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要】隨著當前社會的發(fā)展,大眾逐漸提高了對幼兒科學啟蒙教育的關注。為了降低教師組織活動的難度,增加幼兒科學活動的實效性,我們嘗試將科學繪本引入科學活動中,通過優(yōu)選、優(yōu)用和優(yōu)化,從而增強幼兒科學活動的有效性。
【關鍵詞】科學繪本? 科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7-0118-02
隨著當前社會的發(fā)展,大眾逐漸提高了對幼兒科學啟蒙教育的關注,為了降低教師組織活動的難度,我們嘗試將科學繪本引入科學活動中,增強幼兒科學活動的有效性。那么,科學繪本如何在科學活動中更有效地運用呢?
一、有序分類,優(yōu)選繪本
在科學繪本的選擇上,我們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其具有的科學教育以及興趣趨向為基礎,發(fā)掘與科學有密切聯(lián)系的教育元素,進而提升其對于繪本學習中的科學性探索與認知能力。
(一)以幼兒年齡特點為出發(fā)點。3~6歲階段的幼兒正處在具體形象思維的發(fā)展階段,教師在替其兒童挑選繪本時,主要傾向于選擇版面設計以圖畫為中心的繪本,并且要求具備濃厚吸引力、情節(jié)以及較高趣味性;在對內容進行篩選時,以閱讀主體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挑選適合自身需求的相關繪本,幫助其進行探索以及理解活動。
(二)以幼兒“當下活動”為出發(fā)點。各種科學活動經過研究探索,都能夠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奧妙。在幼兒對主題中的某一科學活動知識點產生探究欲望時,我們便會提供相關的科學繪本,幫助幼兒主動學習,深入主題教學中的科學探究。例如,在開展《磁鐵吸吸樂》的主題中,我們利用了一系列相關的磁鐵主題繪本,引導幼兒了解了磁鐵的特點。還利用調查表,使其對各種磁鐵的大小、形狀等方面均存在差異性這一結論進行充分認知。其依靠自身的發(fā)現(xiàn)、探索以及觀察來獲取豐富全面、系統(tǒng)的相關知識。
(三)以幼兒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茖W無處不在,幼兒正處于對世界認知最為渴望的階段,因此許多無意間的發(fā)現(xiàn)也可以引發(fā)其產生探索欲望。教師以及家長需要滿足幼兒對同科學探索有關的繪本的需求,進而促進幼兒對探索新事物的能動性以及積極性。本次以“磁鐵”為主題的研究,就是建立在本班幼兒對磁鐵的興趣上,教師從幼兒的視角選擇了《磁鐵哪里來》《馬蹄形磁鐵小姐找新郎》《磁鐵怎樣吸引物體》等多類繪本圖書,借助其偏好的書籍來展現(xiàn)相關的科學知識,獲取其注意力,協(xié)助幼兒的閱讀與理解,進而能擴展其知識面,促進其對與磁鐵有關知識的認知與理解。
二、統(tǒng)籌安排,優(yōu)用繪本
在對幼兒開展科學活動過程中,常常會被多種因素所限制,比如材料、空間以及時間等,進而無法獲得預定成果。在將集體教學同繪本相結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種途徑來推動幼兒的主動學習。
(一)多渠道運用提效能
1.在活動導入中的運用。在開展融入繪本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對科學探究中抽象性的發(fā)現(xiàn)進行重視,可以選擇借助情境性以及故事性較大的科學繪本引入探索主題,使用繪本背景進行有關經驗知識的探究活動。比如,在進行集中教學活動《有趣的磁鐵》時,教師通過《磁鐵哪里來》繪本導入活動,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
2.在解讀相關科學現(xiàn)象中的運用。融入繪本在教學活動中常常會遇到幼兒難以理解以及較難講解的情況,在對相關知識進行理解與認知時,可以選擇借助科學繪本,選擇其中合適的內容來解說有關情況,并對課本中相聯(lián)系的科學知識展開增補,從而有效處理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如在《磁鐵找朋友》的活動中,磁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原理,本來十分抽象難懂,但是結合繪本《馬蹄形磁鐵小姐找新郎》的故事,將磁鐵的兩極擬人化變成了新娘和新郎兩個生動有趣的形象,幫助幼兒深刻地理解了其中的科學原理。
3.在整個活動的情節(jié)發(fā)展中的運用。融入繪本在部分認知類的課程中,通常是較為直接與便于理解的,這就表明能把教學活動同科學繪本相結合的方法,充實與豐富繪本內容,進而推動其同活動的每個過程進行聯(lián)結,促進活動的趣味性與生動性,協(xié)助其獲取更加深入的了解與認知。比如,為了讓幼兒了解“磁鐵不論大小和形狀都有兩極,兩端磁力最強”的經驗,教師自編科學繪本《磁鐵歷險記》,與教學活動相融合,加深幼兒對磁鐵兩極和磁力大小的認識。
綜上所述,科學繪本在實際情況下是充當了幼兒在科學探索實踐和理論學習兩者間的一種聯(lián)系媒介,其能依靠此類繪本來拉近同科學的距離。幼兒園的活動絕不僅僅是止步于常識認知的表象,最關鍵的是刺激與啟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逐步提高其自身的探索能力,進而提升相關素養(yǎng),最終獲取有助于終生發(fā)展的能力與學習態(tài)度。
(二)全方位呈現(xiàn)促學習
1.課后延伸促進自主學習。幼兒對于磁鐵的探索不會止步于活動,常?;顒咏Y束后,我們還會看到幼兒拿著磁鐵在繼續(xù)探索,和小伙伴研究著磁鐵的特性。科學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堅持學習和積累的過程。因此,教師將磁鐵也放置在了科學區(qū),為幼兒提供了繼續(xù)探索的平臺,同時在區(qū)域活動中也提供了繪本,為幼兒營造了學習的氛圍,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自由探索,以此來支持他們的個別化學習。
2.教學活動反映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滲透了教師的教育意圖,教師們隨著科學繪本教學活動的教育需要,創(chuàng)設相關吸引孩子的繪本展覽角,并通過改變環(huán)境對幼兒的活動加以影響和控制,進行隱形指導。在班級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中,老師們可以根據(jù)班級科學繪本的教育活動內容與幼兒的具體發(fā)展情況,在班級的圖書角中增設“每周一問”,和幼兒一起創(chuàng)設班級環(huán)境,培養(yǎng)、開啟、挖掘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不斷滿足每個幼兒的需要,體現(xiàn)幼兒的參與性。
3.集中教學聯(lián)手家園共育。由于參與相關活動的時長受限,因此在時空被限制的前提下,要求幼兒接受并理解眾多信息是較為困難的,因此我們還可以借助家長資源來開展活動。
在進行與“磁鐵”有主要聯(lián)系的活動前,老師就邀請家長帶著幼兒對生活中的磁鐵展開探尋活動,且鼓勵幼兒收集資料,在探索主體獲得了切身感受與體驗以后,同教師一起學習,不僅容易理解,而且興趣也非常濃厚。在活動之后,教師還鼓勵幼兒每天聚在科學區(qū)里探索著磁鐵,遇到困惑時鼓勵和家長一起去查找資料。在持續(xù)的觀察探索中,幼兒鍛煉了觀察思考和溝通協(xié)作能力,學習了科學的探究方法。除了活動中運用到的繪本,教師還為幼兒提供了《一塊有魔法的石頭》《哎呀!我的針》《磁鐵怪物》等,開展了一系列的延展閱讀活動,推動幼兒擴充與豐富對磁鐵的認知,提高其探索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合理調整,優(yōu)化繪本
(一)對繪本內容進行篩選或續(xù)編。在開展科學活動時,對于科學繪本的選擇是有要求的,并不是全部的科學繪本都能夠被直接使用。在規(guī)劃此類活動時,教師會依照幼兒目前所具有的能力以及經驗,按照相關目標來對知識點展開推斷,以尊重原著為前提,相關內容實行目的性、科學性的刪改。
例如,在圍繞核心概念3:“磁鐵兩端磁力最強”開展集中教學活動時,教師沒有找到適宜的繪本,就根據(jù)《一塊有魔法的石頭》進行了進一步創(chuàng)編,創(chuàng)設了故事情境,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磁鐵的特性。
創(chuàng)編前:幼兒知道磁鐵會吸引鐵制品
活動內容:《一塊有魔法的石頭》講述了磁鐵遇到了各種各樣的物品,它吸走了花斑豬的口琴,灰灰兔的鐮刀,小紅馬的鐵鞋,熊大伯的工具箱,偷獵者的弓箭……引起大家的激烈討論。
創(chuàng)編后:幼兒感受到了磁鐵兩端磁力最大,中間小
活動內容:魔法石頭變身條形磁鐵,又踏上了自己的旅行,這次它來到了魚尾夾王國,把魚尾夾緊緊地吸引在了自己的兩端。
(二)對繪本圖畫進行調整或整合。在科學繪本的教學中,會遇到這些問題:例如此類繪本所具有的信息量一般而言是巨大的,在進行集體閱讀時所受限制較多,使得幼兒不能對整個繪本進行深入閱讀。并且,部分畫面展現(xiàn)的內容較為直白,不能促進知識點的傳播;還有一部分畫面較為散亂,不能協(xié)助其集中探索與學習。
例如,《磁鐵從哪里來》一書中,講述了一位小姑娘用磁鐵釣“魚”,釣上來了各種鐵制品;講述了小姑娘將針磁化,制作指南針;還講述了磁鐵在生活中的運用……教師在《有趣的磁鐵》活動中,是為了實現(xiàn)讓幼兒理解“磁鐵能吸引一些物體”的活動目標,因此,教師只選擇了用磁鐵釣“魚”的部分呈現(xiàn)在活動中,讓幼兒理解磁鐵能夠吸引鐵制品。剩下的繪本內容教師則留在區(qū)域活動時間,讓幼兒自由選擇,自主學習。
因此,老師認真挑選合適的科學繪本之后,需要依據(jù)幼兒的活動目標以及年齡特征對科學元素開展價值判斷的活動,并且進行科學的整修以及篩選。需要選取此類繪本中的中心內容充當科學活動的關鍵部分,并對其進行認真規(guī)劃,適當改動繪本中的某些畫面,整合分離的畫面以及刪減無用的提示。
總而言之,此類繪本憑借直接以及趣味的畫面形式來推動幼兒對有關知識的認知與學習,幫助老師順利開展教學課程,是連接學和教的重要橋梁。在借助科學類繪本開展課程活動時,不僅要保證幼兒對于畫面的深入閱讀與細心觀察,還需要推動幼兒將科學內容同生活展開聯(lián)系。教師需要熟練發(fā)掘繪本中的重點部分,立體化、多角度的看待相關內容,積極挖掘隱含在繪本深處的知識點,然后規(guī)劃合理科學的實驗流程、游戲等,提高此類科學學習的生動性與趣味性。
參考文獻:
[1]馬玥.繪本閱讀中的科學學習:以中班兒童為例[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
[2]王津.學前兒童科學知識圖畫書閱讀理解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
[3]冷杰.幼兒園知識類繪本閱讀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