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飛
【摘要】化學在學生的整個高中學習階段都占有重要地位,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提高了化學教師對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興趣。本文從核心素養(yǎng)融入高中化學教學的意義出發(fā),對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做出探索性的思考策略,希望為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水平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化學? 核心素養(yǎng)?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4-0108-02
一、引言
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化學是重要的一門學科。因而有效依據高中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顯得尤為重要,為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化學學習的重點與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需要積極采取應對措施有效彌補傳統教育教學的不足,對高中學生實現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
二、核心素養(yǎng)融入高中化學教學的意義
化學作為理科學科在初中階段僅進行了簡單初步的了解,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由于難度的增加,導致多數學生無法短時間內理解和吸收更多的化學元素知識以及化學方程式等。所以,為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更需要將核心素養(yǎng)有效融入到高中化學的學習中。除此之外,在高中教育教學活動中,有關化學的教學不光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使得化學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學習。傳統填鴨式、單項式教學模式在當下已經很難滿足當前對學生自身化學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高中化學是學生提升化學水平的重要節(jié)點,在高中,化學的學習對學生未來各方面的影響非常大,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融入,對化學教學十分必要。教育教學方式等轉變能夠立足當前學生的學習基礎,著眼于未來發(fā)展目標,通過教學目標的制定及合理的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全面提升化學水平的同時,使得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一)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造良好氛圍
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對于成績的好壞有著重要的影響,傳統教育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學習的重點放在課本知識點的消化吸收上面,往往忽視化學實驗的作用。使得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降低,導致化學教學效果不佳。多媒體在輔助化學實驗操作方面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通過動態(tài)的模擬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多媒體視頻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體驗感,感受化學學習的魅力。例如,在講解氧氣的制取這一知識點時,當采用高錳酸鉀的方式制取氧氣時,由于高錳酸鉀加熱后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并產生氧氣,同時生成錳酸鉀與二氧化錳。簡單的陳述使學生無法理解專業(yè)術語較強的知識點,此時,教師利用視頻的方式,在視頻中利用化學器皿詳細講解氧氣的相關制作過程;又比如在學習氫氣的制取時,在視頻中播放氫氣通過燃燒生成水的現象,使得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同的知識點都可以微課視頻的方式進行展現,在展現的過程中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使學生好奇心增強。除此之外,教師通過微課,為學生展示更多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的同時,增加對生活的好奇心[1]。
(二)加強課堂的教學互動
傳統的化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模式缺少一定的互動渠道,導致學生只能被動進行知識的累積,不利于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興趣。在核心素養(yǎng)的導向下,素質教學對于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提高了關注,因此教師也應該注意提升課堂中的師生互動。一方面,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針對于課堂中的知識概念進行討論,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學科知識進行討論過程中進行資料互通,讓學生利用學習軟件查詢所涉及的學習資料,從而為學生的小組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撐。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設置小組陳述的環(huán)節(jié),將課堂的主體歸還給學生,讓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簡單的講解,對于組內討論產生的結果進行陳述,加深學生課堂內容理解的同時,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涉及內容較多,與生活實際聯系密切。因此,需要將教學活動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機結合,采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生活,避免教育教學活動出現枯燥、乏味等問題。通過創(chuàng)設的情境進行化學的深入學習,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化學學習意識。在進行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利用好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對經典的案例進行有效引入,通過案例的分析與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借助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導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使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感受到學習化學所帶來的快樂,在案例中體悟化學的內涵。除此之外,在以往傳統教育教學的影響下,學校對教學改革缺乏重視程度,未能進行深入而全面的改革,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僅將理論知識作為授課的重點內容,缺乏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F階段,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無論是作為教師還是學校,都應轉變原有的教育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深入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例如,在學習晶體結構這一章節(jié)時,教學難點在于學生如果空間想象能力不足,容易對課程把握不深,對知識點的認識不足進而無法有效提高化學學習成績。在以往的教學中化學教師通常采用利用模型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想象能力,但該種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且限制條件過多。所以,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建立立體想象空間,教師可以采用超輕黏土或橡皮泥的方式,將學生分為每組不少于10人的學習小組,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合理的搭建,通過實際體驗的方式,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
(四)整合化學知識,引導學生探索意識
化學知識的及時有效整合,能夠迅速幫助學生進行知識與思維結構的重建,在重建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發(fā)揮和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和想象的能力,在此過程中,重視的是學生能力素養(yǎng)的提升,而不是對學習內容進行簡單的堆砌和總結?;瘜W知識的深度整合與加工,對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具有積極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能力的提升,準確掌握化學基本知識。例如,在學習元素周期表的過程中,學生應對元素周期表有最基本的認識,對不同元素結構和分類有基本掌握,對基本元素的結構圖進行自行分析,推斷出相應的理論知識?;瘜W的教學多為抽象、不具體的。因此,為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教師需要積極借助實驗方式和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同時鼓勵學生從化學實驗中進行思考,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深入發(fā)掘化學知識。例如,化學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活動過程中,可以通過實驗使學生明確掌握化學反應的內外條件有哪些,溫度、壓強以及催化劑在化學實驗中、化學反應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有哪些,對實踐中的反應速率影響有多少?在具體的教學實驗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重視提問環(huán)節(jié),例如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催化劑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未添加催化劑的情況下,化學反應能否順利完成?為什么?通過實驗的開展,不斷加深學生對化學反應有更深的認識,強化理論知識水平,做到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鞏固化學知識[2]。
(五)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
在以往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化學教師采用的都是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和策略,教學的主要目標為滿足應試教育目標,以提高學生化學理論知識成績?yōu)橹攸c,忽視了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在核心素養(yǎng)的影響下,教師需要轉變原有的單一化教學方式,積極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做好教學設計與優(yōu)化工作,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與學生加強溝通與交流,對學生在學習化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夠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有效的解決,提高學習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改變原有的教學目標,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教育。例如,在學習化學平衡配比的過程中,多數學生對其無法有效的掌握時,容易產生厭煩的情緒,降低學生學習興趣,所以,作為高中化學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難點進行有效分析,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式,由淺入深,不斷加深難度,使得學生能夠順利度過畏難情緒,提升學習化學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以化學基礎理論知識為依據,對能力較差、自我約束力不強的學生能夠多一份耐心,深入了解學生在進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輔助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使得學生自信心不斷增強的同時,做好知識的鞏固和加強,向更高的階段進取[3]。
四、結論
教師需要在整個教學中細化教學內容,將核心素養(yǎng)積極融入,教師如何用專業(yè)素養(yǎng)建立以學生興趣、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高效化學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師的重要教學課題。在這種情況下,對高中化學教師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本在于從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使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yǎng)方面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范金雪.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核心概念教學策略分析——以“化學平衡”教學為例[J].考試周刊,2019(29):159.
[2]王磊,魏銳.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導向的高中化學課程內容和學業(yè)要求——《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8,39(9):48-53.
[3]王后雄.基于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命題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4):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