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臘月,一年當中最冷的季節(jié),但再過不久就過大年了。許多人忙碌了一整年,如今放假在即,心里是不是很期待呢?于是這臘月寒冬或因這個緣故,倒也生出幾分讓人舒暢暖和的滋味。
事實上比起夏天,寒風凜冽的意境更適合吟唱。古往今來,人們在冬天做的詩其實比盛夏要多。因為冬天盡管寒冷,但能夠催生詩的意象太多了。尤其是歲終臘月,無論是寒風、蠟梅、飄雪、冰晶、火光,還是臘月的諸多年俗風物,都是適合詩歌吟誦的對象。
《臘月八日于剡縣石城寺禮拜》
(唐)孟浩然
石壁開金像,香山倚鐵圍。
下生彌勒見,回向一心歸。
竹柏禪庭古,樓臺世界稀。
夕嵐增氣色,馀照發(fā)光輝。
講席邀談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從此濯塵機。
【賞析】 在這首詩中詩人向世人展開了一個珍稀難得的佛的世界。石城寺環(huán)境優(yōu)美,青竹古柏、樓臺參差、晚揀靄霧、夕照青暉,使這座禪院更是古樸幽深,肅穆莊嚴。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陸游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里,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
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jié)物新。
【賞析】 詩中寫道,雖是隆冬臘月,但已露出風和日麗的春意。柴門里草煙漠漠,野河邊有許多牛經(jīng)過的痕跡。臘日里人們互贈、食用著佛粥(即臘八粥),更感覺到清新的氣息。
《早春對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唐)韋應物
掃雪開幽徑,端居望故人。
猶殘臘月酒,更值早梅春。
幾日東城陌,何時曲水濱。
聞閑且共賞,莫待繡衣新。
【賞析】 整首詩作情感熱切而真摯,宛若在同一位多年未見的老友對話一般。其中臘月的濁酒、早春的秀梅、東城之巷陌、清新的水濱,無不體現(xiàn)出濃厚的生活氣息。詩作末聯(lián)直白地向友人提出了見面的邀約,體現(xiàn)在這美妙的春景之中作者與友人相見的急切。
《臘日》
(唐)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賞析】 從詩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臘日天氣還很冷,溫暖離人還很遙遠。而當年臘日氣候溫和,冰凍全消。詩人高興之余準備辭朝還家,縱酒狂飲歡度良宵,但此時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對他的恩澤,不能隨便走開。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十二月》
(唐)李賀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
依稀和氣解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賞析】 這首詩以喜悅的心情描繪出一幅嚴寒衰減,氣候轉和的冬末感受。也許到了歲尾,已經(jīng)依稀冒出了一點初春的苗頭。尚未完全融化的薄薄的冰霜掛在枝下,垂垂欲下,顯示出一幅殘冬景象。與此同時,紅灑灑的陽光正在排走冬日的嚴寒,令人舒適。
《瑞鷓鴣(詠紅梅)》
(宋)晏殊
越娥紅淚泣朝云。越梅從此學妖顰。
臘月初頭、庾嶺繁開后,特染妍華贈世人。
前溪昨夜深深雪,朱顏不掩天真。
何時驛使西歸,寄與相思客,一枝新。報道江南別樣春。
【賞析】 這首詠梅詞不僅做到了“所詠瞭然在目”,而且“不留滯于物”,寫出了人的思想感情。其每句都寫梅花,描寫梅花的形貌,但又不留滯于梅花,詞人寫梅花正是寫他自己,梅花“報道江南別樣春”的精神,正是詞人自我性格的再現(xiàn)。