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煌博
長沙先導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湖南 長沙 410000
近年來,我國的建筑工程得到了較多的建設,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方面體現出了積極的作用。在工程建設當中,投資控制可以說是一項重點工作內容,為了能夠最大化利用投資,切實提升工程項目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水平,做好工程施工模式的優(yōu)化與應用十分重要。就目前來說,代建制與EPC總承包是經常使用到的工程模式類型,需要能夠對兩者間的區(qū)別做好把握,通過對施工模式的科學選擇應用更好的實現工程建設目標。
在EPC模式當中,能夠為業(yè)主帶來設計優(yōu)化經濟利益,也是業(yè)主對該承包模式進行推行使用的動力。對于該模式來說,其最早在西方工業(yè)建筑施工中應用,該模式的出現,同技術更新以及來自市場競爭的壓力具有密切的聯系。同時,也同業(yè)主對運營階段投資效益具有較高的重視程度有關,在此當中,業(yè)主更多的對工程運行效益具有重視,而并非為設計優(yōu)化效益。在EPC模式當中,業(yè)主不會在項目當中承擔更多的風險,在更加關注收益的情況下,將項目風險實現對承包商的轉移,以此使承包商能夠以固定價格對工程建設進行負責。而在代建制模式當中,則更是政府在投資當中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一種體現,能夠有效地提升工程的安全性與可靠性[1]。
對于代建制來說,其是一種代理模式,其是現今工程項目管理工作進行當中的實施模式,對于不同的代建合同來說,可以與不同的代理商簽署合同,以此將項目交給對方進行管理。在具體合同方面,則會將項目管理工作交由代建單位負責管理,由代建單位按照相關要求開展工作,并在工作完成后獲得相應的報酬。在此當中,代建單位是否在工程建設當中對相應的風險進行承擔,可以說是一直以來研究當中的爭論點,即代建制是否處于代理關系當中。對于EPC總承包模式而言,其在約定條件下工作將不會對工作后果進行承擔,而在代建制當中,為了對工程施工質量做出保證,也對代理單位具有一定責任賠償的規(guī)定。對于該方面內容而言,雖然不能夠同代理關系特征相符合,但在具體項目工程基礎上,也可以將代建制視作代理問題,對此,在風險層面則可以將代建制也納入到代理范圍當中。
同代建制相比,EPC總承包模式具有簡單明了的理論基礎定位。作為承包模式當中的一種類型,該模式同平行分承包模式具有一定的對立性。在該模式當中,乙方即為總承包商,負責整個項目工程的建設,包括有項目設計、驗收與實施環(huán)節(jié)。
以一個普通的工程建設為例,在具體工作開展當中,在代建制模式當中,代理單位需要對方案進行成本預測以及可行性分析,將相關情況匯報給業(yè)主,給出對應的推薦方案。當業(yè)主決策完成后,由代理單位承擔后續(xù)遷改的風險。而在EPC總承包模式當中,則不需要將相關情況匯報給業(yè)主,在積極做好單位相關內容調研比較的情況下,即可以進行相應的決策,并對遷改完成的后果進行責任承擔[2]。
在代建制合同當中,其主要工作內容有:第一,在工程建設的前期階段,需要從整體角度對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將分析結果報告給業(yè)主,在有需要時,需要提供多種方案由業(yè)主進行選擇;第二,在開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同時,也需要能夠做好項目勘探與設計工作;第三,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工作后,需要能夠對項目設計文件以分階段的方式制定,同時到相關部門辦理消防、建筑等手續(xù);第四,在項目設計階段,需要積極做好相關部門的組織,在編制計劃書的基礎上進行考察施工,同時進行相應的采購以及招標工作;第五,在項目建設當中,需要能夠做好不同合同的考察與簽訂工作,對具體項目施工情況進行全面的監(jiān)察,對項目進度做好核查,做好對應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檢驗;第六,在工程建設后期,需要能夠做好項目的安全性、可靠性檢驗,積極做好項目驗收工作。在工程建設完成后,對本工程的就算報告上報,做好相關資料的整理與留存工作、
同EPC總承包模式相比,代建制居有自身的獨特優(yōu)勢。這是因為EPC總承包模式在具體實施當中,如果企業(yè)方需要對設計進行修改,整體具有較為繁雜的特點。代建制則相反,在該模式實施當中,企業(yè)同代建單位間具有較為緊密的聯系,可以充分結合實際對施工情況進行交流與分析,并結合實際做好對應的修改處理。
同建設監(jiān)理方式相比,代建制具有更廣的工作范圍,包括有設計、施工以及相應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在代建制模式實施中,工程代建方在合同規(guī)定范圍內,則需要作為代理人管理施工合同,在具體管理當中具有重要的主導作用。除了項目重大決策外,對于普通項目決策與管理工作,則需要由代建方負責實施。項目業(yè)主方面,在此當中僅僅安排少量工作人員在現場對建設信息進行收集即可,以此有效跟蹤監(jiān)督工程的具體實施情況。
在EPC總承包模式當中,作為總承包商則需要在滿足國家法律法規(guī)要求的基礎上對來自業(yè)主的需求進行滿足,在此過程中,總承包商為運營者,而業(yè)主則如同為投資者。在此當中,總承包商不僅需要能夠對既定需求進行滿足,且需要能夠對合同當中隱含的義務與條件進行逐一,保證項目在實施中具有安全、可靠以及可行的特點。最后,總承包商也需要負責工程的檢修工作,包括有運營后期管理工作[3]。
在代建制當中,代理單位所具有的收益即為代建工程的管理費用,對于該費用而言,是在工程招標階段確定的,通常會在工程總管理費用的60%以內。對于代建業(yè)主來說,在對管理費用收取的基礎上,則將會對業(yè)主功能工作量有效地減少。在具體對合同簽訂時,也將會要求代建單位結合總投資額對違約金進行確定,通常在總額當中占據5至20的比重,提前做好責任賠償金額的約定。在部分工程項目實施當中,代建制所具有的風險性并不高,該情況的存在,也將成為代建制流行的主要因素。而在EPC總承包模式當中,則能夠對設計重點進行充分發(fā)揮,以ECRS原則為基礎優(yōu)化整體項目,對項目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進行提升,以此保證工程項目在設計、驗收與實施各個階段具有較好的協調性,以此保證在最短工期、最小資金的基礎上實現工程建設目標。
在工程項目建設當中,代建單位在法定施工程度當中還沒有獲得普遍認可的地位。對此,在很多情況下代建單位還沒有獲得當地行政部門與政府的承認,并因此在具體實施當中將面臨較多的困難。在不斷發(fā)展當中,代建單位在具體施工當中也面臨到了一定的變通,但也需要能夠以程序為基礎做好相關手續(xù)的辦理,雖然以此降低了項目風險的發(fā)生概率,但也會因此對實際工作效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同代建單位相比,EPC總承包商將承擔更大的風險。在代建模式當中,在具體風險分配方面存在不均衡的情況,但從政府、業(yè)主與代建單位這幾方面看來,其責任僅僅為合同當中規(guī)定的內容。而在EPC總承包模式當中,承包商所需要承擔的責任更多,作為業(yè)主僅僅對自然條件以及不可抗力風險進行承擔即可[4]。
在上文中,我們對EPC總承包與代建制兩種模式進行了一定的研究。根據比較可以了解到,兩種模式在風險承擔、權益與工作范圍等方面的不同。在實際工程建設中,需要能夠結合實際做好對應管理模式的選擇,以此為工程項目的順利建設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