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峰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接受了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進入學校以后得到了教師的教育之恩,進入工作崗位以后可能還有同事或領(lǐng)導的幫助關(guān)懷,作為社會中的個體,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大環(huán)境之中,人應學會感恩他人。感恩是生活中的一種智慧,具有感恩之心的人具備樂觀向上的、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能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幼兒本質(zhì)天真、善良、純潔,他們對真、善、美有著本能的向往。教師應將感恩教育融入幼兒園課程體系,抓住關(guān)鍵時期,為幼兒創(chuàng)造關(guān)愛、懂得感恩的教育氛圍,運用適當?shù)慕逃侄危鰪娪變旱母卸饕庾R。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第一個環(huán)境場所,幼兒的成長發(fā)展與家庭密不可分。家庭對幼兒性格、個性、認知等各個方面都會產(chǎn)生影響,有效的家園合作有助于調(diào)動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家長與幼兒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拉近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提升感恩教育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路徑,借助家長微信群、家長QQ群、幼兒園家教宣傳欄等,讓家長明白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轉(zhuǎn)變家長的觀念,請家長記錄“孩子的感恩故事”“感恩行動”等等。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行以“感恩”為主題的活動,讓家長與幼兒圍繞“感恩”開展親子共讀、親子游戲等。
家長是幼兒最親近的人,他們的言行舉動會對幼兒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當幼兒接受別人的禮物或幫助時,家長應及時提醒幼兒表示感謝;當幼兒表現(xiàn)出關(guān)愛行為時,家長應及時對幼兒說“謝謝”。幼兒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像大人一樣關(guān)愛他人。家長應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言行在潛移默化中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當幼兒到了一定年齡,家長可以邀請幼兒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幼兒體驗幫助別人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例如,家長可以在自己疲倦時,請幼兒為自己倒杯水,或是替自己捶捶背;在超市買東西時,可以請幼兒幫忙拿一兩件商品,并對幼兒的行為及時給予感謝和贊揚;在點滴的生活中,可以讓幼兒學會給予,懂得感恩父母和感謝別人的幫助。
(一)豐富環(huán)境,激發(fā)感恩教育
幼兒園可以在園內(nèi)營造感恩教育的環(huán)境氛圍,激發(fā)幼兒的感恩意識。比如,幼兒園可以在走廊建設(shè)感恩文化墻,提醒幼兒感謝自己的父母、同伴、長輩、老師等。
(二)借助節(jié)假日活動,開展感恩教育
教師可以將感恩教育融入幼兒園課程體系,借助各種節(jié)日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比如在三八婦女節(jié),教師可以帶幼兒為媽媽制作賀卡,請幼兒回家后為奶奶或外婆捶捶背、洗洗腳等;在教師節(jié),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為其他任課教師送上祝福的話語或是賀卡等;在重陽節(jié),教師可以帶幼兒去敬老院幫助老人打掃衛(wèi)生,為老人表演節(jié)目等;在重陽節(jié)那天,教師可以引導班級幼兒探討“家里的長輩為我做了哪些事”,并讓每名幼兒對著手機鏡頭說“爺爺奶奶我愛你”“外公外婆我愛你”等暖心話語,將視頻發(fā)送到班級群,請幼兒回家后傾聽長輩講述過去發(fā)生的事情。通過這樣的活動,幼兒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人的關(guān)心和愛護,使幼兒保持一顆感恩的心,懂得感恩他人,感恩社會。
(三)借助移情教育,開展感恩教育
教師要善于觀察幼兒,正確運用移情教育法,讓幼兒通過“移情”學會控制自己的消極行為,分享幼兒的積極行為,進一步增強幼兒的感恩意識。比如,當發(fā)現(xiàn)一些調(diào)皮的幼兒在摘樹葉時,筆者會對他們說:“你把小樹妹妹的辮子弄沒了,它會難受的?!碑斢變涸谒簳鴷r,筆者會對他們說:“你把書弟弟的衣服撕破了,它會哭的?!碑斢變涸诰拘▲B的羽毛時,筆者會對他們說:“鳥兒沒羽毛了,它會很冷的,它就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了?!苯處熗ㄟ^這樣的方法教育幼兒,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讓幼兒真正感知愛、體驗愛、感悟愛的神奇與偉大。
(四)日?;顒?,開展感恩教育
幼兒天生具有“向上”“向善”的本性,但受到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其品行也會發(fā)生變化。幼兒園可以結(jié)合“感恩教育活動”,讓幼兒體驗父母的辛勞,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讓幼兒學會關(guān)愛他人、包容他人、尊重他人,學會表達愛、回報愛。幼兒園可以結(jié)合社會、語言、藝術(shù)、科學等領(lǐng)域的主題活動,把握最佳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例如,一次,筆者帶幼兒到戶外參觀,途中幼兒看見一個工人在清理垃圾堆,他們你一言我一語開始了熱烈的討論?!袄蠋煟贸舭?,那位叔叔怎么那么不怕臟呢?”“站在那么臟那么臭的地方,這叔叔真不講衛(wèi)生?!庇谑?,筆者帶幼兒走到那位清潔工旁邊,幼兒捏著鼻子問:“叔叔,你在干嘛,這里這么臟,難道你不嫌臭嗎?”清潔工叔叔回答道:“我要把這些垃圾運走,如果我也嫌臟,那么這里的垃圾會越來越多,最后就像一堆小山一樣,交通會堵塞,附近也都會變臭啦?!睋?jù)此,筆者及時對幼兒進行引導,讓幼兒感受到清潔工叔叔工作的辛苦,引導幼兒學會感恩身邊的勞動者。幼兒紛紛對清潔工叔叔說:“謝謝你,叔叔,你辛苦了?!毙睦韺W家認為,懂得感恩的幼兒通常具有堅定、細心等品質(zhì),善于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樂于助人,懂得分享。
大自然、大社會是一本“活”的教材,是幼兒最真實、最豐富、最具吸引力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應讓幼兒在大自然和社會中學會觀察和創(chuàng)造,在豐富的社會生活中學會學習和游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比如,筆者帶幼兒參觀了江蘇南通狼山風景區(qū)、南通濠河風景名勝區(qū)、南通洲際綠博園、如皋紅十四軍紀念館、龍游湖生態(tài)公園等,以激發(fā)幼兒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再如,在中秋節(jié)之際,筆者組織幼兒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鼓勵幼兒從不同的角度拍攝月亮,如水中月、空中月等,并引導幼兒制作月亮賀卡送給親朋好友,讓幼兒為親人送祝福,引導幼兒學會關(guān)心身邊的人。此外,筆者鼓勵幼兒為孤寡老人朗讀有關(guān)月亮的童謠,與孤寡老人共度中秋佳節(jié),讓他們感受親情,讓幼兒學會感恩。教師可以通過社會實踐教育,進一步增強幼兒的感恩意識,使幼兒學會關(guān)愛他人。
總之,環(huán)境會影響幼兒品德的形成。教師應基于幼兒的生活,在生活中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響應時代的號召,按照新課程新理念的要求,在幼兒園課程體系中融入感恩教育。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途徑,通過家園合作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的感恩意識;通過主題性教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感恩意識;通過社會教育,強化幼兒的感恩意識,讓幼兒時常擁有一顆感恩之心。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如城安定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