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園
摘? 要:兒童成長檔案的內容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在不斷更新,檔案記錄方法也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而變得多樣化。文章首先分析了兒童成長檔案的構成,探析了當前兒童成長檔案的記錄與管理現(xiàn)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創(chuàng)新記錄方法的思路和優(yōu)化檔案管理的策略。
關鍵詞:兒童成長檔案;檔案記錄方法;檔案管理;數(shù)字檔案;兒童教育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 the content of children's growth archives is constantly updated, and the recording methods are becoming diversifi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of children's growth archives,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cording and management of children's growth archives,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the ideas of innovative recording methods and the strategies of optimizing the management of archives.
Keywords: Child development archives; Archival recording method; Archive management; Digital archives; Children's education
兒童成長檔案是隨著20世紀80年代“檔案袋評價法”的出現(xiàn)而逐漸興起的,也演化出了由家庭和學校共同負責的系統(tǒng)記錄兒童成長過程的專門檔案,即兒童成長檔案。
隨著檔案工作的日益普及化和教育改革實踐的深入,在兒童成長檔案的動態(tài)建設過程中,采集哪些內容,以何種方式記錄下來,如何發(fā)揮兒童成長檔案的作用,成為當前教育界和檔案學界共同關注的實踐性研究課題。
1 兒童成長檔案的構成分析
兒童成長檔案是兒童成長過程的縮影,它既包括對嬰幼兒時期生理發(fā)育過程的記錄,也包括對學齡期兒童學習能力、生活能力和社會性成長的記錄。我們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對其進行說明。
1.1 縱向檔案構成。從縱向維度看,兒童檔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嬰兒階段的生長檔案、幼兒階段的成長檔案和小學階段的成長檔案?;蚋鶕?jù)兒童生活的主要場域的不同,將其成長檔案劃分為搖籃期成長檔案、獨立行走家庭檔案、幼兒園生長檔案和初等教育成長檔案。
1.2 橫向檔案構成。從橫向維度看,兒童檔案可以細分為飲食作息生活檔案、言語動作發(fā)展檔案、游戲活動檔案和身心發(fā)展檔案。也可以根據(jù)兒童成長情境的性質和重要程度的差別不同進行劃分,如:日常生活檔案、日常學習檔案、重要發(fā)展事件檔案。還可以根據(jù)成長過程的順逆性特點,將成長檔案劃分為兩類:成功檔案和挫折檔案。
2 兒童成長檔案的記錄與管理現(xiàn)狀
2.1 搖籃期檔案記錄與管理現(xiàn)狀。搖籃期成長家庭檔案是嬰幼兒時期的生長發(fā)育檔案,主要采用日常觀察筆記的形式收錄。包括嬰兒的體重、身高、心跳速率等記錄的身體發(fā)育測評表;醫(yī)療保健記錄表 [1];運動功能發(fā)育進展表;言語能力發(fā)展記錄表;情緒情感發(fā)展記錄表等。分為前期和后期兩個階段的記錄。
由于家長育兒知識、投入精力和測評工具的有限性,通常只負責兩項記錄:嬰兒成長日記和嬰兒健康檔案。前者,流行的做法是博客,后者主要是用檔案袋收錄嬰兒成長中的紙質健康資料。
2.2 幼兒期檔案記錄與管理現(xiàn)狀。幼兒成長檔案,在幼兒園中主要分為展示型和過程型兩類。它以幼兒自我評價為主,老師評價為輔。目前主要靠教師進行記錄,主要收錄幼兒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方面的成長資料。[2]
2.3 小學期檔案記錄與管理現(xiàn)狀。其一,健康與習慣檔案。這部分檔案主要記錄小學生身體健康狀態(tài)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情況。記錄方法通常是由老師觀察、核查后形成課堂觀察記錄。其二,才藝活動檔案。學校通常安排豐富的文體才藝活動讓他們舒展身心,獲得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其三,社會交往檔案。家長和班主任應密切溝通,達成一致的態(tài)度和原則。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制定社會交往能力發(fā)展計劃,并通過每學期期末的“角色—情境”社交綜合測評面試,對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進行評定和做出針對性指導。最后,學習成長檔案。其內容包括兒童各科目的階段性學習成果,以及兒童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等。記錄的方法主要是用文字或圖片記錄。
3 兒童成長檔案記錄與管理的創(chuàng)新策略
3.1 兒童成長檔案記錄方法創(chuàng)新思路
3.1.1 檔案記錄的主體應多元化。將檔案記錄和評判的主體擴大,實現(xiàn)多元主體參與,能夠防止個人偏見的消極影響。搖籃期時,家長應與當?shù)氐挠變航逃龑<?、兒科醫(yī)師、兒童心理工作者保持聯(lián)系,在專業(yè)咨詢的基礎上做出恰如其分的論定,確保檔案資料的科學性。
幼兒園時期,老師一定要對孩子們的行為表現(xiàn)和作品評定進行綜合“會診”,聽取其他老師、孩子們的意見。小學階段,老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參與建設自己成長檔案的積極性,更多地運用小組、班級評選和學生自評的方式收集檔案資料。
3.1.2 檔案記錄的內容應連續(xù)化。兒童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xù)過程,其成長檔案應在時間和內容上保持連貫性。在選取檔案資料時應遵循代表性原則、實事求是原則、過渡性原則。
3.1.3 檔案記錄的形式應多樣化。當兒童成長的一個階段終結后,可以“拍電視劇”的方式分主題進行存儲,運用動畫和視頻剪輯的方式連貫起來、活起來,讓觀看者更有興味地欣賞兒童各具特色的金色童年。[3]
3.2 兒童成長檔案的有效管理策略
3.2.1 樹立兒童視角,鼓勵兒童參與。盧梭在《愛彌兒》中說“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他的地位:應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4]
兒童的思維方式、感知方式、關注對象、關注方式都與成人大相徑庭。在兒童成長檔案的內容選取上,應當重視傾聽孩子們的心聲,選取那些最美好的材料存入檔案袋中。因此,家長和教師要轉變觀念,給兒童自由表達的機會,[5]按照天性生活,在成長的過程中記錄他們的精彩創(chuàng)造和獨特收獲。
3.2.2 加強檔案內容宣傳和展覽,發(fā)揮兒童成長檔案的教育價值。在管理措施上,可將各時期出現(xiàn)的典型事件記錄下來,相互借鑒;值得積極倡導的行為,應在班級乃至全校進行宣傳,傳遞正能量。
3.2.3 建設數(shù)字檔案,實現(xiàn)兒童成長檔案的便捷管理。從時間跨度上看,兒童的成長檔案只是其漫漫成長過程中的一小段,其后還有少年檔案、青年檔案和成人檔案等,成長檔案貫穿于其一生。兒童成長檔案實現(xiàn)數(shù)字化管理后,生成、查詢、檢索、編輯、匯總、傳遞等工作就變得非常簡易,[6]可以大幅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
*課題:江西省基礎教育研究課題“生態(tài)學視角下兒童入學準備狀況調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冬梅.兒童成長檔案的收集[J].檔案天地,2018(03)
[2]薛紅梅,王玉菊.以成長檔案袋為載體探索幼兒發(fā)展性評價[J].教育(校長參考),2019(01).
[3]楊冬雪.“小學生成長檔案袋”的應用與思考[J].數(shù)碼設計,2018(05)
[4](法)盧梭著,彭正梅譯.愛彌兒(精選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李玉.兒童視角下成長檔案袋評價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
[6]張兵.運用電子成長檔案 抓好兒童養(yǎng)成教育[J].科學咨詢,2015(09).
(作者單位:萍鄉(xiāng)學院? 來稿日期: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