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小燕
摘 要:通過閱讀可以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與此同時還可以拓寬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方法。因此在各小學開展書香校園建設背景下,文章論述如何借書香校園建設之風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以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關鍵詞:書香校園;小學語文;閱讀提升
閱讀是小學生學習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奠定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但由于小學生升學壓力越來越大,閱讀量也越來越少。在學校時學生要完成。各科的作業(yè),回到家里也要完成家庭作業(yè),甚至有的學生沉迷于手機游戲,很多家長也無能為力。還有一些學生要參加各種興趣班,所以使小學生的閱讀量越來越少,閱讀能力也無法提升。
一、書香校園建設的意義
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傳統(tǒng)的課堂中背誦課文中釋放,讓學生主動地去閱讀并且喜歡上閱讀。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閱讀興趣,讓學生與書本成為真正的伙伴,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令學校被各種文化氛圍所包圍,學生就會在這種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接受各種知識的影響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可以將這些活動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課上課下閱讀互相結合,讓學生從課上學習知識,在課下的實踐中運用起來,助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借助書香校園建設之風,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成效
(一)誦讀經(jīng)典,營造讀書氛圍
近些年來關于國學的經(jīng)典誦讀也逐漸地走入學校,教師可以通過經(jīng)典誦讀提高學生的語感。例如可以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套國學經(jīng)典叢書,像《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在每日的早上組織學生共同朗讀。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朗讀,遇到不會的生詞可以翻閱字典,等到學生對這些詩文慢慢熟悉了之后,再由老師帶領進行朗讀,教授學生如何停頓以及用什么樣的語氣去朗讀。隨著時間的積累,學生的語感會慢慢提升,這樣才能更好地去體會詩文中所體現(xiàn)的意境,最終使學生能夠獨立地去感悟文中的意境。從實際情況來看,倘若總是要求學生在課下去閱讀和學習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去爭取更多的空閑時間。比在上課之前的五分鐘就可以去抽查學生是否完成了朗讀任務,每天朗讀幾句,隨著時間的積累就會有顯著的效果,再或者可以組織學生通過朗讀去比賽,這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還可以避免學生在課間嬉戲等打鬧行為。
(二)全員參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現(xiàn)在的很多小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以及游戲,很難去靜下心來讀一本,缺乏對閱讀的興趣。學校的教師以及家長都應該去積極主動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任務。通過書香校園建設能夠鼓勵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閱讀中來,并且為學生搭建一個這樣的展示平臺,使學生能夠?qū)﹂喿x感興趣,學校還可以在師生之間展開全民閱讀活動來增強全校師生關于閱讀的意識,通過在走廊上放置書籍,能夠更好地動員全體人員,讓學生在學校里隨時隨地都能看到書,增強閱讀氛圍,在下課后也不去互相打鬧,而是去靜下心來看書,長期下來就會有更多的學生愛上閱讀。也要把這種書香氣帶到學生的家庭里。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很大,要想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首先學生的家長就要有閱讀的習慣,只有家長親力親為,學生才能夠受到影響,才能讓學生明白閱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從而養(yǎng)成喜歡閱讀的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以及平時與家長進行溝通,鼓勵家長去積極地與學生一起閱讀,讓學生和家長一起進步。在閱讀書籍后,還可以讓學生寫讀后感以及作文,在班級評選優(yōu)秀作文的方式激勵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閱讀中來,增強閱讀氛圍。
(三)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提高學生對閱讀的應用能力
教師可以在班級內(nèi)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所讀過的書籍,用有限時間去讓學生交流自己所讀過的書籍,可以讓學生通過有限的時間去表述自己在讀這本書時的想法以及情感,不僅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時間觀念,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學生的寫作能力。對讀過的書能夠活學活用,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對閱讀的應用能力。
(四)課內(nèi)外有效銜接,讓學生遨游書海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還在不停的發(fā)展當中,而在小學期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所以學生還不太會去選擇該讀什么樣的書。所以教師應該結合課上所學的內(nèi)容去推薦學生適合的書籍,讓學生更加積極閱讀以及同學之間互相分享知識,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課本上的知識學習得到延伸,還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推薦學生書籍時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如,在開展小學四年級下《普羅米修斯》一課教學時,很多學生對這樣的神話故事感覺很有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推薦學生去讀一些《古希臘神話故事》《潘多拉魔音》等書籍。例如,在教學四年級《大自然的啟示》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關于百科全科等相關書籍。通過課上的學習與課下的閱讀,讓學生能把所學的知識遷移到課外閱讀中,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主動性。
(二)導讀經(jīng)典,授之以“漁”
由于課本上的文章可以提供的篇幅是有限的,所以應該將課內(nèi)與課外的閱讀結合起來,建設更加良好的閱讀教育生態(tài)。那課外閱讀要學生應該讀什么?怎么去讀?對此,結合“超星智慧閱讀平臺”,教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一些經(jīng)典書目,將經(jīng)典閱讀與小學生進行深度鏈接。這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視角,還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接近文本,解讀其中的思想,開拓學生的心智。
加快關于書香校園的建設,不斷地促進學生去進行閱讀,教師不僅要去尊重和滿足學生以及社會的合理需求,還要去理性地引導學生;閱讀是快樂的,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成長;閱讀也是一顆飽含愛的種子,在學生的心里生根發(fā)芽;閱讀也是一種體驗,讓學生看到了關于世間的冷暖。只有加快書香文化建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真正地愛上閱讀以后,學生也學會如何去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同時也希望閱讀成為每一個師生的日常習慣,以育人為要求,讓閱讀成為真正的常態(tài)。
參考文獻:
[1] 委玉寶.借書香校園建設之風,助小學語文閱讀提效[J].教育觀察,2019,8(29):93+95.
[2] 古慶書.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的有效策略 [J]. 語文教研,2012(29):38.
[3] 彥麗霞.淺析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 [J]. 學周刊,2013(1):39.
(浙江省義烏市江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