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立
耳朵耷拉,身體顫動,躲到浴缸里或蜷縮到床底下,這些都是狗害怕時的表現(xiàn),尤其是鞭炮聲和雷聲更易使一些狗受到驚嚇。奇隆的是,有些狗害怕大的聲響,有些狗卻不怕。為查明其中的原因,科學家正在調查是什么讓狗害怕大的響動。弄清這個原因,不僅有助于改善狗的生命質量,而且可能有助于揭示人類對恐懼的反應機制。
狗的嗅覺能力很強,但聲音也決定著狗對世界的體驗。狗能聽見的頻率范圍比人能聽見的寬得多,而且狗能聽見比人能聽見遠4倍的聲音。如果對每種聲音都做出反應,無疑需要消耗大量體力,因此狗的腦子必須確定哪些聲音重要和哪些不重要。對工作犬來說,這種“聽覺靈活性”尤其重要。例如,好的軍犬和嗅探犬在聽到爆炸聲或其他巨大聲響的睛況下必須保持鎮(zhèn)定。
另一方面,進化歷程教會了包括狗在內的很多動物這一點:在哪怕并不一定真的構成威脅(例如附近有人放鞭炮)的情況下,避開意識到的威脅對于生存來說也很重要。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在必要和并非必要的情況下都逃走(正所謂時刻警惕),對生物來說更有好處。那么,為什么只是一部分狗在面對大響動時有焦慮傾向,另一些狗卻沒有?
對一些狗來說,早期生活環(huán)境可能會造成它們對聲音的敏感度不同。與人類嬰兒一樣,小狗也會經(jīng)歷重要的發(fā)育階段。在這樣的階段,它們腦中形成的聯(lián)想可能會影響它們以后一生的行為。例如,如果一條小狗獨自在家,而隔壁房間有建筑工捶打墻壁,那么小狗就可能把大的響聲與被棄的感覺聯(lián)系起來,而狗主人可能根本不知道這一點。這種聯(lián)系在狗每一次聽到重擊聲的J隋況下都會引起恐懼反應。
科學家解釋說,小狗會經(jīng)歷這樣的時期:在此期間它們的腦子學會瞳得什么是正常情況不用害怕和什么是該害怕的情況。在出生12周(大多數(shù)狗被領養(yǎng)的時間)后,小狗的恐懼反應開始形成。因此,如果它們在12周后遇到嚇壞它們的新事物,就可能會在以后一直害怕這樣的事物。
就算是很少對大聲響有負面聯(lián)想的狗.也可能在打雷期間顯得很膽小。而那些在生命初期有恐懼經(jīng)歷的狗,則可能通過抗條件反射作用和靈敏度降低來克服恐懼。為什么會這樣?一種解釋是性情因素。與更多受情感狀態(tài)影響而漂浮不定的情緒不同,性情受基因和早期經(jīng)歷影響更多。性情還會受表觀遺傳(即動物基因被外部因素影響的方式)影響,這可能在狗對壓力、焦慮和害怕的固有傾向中起重要作用。例如,對人體和對動物的研究都已發(fā)現(xiàn):在孕期經(jīng)歷更高壓力水平的母體會通過壓力激素——皮質醇把焦慮傾向遺傳給后代。在一個個體的大腦接收到壓力誘導事件的信號后,大腦的下丘腦—垂體一腎上腺軸(簡稱HPA)就會變得活躍并產(chǎn)生皮質醇。接著,皮質醇分布到全身,讓個體保持“高度警惕”。母體血液中皮質醇的高水平對正在發(fā)育的后代(如小狗)有負面影響。
通過測量狗毛中的皮質醇含量,科學家研究了狗的內部壓力反應與它們對大聲響的行為反應(例如躲藏和發(fā)抖)之間的關系。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聽到打雷錄音的狗的皮質醇水平高于聽到普通狗叫聲的狗。當聽到打雷聲時,毛中皮質醇含量高的狗更容易躲藏起來、逃跑或尋求人的關注。
在一項針對邊境牧羊犬的新實驗中,對大聲響顯示出更多焦慮的狗,其毛中皮質醇含量更低。這聽起來很矛盾。為此,一個科學團隊猜測:在經(jīng)過慢性接觸后,這些狗的激素調節(jié)可能會變得異常,因而HPA活動減退。換句話說,這些狗之前經(jīng)歷過太頻繁的焦慮,以至于內部機制后來變得不再有反應。這有些像慢性壓力感受者會感到自己不再能應付壓力,因而放棄應付。
不過,狗是否害怕大聲響并不一定是由性情決定的。在多項對噪聲恐懼反應的研究中,科學家發(fā)現(xiàn)狗的品種、年齡、性別、繁殖能力、與主人在一起的時間長短和早期對某些大聲響的遭遇等因素都在影響狗對鞭炮聲等大聲響的反應。例如:一生都和主人在一起的狗與被領養(yǎng)的狗相比,前者的恐懼風險更低;某些純種狗與雜交狗相比,前者更可能出現(xiàn)恐懼行為。
狗的恐懼風險隨年齡增加,這可能與健康水平有關,但與狗認識的聲音也有關。老狗首先喪失對高頻聲音的聽力,而高頻聲音對確定聲音位置來說很重要。不能確定聲音方位,可能會加劇狗的焦慮??茖W家認為,聽見聲音卻不知聲音的方向很可能會讓狗這種動物更害怕,這也能解釋為什么狗相比其他動物(例如貓)而言更害怕鞭炮聲。人在自家陽臺上看焰火表演,知道焰火不會跑到自家陽臺上。但聽見大聲響的狗只知道有大聲響,并不能從聲響來源知道這種大聲響不會傷及自己。
如何克服對鞭炮聲和雷聲的恐懼?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預防恐懼的產(chǎn)生是最佳策略之一。在該研究中,科學家分析了受調查的1225名狗主人對狗兒恐懼所采用的管理和治療辦法,并且把這些辦法與恐懼傾向的分數(shù)對應起來??茖W家請寵物狗對焰火表演有明顯恐瞑的主人從一系列干預、治療狗兒恐懼的方法中選擇一種,并且報告干預結果。這些方法包括通過噪聲CD識別聲音、信息素擴散器、草藥、自然療法、精油、處方藥、放松訓練、反條件反射訓練(讓狗學會不害怕)以及穿戴有鎮(zhèn)靜效果的可穿戴壓力背心。
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家中進行的抗條件反射訓練是減輕狗兒壓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甚至有可能是第一有效的方法。當鞭炮聲響起,主人和狗兒一起玩耍,給狗兒美食,向狗兒表達正面情緒。接受如此訓練的狗與未接受該訓練的狗相比,前者在鞭炮震響期間表現(xiàn)出害怕的情況少了70%。就算小狗未顯示出對噪聲的任何恐瞑,對小狗進行反條件反射訓練也有益無害。曾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此訓練是行為訓練,反而會增加恐懼,因為恐懼是一種情緒而非一種行為。但實驗表明這種觀點是錯的。
不過,并非所有的狗都能接受或愿意接受這樣的訓練,因此有科學家為狗主人設計了聲音敏感度表來評估狗兒的焦慮水平高低。例如,當狗兒對焰火恐懼時就意味著狗兒對焰火噪聲有強烈反應,但科學家感興趣的是反應程度究竟有多強烈。一旦主人得以準確判定自家狗兒的恐懼程度,下一步就是與獸醫(yī)一起選擇最有效的療法,其中包括藥物及非藥物輔助療法??茖W家希望盡快推出聲音敏感度表的手機應用軟件。
人們已經(jīng)普遍開始接受狗和人一樣有情感的觀點。對狗的關愛也包括關注狗的情感健康。我們對狗的復雜情感狀態(tài)了解越多,就越能讓狗一直歡快地對我們搖尾巴,而且有助于對我們自己的了解,畢竟我們和狗不僅是朋友,而且都是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