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珍
摘 要:基于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結合新課改的明確要求,研究對比初高中教材內容,根據(jù)實驗目的、實驗儀器、實驗步驟的差異性,本研究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整合出實驗銜接點,闡述初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策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課堂;化學
一、課題研究背景、意義及解決的主要問題
四川省進行中學實驗操作考核已有十余年,大家對初中實驗的認識不斷得到強化,學校實驗裝備得到了較大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有所加強,但是由于初三化學學習時間不長和中考的壓力,學生實驗操作的思考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等依然欠缺。即使在化學實驗操作考試過程中,為了得分,許多學生背實驗操作步驟的痕跡十分明顯,而目前的高一化學實驗教學還是停留在以老師講為主,學生真正動手實驗的機會少,老師對實驗的教和學生對實驗的學習過程中均存在初高中實驗知識銜接不足的問題。所以,做好初三中到高一化學實驗教學銜接顯得尤為重要。
二、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初高中能夠銜接的實驗分為遷移應用類實驗和延伸拓展類實驗這兩種。遷移應用類實驗是指實驗器材與實驗步驟基本相同,化學原理不同的實驗。這類實驗的銜接點如表1所示。
延伸拓展類實驗是指實驗原理或實驗目的相似,實驗儀器或實驗裝置有差異、 實驗操作步驟增多的實驗。這類實驗的銜接點如表2所示。
三、課題主要研究方法
針對以上初高中實驗銜接點,本課題將從以下途徑探究初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策略。
1.堅守課堂教學的“主陣地”
教師重視對于教材的研究,將一切問題回歸到課本上,在教材中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初中注重的是人文精神,將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融入到化學教材之中,使之可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而高中教材,則更具邏輯性、抽象性,知識內容更具深度與廣度。所以區(qū)別初中、高中的教學方法有針對的進行教學。
2.開拓“第二戰(zhàn)場 ”-家庭實驗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實驗觀的培養(yǎng)還需要家庭實驗的配合。教師在學期初要編制好家庭實驗計劃,然后有條不紊地實施。學生可按書本內容完成實驗,更要鼓勵學生有所創(chuàng)新,如實驗物品、實驗步驟、實驗目的等都可有所變化。為了便于反饋,可讓學生拍攝實驗視頻上傳,教師瀏覽、打分、點評。長此以往,學生將會產(chǎn)生一種自覺意識:實驗并不是“高大上”的東西,它就在 身邊,它可以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只要你敢想、敢嘗試。
3.成立化學社團,開通微信公眾號,舉辦趣味化學實驗大賽
在指導家庭實驗的基礎上,成立化學實驗社團。在初三及高中各年級學生中宣傳、動員。定期召開社團活動,活動方式以講座、座談、實驗實踐為主。安排老師進行實驗講座,介紹實驗原理、發(fā)展研究方向,創(chuàng)新思路等,為學生提供探究理論基礎。召開全體社團成員座談會,師生從暢所欲言,指導教師與社團成員共同探討實驗的原理,設計的可能性及操作的注意點等。指導老師還可以提前準備好實驗儀器和藥品,學生動手實驗的過程中,教師給與適當?shù)募m正和輔導。
四、課題研究預期成果
1.課堂方面
在現(xiàn)代化互聯(lián)網(wǎng)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實驗管理平臺,增加實驗課的開設頻率,深化課堂改革,提高課堂效率。
2.教師方面
改變傳統(tǒng)教學策略,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向學生滲透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打磨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實例,在各個校內、市級教研會、省電教館開展的“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平臺曬課進行展示推廣;在省級刊物及以上發(fā)表相關研究論文。
3.學生方面
學生在已有實驗基礎上學習新的實驗內容,能夠把散點的實驗內容構建成網(wǎng)狀體系,消除畏難情緒,提高學生探究實驗的能力以及學習化學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學業(yè)水平。
參考文獻:
[1]“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與實施的探索[J]. 王云生. 化學教學. 2019(05)
[2]基于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物質結構與性質》教學研究[J]. 趙廣匯. 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 2020(06)
(四川省內江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