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西山鄉(xiāng)弄峰村,屬于國家級深度貧困村,距離巴馬縣城35 千米,是廣西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以下簡稱評審中心)定點幫扶村。自2015 年開展定點幫扶以來,評審中心始終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組織人力、財力、物力真幫實扶,助推弄峰村脫貧摘帽奔小康。如今的弄峰村舊貌換新顏,蛻變成一個群山環(huán)繞、林海青翠的秀美村莊。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和“八有一超”全部達標,2019 年全村“十一有一低于”全部達標,實現(xiàn)了整村脫貧摘帽。截至2020 年底,弄峰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15 年前的不足2 000 元增加到8 000 元以上,弄峰村貧困發(fā)生率降至0 %。
<<<弄峰村公共服務中心 蔣維/攝
弄峰村屬滇桂黔石漠化片區(qū),轄區(qū)內現(xiàn)有20 個村民小組370 戶1 355 人,分布有瑤族、漢族、壯族3 個民族,2015 年精準識別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有131 戶553 人,貧困發(fā)生率37 %。該村地處缺水少土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區(qū),山高路險,交通閉塞,地理條件惡劣,全村人均耕地不足0.7 畝,以種植玉米為主,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為養(yǎng)豬、養(yǎng)羊以及少量的外出務工,群眾生活十分困難。
面對弄峰村的實際困境,評審中心班子帶領全體職工根據扶貧目標,制訂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和方案,并按計劃穩(wěn)步推進實施;先后選派兩名優(yōu)秀的科級干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與弄峰村村“兩委”一起,切實落實各項扶貧任務要求;多次組織開展消費扶貧,累計向貧困戶購買農產品等5 萬余元,切實增加貧困戶收入;同時開展支部共建,2018年以來,評審中心黨支部聯(lián)合廣西自然資源管理干部培訓中心(以下簡稱培訓中心)黨支部,每年定期與弄峰村黨支部開展支部共建活動,通過講黨課、慰問演出、開展紅色教育、扶貧日主題活動等,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把握意識形態(tài)主陣地。同時聯(lián)系愛心企業(yè)走進弄峰村捐款、捐物,開展扶貧消費等,幫助弄峰村走出困境。
“幫錢幫物,不如幫建個好支部”,評審中心派遣的兩任駐村第一書記首先從建設村“兩委”入手,堅持黨建引領,才能富民強村;通過組織完善弄峰村黨建的各項制度,組建“3 人議事小組”,推進村級重大事宜“四議兩公開”等,及時開展村屯基礎設施建設、飲水安全、危房改造、舊房拆除、控輟保學、扶持村集體產業(yè)發(fā)展等工作;全面推行網絡化服務,建立微信群,宣傳黨的惠民政策,開展黨員教育,公開黨務,倡導黨員群眾互幫互助。2020 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駐村工作隊及弄峰村村“兩委”勇當防“疫”尖兵,春節(jié)期間主動放棄休假,提前返崗并積極投入到弄峰村的疫情防控中,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進行,保障村民健康。
全國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后,評審中心充分利用自身職責優(yōu)勢,將“定點幫”與“政策扶”相結合。評審中心配合廣西自然資源廳對巴馬瑤族自治縣的增減掛鉤、礦權出讓等方面給予支持,并派人主動服務、現(xiàn)場指導和講解有關政策。截止目前,評審中心助推巴馬瑤族自治縣實施增減掛鉤項目13 個,實施規(guī)模約188.053 公頃,通過節(jié)余指標交易獲取收益7.956 8 億元;出讓礦泉水探礦權3 宗,獲得收益362 萬元,為巴馬全縣實施扶貧搬遷、精準扶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評審中心還配合廣西自然資源廳利用貧困縣新增建設用地專項指標、項目用地“邊建邊報”等特殊用地政策,保障巴馬瑤族自治縣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7.863 公頃,確保老鄉(xiāng)家園等10 個易地搬遷安置項目及時落地,為巴馬瑤族自治縣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堅實保障。易地搬遷安置項目建成后,弄峰村共有57 戶268 人搬遷,參與危舊房改造26 戶117 人。此外,評審中心累計投入15 余萬元用于幫助貧困戶安裝門窗、加層擴建等,確保了貧困群眾的住房安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評審中心通過引導和扶持特色產業(yè)發(fā)展,由“輸血”救濟到“造血”自救,從最深處拔掉弄峰村的“窮根”。近幾年來,評審中心先后爭取和投入幫扶資金37.19 萬元,幫助弄峰村45 戶貧困戶建設養(yǎng)殖欄舍,引導貧困戶發(fā)展豬、雞、羊等養(yǎng)殖產業(yè)以及玉米、雜糧、雜豆等種植產業(yè),弄峰村貧困戶特色產業(yè)覆蓋率達到90 %以上。弄峰村駐村第一書記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協(xié)調,2018 年以來為貧困戶爭取到21 個固定公益性服務崗位、12 個非固定公益性服務崗位及8 個護林員的村級工作崗位,拓寬了貧困農戶就業(yè)渠道,增加了貧困戶家庭收入;同時評審中心全面落實產業(yè)獎補和入股分紅等政策,2018 年以來累計為貧困戶增收89.65 萬元。評審中心還配合培訓中心累計投入95.5 萬元幫扶資金,扶持弄峰村集體發(fā)展種豬養(yǎng)殖業(yè)和肉兔養(yǎng)殖業(yè),2020 年弄峰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8.61 萬元。按照“技術能人+合作社+農戶”的發(fā)展模式,2021 年弄峰村的集體經濟年收入有望翻一番。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失學。幾年來,弄峰村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積極入戶宣傳九年義務教育政策,開展控輟保學工作,動員4 名輟學學生返校復課,同時落實適齡兒童營養(yǎng)餐、住宿補助以及貧困生“雨露計劃”補助政策,確保所有適齡人員在校讀書并享受到相關的補貼。幾年來,評審中心累計撥出專項資金和社會愛心教育扶貧資金8.53 萬元,為弄峰村教學點的貧困兒童提供營養(yǎng)早餐,確保每個學生每天有1 個雞蛋、1 盒牛奶,有效提高了該教學點學生的生活水平,增強了學生的體質。
如今,整個弄峰村村民安居樂業(yè),辦公樓寬敞明亮,黨群服務中心、籃球場、舞臺、健身器材等基礎設施功能齊全;“電商之家”、“婦女兒童之家”、衛(wèi)生室、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等一應俱全;村屯路邊還安裝了太陽能、風能路燈,解決了多年來村民們晚上出行難的問題。這一盞盞路燈不僅照亮了全村道路,更照亮了村民們的生活,村容村貌美了,村民們的精神面貌更好了?!懊撠氄辈皇墙K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今后,評審中心將繼續(xù)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按照相關要求,為弄峰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弄峰村籃球場 蔣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