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娜
近一月來,一直在閱讀冷玉斌老師所著《教書這么好的事》,無論是連讀數(shù)篇,還是偶爾一翻,都很喜歡。冷老師的書耐讀,感覺總也讀不完。這里有太多的溫暖讓人不由自主地停留,有太多的觸動讓人情不自禁地反復回味,還有太多廣博的涉獵讓人禁不住想順著那些書名趕緊買書。
這本書分為四輯,分別是“漫讀之言”“專業(yè)之味”“童書之趣”“閱歷之樂”。對應這四個部分,我也想從這四個方面說說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思考。
“做一個真讀書人”
冷老師說,“真讀書人”中的“‘真字,意味深長,是真正讀,是堅持讀,是會讀……”僅就列舉出來的三點來說,其實達到任何一點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是三點,何況后面還跟了一個可怕的省略號!可見,做個“真讀書人”真不容易!
有一句并不是很恰當?shù)脑捠恰爸e言重復一千遍,仿佛就成了真理”,那么我們成人不愛讀書怎么辦呢?孩子不愛讀書怎么辦呢?我想那就從“假讀書”開始吧!與“真讀書”相對,“假讀書”就是不是真正讀,不能堅持讀,不會讀……只是,在我想,“假讀書”畢竟也是讀起來了,假著假著,讀著讀著可能也就成真了!所以,如果暫時還做不成像冷老師一樣的“真讀書人”,那就從做“假讀書人”開始吧!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閱讀生活”
“跨界閱讀,在我看來,指向的就是閱讀最本真的意義:跨越邊界,理解世界;理解世界,萬物互聯(lián)——世界從來不是一個角落,也不只有一個角度,跨界閱讀,正是過一種幸福完整的閱讀生活?!边@是冷老師對跨界閱讀的理解。我非常認同這樣的理解。
現(xiàn)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專業(yè)性也越來越強。而這種專業(yè)性在一定程度也帶來了局限性,突破這種局限性的一種方法就是閱讀專業(yè)之外的書籍,它往往能幫我們打開一扇窗,能夠不斷地豐富自我和完善自我。
作為語文教師,經(jīng)常閱讀的就是文學類書籍了,在此之外,還可以嘗試閱讀科學類、哲學類、藝術(shù)類、管理類等書籍。冷老師在書中說,跨界閱讀不僅是跨專業(yè)閱讀,還可以是跨領(lǐng)域閱讀、跨身份閱讀、跨媒介閱讀??缃玳喿x讓人視野更寬闊。所以,“閱讀也是一種狩獵,當更多的獵物被捕獲時,隨之而來的,正是屬于你的幸福而完整的生活?!?/p>
“求得與兒童的共感”
成尚榮先生在《兒童立場》這本書中說到:“教育的大智慧就是認識兒童,發(fā)現(xiàn)兒童,促進兒童發(fā)展;教育的愚蠢與錯誤也正是因為‘兒童缺場,對兒童的漠視和誤讀?!?/p>
教師要了解兒童,“求得與兒童的共感”是對兒童教師非常必要的。成人了解兒童,去閱讀童書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們是從兒童的視角來書寫的,主人公也都是兒童,從這些兒童身上能看到我們現(xiàn)實中的學生的身影,能讓我們反思,能讓我們在故事中更了解兒童,更接近兒童。另外,童書的作者也是很有智慧的,如冷老師舉例《課外作業(yè)代寫公司》所言,童書的作者也會“將自己化身在書中,將自己觀察的童話、教育和社會,借著孩子的嘴巴與心靈表達出來?!北热纾凇肚煽肆δ泻ⅰ分?,體會到喜歡不意味著一定占有,有所選擇,適當放棄才會讓生活更美好;在《胡桃木小姐》中,認識到回歸生命本真,做真實的自己,才能讓生命煥發(fā)生機,讓心靈有一個永久的家。這些都是童書帶給讀者的智慧與思考。
所以,閱讀童書,也是在閱讀兒童的教育智慧,“最重要的是,大人要有自己精神上的準備,與兒童共同成長。”
“尋找心中的桃花源”
在一千多年前,陶淵明筆下的 “桃花源”就成為了人們理想的圣地,無不讓人心馳神往。為什么它會流傳那么深遠,就是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也許永遠無法抵達,卻從未停止尋找”。教育者當然不能例外。轉(zhuǎn)引《課程與教師》中的一句話:“要重新把握課程,教師自身首先必須擺脫‘公共框架的束縛,根據(jù)自身的教育想象力與設計力,形成新的課程見解?!边@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并且深有感觸。我想,每一位教師都會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領(lǐng)地,這片領(lǐng)地是建立在自己已有的知識能力甚至是興趣、愛好基礎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領(lǐng)地也是不同的。這片領(lǐng)地就可以成為每位教師的“桃花源”。
說到這里,我也想說說我心中的“桃花源”,其實就是我正在做的事:可以去不斷閱讀,可以和學生一起閱讀。記得蔣軍晶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要明白,老師自己讀書了,成了閱讀者,即使沒有什么高深的理念,即使沒有豐富的教學方法,他站在講臺上也是語文,雖然他的教學要改進,但差不到哪里去?!背醯侵v臺時的我,面對學生感到一片茫然。雖然自己已經(jīng)做了二十年的學生,但還是遺憾地發(fā)現(xiàn)自己不能很好地與學生相處。也是在那個時候,我突然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可以憑借著已有的閱讀經(jīng)驗和感受撐起一節(jié)課,而且我能夠從學生的眼神中看到他們的喜歡。就這樣,我繼續(xù)閱讀,繼續(xù)把我的閱讀分享給我的學生,繼續(xù)和學生一起閱讀。我從閱讀中逐漸了解了學生,也因為閱讀,和學生共讀而建立起了屬于我們之間的聯(lián)系。我們可以聊一本書,可以聊書中的某一個人物,某一個情節(jié),我和學生的聯(lián)系也越來越緊密。我感到慶幸,還好我喜歡閱讀,還好我和學生一起閱讀,還好這些美好和更多的美好都沒錯過。教書真好!讀書真好!
讀完《教書這么好的事》,寫完這些文字,我為沒辦法窮盡自己的感受而感到慚愧和苦惱,但是內(nèi)心又是如此的充盈和滿足。讀過,寫過,我已心滿意足。謝謝這本充滿教育智慧、富有教育情懷、值得一讀再讀的《教書這么好的事》!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景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