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天杰
冬天的太陽,落山有些快。只五點多鐘,田野里已經(jīng)呈現(xiàn)模糊狀態(tài)。但忙碌的農(nóng)人并沒有停止手中的活兒,有的在澆肥,有的在鋤草,有的在掐菜薹。
我吃完晚飯,散步在田埂上。迎面走來劉嬸:“老許??!散步呢?”“嗯,劉嬸你吃飯沒有?”“這不,回家做飯去?!?/p>
劉嬸今年74歲,日常的操勞,使她臉上早已刻上條條皺紋,頭發(fā)也白完了。但背不駝,身體也硬朗。劉嬸左手提著小竹籃,里面裝著小白菜與胡蘿卜,大概是做晚飯的菜,右手拖著田溝里撿的一捆干柴,我急忙上前幫忙。劉嬸笑著說:“沒事,幾十年來,咱習(xí)慣了,夾捆柴我還能行?!蔽抑缓靡贿呑?,一邊和劉嬸聊著。
“劉嬸,我看你這一身衣服穿了幾年了,咋不置身新的?”“老許,這是孩子們準(zhǔn)備扔掉的,當(dāng)初我看到挺新,扔了怪可惜,我拿回來自己也能穿,也穿習(xí)慣了?!薄叭缃裥乱路膊皇呛苜F,新衣服也買兩件??!”“我們常年干農(nóng)活、家務(wù)活,穿那么好干啥?再說,這總比過去那粗棉大布好,比那補丁加補丁的衣服好,什么東西習(xí)慣就好了,有穿的,穿著暖和就足夠了。”劉嬸的一席話,讓我感受到樸實的可貴。
“唉!我們家孩子,也不知甘難辛苦,上千的衣服及鞋子穿不到一年,統(tǒng)統(tǒng)當(dāng)垃圾扔掉,他們這樣浪費,是不惜福,是不知足哇!”
邊聊邊走不覺已走到了劉嬸的家。廚房里,一只15瓦的燈泡,在漆黑的廚房里放著光,從明亮的路燈下,走到這廚屋里頓時感覺屋里光線格外暗淡。我說:“劉嬸,這點光,你習(xí)慣嗎?”“還別說這光小,這總比煤油燈強,能照亮就足夠了!”這又一句“足夠了”,不由得讓我對比起我家,在我家堂屋中間,有六盞壁燈,一盞大頂燈,只要孩子們一回來,一到晩上,所有的燈通通開著,每次我關(guān)掉壁燈,伢們就又打開,還小聲嘀咕:“要得幾個錢?。 爆F(xiàn)在的孩子們大多不注重節(jié)約,似乎是他們大方,老人吝嗇,實則日常生活還是應(yīng)該細(xì)水長流才是正理。
劉嬸忙著做飯,她放著又干凈又省事的煤氣灶不用,偏偏燒著土灶。灶里剛點燃,一陣煙霧,滿廚房看不清人?!皠穑阍趺床挥妹簹庾鲲垼俊薄昂⒆觽兓丶揖蹟n了,吃飯的人多就用,平時我撿點柴火,我又不趕忙,灶里做飯炒菜還好吃些!能把飯菜做熟就行了,再說一罐煤氣總得百把元吧!”不一會兒,一碗白菜,一碗蘿卜絲,已經(jīng)熱騰騰地端上了桌。隨后她把一盤剩飯倒入了鍋中?!皠疬@剩飯什么時候的,能吃嗎?”“早上特地多做的一碗飯,這么一炒一熱,又省柴又省力,多好哇!”我說:“劉嬸,別太節(jié)約了?!薄袄显S啊,這飯菜總比過去愁米缺吃強吧?能吃飽喝足就行了?!?/p>
劉嬸今天講的用知足、穿知足、吃知足,真是讓我也受到教益!“足夠了”,她這種“樸素、節(jié)儉”的持家觀念代表著“吃過苦頭的一代人”的精神。
回家后我躺在床上,劉嬸的話總在我耳邊回響——“足夠了!”這是多么簡潔而又富有內(nèi)涵的做人哲理呀!
大方慣了的孩子們,要是你們也能傳承這種“足夠了”的家風(fēng),那我們的國家會節(jié)約多少資源?。∥以谙耄阂尯⒆觽冏龅?,我們做父母的必須先做到。我得先補上這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