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一禾
享受高科技電子化生活福利的代價之一,就是閱讀的碎片化。閱讀的碎片化,意味著時間碎片化和習慣于碎片式知識。所有的好書好信息,在今天如果不能簡單到一個滿屏或兩個以內(nèi),就難以被閱讀者記住和難以讓人們樂于傳播。于是,金句就變得比清晰的邏輯論證更受到歡迎了。
但是,既然生活在這個網(wǎng)絡(luò)化、信息化的開放時代,就應(yīng)該更可能看到在太多的雞湯文和泛話語、怪句式與偽格言之中,仍有大量真正的好書和好學者出現(xiàn)在當代中國的新書架上。比如閱讀了這本《亦近,亦遠:列維-斯特勞斯談話錄》之后,我發(fā)現(xiàn)法國著名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確實是一位“金句大師”。
試看這段:
埃里蓬:你一直寫日記、隨筆嗎?
列維-斯特勞斯:我記錄了不少東西。
埃里蓬:但您寫的日記并非馬林諾夫斯基所謂的“嚴格意義上的日記”?
列維-斯特勞斯:我沒那么關(guān)注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我的記性不好,健忘,逐漸遺忘生活和工作中的事,回憶不起往事。
埃里蓬:您認為這算缺點嗎?
列維-斯特勞斯:……反正還挺影響日常生活的。
埃里蓬:那你有沒有考慮過,把您生活中經(jīng)歷過的事都記錄下來?
列維-斯特勞斯:從來沒考慮過?;蛟S是因為本能地不信任自己的存在與所為。
埃里蓬:不信任從何談起?
列維-斯特勞斯:在《憂郁的熱帶》里我說過,我是思想上的“新石器時代”人。我不善于積累和利用所得的知識,而喜歡追逐不停拓展的邊界。我只在乎當下的工作,當下的工作很快就會失去意義。我既不喜歡也不愿意保留工作的痕跡。
埃里蓬:只在乎當下,在乎事件,這樣的話出自您口中感覺和您的形象有些矛盾呢!
列維-斯特勞斯:主觀上來講是的,我只在乎當下。但工作中我會做卡片:事無巨細,什么都記下來,無論是靈光一現(xiàn)的想法,讀書筆記,還是書的節(jié)選、摘錄……想研究哪方面的問題就從柜子里拿出相關(guān)的卡片。排列當然有隨機的成分,但我記性不好,全靠記錄。
一個“忘我”而又“有我”的大學者,就這樣躍然紙上。一個坦率而又較真的靈魂,就這樣活在讀者的面前。難怪采訪他的另一位著名法國學者迪迪?!ぐ@锱罱淌谝驯緯牡谝徊糠秩∶麨椤疤眉X德歸來”。人類學名家列維-斯特勞斯的思維,確實充滿了“精神貴族”堂吉訶德的風尚——一點都不入俗、甚至脫俗到常人感覺有點瘋狂。
再看這一段:
列維-斯特勞斯:少年時代,我特別忍受不了宗教;今天,我研究過宗教史,還教授過這方面的課程——包括各路宗教,和十八九歲的時候相比,我更加敬畏宗教了。雖然我從未被宗教打動,但我越來越覺得,宇宙和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遠遠超過人類可知的范圍。有時我覺得,有宗教信仰的人遠比鉆牛角尖的理智主義者好相處,前者對神秘充滿敬畏。在我看來,思想面對神秘永遠是蒼白的。科學不過是在有限的范圍內(nèi)不時提供些零碎的知識,能了解這些知識我們就應(yīng)當知足了,更何況追隨科學的進步最能激發(fā)人斗志、豐富人心智——作為無神論者追隨科學;我們也不能忘記,科學進步會帶來新的難題,探索的歷程永無止境。
真正的金句不是短句,不是美麗的詩句,不是感動一陣子的雞湯文,是真正的見識和膽量。列維-斯特勞斯是法國著名人類學家、哲學家、法蘭西學術(shù)院院士、結(jié)構(gòu)主義人類學主要創(chuàng)始人。他的人類學著作對于法國、西方乃至整個人類社會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這本書的采訪時間,他已經(jīng)是大名人,許多年輕人心目中的人生導(dǎo)師,但他在談到熟悉的、在世的、同行業(yè)的其他名人時,在談到這個世界和社會的現(xiàn)實問題時,他總能抓大放小、直擊要害。他抓住不放是人類的通病,他隨時放下的是自己的面子。
埃里蓬:和在巴西時相比,您跟布羅代爾更熟?
列維-斯特勞斯:他身兼數(shù)職,工作很投入。我和他只在學院的大會上見面,平時見不到。唯一的例外,是他當上了我所在的高等學院六系的主席的時候。
埃里蓬:你們相處得好嗎?
列維-斯特勞斯:布羅代爾人非常好,感受力強,十分慷慨。在重要的場合,可以完全信任他,但他又喜歡主宰全場,忍不住要嘲笑別人,有時候他說的話讓人受傷。當然,只要他愿意,他也會施展魅力,還真挺有魅力的……
埃里蓬:有人說,您選擇人類學是為了逃避現(xiàn)實,您怎么看?
列維-斯特勞斯:不光是我,還有好幾個人類學家,都在人類學研究中找到了逃避現(xiàn)實的凈土,因為我們身處的世紀、所屬的文明讓我們感到不適。
列維-斯特勞斯思想的獨特之處就是他對人際關(guān)系有深刻理解。他的突出貢獻之一,就是將結(jié)構(gòu)主義與人類學研究相結(jié)合。一般來說結(jié)構(gòu)主義就是從元素之間的關(guān)系中尋找意義。列維-斯特勞斯的人類學名著《結(jié)構(gòu)人類學》《神話學》《親屬關(guān)系的基本結(jié)構(gòu)》等,就是能從一張食譜、一首歌、一個神話故事里閱讀出某個民族的情感和精神;并能讀出大量不同民族神話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他首次從南美和北美大陸各部落的神話中,發(fā)現(xiàn)地緣上相隔甚遠的部落,在思想上卻頗為相近,各文明的神話其實環(huán)環(huán)相扣,就如圍繞花蕊生長的層層玫瑰花瓣。
《亦近,亦遠:列維-斯特勞斯談話錄》一書是他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總結(jié),也是對自己所有思想、學說和著作的梳理,我們既能看到他年輕時的迷惘和對事業(yè)的追求,也能看到他對歷史事件和社會百態(tài)的思考。在與好友的談話中,列維-斯特勞斯率性而言,語出驚人,慷慨分享自己的本真性格和誠實經(jīng)歷。他對人生、對人類的真實性情會讓人產(chǎn)生深刻的感受,讀后必定也很難淡忘,需要時一定會立刻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