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華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體驗式學習模式成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營造開放、輕松的語文學習氛圍,開展形式豐富的課堂體驗活動,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小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本文結合實際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先分析了體驗式學習的特點,進而論述了體驗式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小學生;體驗式;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7-0116-03
體驗式學習在培養(yǎng)小學生實踐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和自主學習的理念,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語文教學融合體驗式學習,給了小學生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改變了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一言堂”的授課方式,讓小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同時,也拓寬了小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為促進體驗式學習的順利進行,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形式多樣的語文教學活動,滿足小學生的求知欲,鼓勵學生全身心投入,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
一、體驗式學習在識字上的應用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小學生只有掌握了豐富的詞匯量,才能夠靈活運用,為學習其他學科奠定基礎。在識字教學中,很多小學生的參與熱情低,學習興趣不足,整個語文課堂都變得枯燥和壓抑,語文教師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小學生在座位上昏昏欲睡,嚴重阻礙了小學生的識字效率。將體驗式學習融入識字教學中,能夠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調動小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將識字當成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折磨。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各種各樣的識字活動,讓小學生在活動中識字,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小學生體驗。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直觀教具、多媒體互動等方式,為小學生營造趣味性的識字情境,活躍小學生的思維,給小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提高小學生的記憶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演示漢字的演化過程,對小學生進行視覺沖擊,加強學生體驗。對一些容易混淆的漢字,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動作表演的方式,幫助學生分析字義、字形的差異。
其次,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利用生活中的資源輔助教學,如課程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菜譜等,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動力,在歡樂的氛圍中提高識字量,掌握生活中常用的漢字。
最后,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如漢字字謎、漢字編故事等,小學生都有一顆愛玩的心,可以讓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二、體驗式學習在閱讀上的應用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有些小學生沒有掌握閱讀的技巧,對閱讀不感興趣,更不愿意進行課外閱讀,就導致小學生的閱讀水平下降。如果小學語文教師不給學生留出閱讀的時間,課堂時間完全屬于教師,小學生的閱讀思路就打不開。體驗式學習的應用,讓語文閱讀煥發(fā)了生機,小學生有了個性化的理解和發(fā)展,讓學生的心靈在閱讀中飛揚,更好地踐行了“大語文”理念。體驗式的閱讀受到了越來越多語文教師的推崇,因為這樣的方式照顧到了不同水平學生的感受,閱讀課堂帶動了學生之間有效互動,盡情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首先,體驗式閱讀讓小學生獲得視角體驗。通常小學生閱讀的課文都淺顯易懂,有清晰的寫作思路、觀察事物的順序也很明朗,語文教師要引導小學生站在作者的視角看問題,增強對課文的感知力,通過閱讀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便于小學生進一步學習課文。
其次,體驗式閱讀讓小學生獲得角色體驗。學生要嘗試融入課文中的人物角色里,去品味課文,去感悟人物形象。小學生對課文里的每個角色都有了了解后,他們就能夠深層次地挖掘課文的內涵,形成語文素養(yǎng)。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表演課本劇讓小學生快速進入角色,小學生自主選擇角色,設計服裝,課堂氛圍高漲。
最后,體驗式閱讀讓小學生獲得情境體驗。教師設計的閱讀情境,能使小學生的閱讀變得輕松起來,如音樂情境,為學生配樂朗讀,給學生以美感。
三、體驗式學習在寫作上的應用
一直以來,寫作都是小學教學的難點,小學生缺乏寫作素材,寫作沒有思路,教師不愿意深度剖析作文,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小學生內心情感的體現(xiàn),對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要求較高,語文教師要積極運用體驗式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真正回歸到日常生活中,用作文記錄自己,鍛煉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寫作文的素材要靠小學生日積月累,平時多閱讀優(yōu)美的文章,摘抄一些好詞好句,學會觀察事物,寫真話,抒真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質量。
第一,鼓勵小學生深入生活。生活中有很多寫作的素材,小學生要善于總結和歸納,為自己的寫作提供幫助。在班級中學生互相幫助的事例可以成為團結友愛方面的素材,爸爸媽媽為爺爺奶奶洗衣梳頭可以成為孝順方面的素材,在馬路上撿到錢交給教師或者警察叔叔可以成為誠信方面的素材。
第二,指導小學生表達體驗。語文教師運用豐富的語言和生動的表演,吸引小學生進入寫作的情境中,敞開心扉,相互分享生活體驗或者獨特感受,學生在班級這個大集體中深受啟發(fā),加快他們的成長。
第三,實現(xiàn)人文化評價。語文教師對小學生作文的評價要科學合理,體現(xiàn)個性和關愛,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指導,強化小學生的寫作技能,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四、體驗式學習在解題上的應用
在解決語文問題的時候運用體驗式學習,可以讓小學生快速找出解題需要的知識點,熟練地運用知識點解決問題,獲得成就感和愉悅感。小學生順利解決問題后,還要對知識點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為下一次解題做鋪墊。通過體驗式學習深化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文素養(yǎng),消除做題時的畏難情緒,體驗到處處有語文、處處用語文。體驗式學習強化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配合,小學生以正確的態(tài)度進入語文課堂中,使學生擁有自信,善于展現(xiàn)自我,也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掌握得更牢固,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
在做古詩默寫題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古詩拓展到其他古詩,在小學生的頭腦里形成詩詞網絡,看到題時能快速找出對應的詩句。教師從作者、時代、表達情感等方面幫助小學生積累古詩,滿足小學生對古詩的喜愛,更好地傳承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小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整理,極大地提高做題準確率。在做讀拼音寫詞語時,要特別注意多音字和獨體字的書寫,很多學生會混淆。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寫詞語游戲,小學生通過游戲加深了對詞語的認識,再給學生講解詞語的意思,達到學以致用。在做仿寫句子時,語文教師給學生總結特殊句式、修辭手法等,將仿寫需要注意的地方都講清楚,小學生進行訓練的時候就會更得心應手,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
五、體驗式學習在復習上的應用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復習課大多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小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教師講解后給學生帶來大量的練習,想要通過題海戰(zhàn)術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并不理想,小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做題時的反應速度和理解能力都不同,語文教師沒有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感受,會造成學困生厭學、優(yōu)等生輕視的情況。體驗式學習在語文復習課上占據重要地位,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參與,根據教師提供的不同難度的習題進行自測,獲得新的進步,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促進小學生形成科學認識。
復習時,語文教師先為學生出示思維導圖,將每個單元的知識做出系統(tǒng)的歸納,再將各個單元的知識進行縱向對比,使各個單元之間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樣小學生就可以按照思維導圖進行復習,極大地提高復習效率,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自己制作復習導圖,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小學生制作導圖的過程,也是強化學習的過程,讓小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在體驗中運用,在運用中成長,認真參與每一節(jié)復習課。
六、結語
小學語文體驗式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在體驗式學習過程中,小學生不僅掌握了語文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還培養(yǎng)了道德情感和健全人格,能夠促進小學生長遠發(fā)展。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拓寬學生體驗式學習的途徑,營造學習氛圍,加強學法指導,將體驗式學習應用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小學生多體驗、多感悟,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