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翟
宇宙中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別看太陽的核心溫度有1500萬℃,中子星的核心溫度更是高達60億℃,可宇宙中大部分沒有天體活動的真空區(qū)域溫度是很低的。據(jù)估算,宇宙的平均溫度為-270.42℃,這個數(shù)字比絕對零度——-273.15℃僅高2.73℃。不過,真正的絕對零度是溫度的理論下限,現(xiàn)實中幾乎不可能達到。
2013年,借助智利的一臺大型射電望遠鏡陣列,科學家探測了一個非常接近絕對零度的年輕天體——回旋鏢星云。該天體是由塵埃和電離氣體組成的一個行星狀星云,其平均溫度為-272℃,比絕對零度僅高1.15℃。
回旋鏢星云距離地球5000光年,其中心是一顆白矮星。凡是質(zhì)量在太陽質(zhì)量的8倍以內(nèi)的恒星,在其生命末期都會演化成紅巨星,而回旋鏢星云就是由一顆紅巨星演化而來的。
恒星產(chǎn)生的光和熱,主要來自氫元素聚變?yōu)楹ぴ厮尫诺慕Y(jié)合能。隨著恒星逐漸耗盡內(nèi)部的氫元素,恒星的亮度不僅不會下降,反而會提高。因為恒星已經(jīng)無法產(chǎn)生足夠的斥力來抗衡引力,所以剩下的氫元素在引力作用下會向恒星核坍塌。這種坍塌產(chǎn)生更多熱量,使厘星的外層氣體猛烈膨脹,導致恒星看起來十分“浮腫”。此時的恒星會變得更亮,其外層氣體會比平時溫度更低。表面溫度越低,恒星呈現(xiàn)出的顏色越紅。因此,紅巨星看起來是紅色的,體積很大。如果太陽也變成一顆紅巨星,那么地球也會被它的外圍氣體吞沒。
如果連氫元素也燒光了,那么大多數(shù)較大的紅巨星會繼續(xù)將氦元素聚合為更重的元素。但隨著產(chǎn)生的新元素的元素序號越來越大,其結(jié)合過程所釋放的結(jié)合能也逐漸減少。最終,因為聚變產(chǎn)生的斥力不足以抗衡引力,恒星開始猛烈坍縮,最終變成一顆白矮星—一恒星徹底燒盡后留下的致密內(nèi)核。
當這種坍縮發(fā)生時,紅巨星的外層氣體不會向紅巨星的核心運動。因為紅巨星的體積實在太大,以至于其內(nèi)核失去了對自身外層氣體的控制,于是,失去控制的外層氣體迅速向外擴張,以每秒162.5千米的速度狂飆,并一直擴散到星際空間。白矮星發(fā)出的光會照亮這些氣體,因此我們才有幸欣賞到回旋鏢星云等行星狀星云。
紅巨星外層氣體在膨脹的同時,溫度也會降低,這就是回旋鏢星云如此寒冷的原因。紅巨星外層甚至比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約-270.4℃)還冷。壓縮氣罐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種溫度驟降的原理:當你用一罐壓縮氣罐向外噴氣時,氣罐內(nèi)部的氣壓迅速減小,氣罐壁溫度降低。原因是: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氣體向外噴射的動能是由氣體的熱能轉(zhuǎn)化而來的。回旋鏢星云中的氣體就是在這種高速擴張中降低溫度的。科學家猜測,該星云的氣體擴散速度比其他星云快100倍左右,同時也比太陽噴射物質(zhì)的速度快大約1000億倍,這就是它成為宇宙低溫冠軍的原因。
2014年,由意大利、中國和美國等國的科學家組成的聯(lián)合團隊,將一塊400千克重的銅制立方體的溫度降至-273.144℃,當時創(chuàng)下人類觀測到的最低溫度記錄。這個銅立方位于一座地下1400米處的實驗室,被用于探測神出鬼沒的幽靈粒子——中微子。為了將銅塊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的超低溫,科學家用6個容積遞減的鉛質(zhì)密閉容器將銅立方像俄羅斯套娃那樣層層保護起來,并利用液氦蒸發(fā)吸熱的原理,逐漸帶走最內(nèi)層鉛容器的熱量。
然而,這個低溫紀錄很快就被打破。2015年,美國某研究團隊將鈉鉀分子冷卻到了迄今為止最低的溫度:0.0000005開爾文(即273.149 9995℃)。這個溫度不但比回旋鏢星云更低,而且?guī)缀跻呀?jīng)達到了絕對零度。該團隊使用了獨立的激光來冷卻鈉鉀分子,以消耗其氣體分子的動能。
鈉和鉀都帶正電,通常不會形成化合物??茖W家先把獨立的納原子和鉀原子冷卻到極低的溫度,然后施加磁場,將兩者強行捆綁在一起,形成一個在宇宙中罕見的鈉鉀分子。實驗室中的鈉鉀分子冷卻后,其密度減小到接近真空。不過,這個分子只存在了2.5秒就分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