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羊角包的春天
法國大作家普魯斯特每天早餐時吃兩個羊角面包,據(jù)說能帶給他靈感,他的《追憶似水年華》是瑪?shù)铝眨毡驹诘佘侥崽炫_上的早餐也是羊角配咖啡。面包對于我們并不是必需品,對于他們來說卻是生活。生活需要浪漫,有些日常食物不光是味道,更是寄托了情懷。
曾經(jīng),我對面包不以為意,更別提嘗試黃油含量極高的羊角。但這幾年,上海武康路上的羊角包被炒得火熱,傳聞其形其色皆保留了法國正統(tǒng)的韻味。我查閱了資料,其做法確是細膩,奶油疊入面團,再搟成薄薄餅皮折疊,一遍遍搟面,一遍遍裹黃油,接著一遍遍地冷置,然后用大火烘烤至外皮染上咖啡色。這樣內(nèi)里濕潤輕盈而外殼酥脆堅挺,中間切開仍能看見一層層渦旋。
為了揭開羊角包這一神秘面紗,在一個春天的日子,我前往武康路。脫去厚厚的冬裝,生命也如一枝停了云雀的綠枝,開始抽出翠意。我穿著刺繡棒球外套和碎花小短裙在墻根的日光下慢悠悠地晃來晃去。
滄桑未變的上海,是最好的城市,而曾經(jīng)作為法租界的武康路盡顯慵懶,骨子里透露沉靜優(yōu)雅:柏油馬路上一棵棵法國梧桐已經(jīng)變綠了,一幢幢歐式風(fēng)味的尖頂洋房,媚又自持。帶著造型優(yōu)雅的意大利半圓形陽臺,像極了莎士比亞筆下羅密歐與朱麗葉幽會的陽臺,纏繞綠色藤蔓別有情調(diào)。今天坐公交車路過小教堂時,我就在想,里面那些高高的從鐵門上垂下來的朱紅色的和靛藍色的花到底開了沒有呢。
一條街,可以折射一座城,亦可以濃縮一段史。近代文明的腐蝕與風(fēng)霜,都在這條不到兩公里的路上,留下各自的印記,一如殘妝未卸的美人。如今,幾家特色小店頗為和諧地鑲嵌在洋房之間,這些商鋪餐廳因為有了歷史的渲染顯得更有情調(diào)。往來的車流,露天的咖啡廳,隱秘的畫廊,正在為武康路譜寫新的故事。
照著地圖走,黃昏時分抵達傳聞中的面包房,門口的人潮著實震驚了我,一條長龍筆直地排到了風(fēng)情萬種的大馬路上。各色甜品被整齊地碼在玻璃櫥窗里,和米蘭時裝秀無異,每一個都特色鮮明,讓人無從下手。迫不及待地排隊,拿到手,只見一招牌羊角被墊在一張白色的油紙上,金黃色的外皮最讓人感動。微焦、輕盈、松脆,刷上黃油仿佛上了一層柔光。
我觀察了許久,咬下去只聽咔嚓一聲,脆皮應(yīng)聲而斷,然后是柔韌扎實的質(zhì)感,細細品味,麥香四溢。我特地拍了一張咬開的照片,可以看見內(nèi)餡實在,可能是加了不少糖和黃油,還可以看見若隱若現(xiàn)的奶酥。酥皮很薄,卻層層分明,就像一層一層剝開洋蔥的心。若是再搭配一杯不加糖的拿鐵就是一場靈魂的救贖。那一刻,我終于明白為什么赫本如此熱衷于咖啡配羊角包的組合,也明白為什么說羊角包能給法國大作家?guī)韺懽髦`感了。
現(xiàn)在想來,羊角包最美味的地方,莫過于剛?cè)肟诘囊凰玻趟?,奇特,它集聚了無數(shù)聲音和觸感:那絕不是馬卡龍的直沖腦門兒、芝士蛋糕的自始至終、奶油蛋糕鮮艷明亮充滿負罪的卡路里,也沒有港式燉奶入浴春風(fēng)的親和力;這種感覺,就像是在黑暗里被人從背后輕輕環(huán)住了腰,小小的驚喜,雖轉(zhuǎn)瞬即逝,卻難以忘懷,會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刻,突然憶起。
那些無處安放的情緒,都在細細品嘗中找到了他們應(yīng)有的歸宿。
無花果之夜
我是昨夜的無花果,長在你未綻的連理枝。
一個人在家無法消磨時間,遂滿街亂竄。路過小攤,瞥見有賣無花果的,走過幾步,不甘,又折回,買了幾顆。
特別喜歡酒店自助早餐的無花果醬,新鮮的無花果卻是很少見,用來做無花果撻是再好不過的了。以前,朋友家里有一棵甜得捏一把就是果醬的無花果樹,秋果一天結(jié)一大盆,來不及摘就全爛在樹枝上,整棵樹和果皮會因為糖汁和螞蟻而黏膩膩臟兮兮的。為了大量消耗,不得不經(jīng)常做果醬和撻餡。
“無花,有果,遂名無花果”,這是很多人的共識,直到現(xiàn)在仍有不少人認為它不開花。其實,無花果有花,只是它的花長得特別,需要仔細觀察一下才可以看到。其花托極小極隱蔽極獨特,一般人看不到,也不懂。哪怕戴著無花的名聲數(shù)百年,它也不洗白,只將花苞留給心細善于發(fā)現(xiàn)之人。
有人說,無花果掰開兩瓣,有點兒像女人的性器。的確是,生蠔也是,二者都是至味。怪不得法國菜以無花果配以煙熏鴨胸片,美。
也有人說,無花果像一只糖包子。芝麻般密集的種子閃著金光。我更覺得那是無數(shù)閃亮深邃的瞳孔,帶著未洗盡的鉛華與無盡的榮耀,看你。一口咬下去,先是籽破碎的聲音,再是柔韌的質(zhì)感,咬不斷理還亂,然后是綿延而去的甜。這種甜,不是甘甜,不會太甜,不膩,濕濕軟軟的天然味道里,仿佛帶著淡淡的前世憂傷。
這種綿綿的甜,既不卑微也不張揚,恰到好處,正如做人就應(yīng)該不卑不亢,且那愛情也應(yīng)該是高尚而不卑微的,不是靠乞求的。
張愛玲曾寫道: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然后開出花來。
多么低的姿態(tài)啊,她極盡一生百分之百地去愛胡蘭成,可是胡蘭成給她的愛卻是短暫且善變的。她給他寄生活費,雖然她知道他在外地有了別的女人,并且還會一起花她給的錢。這種痛,這種凄涼,該是多么刻骨。
終于,在歷經(jīng)幾次后,她下定決心今生再也不見胡蘭成?!督裆袷馈诽岬?,張愛玲寫訣別信并寄最后一筆錢給胡蘭成,是在一九四七年六月十日。張愛玲寫道:“我已經(jīng)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我是經(jīng)過一年半的時間考慮的。你不要來尋我,即或?qū)懶艁?,我亦是不看的了?!?/p>
這世上,有很多女人陷入愛情時都一樣,戀愛的女人智商為零,哪怕聰慧如張愛玲,也不例外。當(dāng)你很愛一個人時,你就親手把能傷害你的刀刃交給了他,而當(dāng)你的愛超過了對方給你的時,你的愛往往是卑微的。越是卑微的愛,就越是脆弱,越不長久:卑微的愛,滿足不了男性征服的天性;卑微的愛,缺少真正的情,得不到心靈的溫暖。
要知道,愛情這件事情從來不卑微,它喜歡更長久,更綿延,不張揚,不對抗。它不夠徹底,不夠過癮,卻敢于和時光抗衡。
無花果不能多吃,多吃就品不出味兒了,兩三枚足矣。于是,吃兩顆,贈人一顆,余味裊裊。
櫻桃樹和紅裙擺
她說,和他相約逃課,一起蹲在櫻桃林里往嘴里塞未成熟的櫻桃,是她學(xué)生時代經(jīng)歷過的最浪漫的事,哪怕味道酸澀,帶著一種并不豐腴的美好。
她是從一千公里以外的白鹿原來的。那里有許多已經(jīng)離開的人,他們共同懷抱一棵櫻桃樹的微涼心事,尋找一個嘴唇上有櫻桃氣息的人。她和我交談時,從不提起遠處愛過的人的脾性或樣貌,只是說櫻桃林,在櫻桃林里紅得像一滴哀傷的血的紅櫻桃。
說這話時,正值陽春,我看見日光下她的紅裙擺隨風(fēng)揚起,兩排牙齒在被曬成小麥色的皮膚的映襯下顯得格外亮白,心里甚至還有些羨慕。
記憶里,東墻也有一棵高過屋檐的櫻桃樹。在乍暖還寒,桃李一紅一白捷足先登、爭相斗艷的時節(jié),它卻一身細碎,潔白如雪,既不招搖,也不張揚。
這種感覺,就像我裹著料峭冬衣,走在青春的尾梢漫無目的地尋找久久未來的人。我吹著冷氣,碎冰窸窸窣窣地落在我的睫毛上,而我也曾幻想睡在里面三天三夜后換一條鮮艷的紅裙子站起來。
初夏五月,紅寶石般的果子便在綠葉的呵護下成熟了,如此羞赧的嬌容引得屋檐上那群淘氣貪嘴的鳥雀也心生嫉妒,于是呼朋喚友,用它們刁鉆的嘴去啄食櫻桃表層的薄皮。走近一看,就像我用正紅色的指甲油涂滿手指,又細細地一層層摳掉。
這時你捏起一顆,問她:“你還活著嗎?”“我在這里?!彼彳洝杂?、羞怯地答非所問。“那你活著嗎?”“我已熟透。”這時你已察覺,一顆櫻桃有時就是一個濕潤而艷羨的吻。
饕餮是男人的本色,但對于這種小巧圓潤、嬌艷鮮嫩的果子,還是更適合女子享用。百無聊賴時拈起一顆放在唇邊,也是一種極美的姿態(tài)。唇紅齒白,巧笑嫣然,多少帶著些挑逗的意味。她們優(yōu)雅地捏著細長的青黃柄,像對待尤物般地把玩幾下,方才用修長的手指小心翼翼地送入口中。
相比牡蠣扭曲繁復(fù)的“香艷肉體”,櫻桃與女性美之間的聯(lián)系或許顯得更為抽象。古代的文人騷客大抵也發(fā)現(xiàn)了這一巧妙聯(lián)系,所以會有把櫻桃比作女子小嘴的白居易,也有李煜寫得百媚千嬌的“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櫻桃似的小嘴,真想讓人去嘗一嘗是不是甜的。
十七世紀(jì)的英國詩人也發(fā)現(xiàn)這種水果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欲,便將櫻桃與女性的陰柔結(jié)合起來。而“櫻桃”這個詞本身便是少女的代稱。
淺顯的道理不必大費周章地解釋,就像吃櫻桃的時候不一定非得就著紅酒和蠟燭。有些東西,天生就是性感的。軟軟多汁的口感和殷紅如血的顏色,仿佛帶著某種曖昧的隱喻。熟透的櫻桃與同置于玻璃器皿中嬌艷欲滴的紅玫瑰,都有種豐腴的美。且你要知道,玫瑰本身最具力量的器官既非根莖也非刺。
一棵櫻桃樹,包含了對愛情的全部設(shè)想,其豐厚雋永的內(nèi)涵不亞于一顆南國的紅豆,也不止于一朵花。
我想在你身上去做,春天在櫻桃樹上做的事情。藏在櫻桃里的愛情,青澀、光鮮、熱烈、奔放。因為年輕,它本身就不是太溫順的存在,致命的甜蜜里還帶著一絲不安分的騷動。它也像鐵錘撞擊大火,火星四射,敞開熾熱,沒有那么多物質(zhì)和現(xiàn)實的考量,簡簡單單的喜歡就可以讓人奮不顧身,傾其所有。
千帆過盡,這種高歌猛進式的純粹愛情,不一定都會有世俗美好的結(jié)局。真正的婚姻大概是要把這些如火燃燒的東西全部消化成一條溫順的河,默默流淌在對方身邊才好。
沒有結(jié)果也是一種結(jié)果。所以我常常鼓勵人們勇敢追求,知難而進,因為人總該做點什么。時光最易催人老,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血液里淌滿果實,一顆櫻桃就是一場紅色的夢,盛住一些親熱,攏著一些比指尖更柔軟的往事。于是乎,美麗也就成了半生的謎語。那些被啄食過的果子也盡數(shù)像羽毛似的落進塵埃里,井井有條,幸福而凄涼。
想必現(xiàn)在白鹿原上的那片櫻桃林應(yīng)是熟得很透了,總有一些紅彤彤的喜歡會從她們的齒頰間升起,那種紅,足夠抵一回今生值得存放相片的愛情。
那是一種透明得接近憂郁的紅,熱鬧極了,也沉默極了。
螃蟹的那點風(fēng)花雪月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一夜風(fēng)緊,滿城桂香,聽說那片湖里魚蟹都肥了。我也該想到那片湖里的魚蟹了,雨水打在湖面上,大大小小的圈。
枯荷聽雨的詩意和禪意是凡世難尋的,但持螯封菊的雅意和樂趣是每個人都能用一根沾了桂花酒的筷子點在嘴唇的。
如此風(fēng)流雅韻,突然就想到,《紅樓夢》里的“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那一章,這一回寫史湘云和薛寶釵為海棠詩社第一次活動準(zhǔn)備了一席螃蟹宴,并各自賦詩諷詠螃蟹,宴后又賞菊花詩,顯了貴族之家公子小姐們的閑情雅興。
把《紅樓夢》當(dāng)佛經(jīng)來讀,因為里面處處是慈悲,也處處是覺悟。饕餮王孫應(yīng)有酒,橫行公子卻無腸。就像一萬部艷情小說也不能填補《紅樓夢》的缺陷,一萬件風(fēng)流韻事也無法填補愛情的空白。
調(diào)情是輕松的,愛情是沉重的。吃大閘蟹就像和情人相處一般,不在于懂不懂大閘蟹的出身和背景,而在于你和螃蟹之間遙相期待的默契程度。人的本性,即使是對最鐘情的事物,耐心都是有限的。所以,風(fēng)流韻事把握在半小時之內(nèi)是最好的,猶如與情人香吻,太久了,口唇澀淡。
還記得木心先生嗎,深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奇人物,他說那口唇美得已是一個吻。男人更在意唇舌之間的纏綿,而女人是極嫌麻煩的。就像吃螃蟹,女人在意唇齒間的廝磨,男人是極嫌麻煩的一樣。沒有誰比誰會吃大閘蟹,就像沒有誰比誰更懂得做情人一樣。
戀上大閘蟹,就像戀上情人一樣。好的食客是從頭到尾都要和蟹做情人的。
金秋十月的大閘蟹,一只只豐腴厚實。都說蟹肉上席百味淡,當(dāng)在餐桌上看到蟹的款款身影時,那些食客就已經(jīng)期待起了美味在口里的情投意合。大閘蟹之小腿肉,爽滑細膩,如三文魚。大腿肉,肉厚緊實,如扇貝。肉身,潔白晶瑩,如銀鱈魚。
最期待的,是將螃蟹扒去華麗的橙紅色晚禮服的一刻。金黃色的肉體裸露著閃現(xiàn)在情人的眼前誘惑,流著黃油,淌著黃膏。韻味的豐富讓你欲罷不能。撕咬咀嚼吸吮,唇齒舌腭間,一番歡天喜地自開來。直吃得滿心歡快,熱血沸騰。一番和螃蟹的風(fēng)流快活以后,你也淪為了那個慢慢嚼緩緩咽的受情者。
要知道,螃蟹本身不是果腹當(dāng)飯吃的,它的存在,就是為了你我的風(fēng)花雪月,再探到來年暮秋景色里,食上一兩只,展盡風(fēng)花雪月。
(選自2021年第4期《作家》)
原刊責(zé)編" 鄧沫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