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健
(東莞市東城文化服務中心,廣東 東莞523000)
聲樂,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其主要依賴于人類本身的身體結構,比如聲帶,聲帶是聲樂表達的基礎。進行聲樂表演時,聲樂表演者還要懂得利用舌頭、口腔、鼻腔調整氣息,使我們能夠發(fā)出有節(jié)奏感、連續(xù)性且悅耳動聽的聲音。在群眾表演中,聲樂是專業(yè)藝術表演種類,其不同于簡單的秧歌、廣場舞、書法等?;诼晿繁硌莸碾y度,在現今群眾表演中,聲樂表演出現較少。那么,為提高群眾表演多樣化,實現群眾聲樂表演的藝術意義。我們將基于文化自信背景基調下對群眾聲樂多樣性輔導進行簡要分析,以為日后相關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中國是五千年文明大國,歷史文明源遠流長。隨著時間推移,現代中國仍然踐行著文明古國理念,倡導實際和平,倡導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以時刻謹記不斷提高國民素養(yǎng)。在中國文明文化自信下,我們的基層文化服務中心,作為市民群眾素養(yǎng)提升中心,不斷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以滿足新時代群眾精神追求,同時提高國民文化素養(yǎng)。在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倡導下,群眾文化活動多樣,群眾文化活動空前繁榮。
在多樣化的群眾文化活動中,各種藝術表演形式遍地開花,舞蹈大賽、書法比賽、扶貧義演、拉丁、歌唱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然而,在多元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中,聲樂由于其專業(yè)性卻異常少見[1]。群眾文化活動是大眾活動,大眾沒有學歷、社會地位標簽,群眾就是人聚集在一起的稱呼。因此,群眾文化活動中,群眾背景不同,學歷不同,專業(yè)不同,喜好不同,包括在聲樂學習上的造詣同樣參差不齊。有專業(yè)的聲樂表演人士,但更多的是聲樂表演門外漢,在門外漢的基礎上,又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聲樂學習停滯不前。
基于此,我們發(fā)現群眾文化活動中,聲樂表演少,同時群眾文化活動中又普遍不重視群眾聲樂表演?!半y”字當頭,將聲樂的群眾表演擱置。
群眾聲樂輔導和一般專業(yè)聲樂院校的教學方式有所不同。群眾所追求的聲樂文化的多元化和難易程度,成為聲樂文化多樣性之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群眾的聲樂基礎、內在嗓音條件和文化知識層面各不相同,直接影響到了群眾聲樂的輔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用心。在群眾聲樂表演中,聲樂教學雖難,但不是不可攻克。在中國音樂領域仍然有很多的聲樂愛好者,聲樂表演藝術家們,仍然有很多藝術的從事者,默默守護著聲樂藝術,聲樂藝術在中國藝術院校中也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聲樂表演藝術形式多樣,其根據音色及音域的不同還可以進行女中音、男高音等分類。從唱法上,聲樂表演可分美聲唱法、通俗唱法、民族唱法及原生態(tài)唱法,表演唱形式唱法多樣。同時,在群眾聲樂表演中,群眾文化活動通常以隊伍的形式出現,包括聲樂表演,如果開發(fā)出聲樂表演的多樣性,就必然面臨聲樂群眾合唱表演[2]。就聲樂表演本身就已經很難,再加上群眾合唱更是難上加難,是幾乎不可能獨自完成的任務。
因此,要開展聲樂群眾表演,必須邀請專業(yè)人士進行輔導,而不是簡單忽略掉。然而,現實和理想永遠存在差距,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中,仍然鮮有專業(yè)人士進行聲樂輔導,幫助群眾突破聲樂表演壁壘。沒有專業(yè)人士的多樣化輔導,沒有聲樂表演的培訓,群眾聲樂表演勢必寸步難行。
在聲樂表演中,聲樂表演流暢而和諧的音符跳動及優(yōu)美的旋律對人們來說是一種藝術享受。此外,聲樂表演需要表演者通過控制感知自身發(fā)音器官變化進行聲樂演唱。人類生而本能地具有控制欲和占有欲,在社會生活中,能夠控制自身是一種美妙的感受,通過自控自律帶來的結果通常會給人類帶來成就感,而成就感給人幸福感,周而復始,良性循環(huán)。因此,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中,聲樂表演意義非凡,它能夠幫助群眾內在燃起積極向上的生活熱情,從內而外的提升人民文化素養(yǎng)。
因此,聲樂群眾表演值得引起基層文化服務中心的足夠重視,不能因其難而放棄如此珍貴的文化藝術。水滴石穿、鐵杵成針,很多古語和富有積極寓意的寓言故事無不闡述著毅力、用心可以改變世界、改變認識的道理。我相信,在群眾聲樂表演中,毅力、用心同樣具有魔力,能夠幫助我們的基層文化服務中心,突破群眾聲樂表演冰瓶,將聲樂表演實實在在的帶到大眾面前,將群眾聲樂表演藝術帶上舞臺,使其積極發(fā)揮自身力量,洗禮華人心靈,提升民眾素養(yǎng)。在此呼吁全國基層文化藝術中心,積極挖掘聲樂表演可能,積極進行群眾聲樂多樣性輔導,使群眾聲樂表演通過行之有效的多樣化聲樂輔導成為現實。
聲樂表演確實難,不光基層文化服務單位認為群眾聲樂表演難。在中國高校中,聲樂表演及教學難,同樣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為難情緒,確實是阻礙群眾聲樂表演的原因,在聲樂表演中,難啃的骨頭會給人們帶來畏難情緒。但難不是不能,只要聲樂藝術在群眾表演中有存在的必要和意義,就值得克服困難。在21世紀的今天,供過于求,為滿足社會發(fā)展需要,為滿足當今社會人們需要,社會上出現各種輔導機構,各種專業(yè)教學[3]。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因此,在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進行群眾聲樂表演改良,我們可以邀請專業(yè)人員進行群眾聲樂多樣式表演輔導。其中之一,我們可以借助社會力量進行群眾聲樂培訓。在現今社會中,有專業(yè)的聲樂輔導機構,在我們提升群眾聲樂素養(yǎng)中,我們可以有組織有紀律的安排群眾進行學習。在輔導機構學習中,我們可以選擇代表,選擇音樂素養(yǎng)較強的群眾,可以選擇幾人進行學習。在這幾人學習完畢之后,由這幾人進行聲樂講解。當然,這種方式不能夠幫助我們的群眾達到專業(yè)級別,只能學習皮毛,但群眾聲樂表演不是國際表演,也不需要我們具備那么強的專業(yè)性。
此外,在機構聲樂教學中,我們作為國家福利機構同樣可以同聲樂教學機構談判、爭取。聲樂教學機構能夠搜集社會專業(yè)聲樂人士積極加入群眾活動中,幫助人民群眾提升聲樂素養(yǎng)。
其次,在群眾聲樂輔導中,聲樂專業(yè)人士不僅僅出現在聲樂教學輔導機構。在社會上,還存在著很多大師級業(yè)內人士,比如大學聲樂教師及聲樂表演藝術家們。但這部分聲樂專業(yè)群體,因社會需要,通常會有很多安排,因而時間較少。因而,可能的情況下,文化藝術服務中心可以發(fā)揮群眾資源,尋覓可能提供群眾聲樂教學的業(yè)內大師,輔導人民群眾聲樂表演[3]。同時我們也可以發(fā)揮機構本身力量,同學校合作,促進高校聲樂教師及學生志愿參與群眾聲樂輔導,以此實現群眾聲樂輔導的多樣性。同時,通過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將群眾藝術活動推向另一個高度,引領人民群眾思想文化素養(yǎng)邁向新階梯。
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進行群眾聲樂多樣性輔導中,我們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群眾聲樂輔導。隨著我國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日新月異的社會形態(tài)下,中國藝術迅速發(fā)展,遍地開花。在藝術類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改變中,可視性聲樂教學作為新穎的聲樂教學方法走進高等院校,登上高等院校三尺講臺,發(fā)揮著育人的重要作用??梢曅月晿方虒W打破了傳統聲樂教學的局限性,將傳統聲樂教學帶上新高度。在聲樂教學中,應用可視化聲樂教學提高了傳統聲樂教學效率,同時使聲樂教學得以延續(xù)??梢曅月晿方虒W使得聲樂藝術文化得以永久保存成為可能??梢曅月晿方虒W法顧名思義是一種肉眼可見的聲樂教育教學方法,其依賴于信息化技術,以多媒體教學為依托,通過物理學、解剖學、運動學等聲樂教學理論知識展示給學生們。那么,在群眾聲樂輔導中,可視化聲樂教學同樣可以作為新時代藝術文化中心進行群眾聲樂多樣性輔導手段之一??梢暬晿方虒W方式極大較小了聲樂教學困難,簡化了學習者學習難度。對于理解能力參差不齊的群眾,可視化聲樂教學無疑是聲樂學習最簡單有效的途徑。在進行可視化聲樂輔導中,基層文化藝術中心可以請大學聲樂教師進行群眾教學。因聲樂教學輔導設備有限,因此,文化藝術中心可以同校方合作,促成群眾聲樂的多樣性輔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在群眾聲樂多樣性輔導中,開展聲樂大賽同樣是鼓勵民眾積極提升自身聲樂素養(yǎng),實現聲樂表演的有效途徑之一。群眾聲樂表演大賽可以具有趣味性,在群眾聲樂表演大賽中,我們可以設置幾個環(huán)節(jié),比如:賽前熱身或者聲樂大賽中多樣群眾藝術表演匯集,亦或是聲樂接龍和群眾互動。如果,我們希望通過正規(guī)的聲樂表演大賽,感染群眾,提升群眾對聲樂表演的敬仰,我們也可以將聲樂大賽設置得嚴格而正規(guī)[4]。但筆者認為,聲樂大賽不必特別正規(guī)或者隨意,主要能通過聲樂表演大賽,達到娛樂身心,打發(fā)休閑時光,同時提升人民群眾素養(yǎng)的目的即可。因此,在聲樂表演大賽中,我們可以設置賽前熱身,比賽接龍,賽中娛樂節(jié)目設定及終極專業(yè)聲樂表演競演環(huán)節(jié),將聲樂大賽舉辦的既有趣味性又不失專業(yè),同時給群眾帶來聽覺盛宴。以此提升群眾對于聲樂表演的認識,提升群眾對聲樂表演的喜愛,從而積極探索聲樂,學習聲樂,達到我們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群眾聲樂輔導多樣性的目。
總而言之,“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群眾聲樂輔導的多樣性”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重要課題,值得基層文化藝術服務中心積極研究探索。本文中,我們從開展聲樂大賽、群眾可視化聲樂輔導、專業(yè)人員聲樂輔導等幾個方面對于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群眾聲樂輔導的多樣性進行了簡要探析,希望通過我們的探析,為我國群眾文化建設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