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 要: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生產(chǎn)力的快速提升使得教育已經(jīng)成為當前社會的重要問題之一。數(shù)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等多重思維的重要途徑,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思維導圖是當前數(shù)學課程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小學數(shù)學高年級教學中也已經(jīng)得到了應用。本文對當前思維導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運用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并總結了一些教學方法,旨在為同行提供一些教學經(jīng)驗,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教育改革注入新的動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shù)學;高段教學;教學策略
學生成長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他們成長路上最為重要的引路人。在這條路上,教師一直在不斷探索能夠促使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思維導圖輔助教學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發(fā)散性思維,而且還會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并掌握教學內(nèi)容。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思維導圖在課堂上應用并不理想,沒有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導致教學效率比較低。因此,為了提高小學生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對思維導圖的應用情況做出分析并且提出解決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思維導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用情況
(一)教師運用思維導圖能力薄弱
在教育領域,思維導圖是教育者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將目標對象所需要的重點內(nèi)容通過簡化的形式表達出來。小學階段是促進人全面發(fā)展的初級階段,教師需要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加明確地了解學習內(nèi)容。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的思維導圖繪制能力比較薄弱,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思維導圖繪制不規(guī)整、運用不恰當?shù)葐栴},導致學生不能深入地理解所學知識。
(二)思維導圖類型與功能匹配度不理想
思維導圖的表現(xiàn)形式包括圓圈式、氣泡式、雙重氣泡式、樹狀式、流程式、多重流程式、括號式、橋狀式八種。不同思維導圖表現(xiàn)形式具備不同的教學功效,不同教學內(nèi)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思維導圖。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思維導圖理解存在偏差,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表現(xiàn)形式與功能和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匹配度受損,從而降低教學質量。比如,圓圈式的思維導圖適用某一件事情進行相關聯(lián)想的教學,教師常常不顧教學實際情況,在課堂上習慣性地采用此類型的思維導圖。再比如,氣泡圖常常用來講述概念的特征,教師對于在數(shù)學課上的概念的講解常常忽略對此類型的運用,經(jīng)常闡述的方法就是用語言描述。
(三)教師的思維導圖運用范圍難以把握
小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對世界認識有限,其認知水平?jīng)Q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把數(shù)學中的復雜問題簡單化,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發(fā)展。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會采用思維導圖的模式開展教學,但是由于認知錯誤,有一些本不必要使用思維導圖的數(shù)學知識卻用思維導圖解決,這樣使原本簡單的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導致學生走了彎路。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長方體(一)”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先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長方體的特征。對于長方體的特征,教師通過表格就可以充分地展示出來,但是卻運用了樹狀圖的形式進行展示,導致教學形式以及教學過程過于復雜,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
(四)教師自身素質欠缺,思維導圖應用流于形式
教師是學生重要的引導者,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與學生的成長緊密聯(lián)系。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利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只是應付差事,在課堂上使用思維導圖也只是草草了事,對于學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知識點也漠不關心,最終使其應用流于形式。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北師大版五年級課本“用方程解決問題”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并沒有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幫助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方程到底是怎么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只是在課堂結束的時候用自己已經(jīng)提前制作好的思維導圖給學生觀看,然后自己完成教學的歸納總結,而忽略了“導”的重要性[1]。
二、思維導圖應用不理想的原因
(一)教師缺乏對思維導圖的專業(yè)認識
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是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產(chǎn)生的,其表現(xiàn)形式與教學內(nèi)容不匹配、應用范圍難以把握、運用流于形式等都是源于對思維導圖缺乏專業(yè)認識。
隨著生產(chǎn)力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師對思維導圖在實際教學中應用的人數(shù)呈逐年增長趨勢,這是教學方式進步的典型表現(xiàn)。然而,教師對思維導圖方面書籍閱讀了解較少,并不具備專業(yè)的思維導圖知識庫。雖然對其有一定的理解,但是理解不深,最終導致在課堂上應用出現(xiàn)內(nèi)容與類型匹配度偏低等一系列的問題。
(二)傳統(tǒng)教育模式殘存的影響
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模式進行,在數(shù)學課堂上也是如此。很多教師長期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在教育過程中仍舊會無形釋放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信號,比如當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成為課堂的主人時,學生會呈現(xiàn)出不知所措的情況,教師擔心學生的同時害怕完不成指標,之后教師就又把課堂主動權拿回到自己手里,繼續(xù)以往的教育方式,忽略了思維導圖在課堂上的應用價值[2]。
三、解決當前存在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增強教師對思維導圖的專業(yè)認識
1.舉辦交流會、培訓會增強教師對此理論的學習
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理論為實踐提供知識支撐。當前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對思維導圖的應用不具備理論基礎,導致在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問題?;诖?,學??梢远ㄆ谂e辦一些思維導圖運用交流會,邀請一些在這個領域的專家分享關于此的經(jīng)驗,通過培訓增強教師對于此的理解,從而增強理論素養(yǎng),為教學實踐提供理論保障。
2.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增強對此方面書籍的閱讀
閱讀作為增長見識和能力的重要途徑,在一個人的成長中具有十分重大的引導作用。思維導圖在國內(nèi)課堂使用時間并不悠久,這也導致教師對理論認知處于比較淺的層面。為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從圖書館或者網(wǎng)上借閱相關書籍,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閱讀一些教師如何運用此進行教學的方法,從而更好地輔助課堂教學。
(二)注意教師對思維導圖的實踐訓練
1.以己為鑒,刻意訓練
思維導圖在國內(nèi)的實踐時間有限,且可借閱到的資源十分有限,同時教學思維導圖時間過程中遇見的問題亟待解決?;诖耍處熆梢栽谧约洪喿x了相關理論書籍后,在自己身上進行實踐,并在教師之間的互幫互助的實踐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學??梢越M織思維導圖技能訓練比賽,提升教師認知深度。教師通過了個人的學習之后,必須在實踐過程中驗證自己的認知是否正確。基于此,學??梢越M織教師之間的思維導圖認知的知識類競賽,在教師之間的競賽中了解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此外,學校還可以舉行讓教師根據(jù)同一內(nèi)容繪制思維導圖,在增強教師自身的思維導圖繪制技能的同時還可以和別人進行比較,從而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3]。
2.教師之間進行訓練,相互監(jiān)督找出不足
教師在學習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之后,可以通過科學技術錄制視頻,然后自己進行觀看,找出不足,也可以通過教師之間的演習,一位教師扮演學生的身份,一位充當教師的身份,通過講述,讓充當學生身份的教師根據(jù)對學生的了解,盡可能站在學生角度去講述自己的感受,彼此指出演習過程中的不足,并分析其解決辦法,從而促進發(fā)展。
3.讓學生成為主人,從個性化的思維導圖中得到啟示
學生是發(fā)展過程的主體。在教師經(jīng)過了一定的思維導圖訓練之后,除了學校課題提供思維導圖訓練和教師自己進行思維導圖的訓練之外,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的思維導圖中獲得靈感和啟發(fā)?;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在小組合作開始之前繪制思維導圖在黑板上,之后讓學生按照小組的形式自己進行討論和預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模仿教師的思維導圖形式,按照自己理解的重點和所應該掌握的點,繪制出個性化的思維導圖。教師根據(jù)學生個性化的思維導圖得出新的啟示,從而使其思維導圖能力得以鍛煉。比如,在教學北師大版“長方體”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一個以長方形為中心的概念引出生活中常見的長方形有哪些,用氣泡式的樹狀圖展示出來。之后,學生自己進行討論,可以模仿教師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并且進行展示,以此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進步。
(三)科學技術輔助法,增強自我訓練
現(xiàn)在的世界是一個科技的世界,如果教師能夠掌握一些科學技術的操作方法,就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經(jīng)過了一定的學習之后,如果仍舊覺得自己所繪制的思維導圖不好看或者是想要更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教師便可以借助現(xiàn)在已有的相關科技軟件,在軟件上用相關的模板進行套用,在保證畫面美觀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錄制視頻的方式通過畫面回放,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最終得以進步[4]。例如,在學生學習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總復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科技軟件提前制作樹狀圖,之后可以按照樹狀圖進行試講,在試講開始前要按下錄制按鈕,在講解過程中按照樹狀圖思路一邊講解,一邊按鼠標列出來,結束之后互看錄制,找出不足,最終在課堂上讓學生掌握理解并加深記憶,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
任何一個事物的發(fā)展都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在這個時間段里,很多人都為之做出努力,思維導圖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在利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吾日三省吾身的反思法發(fā)現(xiàn)其存在的問題,在分析問題過程中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推動實踐朝著另一個階段發(fā)展。
[1]楊英.思維導圖在小學數(shù)學高段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6):23.
[2]孟婷婷.思維導圖在小學數(shù)學高段教學中的應用[J].贏未來,2018(15):205.
[3]趙麗華.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shù)字化用戶,2017(42):182.
[4]陳瑞香.思維導圖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綜合),2016(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