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華
人間五月天,蟬鳴,荔熟。
美麗的惠州,美麗的東江,迎來了龍舟鑼鼓響、迎來了嶺南荔枝紅。
荔枝紅了的時候,滿園火紅,滿園飄香,荔枝成為這個季節(jié)一道最亮麗的風(fēng)景。看那市場里隨行就市擺賣的、家里果盤擺設(shè)的,還有人們談?wù)摰?,都離不開荔枝。親朋好友之間迎來送往的亦是荔枝。戀人拍拖,一枚甜心荔枝送進愛人嘴里,道不盡恩愛情長,甜甜蜜蜜、親親愛愛,羨煞旁人。人間五月天,荔枝“唱”主角,一曲粵劇《賣荔枝》響遍大街小巷。網(wǎng)絡(luò)上,看不完的《荔枝旅游文化節(jié)》《荔枝產(chǎn)品推介會》《實地品嘗荔枝旅游節(jié)》《出嫁女回娘家品荔枝》等消息平臺推送。?。X南荔枝,紅了一片天,醉了一城人。
自古以來,荔枝一直享有“水果之王”的美稱。文人墨客留下許多對嶺南佳果荔枝的留戀、贊頌之詞。荔枝從開花到結(jié)果,都有寫不完的詞、贊不完的歌。唐代杜牧《過清華官絕句》中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詩句,道出了荔枝對楊貴妃的深深吸引。宋代蘇東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詩句,寫出了荔枝對詩人的巨大誘惑?,F(xiàn)代著名作家楊朔在《荔枝蜜》一文中,也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荔枝也許是世上最鮮最美的水果”的贊嘆!
荔枝開花的時候,站在高崗上放眼望去,荔枝花一片又一片,一山連一山。荔枝開花,千嬌百媚,花團錦簇競相開放。荔枝樹下,有濃郁的荔枝花香味將你包裹,讓你感到置身在神話般的仙境中,有如唐代宋之問《靈隱寺》那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的感覺。荔枝花香飄百余里,深深地吸幾口醉人的荔枝花香,然后把你的思緒引向很遠(yuǎn)很遠(yuǎn)。
荔枝成熟時,站在高崗上放眼望去,紅彤彤的荔枝讓人心曠神怡。太陽把那漫山遍野的荔枝樹變成綠海叢中的片片紅云,看那山山嶺嶺,綠色披紅裝,鮮艷,耀眼。荔枝外形呈圓形,外表布滿小疙瘩。剝開果皮,荔枝肉晶瑩剔透,像瓊漿玉液精制的佳品,令人垂涎欲滴,看著舍不得吃,又恨不得一口把它吞下,廣東人戲稱為“肉緊”。放進嘴里咀嚼,果肉甘甜爽口,吞進肚里,全身舒服,十分開心,我想,神仙也不過如此吧。荔枝當(dāng)紅,讓摘果人心醉,讓買果人、賣果人、吃果人同醉。
的確,嶺南佳果荔枝,營養(yǎng)豐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磷、鈣、鐵等成分,是增進健康之佳品。據(jù)說,它的作用,一是所含的糖分具有補充能量、增加營養(yǎng)的作用,對大腦組織有補養(yǎng)作用,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癥;二是有消腫解毒、止血止痛作用;三是有美容作用,它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促進微細(xì)血管的血液循環(huán),防止雀斑的發(fā)生,令皮膚更加光滑幼嫩?!侗静菥V目》也有記載:荔枝可止渴、益人顏色、通神、益智及治瘰疬等病。
確實,有這么多藥用功效的嶺南佳果荔枝,難怪這么多人喜歡它,難怪沒多少人能抵擋住它的誘惑。不止古人楊貴妃喜愛荔枝,現(xiàn)代小哥小妹、爺爺奶奶們亦迷荔枝。不但中國人喜歡吃荔枝,日本、澳洲、美國和歐洲人都愛吃荔枝。
筆者聽說過,有一位中國小妹在日本東京銀座逛商場,看到一個櫥窗被裝飾成庭園模樣,其主角是一株小樹,主角當(dāng)中的主角是兩三枚紅色果子,仔細(xì)一看,?。【尤皇侵袊笾?。商場把荔枝當(dāng)奇珍,包裝與珍寶相仿,每三幾顆荔枝用盒隆重藏著,以紅絲裝飾。荔枝在他們眼中是如此珍貴,如果日本人知道中國人啖荔枝如此平常,隨意可吃,一定羨慕不已。筆者還了解到,中國商人梁子永第一個把荔枝生意做到新西蘭,雖然這是一個人口少、羊兒多的國家,但那年由于中國荔枝的到來,這里的人一下子吃了8噸糯米糍荔枝,按每磅零售價80元港幣計,梁子永是將荔枝換金子的生意人。更出奇的還有,2002年廣東增城掛綠荔枝拍賣會上,一顆不足18.8克的荔枝競拍出55.5萬元的天價,再次創(chuàng)吉尼斯世界紀(jì)錄,這顆荔枝采自增城“西園”掛綠老樹,有400多年的歷史,每年結(jié)果甚少,出售論個賣。其特點是外殼顏色四分微綠六分紅,有條綠線縱貫果身,果肉清脆口有微香,剝?nèi)ネ馄ぜ埌粷窦垼闪耸飞献钯F水果。
誘人的荔枝,食用不當(dāng)也會令人喪命。上世紀(jì)90年代末,在惠州市惠城區(qū)河南岸太湖洋地段(今金山湖附近),有個浙江人來惠州發(fā)展,在大湖洋湖放養(yǎng)鴨子。初來乍到就遇上荔枝豐收年(荔枝大年)。他聽說嶺南荔枝品種多,特好吃,就騎著單車去市場買點來嘗一下。不嘗不要緊,這一嘗就停不下來,荔枝清爽甘甜,甜中帶蜜香,果味特別,真是好吃到形容不出來。于是,他吃完再去買,反正不貴,買了繼續(xù)吃,吃完了感覺肚子飽飽脹脹的,但嘴上還想吃,結(jié)果又去買來吃,吃呀吃,吃得忘乎所以。哎呀,這下可糟啦,把胃撐壞了,人也不行了,結(jié)果送到醫(yī)院去搶救都搶救不過來。果然是“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真實寫照啊!這個浙江養(yǎng)鴨人,就這樣因“啖荔”狂吃而“長作嶺南人”了。
荔枝紅了的時候,人人都愛吃荔枝,然而,荔枝好吃,也要懂吃。廣東俗語有說“一只荔果三把火”,意思是說荔枝雖好吃,但溫燥濕熱,容易生火,所以吃時要適量,以免上火。廣東人懂得怎樣吃比較消火,善于拿捏數(shù)量,細(xì)細(xì)品嘗,而且講究吃荔枝要吃“正時”的,也是水果成熟期。如糯米糍、桂味、仙婆果等荔枝成熟期在每年的6月22日以后,槐枝(烤荔枝干那種)在每年的7月1日以后。成熟期大約12天左右,在這當(dāng)正期最好吃。此時不吃,就是損失,這是嶺南人吃荔枝的講究。
我的老家,鄉(xiāng)下盛產(chǎn)荔枝,從小我就常見荔枝,也有不少與荔枝有關(guān)的故事。
讀小學(xué)時,每逢暑假,我和弟妹們就盤算好去外婆家吃荔枝的“計劃”。有一年,我們姐弟徒步二十余里到外婆家門前,歡迎我們的,總是那荔枝樹葉嘩嘩的搖曳聲伴著外婆的笑聲。外婆牽著我們的手進了門,就馬上抓了兩把米,也沒洗就放進鍋里準(zhǔn)備煮飯給我們吃,他們平時喝粥很少吃飯。我們笑了笑告訴外婆:“姐婆(客家話),米還沒洗呢!”“沒事,沒事,不干不凈吃了沒病,亞妹(小孩子)長大了,懂事了?!蓖馄沤又亓嗽?。在外婆家,讀大學(xué)放假回來的舅仔就帶著我們滿山跑,去摘荔枝、抓魚??粗鴿M山的荔枝樹,那一串串荔枝果兒像寶石般閃爍奪目,我們放開肚皮吃起來。
我們小時候生活貧困,荔熟時節(jié),家里就是再困難,父母也要買荔枝給我們吃。我們也經(jīng)常去市場撿荔枝核兒換錢。我家對門就是供銷社,荔枝成熟時,附近農(nóng)村人民公社生產(chǎn)隊的荔枝就挑到這里由供銷社統(tǒng)一收購,用作烘荔枝干。田梓里整整一條街都排滿了荔枝擔(dān)。這些農(nóng)民與我父母都很熟,有時候讓幫著占位子,也會給母親一點兒荔枝作為報酬。有一天晚上12點多,我們幾姐弟都睡著了,被母親搖醒起來吃荔枝。母親小聲催著說:“快吃,這個時候的荔枝最甜了?!卑胍估镂覀儼研迈r的荔枝美滋滋地“啖”了一回,心里也感到甜滋滋的。
母親經(jīng)常掛念著生活貧困的農(nóng)村娘家,掛念著我們那患青光眼的外婆。她每次回去都要留點兒錢給我舅母,吩咐她時不時買碗粉條給外婆吃。母親沒工作,跟著我奶奶學(xué)了竹篾編織,編織洗鍋掃換點兒小錢。她每天5點起床,到河邊挑水、洗衣服,做早飯。10點以后,街市開始熱鬧,她就販點兒荔枝挑著在街巷賣,希望可以賺點兒零錢回娘家時不至于兩手空空。母親顧及我們姐弟都是讀書郎,盡量不在學(xué)生多的地方賣。一次,我放學(xué)回家,碰見母親在糖街?jǐn)[著兩簍荔枝,她將扁擔(dān)放在地上墊著坐,沒人來買就在那兒打盹兒。我見狀心里像被錐子刺著般的痛!我知道母親很累,那年才35歲的她,顯得是那么的蒼老,她身體消瘦,兩眼凹下去,這是歲月的滄桑、生活的煎熬所致。想到此,眼淚蒙住了我的雙眼。我不忍叫醒她,但又怕荔枝被人偷,便站一旁默默地看守著。蒙眬中母親以為有人買荔枝,忽然驚醒,看見一個戴紅領(lǐng)巾、扎辮子、打蝴蝶結(jié)的靚女孩兒站在一旁,有點兒尷尬地對我笑了笑。母親知道女兒長大了,她這樣在這里叫賣會讓女兒沒臉見同學(xué),才選擇在這冷清的小巷叫賣。荔枝是一種嬌貴的水果,存放時間不長,母親每次看到滿筐的荔枝就要爛掉了還舍不得吃一個。當(dāng)時我暗下決心,要發(fā)奮讀書,長大賺錢養(yǎng)母親,要讓母親享福。但等到我們有滿筐上等荔枝帶回家時,母親卻嘗不到了。
每當(dāng)吃荔枝的季節(jié),我都會回想到這一幕,心里就滴血。我苦命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