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真禮
【知識鏈接】
引導孩子情緒表達有一個很重要的點,需要讓孩子明確表達情緒的邊界。比如,如果孩子大發(fā)脾氣甚至打人、罵人、亂扔東西,我們就要及時制止他,讓他明白:“生氣、難過、沮喪都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傷害別人或是破壞物品?!?/p>
如果孩子能夠在負面情緒來襲的時候,準確地將情緒表達出來,那么在表達的過程中,他的情緒就會減弱80%了。
幼兒情緒表達能力的發(fā)展是情緒表達規(guī)則逐漸規(guī)范化的過程,這一發(fā)展過程受到幼兒認知與社會化發(fā)展的影響。較小的兒童并不完全具備情緒表達規(guī)則化的能力,例如他們可能會拒絕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并用不恰當?shù)男袨楸磉_。到3-4歲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的出現(xiàn),他們對情緒表達規(guī)則有了初步的認識,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表達來顧及他人的感受。這個時候的兒童在收到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時,會表現(xiàn)出高興的樣子,這種情緒表達方式是兒童用來掩飾自己真實的感受,避免傷害他人的感情和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以此符合社會規(guī)范。 6 歲時兒童認識到表面情緒和內心真實體驗存在著差異,這時候兒童的情緒表達才能真正地按照社會規(guī)范進行。此外,兒童情緒表達規(guī)則也受到性別的影響,在消極情緒表達的方式上女孩通常會用言語的方式進行情緒表達,而男孩通常用攻擊的方式。
首先,情緒直接支配、左右著兒童的行為。積極的情緒表達有利于提高兒童活動的效果,消極的情緒表達如恐懼、痛苦會對實際行動產生負面影響。人們常說:“孩子是憑興趣做事”“兒童是情緒的俘虜”,“高不高興”“愿不愿意做”,對兒童的心理和行為影響極大。
其次,情緒表達能力是幼兒適應環(huán)境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進幼兒的社會化發(fā)展。積極的情緒表達直接反映著幼兒的處境,如通過愉快表示處境良好,通過痛苦表示處境困難。幼兒通過情緒進行社會適應,如用微笑表示友好,用移情維護同伴關系等。
最后,情緒表達能力影響著幼兒性格的發(fā)展。積極的情緒表達對良好性格的形成起著促進作用,反之,起阻礙作用。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幼兒易怒,有的幼兒多愁善感,這些與他們平時的情緒表達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兒童情緒表達方式合理,情緒狀態(tài)良好,將會促進幼小銜接的過程,心理上的接受和適應比什么都重要。它決定了兒童能否很快適應新的集體,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反之,消極的情緒表達和狀態(tài)將會阻礙幼小銜接的過程。
兒童情緒表達能力的發(fā)展也是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從能夠說出基本的情緒詞匯,如:開心、難過、害怕、生氣等;到能夠用情緒詞匯來表達自己的心情,能夠說出較為完整的情緒事件;最后能夠用較為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
我們知道了兒童情緒表達能力的功能、特點和作用,那么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提高情緒表達能力呢?
不打斷、不干涉孩子用語言表達情緒。當孩子開始用語言講述時,即便孩子和你的觀點不一致,我們也不用立刻打斷孩子或是糾正他們的想法。因為這樣不但不能讓孩子掌握用語言表達情緒的技能,頻繁被打斷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緒。讓孩子把心里想的都說出來,他們會在傾訴中平復心情,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豐富孩子情緒表達的途徑。首先,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學會傾訴。當孩子處于負面情緒時,家長要引導孩子說出來,找到自己信任的傾訴對象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情緒感受;其次,家長可以培養(yǎng)兒童多方面的興趣。豐富的興趣愛好不但可以陶冶兒童的情操,也可以讓兒童更容易找到合理表達情緒的途徑;最后,家長應豐富兒童的生活,開闊兒童的視野。家長不僅要為兒童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也要滿足兒童精神上的需要。在閑暇時光,家長可以帶兒童進行親子閱讀,徜徉書海;可以帶兒童娛樂休閑,放松心情;可以帶兒童游覽祖國大好河山,開闊視野。這些活動既可以愉悅兒童的身心,又有利于兒童的情緒釋放。
樹立正面的情緒榜樣。根據(jù)心理學中“踢貓效應”的觀點可知,每個人都是情緒鏈條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情緒不僅對自身造成影響,還會進行傳遞,影響身邊的人。在家庭中,家長處在情緒鏈條的上端,家長的情緒更容易對兒童造成影響。所以,家長在兒童面前樹立正面的情緒榜樣極為重要。如果家長積極樂觀,兒童更容易身心愉悅、積極陽光,如果家長牢騷滿腹、消極悲觀,兒童很可能產生消極失望的情緒情感。因此,家長盡量不要把負面的情緒帶回家,在兒童面前盡量少發(fā)牢騷,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處理事情、面對生活。遇到問題,不鉆牛角尖,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給兒童樹立不怕困難,積極樂觀尋求解決之道的榜樣。
【方法分享】在家里設置“情緒角”
“情緒角”就是在家里為孩子設置一個角落,給孩子表達情緒的空間。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確定在家里的某個地方,一起設計情緒角。如下圖可以在指定的地方做一個情緒收集箱,孩子每天可以將自己的情緒寫或畫好放進去,這樣孩子既能將自己不想說的情緒表達出來,也可以讓家長去了解孩子日常的情緒。開動腦筋和孩子們一起創(chuàng)設屬于自己的情緒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