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惠萍
英語是一門語言工具。英語在世界上使用范圍非常廣泛。小學教育是基礎(chǔ)教育,所以就要在小學打好扎實的英語基礎(chǔ)。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使小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好英語這種語言呢?
一、重視口語訓練,突出聽說領(lǐng)先
根據(jù)小學英語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小學英語教學應(yīng)該把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放在主要地位,多訓練學生先聽準發(fā)音,再大膽開口說。
1.用英語進行課前準備
小學生剛接觸英語,對英語的語音、語調(diào)有一種好奇心。課前準備階段可進行經(jīng)常的說話訓練,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接觸英語的機會。即師生間或?qū)W生間可用禮貌用語打招呼,或值日匯報或讓學生扮演書中的某一角色進行表演對話,或創(chuàng)造情景,讓學生自編對話。這樣,一開始就可給外語教學創(chuàng)造一個自然和諧的英語氣氛,把趣味性、交際性、整體性融為一體。
2.利用直觀教具,肢體語言,理解內(nèi)容
課本里的單詞有許多是表示實物名稱的。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等直觀教具,創(chuàng)造情景,通過聽說活動引出生詞。如教pen,我出示一支鋼筆,用學生學過的句型自問自答:What's this? It's a pen. Is this your pen? Oh, yes. 然后再問學生:Whats this in English? 學生馬上會說出a pen,并能用這個詞進行問答練習。在學生初步會說、會用的基礎(chǔ)上,再出示生詞卡,讓學生拼讀這個單詞。課本還有許多是表示動作的單詞。我先利用肢體語言,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如教swim這個單詞,我邊做游泳的動作,邊帶學生說swim,swim. 再組成句子帶讀 I like swimming. 然后出示swim的卡片,讓學生邊做做動作,邊chant:↗swim↘swim↘swimming. I like swimming. 這樣就把音、形、義和用法都結(jié)合起來了。
二、采取多種形式,使學生樂學
任何一種語言能力的形成,如果用機械、單調(diào)的訓練方式,學生就會提不起興趣,產(chǎn)生厭學情緒。如果設(shè)置教學情境,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對語言材料進行反復操練,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樂趣,使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學生就能很快地掌握所學內(nèi)容。
1.用兒歌、游戲等形式鞏固新知
由于兒歌短小精悍,節(jié)奏明快,朗朗上口,好記易背,很受學生歡迎。學習與游戲結(jié)合,達到學以致用。這對初學者特別是爭強好勝的孩子來講,有著極大的誘惑力,更能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從而牢牢記住了所學的知識。如我在教分辨“連系動詞”用法時用了一組兒歌:連系動詞am,are,is,我用am,你用are,they,we也用are,is用于他、她、它。以上主語是單數(shù),復數(shù)主語全用are。指示代詞作主語,this,that用is。再如教nose這個單詞,我先出示圖片,邊說Touch your nose.邊做動作,示范三次后,我再組成短語my nose,your nose帶讀三遍,然后教師發(fā)指令,其他學生做相應(yīng)的動作。接著分小組做游戲Touck your nose. 這樣不但大大激勵了學生主人翁的精神,激發(fā)了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而且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2.創(chuàng)造情景,演練對話
在教學的雙邊活動中,要進行語言實踐操練,同時還要隨教學活動的變化而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在課堂上把對話、課文編成短劇,讓學生表演,把講臺變成小舞臺,學生是演員,教師是導演,或師生共同表演,盡量讓學生把所學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情景進行語言交際,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如初接觸英語的課本,前面2個單元的對話連起來就是見面后打招呼、自我介紹、問姓名、歲數(shù)、身體健康狀況及回答。我教完后,就假設(shè)了一個情景,讓每二個學生之間或師生間進行分角色表演:
L: Hello! I'm Li Yan. What's your name?
Y: I'm Yang Ming. Glad to meet you.
L: Nice to meet you. How old are you?
Y: I'm ten. And you?
L: I'm nine. How are you?
Y: Fine, thank you. How are you?
L: I'm fine. thanks.
三、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英語這種語言,存在于實際情境中,我們只有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給學生使用英語,才能培養(yǎng)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
1.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在整個小學階段應(yīng)側(cè)重聽與說”?!奥牎笔恰罢f”的前提,要想說得準,說得好,首先要聽得清楚,聽得懂。平時我就一些相近的內(nèi)容進行大量的口頭練習,積極模仿,促使學生提高聽說能力。
2.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
教師在課堂上多說英語,少說母語,創(chuàng)造一種英語氛圍,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接觸英語的機會。對學生是一種口語訓練,也是學習與模仿的途徑之一。能增強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3.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
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情趣,使學生在娛樂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到英語知識,學以致用。我們可以開展唱歌、書法展覽、出墻報、各種競賽等多種形式的英語課外活動。
四、打好語音、書寫基礎(chǔ),加強基本訓練
外語是一種語言,語言是人類交際的工具。初學英語,要加強基本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語言技能發(fā)展成為運用語言的能力。
語音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礎(chǔ)。語音對初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發(fā)音不正確就聽不準,讀不好,更談不上用英語交流,而且還會直接影響到詞匯的記憶和積累。所以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多聽,多說,鼓勵學生大膽開口,勤開口,做大量的反復的練習和實踐。如我在學生剛開始學英語時就引導學生注意口形,強調(diào)學生先仔細靜聽老師的示范發(fā)音,聽準了再模仿,然后聽錄音,跟讀幾遍。我再逐個檢查,做到每課都能背誦,使學生達到課課過關(guān)。
心理學家認為,第一次感知對于提高學習興趣和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有重要意義。所以我在學生第一次感知字母、單詞、短語或句型時,先創(chuàng)造情景,教給學生合適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對知識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象,再學習、操練運用。如在字母教學時,我就嚴格要求學生按照字母的筆順和在四線三格中的位置,用斜體規(guī)范書寫。書寫單詞和句子時要注意大小寫、字距、標點符號。教學中,我要求學生每課一練,每天一練,使學生的書寫得以鞏固,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打下扎實的書寫基礎(chǔ)。
五、不斷引發(fā)興趣,保護學生積極性
從教英語以來,使我深深體會到:學生們開始學習英語時都很感興趣,有一種新鮮好奇感。然而隨著學習內(nèi)容越來越多,學習要求不斷的提高、知識越來越難,以及學習中其它不利因素的影響,許多學生的興趣就沒那么高了,甚至產(chǎn)生一種厭煩情緒,從而直接影響學習效果。為了保持學生剛接觸英語時的積極性,我是這樣做的:平時多和學生接觸,與學生打成一片,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創(chuàng)造一些英語氣氛。課堂上根據(jù)所教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有時創(chuàng)設(shè)一些懸念,充分利用多媒體、實物、圖片、肢體語言等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學以致用,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在教學過程如出現(xiàn)問題,我正面引導,多表揚,多鼓勵,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在語言實踐中出現(xiàn)的小錯誤,不立刻批評,而是課后再糾正。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熱情關(guān)懷,耐心幫助,同時也鼓勵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如我班有個學生是轉(zhuǎn)學來的,在原來學校時不重視英語,連26個字母的讀音和書寫都很差,我就找他談心,關(guān)心他學習及生活上的事,幫助該生排除心理上的障礙,課余及時輔導,啟發(fā)他開口讀英語,鼓勵他勤力把前面的知識補起來,還讓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對他進行一對一輔導。經(jīng)過努力,那個學生終于把英語成績趕上來了。
總之,要掌握英語這一門學科不是容易的事,但只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想學、主動學、積極學,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