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星
主持人:春花開,泛舟來,這場沿襲了十年的約定,去年因疫情而中斷。今年4月,我們試圖找回舊時節(jié)拍,泛舟股友見面會計劃在京重啟。去年小泛只在上海做過一次交流會,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很多股友無法到場,引以為憾。特別是去年首次開啟趨勢模式,讓與會者受益匪淺。當時傳授的那招強趨勢戰(zhàn)法,正當其時,隨后趨勢股遍地開花,抱團板塊如日中天,戰(zhàn)法大放異彩??缒晷星樽匀皇谴蟾煽焐系暮脮r節(jié),只管喝酒吃藥開新能源車,即使在3月初指數寬幅震蕩的日子里,仍有品種出現信號后,四個交易日最大漲幅超過30%,不僅穩(wěn),而且快。
泛舟:穩(wěn)中求快是趨勢模式最大的優(yōu)勢之一?!胺€(wěn)”,主要是指買入后短期股價表現穩(wěn)定,持股體驗較好,基本沒有痛感較強的操作。超短爆發(fā)模式則不然,由于投資者性格及股市成長過程不同,導致最終認知及交易千差萬別。當信號出現時,要考慮很多情況,有的存在明顯的阻力位,有的基本面非常差,更有集合競價開盤高低區(qū)分的講究,這些都必須過濾。有些新手不明所以,明明龍頭不行了,你重倉買一個當天跟風的高開票,只要板塊出現波動,當天股價十幾個點的震蕩幅度,一天就能讓你懷疑人生。一些性格毛躁的投資者,從不會在交易前思考標的瑕疵及市場周期的問題,無腦打板,吃三次天地板,基本就退出江湖了。趨勢模式則會規(guī)避這樣的現象,對新手也比較友善,即便進攻性非常突出的強趨勢戰(zhàn)法,也很難遇到這樣的波動。
主持人:確實如此,泛舟去年開啟趨勢課題,顯然已經提前意識到市場格局的改變。說實話,很多投資者對趨勢股很眼饞,卻不得其門而入,很希望補上趨勢投資這一課。本次交流主題把趨勢課題引向深入,定為趨勢為王,看來很有必要。
泛舟:投資者要在市場不斷進化中,不斷審時度勢,在每個階段尋求相對性價比較高的模式。
主持人:市場進入機構時代,職業(yè)投資人理當積極求變。
泛舟:是的,2016年之后,機構入市規(guī)??焖侔l(fā)展,眼下5萬億以上的權益類公募及私募,2.4萬億北上資金,還有全球指數基金、保險資金、資管資金等等,蔚為壯觀。個人和機構投資者之比也從8:2逐漸變成5:5,這股力量可比游資強大百倍千倍。他們一旦介入某個板塊及公司,都是持續(xù)的,資金不斷介入,中長期鎖倉,股價呈階梯式上行,且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在這個過程中,找準時若干點介入,就能規(guī)避股價當天變臉隔天被核的現象。時下市場跟風資金也分成了趨勢和超短兩種模式,前者有一部分也是被逼無奈,因為資金越做越大,超短承載資金有限,且需要大量時間盯盤,只能轉模式做趨勢。趨勢不代表就是中線,近一年來,大家都能感受到,趨勢股的爆發(fā)力也是驚人的。我統(tǒng)計了近一個月的幾個強趨勢股,觸發(fā)咱們的信號后,都有30%左右的升幅空間,時間都在五個交易日內,一點不比所謂的打板慢,且穩(wěn)定性高。
主持人:泛舟的粉絲中,不少人跟隨學習多年,小資金靠超短起家,慢慢向大資金發(fā)展,是應該嘗試趨勢超短兩頭抓了。
泛舟:強趨勢戰(zhàn)法效率很高,有目為睹,這次會再給大家做做補充。此外,以前講過的趨勢戰(zhàn)法之一,登高也會帶給大家一點新體會,權當溫故而知新。要重點說明,這次趨勢戰(zhàn)法的核心模式,將是一種低吸戰(zhàn)法。
主持人:聽著很美好。趨勢模式本身負向波動率就小,如果在股價的相對低點甚至最低點附近就發(fā)出信號,那么這一筆交易的性價比肯定超高,這顯然是低吸模式的魅力。但我想問你,會不會當市場波動時,低吸在股價的半山腰呢?我們做趨勢,首先追求的肯定是痛感少。
泛舟:低吸模式有防止低吸主跌浪中個股的標準。
主持人:你搞一大堆標準,誰記得住呀?
泛舟:一條能記住不?
主持人:那肯定能。
泛舟:只有一條技術標準!就可以規(guī)避買到主跌浪中的個股,在這我不展開說,因為太簡單。真?zhèn)饕痪湓挘賯魅f卷書。我一直信奉,越簡單的東西越好用。比如8月教的強趨勢,幾乎只有一個標準,這次我可以補充點其它事項,無非是讓模式更完美。
主持人:感覺趨勢玩法簡單化了不少,為何你以前講超短買剛啟動的票時,標準多要求嚴呢?
泛舟:超短理論上屬于短期爆發(fā)力極強的模式,實盤賽中一年十幾倍的全部都是超短模式。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既然如此強,駕馭不好的話,對自己的殺傷力也會大,選票就必須多維度過濾。趨勢模式選的票都是中長線資金持續(xù)介入并鎖倉的,相對選票就會更容易,各種模式的標準也會少。而且低吸模式的標準非常直觀和機械,標準可以量化且少而精,有效降低投資者的操作難度。
主持人:明白了,這更像一種“傻瓜”交易模式。作為入市時間不長、資金量相對大、且沒精力一直盯盤的投資者,通常主要考慮兩點,第一,模式操作難度如何。第二,性價比高不高,也就是買入后短期風險收益比如何。趨勢模式正好符合這些投資者的要求,同時短線爆發(fā)力也未必小。說到爆發(fā)力,我有個問題,大家跟你學了那么多年超短,這個以后不玩了?
泛舟:當然不是。我們學股票,既學術,也學道。股理都是相通的,就像下象棋的,學國際象棋肯定容易,散打高手練MMA,也容易成功。超短選手玩趨勢,在擇時方面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對風格切換有著超越常人的敏感。就像之前講的超短核心思想,想明白了,完全可以應用在趨勢上。再比如近幾年流行的情緒周期,坊間有太多以訛傳訛的版本,完全是誤人子弟。這次交流會上,我會全新闡釋情緒周期,幫大家高效把握周期中幾大拐點,并給出相應操作策略,我覺得這才是情緒周期的真正用處,而不是掉在階段劃分里,那純屬浪費時間。我這次講的這個情緒周期,既可用于超短,也可用于趨勢投資。
主持人:賺錢才是硬道理,流派之爭,咱們不關心。你上次說過,不再系統(tǒng)講解超短,但還會講一些新模式,聽說這次你帶來一個全新模式,號稱超短最快的模式,“同步戰(zhàn)法”。
泛舟:超短追求的就是效率,可謂天下武功惟快不破,一擊必中,絕不拖沓。同步戰(zhàn)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跟隨主流資金,無疑是最高效的打法,沒有之一。
主持人:這個“快”快在哪里?
泛舟:就是緊跟這波上漲主導資金的步伐,與以前戰(zhàn)法不同在于,新戰(zhàn)法觸發(fā)信號不拘泥于標的物漲停板的數量,只要觸發(fā)條件,首板之后也是買點!甚至沒有漲停一樣可以觸發(fā)條件。新時代超短,漲停板不再是決定性要素。
主持人:不錯,簡單純粹。這次你還要傳授賣出法則,賣出被稱為股市難解之謎。
泛舟:全講講不完,這次講一部分,也是超短的賣法。
主持人:之前泛舟跟我聊過,微博收到最多的信息不是問這票行不行,而是問自己賣不好,經常賺錢的票到虧錢才賣,怎么破?“賣”是最難的一件事了,這次超短一買一賣都齊備了。也算是對熱心讀者的一個回應,更值得回應的是另一檔子事。去年秋天,創(chuàng)業(yè)板改革,天山老妖雄霸天下,創(chuàng)業(yè)板風云際會,很多粉絲曾聯(lián)名呼吁,請泛老師專門講解創(chuàng)業(yè)板攻略,但泛舟有言在先,2020年只講一次,此事就此作罷。但20cm這玩意兒,無疑是誰都無法忽略的存在。
泛舟:不能讓去年這批熱心股友失望,這次會推出20CM戰(zhàn)法。我重點研究的,是這些高波動品種啟動時的規(guī)律,到時會和大家仔細分享。
主持人:從大趨勢看,全面放開注冊制已是必然,全部實施20CM,似乎是遲早的事,所有投資者都要為這一天做好充分的準備。你這個20cm玩法,算趨勢還是超短?
泛舟:無論超短還是趨勢模式,都可運用。如前所述,趨勢和超短,兩者是不沖突的,甚至還能互補。再強調一次,大家之前的超短絕對不是白學的。學過超短之后,你再去看趨勢就會覺得非常簡單,因為超短是最考驗人性及專業(yè)化水準的。短期預期收益越大,勢必波動率越高,未入門時期是最痛苦的。趨勢模式則溫和的多,你有超短的基礎再去做趨勢,就像是正常人看慢鏡頭那樣,屬于降維打擊。沒有投資基礎或者入市時間不長的投資者,首選應該是趨勢模式,這種簡單易學,對新人友善的模式,會大幅減少前期學習階段本金的損耗。所以這兩個模式確實是互補的。
主持人:反正現在股市主要也就這兩種模式,趨勢、超短。跟你一人學就夠了。
泛舟:不對,還有第三種模式。
主持人:哈哈,躺贏??烧f到這事了,我怎么還激動了呢?上周泛舟說了,指數波動又將給大家一次躺贏的機會!前兩次躺贏真是一次比一次贏的多,贏的爽。關鍵真的是躺著贏的,純機械到點就入,不用盯盤,適合所有類型的投資者,乃至不投資只想理財的人。就說上一期2020年8月份推出躺贏策略2.0版,自2020年9月10日觸發(fā)“開躺”條件,到2021年2月10日,五個月的時間內。標的物最大漲幅接近100%,組合最大平均漲幅為43%左右,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為27.3%。
泛舟:前兩次躺贏的性價比都非常高,那是因為第一介入點選的準,第二標的彈性大。但我還是要提醒朋友們,一定要擺正心態(tài),我跟大家交流的是投資方法,是交易模式。躺贏是很好的投資模式,我很有信心,我當然希望大家積極實踐,但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融合自己的心得體會。交流中提及的示范案例,提及的介入點位和全新的標的,只是為了講解模式。我們也會用范例來告訴大家,如何既能提高安全系數,又保持標的彈性。但那只是范例。早期總會遇到這樣的朋友,每次來就為等我發(fā)“福利”,據說每次“福利”都能值回票價,到后來,變成主要期待躺贏。我也不知是喜是悲,何德何能,大家如此信任。我可以自信地說,躺贏這兩個字沒毛病,我可以教您怎么躺,但躺這個小小的動作,一定還得您自己來。
主持人:這段話說得好費勁,個中因由,不足為外人道,不提也罷。另外我還想起一件小事,你前幾周判斷創(chuàng)業(yè)板見頂,果然再度應驗,這倒沒什么,這種表演,對泛舟早已習以為常,讓人有興趣的是,你當時提到了雙死叉這個詞。好多讀者一再追著我們問,雙死叉是什么新武器?這件小事,4月見面會上也給解決一下吧。
泛舟:沒問題,包括指數的事,未來市場的運行方向,也都是要跟大家交流的。
主持人:未來太遠,先說眼下,“3·8節(jié)”那天,你在微博開始明確看電力板塊,并且說了是趨勢性,非短線,這板塊有啥講究?
泛舟:碳中和疊加盈利改善的典范。當時華銀也就單板,深圳能源雙板,其余你一下我一下的尚未形成合力,這種時候才有關注的意義。不然等到集體高潮了,又是羊群效應。雖然中期依然向好,但短線要分化了。這次起來的電力都和碳排放有關,要么參股碳交易所,要么是新能源發(fā)電,比如水電、風電、光伏等。去年光伏炒中上游,現在炒應用,也就是電廠。電力里也有業(yè)績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歐美主流新能源電廠甚至傳統(tǒng)能源電廠PE大致在10-20倍之間。我們這里,比如深圳能源,剛啟動時靜態(tài)PE6倍,動態(tài)7.5倍。還有不少10倍以下的,所以這第一步基本讓這些未來有成長空間的電廠先回到了10倍左右。同時,有碳中和相關實質性內容的,估值可以更高點,這輪還沒完,后面慢慢來。我之前也和大家反復說了,今年的風口,就是盈利改善型板塊或公司。估值回升的超大票都沒戲,現在依然沒有見底。
主持人:周五好像電力板塊明顯有點高潮的感覺,不過其它碳中和分支也起來了。
泛舟:是的,碳中和整個板塊尚未到高峰,慢慢來,不著急?,F在很多行業(yè)都因為碳中和開始轉暖,最明顯的就是以往的環(huán)保設備,比如脫硫,環(huán)保鍋爐等等。因為很多高耗能企業(yè)要花錢買排碳了,這錢它們會計算,還不如改造設備更劃算,以此類推,這只是一個發(fā)散點。這個板塊太大了,影響到的面很廣,所以炒作周期會非常長。指數不用多想,沒戲的,等有戲了,我會提示大伙的。
主持人:上周蕭蕭聊到,市場需要一個風格再平衡的過程,本周市場一度下挫至3328點,打穿了之前我們預判的3400點的震蕩區(qū)間下限,后市怎么看這個再平衡的過程?
海風若雨蕭蕭:市場大震蕩自19年以來已經經歷了至少三次,2020年春季行情那一波,芯片科技類巔峰時刻,后期能再創(chuàng)新高的龍頭型品種僅有韋爾,其他諸如兆易、聞泰等等,都是有波幅沒漲幅的低位震蕩格局。生物醫(yī)藥類品種上一輪高光時刻是2020年7月,后期能創(chuàng)出新高的僅剩下智飛,其他被腰斬的品種就不一一列舉了,這些品種的今天,就是這一輪抱團股的明天。而且每一輪高光時刻都會伴隨著市場的劇烈震蕩,也就是市場風格再平衡的過程,這個再平衡過程表現在市場板塊的高低位切換以及成交量的逐級縮減,目前看,這個再平衡過程還未完成。
主持人:最近討論美債的較多。
海風若雨蕭蕭:也不用拿美債收益率上升說事,那只不過事后的分析,是自圓其說而已。我們更直白一些說吧,這種抱團拉漲只從市場交易角度去剖析的話,跟莊股沒啥區(qū)別,都是鎖倉式樣的拉升,高位跳水式樣的閃崩出貨,所以這類品種的左側是很難做的。本輪再平衡過程暴露出市場流動性明顯不足,白酒和醫(yī)療服務帶崩了新能源和高位的順周期品種,呈現出多殺多的擴散效應,這種聯(lián)動效應在之前的多輪震蕩中是沒有出現的,對于這種現象,投資者應予以重視。
主持人:一般每年的春季都是市場流動性最寬裕的時節(jié),現在就暴露出流動性不足,后面的三個季度又怎么辦?
海風若雨蕭蕭:從技術形態(tài)來看,市場已經走成了我們之前分析的糟糕的擴散型形態(tài),本周打穿了周線BOLL的中軌3460點。周線走成這樣,有探求BOLL的下軌支撐3220點的架勢。由于3月前7個交易日就跌了5%,市場已經明顯超跌,短期內應該進入一個反彈修復期,市場炒作風格偏向低PE、低PB、低價、低漲幅的“四低板塊”,譬如鋼鐵、煤炭以及銀行等周期屬性的品種。主題方向無非就是“碳中和”,我感覺“碳中和”就是個筐,不管什么都往里面裝,環(huán)保漲了,環(huán)保就是碳中和,鋼鐵漲了,鋼鐵也是碳中和,連火電股也跑來碳中和一下,涉及的品種過寬,很難形成聚焦效應。由于3731點以來的調整性質應屬于中級調整,一般至少需要34個交易日才能具備市場拐點的時間周期條件,所以投資者還需要保持耐心。
主持人:周四市場強勁反彈,讓市場看到了弱勢下的些許曙光,驕陽怎么看后續(xù)發(fā)展?
驕陽:僅僅是超跌后的技術性反抽而已,10日線依然明顯下壓,20天線下周開始更是加重壓力。最簡單的反轉條件都沒有,所以不要被反彈的假象騙到了,遠沒到舒緩神經的時候,而且大家沒有意識到嗎?我們的問題根本就不是美債利率上行這么簡單,這只是導火索,看看美國依然新高,為什么呢?因為美債綁架全球,想好就都得跟著人家玩兒,人家繼續(xù)印鈔。我們的問題,根本原因除了本身估值過高外,最主要的是國內的貨幣政策不可能更寬松了,我們不可能無休止地印鈔,所以貨幣寬松預期的頂點帶來的影響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不能繼續(xù)寬松,那么只能通過消化估值來化解壓力。這就是我們近期走勢相比歐美遜色這么多的原因。從月線看,指數的月線和大多數核心品種的月線本月明確調整是大概率的,所以最起碼也得月底或者4月初市場才能相對真正逐漸穩(wěn)定下來。
主持人:本周碳中和板塊表象強勁,怎么看待這個板塊?
驕陽:這就是炒作,我們都知道,碳中和最受益的就是光伏和新能源,電力也好,鋼鐵、煤炭也好,都是日薄西山的夕陽產業(yè),不管市場炒作得多好,我是看不到未來它們會有什么作為。所謂碳中和的概念炒作,我覺得就是個幌子,要不為啥電力漲更受益的光伏電站卻相對弱了不少呢?最根本的原因,它們本身估值在歷史底部,資金借著碳中和的概念做一波估值提升行情,而且漲上來后,對標國外的公用事業(yè)股和鋼鐵煤炭股顯得也不貴,大家都可以接受。所以你們看到,中字頭基建股周五不也開始補漲嗎,道理都是一樣的。我們早早就說過,這些個股只輸時間不輸錢,如此低的估值,還能跌哪里去。
主持人:談到電力板塊,近期水電表現得尤為出色,似乎更貼近碳中和,而非單純的概念炒作吧?
驕陽:的確,水電看起來更正宗些,作為清潔能源的龍頭,水電公司本身就是穩(wěn)定的印鈔機,一直都在走長期慢牛,這次借著碳中和,出現了較大的短線上漲實屬正常。如果從基本面出發(fā),我覺得這個板塊可能會是機構抱團的新方向,業(yè)績確定,現金流確定,可謂守攻兼?zhèn)洹?/p>
(本文提及個股僅做分析,不做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