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暇菲
摘 要:在初中化學學科教學中,學困生的存在是個普遍的現象。針對初中化學科目學困生問題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研究課題。這一課題對初中化學的教學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與意義。但目前對初中化學學困生這個特定群體的研究仍顯不足,特別是關于他們的狀況、類型及影響因素等問題,還缺乏深入性、全面性和透切性的研究。這些學困生的客觀存在,一方面極大地影響該學科未來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制約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關于這些學困生的種種問題,弄清其成因,才能成為“破冰”轉變的“解碼”,就著這個問題,下面我對成因所在與轉變的策略談談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初中化學;學困生;成因;轉變
一、淺析成因
(一)受社會多元化的影響
1.學困生日趨集中,形成“抱團式”擴散
社會發(fā)展的不均衡,主要體現在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社會環(huán)境的劇烈變化,初中學生的生源結構有了很大變化;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學困生的比例越來越大,他們大多數智力正常,但學習動機不強,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及知識結構方面存在著缺陷,造成了他們對化學的學習凸顯了困難,這個困難就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一個個不可抹去的學習“陰影”,隨著這一塊“陰影”的擴散,后果將越學越困,難以“自力脫貧”。
2.社會就業(yè)機會多,引究“讀書無用論”
隨著社會各種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給社會帶來了就業(yè)掙錢的機會更多,曾有眾多小學畢業(yè)和初中畢業(yè)的學生也能到全國各地去打拼,同樣也能養(yǎng)活自己,甚至也能發(fā)展成為一個“大老板”。在這種低學歷掙錢觀的涌動下,恰好成為學困學生的“榜樣”。這樣讀到九年級,在眼看讀書無望與無耐的驅動下,得過且過,任何的理由與方法都難以修復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成為學困生成為必然,甚至成一匹“韁脫的野馬”難以回頭。
3.學科的起步與應試教育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初中學生進入九年級才開始接觸化學,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為了應試中考,學生要在九年級一年時間里甚至一個學期學完上下冊內容,不言而喻,內容之多,時間之短,教必快,學必堵,學生學習的“消化力”簡直是囫圇吞棗,學習的速度成了拔苗助長,對智力和學習能力一般或較低的學生來說,讀的是天書,而不科學。
(二)家長與學生的態(tài)度
俗話說“態(tài)度”決定始末,始末決定成敗。當學生進入九年級或有化學科目的階段時,
學科增多,考試難度增大,經過深入的調研,發(fā)現這類學生的家長大多也是文盲或半文盲的文化水平,學生開始化學入門時又不注重學習,須記憶的疑點日趨積累,疑惑終有一天累積成“元素的冰山”,如果真的沒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那就變成了學困中的學困“老大”。學困成了這一類學生的“磐石”,被這塊“磐石”壓得喘不過氣,如果沒有一點“孫悟空”騰空而起的精神,只好在學困的路上“等死”。
(三)學校與老師的忽略
往往一旦成為了學困生,學習無興趣,紀律觀念差,過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日子。針對學困生的表現,有時候學校與老師為了考試升學不受影響,并不是騰出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去分析和幫助他們,有時還把他們歸為一班制,或在座位編排上受到無形的“歧視”,這樣大大加劇了學困生更學困的結局。
基于以上成因所在,要有效地控制和解決初中化學學困生的問題,我認為:有時候社會因素的影響作為學校和教師也難以把控,但作為學校和教師兩方面,要能做到的是運用以下的策略去努力嘗試和實施,負起學校和老師兩方面的責任和擔當。
二、轉化策咯
(一)學校方面
學校首先認識到學困生是學子中的一部分,不拋棄、不放棄和一視同仁,去關心每一個學困學生?;谶@種理念,學校要對他們進行理想前途教育,為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念。
(二)老師方面
1.首先讓學困生掌握初中化學科目的特點,從特點中啟發(fā)幫助他們學習化學的方法。
2.尊重學困生的人格,善于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
要掌握他們脆弱的心理,在策略上多傾斜,生活中多幫助,感情上多交流。細心觀察留意他們的閃光點,抓住其閃光點,讓其優(yōu)點更優(yōu),給他們創(chuàng)造適合他們發(fā)展的小天地。經常與他們談心溝通,以解決他們心里思想上的包袱,解決生活中的困難,了卻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3.要善于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
培養(yǎng)學困生自強、自立、自信,正確認識自己。在課堂上,提問時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其回答,同時在作業(yè)的布置上分層布置,給他們布置一些難度較小、容易完成和適量的作業(yè)。對作業(yè)布置上要有計劃、有步驟、一步一個臺階,按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他們就會很快獲得一種成就感,正如“良言一句三冬暖”,讓他們找回學習的自信,重啟學習的動力。
4.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應順學生的心理,課堂上針對每一堂課的內容和特點,可以組織一些對抗性、趣味性的綜合競賽。競賽中要讓每一個學生成為緊張和興奮的“打血的公雞”,讓課堂成為賽紀律、賽學習、競爭角逐的游戲場,如利用媒體進行搶點“元素動畫”、唱響“化合價歌”、搶練“快速配平”和講述“生活中的化學故事”等等。好勝不甘于落后的心理、小組的榮譽、答題的成功、滿意的分數、同伴的贊賞和老師的表揚,激勵著每一個學生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地投入各項競賽,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成為學習的主人。
5.科學制定幫扶計劃。
幫扶是轉化學困生學習的必不可少而且是一項極為細化和有效的工作,幫扶工作計劃具有完整性,它主要包含:幫扶指導思想、內容、目標、時間、地點、措施、過程、效果檢測和建檔卡九個環(huán)節(jié)。在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是幫扶措施,幫扶措施是幫扶效果的決定因素,這個環(huán)節(jié)具體表現在:端正態(tài)度、授之以漁、課堂關注、家校溝通、信息平臺、建檔立卡和及時跟蹤調查七個方面,并且要嚴、細、實地去做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
總而言之,初中化學科目的學困成因是多樣化的,也是因人而異的,但只要我們學校和教師時刻能夠正視他們一眼、關心他們一事、扶他們一把,策略是人為的,一句話,在幫扶助學的道路上永遠是“辦法總比困難多”,我深信,我們的策略一定會在學困生的學習道路上絢麗綻放。
參考文獻:
[1]韓丹.論初中化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20(03):50-51.
[2]徐輝.初中化學教學中學困生的幫扶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9(31):157-158.
(廣西省蒙山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