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延麗
在八寶,最不能忘懷的是水,它們咿咿呀呀,任性前行;它們古怪精靈,不露頭尾。它們自帶魔法,一會是嬰兒,一會是智者,一會又是桀驁不馴的少年,它們或奔騰,或靜默,與天地一體,演繹八寶的剎那與永恒。
小鎮(zhèn)八寶位于云南省廣南縣境內(nèi),廣昆高速、云桂高鐵橫穿小鎮(zhèn),八寶河沿小鎮(zhèn)蜿蜒穿行。
雖為同一條河同一水系,八寶河卻因地段各異導(dǎo)致年齡各異。
看,那叮叮咚咚的小河是嬰兒,它們明明暗暗,從山間咿咿呀呀奔出,任性地流淌在山腳、村旁、老鴨的嘎嘎聲中。它們斜風細雨,紅的花綠的草爬滿河溝河道,一年四季,任春風點亮,任層林盡染。這樣的河流,鵝卵石一般平滑圓潤如沉睡的嬰兒,想什么時候醒就什么時候醒。雖然河水淺,小魚小蝦卻是謹慎的,它們時而出現(xiàn)在這,時而躲藏在那,一株水草、一片浮葉,都可能是它們的避難所,誰叫它們的嬰兒河母親,任性自流,不管不顧呢。當然,在八寶,這樣的河流比例不算大。
八寶河流多是經(jīng)歷世事的智者,有著中年人的穩(wěn)重和滄桑。這樣的河流,你聽不到水聲,眼神和心神倒極為好用,地勢不一定開闊,撲面而來的綠意和濕氣會告訴你哪里有河。
八寶河很多河段水流量大,河流,像極深沉的智者,滿腹才華卻絕不炫耀。它們靜靜流淌在田間、水柳樹群中,深沉而安靜。這樣的河流,談?wù)撃挲g毫無意義,河里的大魚、幾人合抱的大樹,奇形怪狀的鵝卵石,越來越寬的河道,周圍的良田萬頃,都能看出它的深沉睿智、富饒美麗,它那健康的體魄,每一寸肌膚都飽滿殷實。當然,它絕不只有平和,它也有脾氣秉性。你看,它撞開山門,咆哮而瀉,或者吞噬田地損毀莊稼時,也許你該反思,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么。
在八寶,也有脾氣暴躁、少年郎味極濃的河流,它們位于八寶鎮(zhèn)東方,因地勢低凹,八寶境內(nèi)所有的河流奔跑著、歡唱著在這里匯聚,這相當于青春期的孩子,跑了一路,累了一路,卻不能停歇,在碰到三臘村旁的懸崖時,不免耍起橫,相互起哄相互激將,繼而毫不猶豫地爭相往下跳,且一跳三級,這便是八寶有名的三臘瀑布。
三臘瀑布又叫響泉瀑布,顧名思義,很響的泉水。瀑布氣勢恢宏,水面斜線200米,落差120余米,水面跌落三臺,折疊反復(fù)。站在三臘瀑布下,水珠飛濺,若嵐若絮,水霧漫天散花,人免不了飄飄欲仙,可那轟隆的水聲,雷鳴虎嘯的氣勢卻一遍遍提醒你回歸凡塵。
詩云:“三臘響水跌如棉,不用弓彈花自舞?!?/p>
又有詩云:“幽谷漫天飛素雪,深山白云走晴雷?!?/p>
我云:“白浪翻卷入仙境,雷鳴虎嘯赴紅塵?!?/p>
我眼中的紅塵,是八寶河水悄然養(yǎng)育、滋潤的一切生物,它們有魚蝦鳥獸、花草樹木和勤勞善良的壯鄉(xiāng)兒女。
八寶鎮(zhèn)是壯族大鎮(zhèn),全鎮(zhèn)共86109人,其中:壯族41402人,占總?cè)丝诘?8%。八寶的壯族是壯族中的沙支系。大聲說笑,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是八寶人的三大特色。在八寶,美女迷人、美酒醉人、美食養(yǎng)人、美景怡人。一句話:仙境般的美景養(yǎng)育了這一方水土,這一方水土培育了這一方水稻,這一方水稻溫潤了美食、美酒、美人。
說起八寶的水稻,知情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在八寶,最出名的是八寶米,也叫八寶貢米,是歷代向朝廷進貢的佳品,早在明清時代被列為“貢米”,封為“皇糧”,史記“每歲貢百石”,專送京師供皇帝御用。1959年建國10周年大慶,專調(diào)數(shù)千斤到首都北京,用以招待外國貴賓。解放后被列為國家優(yōu)質(zhì)上等米,1981年被國家列為名貴米種,2001年廣南縣被授予“中國八寶貢米之鄉(xiāng)”。
說起八寶貢米優(yōu)質(zhì)的原因,當?shù)赜袀€傳說:相傳在古代,八寶某年大旱,萬畝良田干枯龜裂,當?shù)匕傩胀纯尢镩g。這時,七仙女痛別董永及幼子返回天庭,正好路過八寶上空,看到人間的慘狀,她深為悲憫,流下了眼淚。她的眼淚流到哪里,哪里的禾苗便由枯黃轉(zhuǎn)為青綠??吹睫D(zhuǎn)為青綠的禾苗,七仙女心里很高興,便不停地流眼淚,眼淚流干了,她又毅然擠出自己的乳汁灑向稻田,她的乳汁灑到哪里,哪里的禾苗就絕處逢生,長勢非常好,收割后的稻谷醇香撲鼻。
對于這個傳說,說實話我是不信的,深以為八寶貢米之所以品質(zhì)優(yōu)良,得益于八寶這一方水土、氣候和善良淳樸的八寶人。
很難想象,爽朗豪情的八寶人,在種植八寶米上卻是慢格調(diào)。每年開春,春早的南方,大地早已熱鬧非凡,人們犁田,人們耙地,人們和時間賽跑。八寶人卻不理會這些,秧門沒開,大家誰也不催促誰,都相約似的泡在悠閑里,你釣?zāi)愕聂~,我趕我的鴨,軟糯米酒下肚,小河柔情在手,不時哼哼小調(diào),慢條斯理行走在青山綠水間,靜待“官撒種”儀式到來。
“官撒種”源于我國西周時官方為春耕播種而在農(nóng)歷三月初三舉行的傳統(tǒng)農(nóng)耕祭祀活動。春秋時,孔子將這一活動稱之為“籍田禮”。據(jù)史料記載,“官撒種”當天,官府要準備好五谷,即谷子、玉米、麥子、高粱、花生。撒種儀式開始時,先由撒種官員將種子放上祭臺,進行祭種,祭種儀式結(jié)束,三官下田扶犁耙,各趕一頭牛犁田耙地行耕田禮,向民眾分發(fā)五谷,意在為官者重視農(nóng)耕生產(chǎn),敬畏自然,并告之百姓已到播種節(jié)令,同時祈求當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種子撒下,又是一段悠閑的時光,八寶人可以趁這閑暇,劈柴、喂馬,和朋友打電話。禾苗也不著急生長,滋養(yǎng)它的水清著咧,扎根的土壤肥著咧,即便它打個盹,也能掙來主人的驚嘆:哇!秧苗怎么長那么高了?喲!該開秧門了。
秧門一開,壯家人開始忙碌,斜風細雨間,壯家人的身影如根根游走的禾苗,穩(wěn)穩(wěn)地插入八寶河懷中的大地,他們是這個世界的一捧紅塵,來于塵土,歸于塵土。
接下來是一個等待的過程,雖然漫長,可于勤勞忙碌的八寶人來說,也許只是剎那,抑或永恒。
剎那,稻谷低下頭,思考人生。
剎那,稻香香飄十里,無聲無息。
剎那,打谷聲穿梭青山綠水,百步紅塵,吟唱永恒。
是的,生命在于剎那,也在于永恒。八寶,無疑是剎那和永恒的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