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氣候變化影響金融穩(wěn)定的傳導機制研究

    2021-04-12 16:33馬正宇秦放鳴
    金融發(fā)展研究 2021年2期
    關鍵詞:金融穩(wěn)定傳導機制氣候變化

    馬正宇 秦放鳴

    摘? ?要:各國中央銀行和金融監(jiān)管機構已經(jīng)就氣候變化對金融穩(wěn)定的重大影響形成基本共識,但關于其傳導機制的許多觀點散見于文獻,未形成清晰完整的研究脈絡。本文在梳理總結現(xiàn)有文獻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分類方法,將氣候變化對金融穩(wěn)定的影響分為兩類物理影響和一類轉型影響,并將目前關于傳導渠道的分析擴展為對傳導機制的研究。在我國加快健全綠色金融體系建設、致力于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本文對相關研究和實踐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關鍵詞:氣候變化;金融穩(wěn)定;傳導機制

    一、引言

    越來越多的證據(jù)顯示,對金融穩(wěn)定的研究不應局限于經(jīng)濟金融范疇,許多外部因素會對金融穩(wěn)定產(chǎn)生重要影響,氣候變化即是其中之一。氣候變化引發(fā)的干旱、洪水、風暴等短期極端天氣事件,及海平面上升和全球升溫等長期環(huán)境變化,均會從供需兩側沖擊實體經(jīng)濟,進而通過復雜的傳導和循環(huán)反饋機制沖擊金融穩(wěn)定。低碳經(jīng)濟轉型過程中的氣候政策實施、技術創(chuàng)新及市場情緒變化等因素可能導致資產(chǎn)價值重估,同樣使金融穩(wěn)定面臨挑戰(zhàn)??傮w來看,氣候變化對金融穩(wěn)定的影響具有長期性、廣泛性、結構性、尾部性和極端性等特征,可能導致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

    氣候變化對金融穩(wěn)定的影響已得到許多研究者或機構的確認和重視(Gai和Kapadia,2010;Carney,2015;Misa等,2016;Bowen和Dietz,2016;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2017;NGFS, 2019;陳雨露, 2019;Francois,2020;Bolton等,2020)[1-9],但現(xiàn)有文獻對其傳導機制的研究尚不完善,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現(xiàn)有文獻多將氣候變化對金融穩(wěn)定的影響分為物理影響和轉型影響兩類,未對物理影響中極端天氣事件影響和長期氣候變化影響之間的差異給予足夠重視;二是現(xiàn)有文獻研究的是傳導渠道,但即使基于同樣的傳導渠道,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傳導機制,因此目前關于傳導渠道的研究有待深入。

    目前,我國在國內(nèi)加強綠色金融體系建設,在國際上通過G20峰會和中央銀行與監(jiān)管機構綠色金融網(wǎng)絡(NGFS)等平臺積極倡導發(fā)展綠色金融,是全球綠色金融發(fā)展的引領者。但中國的關注點主要是以綠色金融支持綠色發(fā)展和污染治理,在氣候變化影響金融穩(wěn)定方面的研究起步稍晚。本文將為我國開展相關研究和實踐,進一步健全綠色金融體系提供理論借鑒。

    二、氣候變化對金融穩(wěn)定影響的分類

    氣候變化帶來的金融風險可分為物理風險、責任風險和轉型風險三類(Carney,2015)[2]。其中,物理風險指在當前發(fā)生的、氣候和天氣相關事件對保險負債和金融資產(chǎn)價值造成的影響;責任風險指在未來可能發(fā)生的、因氣候變化而受災的當事人向相關責任人尋求賠償?shù)娘L險;轉型風險指在低碳經(jīng)濟轉型過程中可能引發(fā)的金融風險,重點是政策、技術和物理風險的變化可能導致大量資產(chǎn)價值重估。鑒于責任風險一般由物理風險引發(fā),兩者關系密切,現(xiàn)有文獻常將其并入后者,認為氣候變化對金融穩(wěn)定帶來物理和轉型兩類影響,部分文獻還將物理影響細分為極端天氣事件影響和長期氣候變化影響(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2017;馬駿等,2018;NGFS,2019;Buiter等,2019;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 2020)[5,10-13]。

    極端天氣事件和長期氣候變化對金融穩(wěn)定的影響雖然具有同源性,影響渠道也具有相似性,但在影響時長、影響范圍和影響機制等方面存在本質(zhì)差異,在研究中并不適宜作為一類。因此,本文在現(xiàn)有文獻基礎上將氣候變化對金融穩(wěn)定的影響分為三類,即兩類物理影響和一類轉型影響。其中,第一類物理影響是指,氣候變化引發(fā)干旱、洪水、風暴等短期極端天氣事件,造成財物損毀及人員傷亡等,擾動實體經(jīng)濟,進而帶來保險索賠、貸款違約、抵押品價值縮水和信貸條件收緊等金融沖擊。第二類物理影響是指,氣候變化使地表平均溫度、海平面高度、平均降水量和極端天氣事件發(fā)生頻率等環(huán)境參數(shù)發(fā)生長期變化,造成人口遷徙、生產(chǎn)率降低、潛在產(chǎn)出和自然利率降低、生產(chǎn)消費模式轉變等影響,進而引起金融機構行為及金融穩(wěn)定狀況的根本性變化。轉型影響是指在低碳經(jīng)濟轉型過程中,由于氣候政策實施、低碳技術發(fā)展、能源消費轉型及市場情緒變化等因素,導致企業(yè)成本收益變化和資產(chǎn)價值重估,進而通過金融部門敞口對金融穩(wěn)定產(chǎn)生影響。

    三、第一類物理影響的傳導機制

    第一類物理影響由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的極端天氣事件引發(fā),其傳導過程可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其一,極端天氣事件對實體經(jīng)濟造成沖擊;其二,實體經(jīng)濟的變化引發(fā)金融系統(tǒng)的不穩(wěn)定。

    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干旱、洪水、風暴等極端天氣事件造成家庭、金融機構、非金融企業(yè)和政府等部門的人員和財物損失,沖擊實體經(jīng)濟。根據(jù)Batten(2018)[14],極端天氣事件從供需兩側對宏觀經(jīng)濟造成沖擊。在需求側,極端天氣事件增加不確定性,沖擊投資;造成住宅浸水等損失,沖擊消費;妨礙進出口流動,沖擊貿(mào)易。在供給側,極端天氣事件導致工作時間減少和移民,沖擊勞動力供給;導致能源、食品和其他投入短缺;導致財物損失,沖擊資本存量;導致資源從創(chuàng)新領域轉移到重建和替代領域,沖擊技術。Sheng和Xu(2018)[15]發(fā)現(xiàn),極端天氣事件會影響部分行業(yè)的全要素生產(chǎn)率,例如干旱將會使農(nóng)業(yè)全要素生產(chǎn)率顯著降低。Debelle(2019)[16]認為極端天氣事件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暴漲、農(nóng)業(yè)損失、基礎設施受損等,直接使宏觀經(jīng)濟遭受重大損失。譚林和高佳琳(2020)[17]認為,極端氣候會造成房產(chǎn)等實物資產(chǎn)的毀損滅失,將造成資產(chǎn)所有者的嚴重經(jīng)濟損失。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2020)[13]認為,與實物資產(chǎn)或自然資源有關的經(jīng)濟部門和資產(chǎn)類別,如房地產(chǎn)行業(yè)、基礎設施、林業(yè)、農(nóng)業(yè)和旅游業(yè)等,最易因極端氣候影響而面臨直接損失。

    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極端天氣事件的沖擊可納入各類傳統(tǒng)金融風險傳導渠道。

    一是承保風險渠道。如果受災資產(chǎn)已投保,那么受災企業(yè)或家庭會向保險公司索賠,在保費不足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將遭受損失,因此受災者資產(chǎn)負債表的損失向保險公司資產(chǎn)負債表轉移。如果天氣事件變得更頻繁和嚴重,保險責任,尤其是財產(chǎn)保險和商業(yè)中斷險的保險責任將大幅上升(Schotten等,2016;Gros等,2016;Bowen和Dietz,2016)[18,19,4]。根據(jù)Batten等(2016)[20],保險公司承擔了1980—2015年間全球主要自然災害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26%。根據(jù)Breeden(2019)[21],極端天氣導致的保險損失(扣除通脹)在20年間上升了5倍。郭新明(2020)[22]認為,如果源于某一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保險損失足夠大或足夠集中,保險機構會陷入困境甚至破產(chǎn)。根據(jù)French和Vital(2015)[23]的研究,如果極端天氣變化對關鍵保險業(yè)務造成影響,信貸、證券抵質(zhì)押、資金交易等業(yè)務均會受到擾動,可能導致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根據(jù)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2020)[13]的研究,蒙受承保損失的保險公司為補充資本金,可能大規(guī)模拋售資產(chǎn),沖擊二級市場穩(wěn)定,影響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產(chǎn)負債表,造成金融體系內(nèi)的風險傳遞。

    二是信用風險渠道。在受災者背負債務時,由于極端天氣事件降低其還款能力,違約概率將上升。如果債務以房地產(chǎn)等資產(chǎn)作為抵押,抵押品在極端天氣事件中受損且無法補足,那么債權人的資產(chǎn)質(zhì)量將下降。如果債權人是銀行,那么可能導致信貸緊縮和經(jīng)濟衰退的惡性循環(huán)。需要注意的是,在保險未覆蓋的領域,受災者資產(chǎn)負債表的損失將直接轉移至其債權人的資產(chǎn)負債表,而不是保險公司。Stenek等(2011)[24]認為,氣候變化導致的收入和支出變化,對借款人的債務償還能力和抵押品價值造成影響。Lambert等(2012)[25]發(fā)現(xiàn)自然災害提高了銀行在5—9年內(nèi)經(jīng)營失敗的風險。Klomp(2014)[26]發(fā)現(xiàn)氣象災害和地理災害提高銀行貸款違約概率。Noth等(2018)[27]發(fā)現(xiàn)受災地區(qū)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高于其他地區(qū),信貸風險上升。

    三是操作風險渠道。極端天氣事件直接造成金融機構的財物損失和人員傷亡,中斷關鍵金融服務,從而影響金融穩(wěn)定。Zobaa(2005)[28]認為,金融機構會直接受到極端炎熱、暴雨、洪水等氣候事件的影響。Stenek等(2011)[24]認為,氣溫上升導致銀行信息數(shù)據(jù)中心的IT硬件運行效率降低,洪水水浸導致設備受損和資料流失,暴風雨造成架空電纜的破壞。根據(jù)NGFS(2019)[11],極端天氣事件會造成金融機構服務器被淹、辦公樓和抵押品受損等損失。根據(jù)譚林和高佳琳(2020)[17],極端天氣事件可能影響銀行的辦公場所和信息網(wǎng)絡等基礎設施,導致停電、斷網(wǎng)和客戶數(shù)據(jù)丟失等情況。

    四是市場風險渠道。在極端天氣事件沖擊下,利率、匯率、股價和債券價格可能發(fā)生大幅波動,引發(fā)市場風險。Stenek等(2011)[24]認為,氣候變化的物理影響可改變一項投資的估值,這將影響對投資回報的估計和投資退出策略的制定。Cashin等(2017)[29]發(fā)現(xiàn)厄爾尼諾現(xiàn)象會使石油和非能源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加大國家短期通脹壓力。根據(jù)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2020)[13],當自然災害發(fā)生時中央銀行可能調(diào)整利率,利率下調(diào)時保險公司的資產(chǎn)負債價值都會上升,但負債價值上升更多。Gallic和Vermandel(2020)[30]指出,干旱使農(nóng)產(chǎn)品的國際競爭力下降,導致貿(mào)易逆差并帶動國內(nèi)實際匯率貶值。

    五是責任風險渠道。如果極端天氣事件造成的損失與金融機構的活動有聯(lián)系,該金融機構可能承擔責任風險。NGFS(2019)[11]認為,如果當事人的行為導致環(huán)境損害,當其被追究相關損失的責任時,就引發(fā)了責任風險。郭新明(2020)[21]指出,金融機構持有的貸款或投資資產(chǎn),可能會因借款人或被投資方負有的環(huán)境責任、社會責任而面臨法律風險,包括被起訴、罰款并承擔賠償或污染治理費用等。于孝建和梁柏淇(2020)[31]指出,受責任風險影響,當銀行被認為應該對氣候變化的后果負責或沒有承擔相應義務時,可能會被要求支付賠償或罰款。

    六是流動性風險渠道。氣候變化事件可能會突然增加金融機構、家庭和企業(yè)的流動性需求,如果中央銀行不能及時提供流動性支持,這種流動性沖擊將影響金融體系穩(wěn)定甚至波及整個實體經(jīng)濟(Olovsson, 2018)[32]。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2020)[13]認為,流動性收縮的主要表現(xiàn)是預防性資金需求增加。自然災害可能導致銀行服務受到?jīng)_擊,短期融資不確定性增加會引發(fā)金融機構、居民和企業(yè)的預防性資金需求。如果中央銀行不能及時提供流動性,市場“錢荒”極易威脅金融穩(wěn)定。

    在第一類物理影響通過以上兩個環(huán)節(jié)及六類渠道傳導至金融系統(tǒng)的過程中,許多因素對傳導效果產(chǎn)生影響。Noyz(2009)[33]認為,在發(fā)生氣候災害時,金融市場深度等指標與更低的GDP損失有關。Hornbeck(2009)[34]認為金融系統(tǒng)在農(nóng)業(yè)等部門的過度專業(yè)化,可能導致其更易遭受氣候沖擊。Landon-Lane 等(2009)[35]的研究顯示,在多個地區(qū)擁有分支機構的銀行,可通過其他地區(qū)的收入彌補自然災害帶來的臨時性區(qū)域損失。Lambert等(2012)[25]發(fā)現(xiàn)公共融資支持、保險支出、借款者儲蓄可在短期內(nèi)緩解災害對銀行經(jīng)營的影響,但相關措施的中期作用不顯著。Klomp(2014)[26]發(fā)現(xiàn),在發(fā)生氣象與地理災害后,金融監(jiān)管嚴格的國家或銀行資產(chǎn)組合分散、借款者投保率較高的發(fā)達經(jīng)濟體貸款違約概率相對較小。Bowen和Dietz(2016)[4]認為,一個穩(wěn)定的金融系統(tǒng)和具備流動性的市場可能更容易提供金融資源來減少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導致的損失。

    四、第二類物理影響的傳導機制

    第二類物理影響由包括全球升溫、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事件發(fā)生頻率增加等現(xiàn)象在內(nèi)的長期氣候變化引發(fā)。專門討論第二類物理影響傳導機制的研究非常罕見。實際上,第一類物理影響發(fā)生在短期,而第二類物理影響發(fā)生在長期,兩者雖然具有相似的傳導渠道,但各經(jīng)濟主體在短期和長期的行為選擇不同,使兩者的傳導機制存在差異。第二類物理影響的傳導也可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

    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長期氣候變化使地表平均溫度、海平面高度、極端天氣事件發(fā)生頻率等環(huán)境參數(shù)發(fā)生巨大變化,對經(jīng)濟造成沖擊。而在環(huán)境參數(shù)的變化達到一定程度后,未來的經(jīng)濟可能長期在更為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以高成本、低產(chǎn)出、低增長甚至負增長的狀態(tài)運行。斯特恩報告指出,不斷加劇的溫室效應將會嚴重影響全球經(jīng)濟發(fā)展,其嚴重程度不亞于世界大戰(zhàn)和經(jīng)濟大蕭條(Stern,2007)[36]。Stenek等(2011)[37]的研究表明,2003年炎熱的夏季使歐洲農(nóng)業(yè)損失約1500萬美元,這樣的夏季在過去為百年一遇,但在2040年后將每兩年發(fā)生一次,而2060年夏季的正常平均氣溫將高于目前這一災害水平。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2015)[38]指出,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到2100年時美國價值2380億—5070億美元的房地產(chǎn)可能被淹沒。亞洲開發(fā)銀行的研究表明,若不實施氣候變化緩解行動,預期2100年亞洲部分地區(qū)的氣溫將上升6℃,這將導致更為頻繁和極端的洪水(ADB,2017)[39]。OECD(2015)[40]發(fā)現(xiàn),在不采取緩解措施的狀況下,2100年的GDP將降低12%。Nordhaus(2017)[41]發(fā)現(xiàn),當氣溫上升3℃或6℃時,2100年的GDP將損失2.1%或8.5%。Hsiang 等(2017)[42]的研究顯示,地表平均溫度每上升1℃,農(nóng)業(yè)產(chǎn)出下降9%—12%。譚林和高佳琳(2020)[17]認為,氣候變化會大幅提高各類自然災害的發(fā)生頻率,導致企業(yè)的產(chǎn)能下降、成本上升、勞動力缺失、固定資產(chǎn)提前報廢、建筑物受損及需求下降等。

    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長期氣候變化對實體經(jīng)濟的沖擊傳導至金融系統(tǒng),引發(fā)金融不穩(wěn)定?,F(xiàn)有文獻認為兩類物理影響具有相同的傳導渠道,即上一節(jié)中論述的承保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但是,傳導渠道的相似,并不意味著傳導機制的相似。在目前相對較少的文獻基礎上,本文嘗試對其傳導機制進行分析。

    一是承保風險渠道。分析第一類物理影響導致承保風險時,前提往往是保險定價和覆蓋范圍既定。而第二類物理影響是基于長期視角,保險公司能夠對其定價策略和業(yè)務范圍進行調(diào)整,即實施適應措施。保險公司提高保費將造成投保企業(yè)成本上升或不再投保,退出某些行業(yè)或區(qū)域將造成保險服務覆蓋面下降,各類適應措施將大幅降低承保風險,使長期氣候變化的后果更多地由家庭、企業(yè)和持有其權益的金融機構來承擔(NGFS,2019)[11]。根據(jù)Chartered Insurance Institute(2009)[43],保險公司已經(jīng)開始從部分不再具有商業(yè)價值的氣候風險領域撤出,或提高相關領域的保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2020)[13]認為,保險覆蓋率下降會降低受災地區(qū)抵押物的價值,進一步增加居民與企業(yè)的融資壓力。

    二是信用風險渠道。在長期,實體經(jīng)濟各行為主體均將采取各類適應措施。如寒溫帶短期突發(fā)熱浪會使小麥減產(chǎn),但長期升溫可能使該區(qū)域變得溫暖潮濕,農(nóng)民改種水稻,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率和企業(yè)利潤甚至可能上升,反而降低信用風險。銀行等金融機構同樣會采取適應措施,例如減少或停止向在長期氣候變化中遭遇困難的行業(yè)或區(qū)域投放信貸,轉而向受益于長期氣候變化的行業(yè)或地區(qū)提供服務,通過調(diào)整金融產(chǎn)品設計、服務對象和覆蓋區(qū)域,對長期氣候變化中的信用風險進行有效管理。

    三是操作和經(jīng)營風險渠道。金融機構所擁有的建筑、設施和系統(tǒng)只有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才能正常使用,例如高溫使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降低,IT系統(tǒng)故障率變高。在長期氣候變化中,為避免這些問題導致的操作風險,金融機構需持續(xù)更新各類設施設備,這一方面造成成本上升,增加金融機構經(jīng)營難度,另一方面將導致新的操作風險,如在設施設備更新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數(shù)據(jù)丟失和系統(tǒng)故障。此外,金融機構實施適應措施的過程中,涉及經(jīng)營戰(zhàn)略、服務對象、產(chǎn)品設計、內(nèi)部管理、風險控制等方面的重大調(diào)整,錯誤的決策或管理可能導致經(jīng)營失敗,而單個金融機構的困境可能傳染至其他金融機構,導致系統(tǒng)性風險。

    四是市場風險渠道。長期氣候變化過程中,產(chǎn)業(yè)結構、勞動生產(chǎn)率、技術、資本存量等因素持續(xù)變化,使?jié)撛诋a(chǎn)出、預期通脹等發(fā)生變化,進而影響自然利率。以自然利率為“錨”的政策利率及受之影響的市場利率隨之變化,給金融機構帶來利率風險。各國在自然條件、經(jīng)濟實力和政治體制等方面存在差異,長期氣候變化對其產(chǎn)生的影響不盡相同,各國的適應措施也存在差異,因此長期氣候變化中各國經(jīng)貿(mào)和貨幣實力會發(fā)生相對變化,造成匯率波動,給金融機構帶來匯率風險。另外,農(nóng)產(chǎn)品、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在長期氣候變化中可能發(fā)生頻繁劇烈的波動,導致市場風險。

    五是責任和聲譽風險渠道?;谠撉赖膫鲗C制與第一類物理影響較為接近,但在長期氣候變化中,國際社會、政府和公眾將對氣候問題給予更多的關注,因此繼續(xù)在碳密集、高排放領域投資的金融機構會面臨更大的責任和聲譽風險。

    綜上,第二類物理影響同樣借助承保風險、信用風險等傳統(tǒng)金融風險渠道傳導。但是,在長期各行為主體并非被動接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而是能夠實施適應措施,這將大大降低長期氣候變化對金融穩(wěn)定的影響。

    五、轉型影響的傳導機制

    在低碳經(jīng)濟轉型過程中,由于氣候變化政策實施、低碳技術發(fā)展等因素,實體經(jīng)濟將受到?jīng)_擊,金融穩(wěn)定也隨之面臨挑戰(zhàn)。轉型影響的傳導同樣可分為兩個環(huán)節(jié)。

    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低碳經(jīng)濟轉型對實體經(jīng)濟產(chǎn)生影響,但方向和大小并不確定。原因在于存在多種轉型手段:通過行政命令強制減排;使用碳捕捉和封存(CCS)等除碳技術,或發(fā)展降低碳密度的低碳技術;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征收碳稅,或建立碳排放配額和碳市場交易機制,以提升碳價。各手段對經(jīng)濟的影響均較復雜,實踐中往往綜合施策,若再考慮時機和節(jié)奏,轉型的后果非常難以判斷。根據(jù)Tol(2009)[44],控制氣候變暖將使GDP變動-4.8%—2.5%。根據(jù)IPCC(2014)[45],將全球變暖控制在2℃以內(nèi)將使2030年全球總消費降低1%—4%。根據(jù)Landa等(2015)[46],通過征收碳稅使碳排放在2050年時減少50%將使GDP降低超過4%。但如果重新分配碳稅,GDP將增長約4%,根據(jù)German Federal Ministry of Finance(2016)[47],將變暖控制在1.5—2℃將使GDP降低2%—5%。OECD(2017)[48]認為宏大的氣候政策及結構改革將增加投資,將全球變暖控制在2℃以內(nèi)將使GDP增長2.8%。根據(jù)Nordhaus(2017)[41],到2100年,氣候變化導致的損害和緩解氣候變化的成本將使全球產(chǎn)出降低4%。馬駿(2019)[49]研究認為2017—2030年能源轉型期間,我國GDP年均增長率會下降0.5個百分點。

    在轉型影響的傳導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后,基于責任風險、聲譽風險和操作風險渠道的傳導與第二類物理影響較為類似,但對于信用風險的分析變得非常復雜,原因在于不同的轉型手段帶來不同的影響。以行政命令強制減排將降低企業(yè)產(chǎn)量和收入,增加違約概率(郭新明,2020)[22];征收碳稅或實施碳配額和碳市場交易制度都會使企業(yè)成本和違約概率上升(G20綠色金融研究小組,2017)[5]。但根據(jù)波特假設(Porter和Linde,1995)[50],環(huán)境規(guī)制能對科技創(chuàng)新和企業(yè)競爭力產(chǎn)生正向影響,長期可能超過合規(guī)成本,因此違約概率將下降,這一點在上文提到的一些實證文獻中得到驗證?,F(xiàn)實中往往綜合使用多種手段,信用風險如何變化難以確定。因此,聚焦轉型中的核心問題,即資產(chǎn)價值重估及其影響,將使問題變得更為簡潔。從這一視角看,轉型影響的傳導機制為:低碳經(jīng)濟轉型中氣候政策的實施、低碳技術的發(fā)展、市場情緒的變化等,導致規(guī)模龐大的資產(chǎn)價值重估,進而通過金融部門敞口對金融穩(wěn)定造成影響。

    一些文獻對“擱淺資產(chǎn)”①開展了研究。根據(jù)McGlade和Ekins(2015)[51],為在2050年前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以內(nèi),大量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儲備將被封存擱置并從相關企業(yè)資產(chǎn)負債表上沖銷。根據(jù)Schoenmaker等(2016)[52],若不采用碳捕捉和封存技術(CCS),為實現(xiàn)全球升溫控制目標,現(xiàn)有35%的全球石油儲備、52%的天然氣儲備、88%的煤炭儲備將不再可用。Cahen-Fourot等(2019)[53]研究顯示,對煤炭生產(chǎn)設限將使礦業(yè)部門資產(chǎn)擱淺,進而引發(fā)電力和天然氣、基本金屬和交通等其他部門的資產(chǎn)擱淺。FT(2020)[54]估計,在2℃的升溫目標下,能源生產(chǎn)商一半的化石燃料儲備將成為擱淺資產(chǎn);在1.5℃的升溫目標下,80%的高碳資產(chǎn)將被擱置。

    進一步,資產(chǎn)的擱淺通過金融部門敞口影響金融穩(wěn)定。Weyzig等(2014)[55]估計,歐盟養(yǎng)老基金、保險公司和銀行對持有化石燃料儲備的企業(yè)的敞口約為其總資產(chǎn)的5%、4%和1.4%。PRA(2015)[56]發(fā)現(xiàn),在全球2.6萬億美元的杠桿貸款市場上,碳密集型公司占1/3。德國財政部(German Ministry of Finance, 2016)[47]發(fā)現(xiàn),DAX30中排放密集型公司約占一半。Battiston等(2017)[57]估算了在歐盟最大的50家上市銀行所持股權中,完全減記氣候敏感部門公司股權②的影響,發(fā)現(xiàn)最大損失為銀行所持股權的28%。Spencer等(2017)[58]研究發(fā)現(xiàn),預計2030年中國煤電行業(yè)的擱淺資產(chǎn)為900億美元,目前煤電企業(yè)負債股權比率在60%—80%,且大部分債務源于國有商業(yè)銀行。根據(jù)Vermeulen等(2018)[59],破壞性的政策措施、技術突破或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下降帶來的損失將達到銀行、養(yǎng)老基金和保險公司資產(chǎn)的3%、10%和11%。葛楊和葛新鋒(2020)[60]認為,一旦金融資產(chǎn)價格出現(xiàn)幅度較大、范圍廣泛的下跌,就有可能影響金融穩(wěn)定。根據(jù)郭新明(2020)[22]的研究,如果未來我國碳排放價格上升十倍,一些保險公司和資產(chǎn)管理公司持有的高碳行業(yè)的股票價格可能下跌70%—80%。

    需要強調(diào)的是,低碳經(jīng)濟轉型的及時性和平穩(wěn)性影響重大。如果轉型及時,歐盟所有銀行、保險公司和養(yǎng)老基金總計將損失3500億—4000億歐元,但如果轉型遲緩,損失將大大增加(Weyzig,2014)[55]。IEA(2017)[61]發(fā)現(xiàn),2050年全球在化石燃料電廠領域將有約3200億美元的擱淺資本,但如果轉型較為滯后和突然,擱淺資本將達到2.3萬億美元。根據(jù)Batten等(2018)[14],氣候政策多變會增加投資者面臨的不確定性,導致資產(chǎn)價格下跌和銀行損失增加。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2020)[13]指出,如果減緩氣候變化的政策開始較早,并按可預期的路徑實現(xiàn),則有助于形成穩(wěn)定的市場預期,減少金融市場不確定性,把對金融穩(wěn)定的影響降至最低。相反,若突然收緊碳排放政策,可能導致碳密集資產(chǎn)無序重新定價,對化石燃料的價格和依賴此類能源的企業(yè)價值造成沖擊。

    六、傳導中的反饋循環(huán)機制

    前文分別論述了三類影響的傳導機制,但氣候變化影響金融穩(wěn)定的復雜之處在于,在實體經(jīng)濟和金融系統(tǒng)兩個環(huán)節(jié)之間,以及物理影響和轉型影響之間均存在反饋循環(huán)。

    實體經(jīng)濟和金融系統(tǒng)間的反饋循環(huán)主要發(fā)生在兩類物理影響的傳導中。氣候變化影響先觸及實體經(jīng)濟,再傳導至金融系統(tǒng),最后回擺至實體經(jīng)濟。其原理可根據(jù)經(jīng)典的“債務—通貨緊縮”理論來解釋,即極端天氣事件和長期氣候變化使實體經(jīng)濟和金融系統(tǒng)遭受損失,包括家庭、企業(yè)和金融機構在內(nèi)的各經(jīng)濟主體出于補充資本金、維持流動性或減輕債務等目的,可能廉價出售資產(chǎn)、收縮金融服務,導致物價下跌和市場利率升高,債務人實際債務大增,進一步拋售資產(chǎn),從而引發(fā)惡性循環(huán)。German Federal Ministry of Finance(2016)[47]認為,這些反饋循環(huán)是形成重大系統(tǒng)沖擊的決定性因素。Dafermos等(2017)[62]認為氣候變化對宏觀經(jīng)濟增長產(chǎn)生影響,隨后進入金融系統(tǒng)影響信貸配額,轉而對宏觀經(jīng)濟活動和投資決策產(chǎn)生影響。Scott等(2017)[63]認為,作為抵押品的資產(chǎn)受損可能使銀行限制對特定地區(qū)的貸款,這將給資產(chǎn)價值帶來下行壓力,使氣候事件對金融的影響進一步惡化。

    物理影響和轉型影響之間的關系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是在減少物理影響和減少轉型影響之間存在權衡,Schotten(2016)[18]、ESRB(2016)[19]、Bowen和Dietz(2016)[4]等研究表明,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是相關的,政策措施力度不足將加重物理風險,而宏大的氣候政策可能增強轉型風險;二是物理影響和轉型影響在金融系統(tǒng)中相互交織傳染,如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2020)[13]認為,物理風險與轉型風險并非獨立、靜態(tài)存在,而是在動態(tài)演化中交錯影響。

    七、總結與展望

    本文對氣候變化影響金融穩(wěn)定的傳導機制的文獻進行了總結?,F(xiàn)有文獻將氣候變化對金融穩(wěn)定的影響分為物理和轉型兩類,本文考慮到極端天氣事件和長期氣候變化的發(fā)生時間、作用機制等存在顯著區(qū)別,將它們籠統(tǒng)定義為物理影響不利于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因此提出應將氣候變化對金融穩(wěn)定的影響分為兩類物理影響和一類轉型影響。在此基礎上,本文分別研究了三類影響的傳導機制,它們均可分為沖擊實體經(jīng)濟和沖擊金融系統(tǒng)兩個環(huán)節(jié)。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第一類物理影響主要通過承保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責任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渠道傳導。第二類物理影響的傳導渠道與第一類物理影響相似,但由于各經(jīng)濟主體在長期均會采取適應措施,使得傳導機制發(fā)生重大變化,長期氣候變化的影響將大大降低。轉型影響基于責任風險、聲譽風險和操作風險渠道的傳導機制與第二類物理影響類似,但低碳經(jīng)濟轉型對實體經(jīng)濟影響的方向和大小并不確定,導致對信用風險的分析變得非常復雜,因此本文聚焦轉型中的核心問題,即資產(chǎn)價值重估及其影響,認為金融部門的“擱淺資產(chǎn)”敞口是轉型風險傳導的主要渠道。

    總體而言,氣候變化對金融穩(wěn)定的影響在近幾年才引起全球中央銀行和監(jiān)管機構的重視,關于傳導機制的研究起步不久,仍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第一,在循環(huán)反饋效應方面,雖然已知氣候變化沖擊可在金融和經(jīng)濟系統(tǒng)之間循環(huán)反饋,通過多輪反饋效應得到放大,但對于循環(huán)反饋的過程及反饋效應的大小,目前的研究還并不深入。第二,目前研究多單獨考慮物理影響或轉型影響,但實際上這兩者高度相關,將兩者結合起來的研究較少。第三,我國經(jīng)濟、金融和產(chǎn)業(yè)結構有自身的特點,傳導機制、反饋路徑和影響大小均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

    注:

    1 擱淺資產(chǎn)(Stranded Asset)主要是指在碳排放監(jiān)管趨緊和可再生能源價格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無法用于燃燒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儲量。

    ②完全減記氣候敏感部門公司股權意為:在上市公司的財務處理中,將持有的氣候敏感部門公司的股權價值降為0。

    參考文獻:

    [1]Gai P,Kapadia S. 2010. Contagion in financial net-work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466.

    [2]Carney M. 2015. Breaking the Tragedy of the Horizon-Climate Change and Financial Stability.Speech given at Lloyd's of London,29.

    [3]Misa T,Sandra B,Rhiannon S. 2016. Let's Talkabout the Weather: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entralbanks.Bank of England [R].Bank of England.

    [4]Bowen A,Dietz S. 2016.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Financial Stability,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Sweden. A Report for Finansinspektionen. Accessed Online the 03/06/2019:https://www.fi.se/contentassets/df3648b6cbf

    448 ca822d3469eca4dea3/climat-change-financial-stability-sweden.pdf.

    [5]G20 綠色金融研究小組.2017 年 G20 綠色金融綜合報告 [R]. 2017-7-8.

    [6]NGFS. 2019. NGFS First Comprehensive Report. A Call for Action-Climate Change as a Source of Financial Risk [R].April 2019.

    [7]陳雨露.2019 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講話 [N].中證網(wǎng)訊,2019-12-23.

    [8]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 2020. The Green Swan.Centr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n the Age of Climatechange,January.

    [9]Bolton P, M Despres L? A,Pereira da Silva,F(xiàn) Samama,R Svartzman. 2020. The Green Swan:Centr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n the Age of Climate Change [M].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January.

    [10]馬駿,周月秋,殷紅.金融機構環(huán)境風險分析與案例研究 [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8年.

    [11]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2019. Macroeconomic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A Technical Supplement to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Report-Call for Action Published in April 2019 [R/OL].https://www.ngfs.net/en/technical-supplement-firstnfgs-

    comprehensive-report.

    [12]Buiter,Willem,Benjamin Nabarro. 2019. Managing the Financial Risks of Climate Change,Citi GPS,October.

    [13]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氣候相關金融風險——基于央行職能的分析 [EB/OL].http://www.pbc.gov.cn/yanjiuju/124427/133100/3982993/4027256/index.html,2020-05-22.

    [14]Batten S. 2018. Climate Change and the Macro-economy:A Critical Review. Bank of England, Staff Working Paper,No.706.

    [15]Sheng Y,Xu X. 2018. The Productivity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Evidence from Australia's Millennium Drought [J].Economic Modelling.

    [16]Debelle Guy. 2019.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conomy[D/OL].Speech at Public Forum Hosted by Centre for Policy Development,Sydney,Australia,March 12.

    [17]譚林,高佳琳.氣候變化風險對金融體系的作用機理及對策研究 [J]. 金融發(fā)展研究,2020,459(3).

    [18]Schotten G,van Ewijk S,Regelink M,Dicou D,Kakes J. 2016. Time for Transition-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Transition to a Carbon-neutral Economy. DNB Occasional Studies, Vol. 14-2.Accessed online the 03/06/2019: https://www.dnb.nl/en/binaries/tt_tcm47- 338545.pdf

    [19]D Gros,P Lane,S Langfield,S Matikainen,M Pagano,D Schoenmaker,J Suarez. 2016. Too Late,too Sudden:Transi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and Systemic risk [R].Reports of the Advisory Scientific Committee,No.6.

    [20]Batten,Sandra Rhiannon,Sowerbutts,Misa Tanaka. 2016. Let's Talk About The Weather: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entral Banks [R].Staff Working Paper No. 603,May,Bank of England.

    [21]Breeden Sarah. 2019. Avoiding the Storm:Climate Change and the Financial System [J].Official Monetary &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um,15 April,London.

    [22]郭新明.氣候風險對金融穩(wěn)定與貨幣政策目標實現(xiàn)的影響及應對 [J].金融縱橫,2020,498(1).

    [23]French A,Vital M. 2015. Insurance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J].Bank of England Quarterly Bulletin,Q3.

    [24]Stenek V,Amado J C,Connell R. 2011. Climate Risk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IFC.Accessed online the 03/06/2019: https://www.ifc.org/wps/wcm/connect/a23f1841-294d-4477-9fd7-9185625dc

    1fe/IFCCIimate_RiskandFls_FullReport.pdf?MOD=AJPERE

    S&CACHEID=ROOTWORKSPACE-a23f1841-294d-4477-9fd7-9185625dc1fe-jqeAwCp.

    [25]Lambert C,Noth F,Schuewer U. 2012. How Do Banks React to Increased Asset Risks?Evidence from Hurricane Katrina [R].Working Paper,March 1.

    [26]Klomp J. 2014. Financial Fragility and Natural Disasters:An Empirical Analysis [J].Journal ofFinancial Stability,vol.13(C).

    [27]Noth,F(xiàn)elix,Schüwer,Ulrich. 2018. Natural Disaster and Bank Stability:Evidence from the U.S. Financial System(April 25).SAFE Working Paper No.167,Available at SSRN:https://ssrn.com/abstract=2921000 or http://dx.doi.org/10.2139/ssrn.2921000.

    [28]Zobaa A F. 2005. Climate Change Risks and Financial Sector[C].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San Francisco:IEEE.

    [29]Cashin P,Mohaddes K,Raissi M. 2017. Fair Weather or Foul? The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El Ni?o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06.

    [30]Gallic E,Vermandel G. 2020. Weather Shock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24

    [31]于孝建,梁柏淇. 商業(yè)銀行氣候相關金融風險與管理研究 [J].南方金融,2020,530(10).

    [32]Olovsson,Conny. 2018. Is Climate Change Relevant for Central Banks?Sveriges RiksbankEconomic Commentaries 13,November 14.

    [33]Noyz I. 2009. The Macro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Disasters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88(2).

    [34]Hornbeck R. 2009. The Enduring Impact of the American Dust Bowl [R].NBER Working Paper,No. 15605.

    [35]Landon-Lane J,Rockoff H,Steckel R H. 2009. Droughts,F(xiàn)loods and Financial Distr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R].NBER Working Paper,No. w15596.

    [36]Stern N. 2007.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Stem Revie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7]Stenek V,Amado J C,Connell R. 2011. Climate Risk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IFC.Accessed online the 03/06/2019: https://www.ifc.org/wps/wcm/connect/a23f1841-294d-4477-9fd7-9185625dc

    1fe/IFCCIimate_RiskandFls_FullReport.pdf?MOD=AJPER

    ES&CACHEID=ROOTWORKSPACE-a23f1841-294d-4477

    -9fd7-9185625dc1fe-jqeAwCp.

    [38]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15. The Cost of Inaction:Recognising the Value at Risk from Climate Change. London: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39]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17. A Region at Risk-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Climate Change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Accessed online the 03/06/2019:https://www.adb.org/publications/region-at-risk- climate-change.

    [40]OECD. 2015.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Climate Change,Editions OCDEZ Paris,https://doi.org/!0.1787/9789264235410-en.

    [41]Nordhaus W D. 2017. Revisiting the Social Cost of Carb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7).

    [42]Hsiang S,Kopp R,Jina A,Rising J, Delgado M,Mohan S,Rasmussen D J, Muir-Wood R,Wilson P z Oppenheimer M,Larsen K. 2017. Estimating Economic Damage from Climate Change in the United States.Science,356(6345).

    [43]Chartered Insurance Institute. 2009. Coping With Climate Change:Risk and Opportunities forInsurer [DB/OL].http://www.cii.co.uk/knowledge/policy-and-public-affairs/articles/coping-withclimate-change/22989.

    [44]Tol R S. 2009.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3(2).

    [45]IPCC. 2014. IPCC Fifth Assessment Synthesis Report-Climate Change 2014 Synthesis Report [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NYZ USA.

    [46]Landa? G,Reynes F,Islas I. 2015. Towards a Low Carbon Growth in Mexico:is a Double Dividend Possible?A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Assessment. AFD Research Paper Series,No. 2015-09.

    [47]German Ministry of Finance. 2016. Climate Change and Financial Markets.Accessed online the 03/06/2019:https://www.bundesfinanzministerium.de/Content/EN/Standardartikel/Topics/Financial_markets/Articles/2016-09-19-Climate-change-and-financial-markets.html.

    [48]OECD. 2017. Investing in Climate,Investing in Growth,Editions OCDEZ Paris,https://d0i.0rg/l0.1787/9789264273528-en.

    [49]馬駿.建立支持高質(zhì)量增長的審慎的宏觀政策新框架 [J].中國經(jīng)濟報告,2019,(5).

    [50Porter M E,van der Linde C. 1995.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 [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9(4).

    [51]McGlade C,Ekins P. 2015.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Fossil Fuels Unused Whenlimiting Global Warming to 2℃ [J].Nature,517.

    [52]Schoenmaker D,Tilburg R V. 2016. What Role for Financial Supervisors in Addressing Environmental Risks? Comp. Econ. Stud. 58.

    [53]Cahen-Fourot,Louison,Campiglio, Emanuele,Dawkins, Elena,Godin,Antoine,Kemp-Benedict,Eric . 2019. Capital Stranding Cascades:The Impact of Decarbonisation on Productive Asset Utilisation. Ecological Economic Papers,18. WU Vienn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Vienna.

    [54]Financial Times. 2020. Lex in Depth:The $900bn Cost of Stranded Energy Assets.February 4,2020.https://www.ft.com/content/95efca74-4299-11ea-a43a-c4b328d906

    1c.

    [55]Weyzig F,Kuepper B,van Gelder J W,van Tilburg? R. 2014. The Price of Doing too Little too Late. The impact of the carbon bubble on the EU financial system,Green European Foundation,Brussels.

    [56]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 2015.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UK Insurance Sector.Accessed online the 03/06/2019:https://www.bankofengland.co.uk/-/media/boe/files/prudential-regulation/publication/impact-of-climate-change-on-the-uk-insurance-sector.pdf.

    [57]Battiston S,Mandel A,Monasterolo I,Schutze F,Visentin G. 2017. A Climate Stress-test of the Financial System.Nature Climate Change,7(4).

    [58]Spencer T,Berghmans N,Sartor O. 2017. Coal Transitions in China's Power Sector:A Plant-level Assessment of Stranded Assets and Retirement Pathways [R].Paris:IDDRI.

    [59]Vermeulen R,Schets E,Lohuis M,Kolbl B,Jansen D J,Heeringa W. 2018. An Energy Transition Risk Stress Test for the Financial System of the Netherlands.DNB Occasional Studies,Volume 16-7.

    [60]葛楊,葛新鋒.氣候變化風險對宏微觀審慎監(jiān)管的挑戰(zhàn) [J].當代金融家,2020,182(8).

    [61]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17. World Energy Outlook2017,IEAZ Paris,http://dx.doi.org/!0.1787/weo-2017-en.

    [62]Dafermos Y,Nikolaidi M,Galanis G. 2017. A Stock-Flow-Fund Ecological Macroeconomic Model.Ecological Economics,131.

    [63]Scott? M,van Huizen J,Jung C. 2017. The Bank'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Bank of England Quarterly Bulletin,2017Z vol. 57,issue 2.

    猜你喜歡
    金融穩(wěn)定傳導機制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的披露要求與趨同分析
    2007:綠色企業(yè)
    信用衍生產(chǎn)品的風險轉移功能綜述
    經(jīng)濟開放度對金融穩(wěn)定的影響研究
    “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視角下的廣西精準扶貧對策研究
    我國銀行同業(yè)業(yè)務發(fā)展對貨幣政策和金融穩(wěn)定的影響
    影響我國的貨幣政策有效性因素分析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氣污染
    谷歌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人不懂氣候變化
    亚洲不卡免费看| 精品福利观看| 成人国产综合亚洲|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在线| 美女大奶头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观看美女的网站|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不卡免费看|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舔阴道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99热精品在线国产| 欧美+日韩+精品|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av教育|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3abv|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午夜福利18|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美女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欧美中文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淫妇啪啪啪对白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亚洲av美国av| 嫩草影院新地址|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亚洲一区高清亚洲精品| av在线老鸭窝|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av在线蜜桃|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制服丝袜大香蕉在线| 青草久久国产|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九色国产91popny在线|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欧美性猛交黑人性爽| a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看免费av毛片|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综合色惰| 深爱激情五月婷婷|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赤兔流量卡办理|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午夜影院日韩av|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日本熟妇午夜|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直男gayav资源| 色5月婷婷丁香|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www.色视频.com|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99久国产av精品|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eeuss影院久久| 舔av片在线|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别揉我奶头 嗯啊视频| 好看av亚洲va欧美ⅴa在|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亚洲av五月六月丁香网|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舔av片在线| 能在线免费观看的黄片| av在线老鸭窝|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美女大奶头视频|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午夜久久久久精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 乱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freesex|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色吧在线观看|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色综合婷婷激情| 91字幕亚洲| 天堂√8在线中文| 亚洲最大成人手机在线|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乱人伦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影|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十八禁国产超污无遮挡网站|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日本成人三级电影网站|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 免费看a级黄色片|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一级黄片播放器| 麻豆一二三区av精品|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丰满的人妻完整版|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美女高潮的动态| 好看av亚洲va欧美ⅴa在|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免费在线观看影片大全网站| 天堂动漫精品|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亚洲内射少妇av|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 我要搜黄色片|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有码 亚洲区|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91麻豆av在线|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020|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国产三级中文精品|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久久6这里有精品| 直男gayav资源|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av|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91av网一区二区|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 久久香蕉精品热|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老妇女一区|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最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 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hd|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免费大片18禁| 能在线免费观看的黄片|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日韩大尺度精品在线看网址| 永久网站在线| 欧美bdsm另类|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亚洲第一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8在线中文|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亚洲激情在线av|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亚洲不卡免费看|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视频免费看|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or卡值多少钱|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亚洲av五月六月丁香网| 有码 亚洲区|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男人舔女人下体高潮全视频| 一级av片app|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桃花|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人妻丰满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1av网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020|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亚洲av一区综合|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的高清视频|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020|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久久伊人香网站|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能在线免费观看的黄片|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黄片| 岛国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av美国av| 91麻豆av在线|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日本 av在线|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午夜a级毛片| 欧美中文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欧美在线黄色|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午夜免费激情av| 搡老熟女国产l中国老女人|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黄色日韩在线|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教育|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无线在线观看|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鲁大|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美女高潮的动态|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麻豆一二三区av精品|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国产av麻豆久久久久久久| 88av欧美|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直播|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熟女电影av网|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avbb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97碰自拍视频| 毛片女人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久久中文看片网|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av美国av| 51国产日韩欧美|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激情在线av|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一区综合| 天堂av国产一区二区熟女人妻| 91av网一区二区|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免费观看人在逋| 天堂av国产一区二区熟女人妻|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91在线观看av| 亚洲av熟女| 国产精品98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禁无遮挡网站| 嫩草影视91久久| x7x7x7水蜜桃| 午夜福利欧美成人| 国产综合懂色| 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6080|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色哟哟哟哟哟哟| 国产麻豆成人av免费视频|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校园春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怎么达到女性高潮| 亚洲性夜色夜夜综合|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18|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乱妇无乱码| 又粗又爽又猛毛片免费看|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黄片|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欧美日韩黄片免| 三级毛片av免费|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av黄色大香蕉|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黄色日韩在线| 成人av在线播放网站|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日韩大尺度精品在线看网址|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 能在线免费观看的黄片|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日本熟妇午夜|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国产乱人伦免费视频|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色哟哟·www| 亚洲不卡免费看| 国产精品影院久久|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搞女人的毛片|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深夜精品福利|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另类|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3abv|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色在线成人网| av在线老鸭窝| 日韩欧美免费精品|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亚洲综合色惰|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午夜免费激情av| av中文乱码字幕在线| 99久久成人亚洲精品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人成|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午夜a级毛片|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看吧| 最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身体一侧抽搐|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日韩大尺度精品在线看网址|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黑人性爽|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悠悠久久av|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 久久6这里有精品| ponron亚洲|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毛片女人毛片| 午夜福利欧美成人| 赤兔流量卡办理| 久久久久国内视频|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电影|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一级av片app| 色哟哟·www| 国产老妇女一区| 欧美中文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一级av片app| 色哟哟·www|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久久热精品热| 国产综合懂色|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欧美又色又爽又黄视频|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日本 欧美在线|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亚洲真实|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丁香六月欧美| 免费观看人在逋| 麻豆成人av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欧美在线黄色|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