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晨紅
摘 要:課堂改革是實現(xiàn)課程改革、教學改革的主要途徑,而課堂的高效是課堂改革的一個重要指標。要讓同學們積極參與學習,使學習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有序高效進行,獲得較高學習效益,關鍵取決于學生的合作學習及課堂展示的有效度。本文就編寫切實可行的教案、有效預習、合作學習、學生展示、評價激勵等五角度談有效學習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有效課堂;合作學習;學生展示
目前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也是簡單粗暴的: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師做出選擇強加給學生,學生惟命是從;教師是學習過程的主體,學生是客體。而課改要求以人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那么課堂中是否要變換師生角色,讓學生來主導學習過程并展示學習成果?如何提升學生展示的效益,真正優(yōu)化課堂?結合近幾年本人對課改的思考談談怎樣促進學生高效學習、全方位提升學生能力。
一、編寫切實可行的教案是基本
教案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線路,教案的設計要能引導學生的自學,并非文本知識內容的堆積復制,應呈現(xiàn)知識的發(fā)生形成過程,從簡單到復雜,從易到難,層層遞進,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思維的含量,關注更多的是學生的學,重點解決的內容是學生“學什么”“怎樣學”“學到什么程度”。
在課堂學習中,讓課堂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學生勇于進取的踏實,體會進入學習情境的喜悅,在學習數(shù)學上樹立信心。在自己進行備課的時候,要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查閱各種資料,并且深入了解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使學生產(chǎn)生認知上的沖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潛能,使每個學生都沉入在探尋數(shù)學知識的樂趣中。在課堂檢測的編制中,注意梯度,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成就感,并且都有所收獲,又有繼續(xù)探索的欲望。
探究新知:
1.出示自學目標 ,思考:什么是線段?什么是直線?什么是射線?它們各有什么特點?怎樣表示線段、直線和射線?它們三者之間有什么異同?在此基礎上解決相關的練習題。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是直的線?量一量它們的長度。
學生介紹身邊直直的線條,課件展示預設學生的回答。學生思考后回答,課件演示直線、射線在測量過程中的變化。
3.小結:線段、直線和射線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根據(jù)三者的特點完成表格。
二、有效預習為前提
學生在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是確保課堂上進行有效地合作學習并展示的首要條件,“磨刀不誤砍柴工”,通過預習,我們主要要明確學習內容,解決70%的基礎知識,標記不懂的問題,收集存在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展示。提出問題遠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更具創(chuàng)新性,不會預習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無法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更無從展示。
三、小組合作學習是保障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今教育教學的大勢所趨,在分組的時候要有一定的科學性。一般一個班級劃分為六組,根據(jù)班級學生總人數(shù)確定每組幾人。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性別、性格、成績、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結構進行組間平行微調,使同組的組員實力相當,組際之間的綜合水平基本平衡。要特別注意為班上的特差生、“調皮王”找到一個理想的位置。
比如在《勾股定理習題課》一節(jié)中,問題2:已知:如圖,△ABC中,AC=4,∠B=45°,∠A=60°,根據(jù)已知條件你能得出哪些結論?此題屬于一個開放式的問題,由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的層面不同,勢必得出不盡相同的結論,每一個不同的結論都能引發(fā)學生探求的興趣。大多數(shù)的結論圍繞三角形的角度、邊長、周長、面積而計算的。而當一位同學提出能計算AC邊上的高時,馬上激發(fā)起其他同學的探求欲望。
四、學生規(guī)范展示為精髓
展示就是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對學習的內容進行了深入探究,并將自己或本組的探究結果用簡潔生動的方式展示出來,從而檢驗其自學的效果如何。具體學生展示可以如下進行:
1.積極參與,合理分工。由組長選擇組員參與展示,進行任務分配,安排好潛能生主展、中檔生輔展、優(yōu)生總結。要堅決避免都由成績好的、展示能力強的同學進行精英展示,確保每一個都有機會參與,都能得到鍛煉。
2.精選展示內容。展示的內容以重難點為主,同時注意學生會的不展,展共性問題,展示是一堂課的核心,也是課堂最出彩的部分,學生思維在展示時與他人的思維相互碰撞交融,得到升華,從而獲得學習的高效。
3.條理要清晰。如展示一個題目時,主展者不能只是簡單地敘述解題過程,而是先要要分析題意,闡述解題思路,再講解題過程。每一步的依據(jù)是什么,要清晰地表述出來。學生展示時要多互動,要有質疑對抗。
4.展示要有總結。只重解題過程,不重思考歸納,很難使知識形成體系,只為解題而解題,總結一般由優(yōu)等生展示,回顧本題的解題技巧、解題方法、易錯點、所用到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以及構建知識網(wǎng)絡,做到會一題,通一類。總結實際就是反思學習,在反思中不斷積累學習經(jīng)驗。
教師的語言要簡單精煉,不能與學生搶話語權,關鍵點撥恰到好處,觸發(fā)學生的思維點,讓學生有繼續(xù)探究的欲望,使知識生成精彩紛呈。
五、合理評價為支撐
科學合理的評價能確保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有一種持久力,激勵學生激情飽滿地參與展示。評價又如交響樂的指揮棒,為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樂章中指明努力的方向。注意評價要盡可能多地使用激勵性的語言,老師的一次贊許、表揚,一個認可的點頭微笑,就能令學生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快樂、收獲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李炳亭,褚清源《問道課堂》,山東文藝出版社,2011年.
(浙江省溫嶺市石橋頭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