用了各種關系來尋找社會上各種身份的名流??梢钥隙ǖ氖?,在這份捐贈者名單中存在著一張巨大的關系網絡,翻檢《嘉業(yè)堂藏書日記抄》《徐乃昌日記》,可以發(fā)現(xiàn)劉翰怡、徐積余與名單中的大部分人都有交集,他們與羅子經、狄平子、瞿兌之等人經?;ハ喟菰L、共赴宴會。此外,約大國文系蔡正華與嘉業(yè)堂劉翰怡是老鄉(xiāng),而周子美又在嘉業(yè)堂做過編目,周氏的岳父又是蟫隱廬主人羅子經,羅子經又與金頌清合開過書店。金頌清之子金祖同所輯的《流沙遺珍》現(xiàn)存于華東師大古籍部,其上有“頌清圖書館藏書”白文印,不知是否經過約大遞藏。193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古今名詩選》,又為瞿兌之、劉麟生、蔡正華共同輯校而成。國文系中尚有一位精于訓詁學的潘伯彥,是畢業(yè)于約大的著名會計學家潘序倫的長兄,華東師大古籍部諸多國學類書籍封面都鈐有“伯彥遺書”朱文印,可能是潘氏故去后由其親屬所贈。校友兼教員的郭承恩不僅在30年代贈書,至少又在1948年捐贈了《歸田瑣記》,其上除了圣約翰大學羅氏圖書館的藏書票,還有“一九零三年同學郭承恩先生贈”的印章。也正是在這一年,嚴復四女嚴頊和就讀于約大的嚴復孫女嚴停云將嚴復中英文藏書1993冊捐贈給了約大。

      當然,在翻閱華東師大圖書館館藏約大的西文書籍中,也能發(fā)現(xiàn)捐贈者的信息,都與約大教員或學生有關。如和約大有淵源的郭斐蔚(Rev.F.R.Graves)及羅培德(Rev.W.P.Roberts)、約大校長卜舫濟及其子卜其吉、教育學教授沈有乾和那敦(J.R.Norton)、歷史政治學教授宓亨利(H.F.MacNair)和羅道納(Donald Roberts)、藥學教授莫里斯(H.H.Morris)。校友則有證券家俞開齡、1945年政治學系文學士畢業(yè)的施佛齡(S.E.Shifrin)。因暫未發(fā)現(xiàn)詳細的西文藏書捐贈記錄,只能暫付闕如。

      據(jù)統(tǒng)計,截止到1947年6月30日,約大圖書館共有中英文圖書142203冊,其中中文108226冊,英文33977冊[9]。再之后只有1952年統(tǒng)計的總數(shù):中西書刊共148212冊,相比增長6009冊[10]。以1947年對比1932年,中文書籍增長85386(去掉愚齋藏書的66607冊則為18779冊),西文為12885冊。

      4 余論

      隨著1952年展開的全國院系調整,約大最終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其圖書館的藏書也被分流到不同的學校。其中,被華東師范大學接受的圖書共113451冊,幾乎占據(jù)約大1952年統(tǒng)計藏書總量的76%[11]。

      現(xiàn)如今,在華師大圖書館檢索系統(tǒng)中,以館藏為“圣約翰”字段所抓取到的西文圖書僅有7754冊,而抓取到的中文圖書僅有2冊。由于約大中文藏書存放于華東師大古籍部,當時錄入信息時基本都未注明館藏來源。要想得知書籍的遞藏,只能披閱每一冊圖書,通過藏書票、藏書印、題跋、裝幀等信息才能得知書籍的來源。

      約大中文捐贈藏書的裝幀特點幾乎一如西文藏書,扉頁貼有設計精美的上海圣約翰大學羅氏圖書館藏書票,下方粘貼捐贈者和捐贈時間的說明標簽,書籍前后會加蓋羅氏圖書館圓形英文鋼印,書后有借閱時間的卡片。有些書會貼上“上海梵王渡羅氏藏書所”的中英文標簽、“約大羅氏多識室中文借書章程”以及“約大羅氏圖書館參考書不準外借”的標簽。此外,幾乎所有線裝書籍都重新裝訂為洋裝本,便于豎立插架。

      就筆者所目見,約大中文藏書仍數(shù)不勝數(shù),對比1930至1932年的贈書情況,有些貼有捐贈者的說明標簽,能夠互相印證,有些則沒有貼標簽,亦沒有藏書票。斯人已逝,圖書猶存。每一部捐贈書籍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同時也反映了約大在歷史進程中為了豐富館藏結構所做的不懈努力,通過互相介紹,不斷地挖去社會資源,形成了一種滾雪球式的捐贈,想必其他圖書館也有這樣的情況。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社會各界人士不論出于什么目的,有一份光發(fā)一份熱,都為一所學校的建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這是筆者想賦予這些列于架上的捐贈藏書更多的內在意義。

      猜你喜歡
      西文藏書書籍
      高校圖書館西文古籍開發(fā)整理實踐及對策探討
      ——以河北大學圖書館為例
      魯迅與“書籍代購”
      樂籍西譯:五種《樂記》西文譯本、譯者及其傳播
      中國音樂學(2022年2期)2022-08-10 09:21:18
      AOS在書籍編寫的應用
      書籍
      新產經(2018年6期)2018-07-04 00:39:24
      西文圖書編目中RDA書目記錄使用分析
      高等教育英語專業(yè)建設回顧
      書籍是如何改變我們的
      珍惜每一本藏書
      山東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9
      千載藏書風 化績于當下——《嘉興藏書史》評鑒
      天一閣文叢(2014年1期)2014-10-13 08:00:16
      正阳县| 濉溪县| 五莲县| 伊吾县| 衢州市| 上犹县| 安国市| 钦州市| 诸城市| 盐亭县| 新余市| 夏津县| 清新县| 天全县| 洱源县| 和田县| 张家口市| 弋阳县| 禹州市| 高阳县| 绥江县| 左云县| 广西| 连山| 昌都县| 永嘉县| 镇康县| 苏州市| 色达县| 平遥县| 广宁县| 邯郸县| 安阳市| 云龙县| 马龙县| 时尚| 五河县| 民勤县| 苏州市| 罗甸县|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